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賦系統第911章【冷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物天賦系統 >>人物天賦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911章【冷箭】

第911章【冷箭】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7日  作者:簫輕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簫輕宇 | 人物天賦系統 
選擇字號:

選擇背景顏色:

正文第911章冷箭

本章節來自于

林南接過字條后,匆匆瀏覽了一遍,臉上立刻浮現出來了一絲喜悅,一扭頭,便對那個送信的士兵說道:“傳眾將到柳子河沿岸議事。()()”

話音落下,林南調轉馬頭,“駕”的一聲大喝,便策馬朝柳子河岸邊奔馳而去。

林南到了柳子河沿岸,看著那河清凌凌的水,水里還有游動的魚兒,便坐在了一塊巖石邊,靜靜地等候著眾位將軍的到來。

大約一刻鐘后,燕軍眾位將領都6續到來,郭嘉站在林南的身側,黃忠、太史慈、甘寧、張遼、張郃、魏延、龐德、聘、褚燕、盧橫都環繞在林南的身前,唯獨沒有看見趙云。

“子龍呢?”林南環視一圈,現趙云不在,便急忙問了起來。

眾人面面相覷一番后,都是一臉的迷茫。

林南看到黃忠站在那里鎮定自若,沒有感到一絲的好奇,便問道:“黃將軍可曾看見子龍去哪里了嗎?”

黃忠略微遲疑了片刻,說道:“主公,子龍……子龍他身體不適……”

“不對啊,剛才我還看見趙將軍來著,他一點也沒有不對勁啊,怎么才這么一會兒時間,他就身體不適了……”太史慈心直口快,話說到一半時,見黃忠正怒視著自己,仿佛是自己犯了什么嚴重的錯誤一樣,便怔了一下,問道,“黃將軍,你瞪我干什么?”

“咳咳咳……”郭嘉故意咳嗽了幾聲。隨即湊在林南的耳邊,小聲說了一句話。

林南聽完之后,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是擺擺手,說道:“算了,他不來也不要緊。黃將軍,一會兒你將會議的內容傳達給他就好了。現在,開始舉行軍事會議。先,你們先將這飛鴿傳書傳閱一遍。”

說著,林南便將飛鴿傳書先遞給了郭嘉。郭嘉接過去后,瀏覽了一遍臉上立刻展現出來了莫大的喜悅。同時將字條傳給了離他最近的張遼。

字條在眾將手6續傳閱,傳閱完畢之后,所有的人都喜悅異常,一些人更是躁動不安。最后,大家一致拱手道:“請主公下命令吧!”

林南斜視了郭嘉一眼,問道:“奉孝,你說我軍現在該當如何?”

郭嘉托著下巴想了一會兒,隨后道:“主公,屬下以為,兵貴神,當即刻兵,配合總軍師作戰。東西夾擊,魏國必亡!”

林南又環視了一眼在場的眾位將領,問道:“你們的意思呢?”

“我等附議!”眾將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林南從巖石上站了起來。雙手背在了后面,緩緩地在原地踱著步子,想了片刻后,便問道:“前夜激戰,我軍傷亡五千多人,目前在垣雍城附近還有兩萬騎兵。雖然昨夜大家都休息了一夜,可大家都沒有得到充分的睡眠。仍舊是人困馬乏……傳令下去,大軍原地休息一日,等荀攸從卷縣縣城帶來援兵和糧草輜重后,再兵不遲!”

“主公,昨夜咱們已經耽誤了一日,曹操肯定回到牛家屯大營了,如今今天再耽誤一天,那再抓曹操就難了。末將懇請主公給我兩千騎兵,我率軍奔襲牛家屯大營,必然將曹操抓來,獻給主公。”魏延貪功心切,朝前走了一步,抱拳道。

“年輕氣盛,沉不住氣,曹操豈是那么容易就能抓到的?前夜我軍已經將他圍在垣雍城里,兩萬五千多人都沒有能夠抓到他,你就兩千人,憑什么抓他?何況他身邊還有一個虎癡,你能打的過虎癡嗎?”林南臉色一沉,當眾呵斥道。

