人物天賦系統第926章【生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物天賦系統 >>人物天賦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926章【生子】

第926章【生子】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1日  作者:簫輕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簫輕宇 | 人物天賦系統 
第926章生子

熱門、

在場的眾位大臣都看的一清二楚,雖然不知道禮單上寫的是什么,但是能讓還在傷心的孫策開心的露出笑容,可見那份禮單的分量不輕。于是,各位大臣的心里都在暗自猜測,到底燕國送的禮物是什么。

孫策定了定神,舉起了那份禮單,問道:“燕國果然是財大氣粗,送的禮物也不同凡響,這禮確實貴重,本王若是不收下,那豈不是看不起燕國嗎。司馬大人,我只想知道,你家主公為何會送如此厚禮?”

司馬朗道:“我家主公和吳國先王情同手足,這份情誼永遠不會忘記。得知吳國先王被楚軍所害之后,當場就昏厥了過去,并且下令起大軍滅楚。然而,我主因為太過憤怒,激發了舊傷,傷口迸裂,臥床不起,尚需調養一段時間,只好作罷,以求徐徐圖之。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今日站在吳王宮大殿之上的,應該是我家主公才對。我主念及往日情誼,特派遣外臣前來吊孝,并奉上厚禮恭祝大王繼任。”

“你主受了什么傷?”孫策狐疑地問道。

“哎!別提了,都是哪該死的楚軍,竟然在兵刃上淬毒,若非神醫華佗在陳留,恐怕我主性命堪憂。吳王殿下,除此之外,我主還有一事,不知道吳王殿下能否答應。”

“你且說說看。”

司馬朗頓了頓,繼續說道:“我主聽聞吳王有一妹。尚不足一月,恰好我主上月也喜得貴子,想與吳王定下這門親事。兩國聯姻,喜上加喜,繼續和睦友好的相處下去,不知道吳王可否答應?”

孫策皺起了眉頭,心暗暗地叫道:“這林南搞什么明堂,先送我一份厚禮,現在又來聯姻。到底居心何在?難道……和父王生前的約定有關?那到底是什么約定?一會兒還要問問程普、黃蓋他們……”

他分別斜視看了一眼周瑜、魯肅、呂范和張纮四人,見周瑜、魯肅、呂范、張纮四個人都點了點頭。覺得這聯姻對吳國的將來必然有莫大的好處,否則四個人不會全部同意。于是,他便點了點頭,緩緩地說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把這門親事定下來,等到我妹年滿十五歲時,便親自送她到燕國完婚。”

“吳王明智,天下少有,我謹代表我家大王謝過吳王殿下。”

孫策呵呵笑道:“其實你不提出來,我也會向你主提出來的。只是,這時間太長,不知道你主可還有什么女兒、侄女的嗎?本王也至今未娶。也想在你主的親戚找一個妻子,不知道你可否將本王的意思傳達回去?”

司馬朗道:“一定一定。吳王殿下,能否讓外臣去先王陵墓祭拜一下呢。畢竟這才是外臣來吳國最主要的目的。”

孫策道:“周泰。”

“末將在!”周泰一步跨了出來,抱拳道,“大王有何吩咐?”

“你帶司馬大人去先王陵墓祭拜。”

“諾!”

“外臣告辭!”司馬朗緩緩退出了大殿,跟隨周泰消失在了大殿當。

孫策見司馬朗走遠了以后,便對周瑜說道:“公瑾,南征山越之事。進展的如何?”

周瑜匯報道:“山越人數眾多,非一朝一夕所能平定。臣已留下了兵馬駐守,并且與當地越民約法三章,都得到了各部族首領的同意,表示愿意和睦相處。不過,這并非長遠之計,因為山越居住的地方分布很廣,臣所去攻打的,也只不過是其一部分而已,南方大部分山越仍然具有威脅。然經過此次征討,山越也見識了我軍的實力,不敢輕易造次,臣敢保東南兩年內無虞。”

孫策聽后,便繼續說道:“如此最好。公瑾,趁著這次燕使到來,我正好有件事想跟你說……”

話說到一半,孫策突然意識到自己還在大殿,便朗聲對群臣說道:“諸位大人、將軍,請各司其職,除了張纮、魯肅、呂范、程普、黃蓋、韓當、祖茂以及公瑾之外,其余人可以全部退下了。”

“諾!”

張昭走的最不情愿,見孫策留下張纮沒留下自己,內心也是久久不能平復,可是這也怪他,好端端的,為什么要阻撓孫策繼任王位呢,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

“哎!”張昭嘆了一口氣,轉身朝外面走去。

“哦,相國大人請留步,剛才本王一時忘記叫你的名字,你也請一起留下。”孫策一直在注意著張昭的一舉一動,這一次,他是故意這么做的,就是要給張昭小懲大誡。

張昭聽到孫策的話后,說實話,內心里感到了一股暖流,再次轉身,留在了殿內。

孫策見眾臣差不多都走完了,大殿內只剩下他留下來的人,便走下了王座,將禮單交給眾人傳閱,同時對周瑜說道:“公瑾啊,我想請你出使一趟燕國,用你的智慧,帶回來一些有利于發展我吳國的施政方針和燕國的秘密,不知道你可否愿意?”

周瑜想都沒有想,便點頭答應了,說道:“大王心意,公瑾明白,必然不會辜負大王所托,等司馬朗走時,我便隨他一起去燕國。不過,可能要在燕國逗留一年或者兩年。”

“這么長時間?”

“時間不長,根本打探不到什么秘密,必須要取得燕國的信任才行。大王放心,一年半以后,臣必然回到吳國,并且帶著大王所需要的東西回來。”周瑜和孫策心意相同,不需要太多的話語,他就知道孫策想的是什么,幾乎就是孫策肚子里得蛔蟲。

孫策聽后,輕輕點了點頭,用目光掃視了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個人。開口問道:“四位將軍都是隨同先王南征北戰的大將,也都曾經立下了赫赫戰功,可以說。沒有四位將軍,就不會有吳國,四位將軍,請受伯符一拜!”

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個人急忙前去攙扶,齊聲道:“大王,這可使不得啊……”

“四位將軍乃吳國支柱,理當受我一拜。有什么使得使不得的?”說完,孫策便硬是朝著四個人拜了一拜。

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個人也都抱拳道:“臣等以后。愿意聽從大王調遣,誓死保護大王,保衛吳國。”

“四位將軍的心意本王明白……只是,我有一件事想請問四位將軍……”

“大王有什么問。盡管講,我等知無不言。”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異口同聲地道。

“本王想知道,幾年前,在群雄討伐董卓的時候,先王和燕侯林南曾經有過什么約定?本王記得,當時四位將軍也在場……”

四個人面面相覷一番后,最后由程普開口說道:“大王,當日燕侯曾經為先王定下了攻取江東的計策,并相約。先王以江東優勢地利,吞并荊襄、巴蜀之地,而燕侯則以遼東為基徐徐圖謀冀州、原、關、西涼。以達到平分天下之勢。最后,再由先王、燕侯一起拱衛漢室,將兩家兵馬合二為一,復興漢朝,共同執政,建立一個新的大漢。”

在場不知情的人聽完以后。這才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孫堅對林南如此感恩戴德。為什么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對林南也是如此友善。原來,最初獻策咕咚孫堅攻打江東的就是林南,而且他們兩個人之間居然還有一個如此驚為天人的大約定。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漢朝已經被滅亡了,早已經不復存在,劉璋、劉備雖然均以續漢統為名,分別在成都、襄陽稱帝,但是劉璋的蜀漢、劉備的荊漢都不配叫大漢。

孫策徹底明白了,再看了看這份禮單,難怪林南會下如此厚禮,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原因。

眾人傳閱完看完禮單之后,周瑜便問道:“大王,既然這份禮單如此厚重,那么臣以為,燕國就不必臣去了吧?”

孫策點了點頭,笑道:“諸位,即刻讓顧雍將燕國的禮物盡數運到建鄴來,這份厚禮,對我軍實在太重要了。看來,林南的一系列做法,確實在按照和先王約定的來走,既然是是真心在幫我們,那么我們就遵循先王遺志吧,將荊漢、蜀漢全部攻下!”

“諾!”

隨后,孫策又單獨留下張昭一人,在空曠的大殿內,靜的異常。

張昭有點心虛,不知道孫策單獨將他單獨留下來有什么意思,便首先問道:“大王,若有事情,盡管開口,需要臣做什么,臣就盡量去做好了。”

“相國大人,先王遺命,讓你和軍師張纮一同監國,先王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讓本王仰仗相國大人。可是,相國大人今日所做之事,卻實在讓本王寒心……”

“大王,其實臣這么做也是為了……”張昭急忙解釋道。

“不必解釋了,本王都知道。相國大人一直為國事操勞,勞苦功高。而且,昔日先王平定江東時,也是借助了相國大人的策略。先王是個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人。自相國大人跟隨先王一來,就一直被先王視為座上賓,及后來吳國建立,更是被先王先后任命為國相、相國,總署全國政務,也正是因為有相國大人,吳國才得以安定,吳國才得以強大。本王記得,先王曾經三次和袁術爭奪壽春,所需兵餉、糧草全部由相國大人調度,如果不是相國大人,壽春絕對不會被攻下。相國大人如此豐功偉績,今日大殿之上所做的事情,莫非是擔心本王繼任之后,罷免了你的相國之位不成?”

張昭急忙擺手說道:“不不不……臣絕無此意,臣之所以這么做,也是為了吳國著想,臣……臣……哎!”

孫策刺話道:“是不是因為本王手下的策瑜軍?”

“正是!”張昭見孫策已經猜出來了,也不再隱瞞了,直接說道,“策瑜軍乃大王一手建立。均是少年兒郎,雖然作戰勇猛,卻也有其弊端。他們當有許多都是做過山賊、草寇的人。并非良家子,而且僅僅憑借著一股熱血是遠遠不夠的,好勇斗狠的他們,絕對會成為大王的絆腳石。臣知道大王和策瑜軍的將士們感情很好,一旦大王接任吳王大位,策瑜軍必然會成為大王的一支近衛親軍。萬一以后有人鬧事,必然會轟動整個王宮。為了防止未然,臣也只能出此下策。讓大王暫緩接任,待以后臣想出辦法后,再由大王出任。”

孫策聽后,終于什么都明白了。對張昭道:“相國大人盡管放心,策瑜軍從此以后將不復存在,本王會妥善安排的。還請相國大人以后繼續為國盡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本王商議,本王有勇略,卻沒多少智略,以后興盛吳國,還得仰仗相國大人!”

張昭此時深受感動。原來孫策留下他不是找麻煩,而是解決誤會。他當即拜道:“大王,從此后。張子布必定為國盡忠,萬死不辭。”

“好,相國大人,請隨我來,我已經讓人備下薄酒。”孫策笑呵呵地拉著張昭便朝偏殿而去。

吳王宮的偏殿,孫策準備了豐盛的酒菜來宴請張昭。兩人也消除了之前的誤會。席間,孫策向張昭詢問了一些治國之方。張昭也都一一進行了回答,君臣兩個人相處的十分融洽。

“大王,臣有一事不明,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張昭一臉的疑惑,緩緩地說道。

“但說無妨。”

張昭道:“燕侯派使臣送來的禮物,包括一千張連弩,五百副鋼制盔甲,五百柄鋼刀,還有造船的圖紙……燕國之所以強大,正是擁有了別國所沒有的東西,連弩為燕國所造,幾乎每個士兵佩帶一張。還有那精良了武器和戰甲,雖說并非人人都能夠佩帶,但是大部分燕軍士兵都用的是鋼制的盔甲和武器……百煉鋼的技藝并非每個鐵匠都會,在吳國,能夠擁有一把鋼刀的人簡直是少之又少,可燕國從上到下幾乎人人都有,這足以使得燕國變得強大……只是,為什么燕國會把這些最為重要的禮物送給我們?難道就不怕我們仿制出和他們一模一樣的武器和盔甲嗎?”

孫策也是同樣的疑惑,但是至今還沒有找到答案。他勉強的將這認為是林南在幫助吳國,畢竟他的父親和林南之間有個約定,如今林南幾乎要完成統一北方的大業了,可吳國卻是那么的積貧積弱。

“也許是因為和先王的那個約定吧……”孫策喝了一口酒,實在想不通別的原因了,淡淡地說道,“不管是什么原因,總之要和燕國友好和睦的相處下去。相國大人,我想請你在全國召集能工巧匠,全部匯聚到建鄴城來,對燕國送來的一千張連弩進行仿制,并且以造船的圖紙打造大型戰船。另外,召集所有鐵匠,匯聚于會稽郡,尋訪冶煉名師,教授所有鐵匠掌握百煉鋼技藝,燕國有的,吳國也一定要有,絕對不能仰人鼻息。”

“諾!”

“燕國使臣離開之時,再派遣一位使者出使燕國,向燕國表示我軍的友好之意。”

“諾!”

經過兩個半月的征戰,燕軍終于如愿以償的占領了原,暫時停止了征伐。

林南將大部分兵力布置在了弘農、南陽的宛城、汝南三地,先以徐晃為弘農太守、安西將軍,在繼續率領周倉、廖化、林陽、王君等人的基礎上,又給徐晃派去了一萬士兵,命令徐晃就地修建關隘,與潼關形成對峙。

其次,以張遼為安南將軍,率軍留鎮宛城,讓文聘、魏延副之,時刻注意著已經稱帝的劉備動向。緊接著以陳到為平西將軍,讓其留守武關。最后,以黃忠為汝南太守、鎮南將軍,率部留守汝南,和張遼互為犄角,鉗制劉備。

轉眼間,已經到了秋頭夏尾,天氣也變得相對涼爽了起來,但是,在林南的心里,有一些事情,還是那么的燥熱,不處理好,他根本睡不著。

七月二十六,出使吳國的司馬朗回到了陳留,并且帶回了吳國的使節,使節送上厚禮,表示愿意和燕國永久和睦相處下去。林南接見完吳使之后,擔心的事情也放了下來。

八月初一,傷勢漸漸好轉的林南統一在陳留城召見被俘虜的魏軍將領。

陳留城的太守府。以李典、樂進二人為首的一批魏軍降將站成了兩列,林南端坐在大廳,看了一眼手的那份長長的被俘虜的名單,見上面寫著李典、樂進、董昭、毛玠、呂虔、任峻、夏侯離等人的名字,再一一環視了一遍眾人,便放下了那份名單,朗聲問道:“魏國已經不復存在。曹孟德雖然僥幸逃走,卻歸附了秦軍。如今原為我所占有,諸位皆是魏國的棟梁,不知道可否愿意為我燕國效力,共同治理原。使得燕國繁榮昌盛呢?”

“敗軍之將,何敢言勇,我等愿意歸降,為燕侯效犬馬之勞。”李典、樂進在被俘之后不久,就有了歸降之意,害怕會因為自己而連累了家人,所以林南的話一落,二人便率先表示歸降。

董昭、毛玠、呂虔、任峻等人都面面相覷,四個人心知肚明。天下大勢已經明確的趨向了林南這邊,隨即也紛紛表示愿意歸降。

當眾人都跪在地上表示愿意歸降的時候,只有夏侯離一個人卻一臉冷漠地站在那里。一副不卑不亢的樣子。

林南讓其他人都起身,讓他們都暫時下去,去各自歇息,并且將他們交給賈詡,量才而用。

于是,眾人離開之后。大廳內剩下的人已經不多了。

“你就是夏侯離?”林南斜視看了夏侯離一眼,見夏侯離長的眉清目秀的。便隨口問道。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夏侯離便是在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夏侯離依舊穿著男兒的衣服,一身勁裝裹身,掩蓋住了她原本的女性氣息。

“我聽說你是名女子,不知道是真是假?”

“是女子又怎么了?總比那些沒有氣節的男人要強多了。”夏侯離口氣很冰冷。

“呵呵,看來還是個烈女。我問你,你真的不愿意歸順我嗎?”

“寧死不從。”

“嗯,你若恢復女兒身,再一打扮打扮,也是一名美女。只是可惜了你這臉蛋和身材了,不過,在賜你死之前,也不會便宜你的。你是虎衛軍的一員,垣雍城一戰,你帶領部下殺死我大燕不少將士,這個仇,我大燕的將士可都是銘記在心。為了讓那些將士能夠安息,我準備把你賞賜給我的部下,讓你做營妓,以慰勞我的那些出生入死的部下。你覺得怎么樣?”

“你真卑鄙。不過,身體是我的,我絕對不會讓你得逞,如果你不讓我痛快的死,我只能自盡了。”

“想死啊?也不是不行,不過就算你死了,我也不會放過你,也要讓士兵借用你的尸體,我想,那些尚未經過人事的士兵們,肯定會很樂意去享受那種美妙的……”

“你……你無恥!”

“我是無恥,我從來沒說過我是正人君子。不過,我還有一個條件,只要你答應了,我就放過你。”

夏侯離急忙問道:“什么條件?”

“你還記得是誰把你抓到的嗎?”

“記得,化成灰我都記得,張郃!”

“嗯,看來你對他印象很深啊……我的條件是,只要你能夠嫁給張郃,我就放過你,從此再也不會為難你。”

“嫁……嫁給張郃?”夏侯離頗感意外。

“不錯!嫁給張郃,你們兩個完婚,你成了張郃的妻子后,我自然不會為難你了。”

夏侯離陷入了沉思當,自她被張郃俘虜之后,張郃從未為難過她,還專門派人看護她,好吃好喝的供著。在她的內心深處,垣雍城樹林的一戰,張郃無意間碰觸了她的胸部,加上張郃武功不弱,能將她生擒,其實內心早已經烙上了張郃的影子,如果不是身處敵對的雙方,以她這種敢作敢當的個性,必然會主動讓張郃娶她。

林南看著夏侯離,想起今天早上剛剛接到的張郃的信箋,便不由得覺得這是一樁好事。

書信,張郃極力推薦夏侯離為將,并且稱夏侯離為女豪杰,武力一點不比那些娘子軍的將領差。并且字里行間透露一種異樣的情感。雖然沒有明言,但是其意思已經昭然可見。

林南看完之后,又托人打聽了一些消息。這一打聽之下,才知道張郃對夏侯離竟然是如此的上心,在俘虜夏侯離后,張郃一直委派身邊的親隨對夏侯離進行保護。他這才決定將夏侯離嫁給張郃。

此時,他一提起張郃的名字,夏侯離的臉上便泛起了一抹微紅,那種面帶桃花的樣子。林南已經心知肚明了。加上張郃之前在書信一再懇求不要殺夏侯離,兩下一結合。便得出了結論。

“既然郎有情,妾有意,我看就這么辦了吧。如果你真的想死的話,你早就自殺了。根本不會讓自己活到現在。你應該是在等待某人,等待著再見他一面。可惜某人不在陳留,如果你答應了,我就讓人把你送到某人的身邊,讓你們好好敘敘舊,如何?”

夏侯離是個孤兒,被曹操撿來收養后,便姓了夏侯,在她的印象。曹操是唯一對她好的人。可是那種好,跟張郃對她的好完全是兩碼事,曹操對她好。無非是想把她培養成一個殺人的工具,而張郃對她的好,卻讓她內心感受到了一種異樣。正是這種異樣,才支撐著她在燕軍的俘虜下生存了近一個月。要是按照她以前的性格,俘虜,就意味著死亡。

“曹操現在自己都顧不上了。根本不會顧及你,而且。拿你也是當殺手,我也知道,你是曹操的養女。可是你見過哪個父親將自己的女兒訓練成殺人機器的?你好好考慮考慮,明天我再……”林南繼續勸道。

“不用考慮了,我垣雍城的樹林,我就已經是他的人了。”夏侯離打斷了林南的話,很堅決地說道。

“呵呵,爽快。那我這就派人送你去陳郡,張郃會在那里等你。”

所有戰俘都投降了,這是林南愿意看到的,雖然這次原大戰林南耗損了差不多有八萬兵力,但是加上投降的秦軍、魏軍,總兵力反而達到了三十五萬。

處理完戰俘的事情后,林南又召集了賈詡、郭嘉、荀攸、荀諶等人,準備商議留下誰來繼續處理原的戰后問題。

“諸位,我叫你們來的目的,你們應該很清楚了,下面,請各抒己見吧。”林南首先開口說道。

荀諶先說道:“主公,如今天下形勢基本上已經定了,我軍馬騰、劉璋、劉備三家稱帝,漢室的江山也就徹底瓦解了。臣以為,主公以雄武之資,虎踞冀州,今又平定原,與之另外三家稱帝的人比起來,遠遠過他們,屬下以為,主公應該盡快榮登九五之尊,才可以凌駕于其余諸王之上。”

自從劉璋、劉備先后稱帝之后,消息傳至燕國,燕國上下紛紛顯得有些浮躁,論實力、論地盤、論經濟、論人口,燕國都遠遠過他們,如果不稱帝,似乎是天理不容的事情。所以,荀諶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燕國上下的心聲。

林南不動聲色,扭臉看了荀攸一眼,問道:“公達有何意見?”

荀攸緩緩地道:“稱帝是必然的,但是當務之急不是稱帝,而是如何解決戰后所遺留的問題。許州、青州沒有受到太大波及,然而兗州卻是這次滅魏的主戰場,雖然說我軍是僥幸獲勝,用了很短的時間就驅走了曹操,然而兗州必然是曹操的跡之地,曹魏勢力在這里根深蒂固一時間難以撫平。另外,豫州的汝南、陳郡、譙郡、梁郡都在去年受到了嚴重的干旱,致使百姓顆粒無收,勉強度日,所以,臣以為,當把戰后如何恢復生產,收復民心作為重之重。”

林南點了點頭,對荀攸的回答表示很滿意。

郭嘉緊接著說道:“除此之外,自虎牢關以西,函谷關以東,孟津以南,軒轅關以北的落陽京畿之地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片荒蕪,屬下以為,此乃天成之地,如今已經盡歸我大燕所有,就應該想法設法恢復其昔日的繁華。想當年,落陽繁華無度,卻被一場大火燒為灰燼,百姓流離失所,如何恢復落陽之繁華,也是勢在必行。”

賈詡最后說道:“總的來說,當前是三件大事,一是稱帝。二是戰后恢復,三是安撫民心。原自古乃必爭之地,有道是得原者得天下。加上原多數為平原,良田無數,一旦真正的恢復了,必然會成為燕國的又一大產糧基地。屬下以為,當效法奪取冀州之政策,予以減免原三年賦稅,鼓勵農業生存。興修水利,開墾荒地。軍隊也可以進行軍屯,并且委派得力官員出任各地要職,三年后,原必然會有一番新氣象。”

林南聽完四個人的不同意見后。覺得都很受用,而且這些也是他腦海所想的。

原這一地區為華明的源地,在古代被華夏民族視為天下心。

大禹治水,將天下劃為九州,以豫州為天下的心,而后又以豫州周圍的大面積平原統稱為原。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化心都在黃河流域原地區,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除了六國南北朝外。皆認為把中原納入版圖的王朝才是正統王朝。而以后的蒙古統治者和滿族統治者皆以認為把中原納入版圖的王朝才是國的正統王朝,而不是只統治蒙古舊地或滿族舊地,分別建立了統一國的元朝和清朝。

也就是說。得中原者,得天下。

如今,林南已經徹底占領了中原,使得燕國的版圖向外擴大了一倍,東漢末年天下十三州,燕國就占領了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兗州、許州、豫州以及落陽京畿一帶的部分司隸。地盤之大,雄蓋天下。令天下偏安一隅的馬騰、劉璋、劉備、孫策以及遠在交州的士燮望塵莫及。

林南一直在苦苦的思索著,對于如何治理原他不需要太多的操心,因為只要廣施仁政,就會得到老百姓的認可。這個時代,還是以農業為主,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什么都東西都是空想。所以,展農業,是必然的,也是最主要的,但是在展農業的同時,他的工業也不應該落下,加上戰后消耗掉的兵力需要補充,以及人才略顯不足,這些事情都困擾著他。

“那么,就先這樣定下了。冀州安定,不需要太多的兵力,然而原卻不同,需要多留一些兵力鎮守,還需要一位有大局觀的人來坐鎮此地,我想從你們四個人當挑選,你們四個人推選吧。”林南想了良久,這才說道。

荀攸、郭嘉、荀諶三個人異口同聲地說道:“我等以為,總軍師之才,當足以擔當此大任!”

林南看了賈詡一眼,問道:“軍師,你有什么合適的人選嗎?”

“主公,和毛遂自薦。”賈詡當仁不讓的抱拳說道。

林南道:“冀州安定,已經形成了風氣,一些事情也已經約定成俗了,而且滅趙時對冀州所造成的危害已經彌補了過來,我的意思是,你們四個人一起留在原,一起為恢復原做出努力,以軍師為,你們三人為輔,各治一州。你們覺得如何?”

四個人面面相覷一番后,便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屬下定當效犬馬之勞!”

林南道:“很好,那么……賈和出任兗州刺史,并且總督兗州、許州、青州、豫州四州,郭奉孝出任許州刺史,荀友若出任青州刺史,荀公達出任豫州刺史,另外,以臧霸為鎮東將軍,統領青州、許州所有兵馬,協同奉孝、友若共同治理青州和許州。”

“諾!”

這邊話音一落,林南扭身對身后的書記陳琳說道:“即刻草擬書,公布于眾。”

“諾!”陳琳毫不猶豫地揮墨如雨,筆走龍蛇。

林南緊接著道:“另外,我還有一件重之重的事情要說,就是遷都一事……”

“遷都?”在場的人都不禁為之一怔。

“嗯,北方安定,薊城離原太遠,不便統治新占領的區域,為了加強統治,我決定遷都原。”林南說這一番話,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燕國國都在幽州的薊城,距離新占區路途遙遠,不利于穩定和展原地區,且地處邊塞,雖然經過林南前期的鋪墊,活躍了北方一帶的經濟,使得薊城成為了一個商業比較達的地方,但終歸是偏處一偶,所以遷都是勢在必行。

那么遷到哪里?

這個就比較關鍵了,在林南的心有幾個城市:先是許縣,效仿歷史上的曹操,建都許縣,以許縣為都。

尤其是目前攻占豫州的情況下,建都許縣有以下幾個好處,一是都城前置,重心利于防守,而且許昌之地位于燕國三條戰線最間一環,文聘攻取南陽宛城成功,基本上為許縣打開了前沿戰略的縱深,使得許縣為都的可能大大增加。

二是鄴城,從地理位置來看其實鄴城南靠黃河不遠,并且經過袁紹的經營已經是冀州第一堅城,也處在整個燕國目前國土的心位置,四向輻射都不錯,利于經營。

三是落陽,落陽地理位置優勢,被認為是龍興之地,加上林南挑撥和動的原大戰前后一共有兩次,兩次均環繞落陽一帶,所以在林南的心,很愧對落陽一帶的百姓。

而且落陽四方關隘阻隔,進可攻,退可守,西面可以威懾在關的秦軍,南面可以和荊州的漢國形成對峙,北面可以鉗制在并州尚不太穩定的匈奴人,東面可以俯瞰兗州、青州、許州和豫州,是先的位置。

林南這樣做,也是效仿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以冀州為基本,落陽為帝都,派能征之大將四伐以平天下,遷都利于穩定原,利于以后問鼎天下,使得朝廷政令能夠很快的傳達至四方。

賈詡、郭嘉、荀攸、荀諶四個人聽后,都面面相覷了一番,他們見林南胸有成竹的樣子,已經明白了一切。

“不知道主公心可有什么合適的地方嗎?”賈詡先問道。

“我準備,遷都于落陽。”

“落陽殘破,已經淪為廢墟,不過其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如果要遷都于落陽,必然要重新在廢墟之上重修一座城池,否則落陽何以為都?”荀諶道。

“主公,可仿造薊城,再命士孫瑞在落陽修建帝都,以士孫瑞修建城池之心得,必然能夠重新修建一座氣派的帝都。”荀攸道。

“恩,很好。”

會議之后,基本的疑慮已經解除,至于林南何時稱帝,則沒有給出明確的日期,這也無疑讓眾位武頗感費解。按理說,稱帝是必然,可是林南就是不吐口,和昔日率先稱王時的林南簡直是判若兩人。

八月初三,林南從原班師,說是班師,其實帶走的人只有百余騎而已,將三十萬兵力全部留在了原,對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籌建。同時,為了安定邊境,林南將韓猛調回并州,繼續出任并州刺史,并且讓韓猛出兵占領河東郡,牢牢地將“幾”字形的黃河控制了一半。

半個月后,林南帶著一顆疲憊的心,回到了薊城。一到薊城地界,他連城都沒有進,而是叫上一個守城門的都尉帶著他去了公輸菲的陵墓。

在八月冷漠的天空下,遼闊的田野寂靜無聲。炎夏已經悄悄地溜走了,農忙后的田野,留下一片凄涼的景象。

一眼望去,道路兩邊全是光禿禿的麥茬地,看不見麥捆和麥垛。收割過的牧草地里,牲口垂頭喪氣地在來回走動。成群的灰雀不時象一片烏云似地從玉米地里騰空而起,又象下雹子似地紛紛散落在滿是塵土的道路上。(未完待續)

:、


上一章  |  人物天賦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