魏延支支吾吾的,面上無光,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林南的目光分別看向了太史慈、聘、張郃、龐德、褚燕、甘寧幾個人,見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些許驕狂之色,而且內心也很浮躁,便朗聲道:“爭強好勝沒有什么不妥的,可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如今大戰在即,已經不是抓一個曹操就能解決的事情了。現在,擺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場滅國之戰,我想,你們應該懂得我的意思。”

太史慈、甘寧、張郃、龐德、聘、褚燕,包括魏延在內,都面面相覷,他們聽得很真切,這是林南在給他們打預防針,提醒他們不要因為貪圖功勞而做出什么自損的事情來。對于他們來說,簡直是當頭棒喝,立即打醒了幾個準備進言爭功的人。

幾個人里,太史慈、張郃是老對手了,兩個人領兵的時間也比其他人的時間要長,早已經達到了獨自率領一支勁旅攻城略地的程度。在消滅呂布的并州之戰時,太史慈不是獨當一面的攻克了上黨嗎?

甘寧、龐德、褚燕三人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魏延、聘都還太年輕,難免會有爭強好勝的氣息,暫時不足以擔當大任,這一次對魏國的滅國之戰,林南準備給他們一個人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所以才會提前說出那樣的話來,以安撫他們那顆焦躁不安的心。

黃忠由于自身年紀的問題,為人做事都要比其他人顯得穩重許多;張遼不貪功,不冒進,為人低調,少言寡語,深的林南的器重;盧橫為人精明,跟隨在林南身上也是最久一個,為人處事和林南有幾分相似;所以,這三個人,林南并不擔心。()當然,趙云林南更不用擔心,智勇雙全,一身是膽。

郭嘉見氣氛有點不對勁,便急忙道:“主公,該吃早飯了。”

林南點了點頭,帶著郭嘉便走了,頭也不回。

于是,眾將各自散去。

“主公,總軍師已經拿下了青州,臧霸攻取了徐州,韓猛也已經攻克了昌邑,只有徐晃還未傳來消息。要不要再飛鴿傳書問一問?”郭嘉跟在林南身后走著,一邊走著一邊說著。

林南道:“不用,用人不疑。我既然將西邊的事情都交給了徐晃,就應該充分的相信他。也怪難為他了,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居然還能夠在邙山里隱藏長達半個多月。他不傳來消息,就說明還沒有開始行動。卞喜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郭嘉道:“暫時沒有。”

“一旦卞喜傳來消息,立刻前來稟告我,馬退到了虎牢關。如果不退兵的話,我們也有后顧之憂。”

“屬下明白。”

林南道:“給荀諶傳令。讓他押送俘虜后撤到北鄉,和陳到一起負責糧草事宜,不得有失。”

“諾!”

邙山在洛陽北面,南岸。是秦嶺山脈的余脈,崤山支脈。

邙山為黃土丘陵地,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東西綿亙三百多里,對于隱藏三千士兵來說,簡直不在話下。

翠云峰上,徐晃站在最高處手持望遠鏡,極目四望。但見邙山山下的山道里空無一物,連一頭野獸都看不見。

“徐將軍……徐將軍……徐將軍……”廖化從山坡下面快的跑了上來,臉上浮現出來了極大的喜悅。

徐晃放下望遠鏡。扭頭問道:“什么事情?”

“是秦軍……秦軍的運糧隊伍……”

“哦,在哪里?”徐晃再次舉起了望遠鏡,從望遠鏡里搜索著秦軍的蹤跡。

“徐將軍,別看了,末將不會騙你的,周倉還在那邊等著呢。你快點帶人下來,咱們把這批糧食給劫了!”廖化是真的急了。拉著徐晃便朝下面跑。

不過,想想也是,徐晃這一支小分隊足足在邙山里隱藏了二十三天,他們帶來的口糧早就吃飯了,由于怕被敵軍現了,也不敢公然露面渡過黃河去北岸押運糧草來,而是靠著狩獵,打漁,吃野果,才維持了這么久得日子,條件那叫一個艱苦啊。

徐晃被廖化拉了下來,他急忙道:“元檢,你別急,別急嘛,王君和林陽呢?”

“早就到那邊埋伏好了,就等將軍過去了。”

徐晃一進入邙山,便將三千人分成了五撥,這樣就讓自己的目標減小了,每個人率領六百名士兵,平時用信鴿聯系。

他當時挺起了腰板,下了山坡后,便立刻到了一片樹林里,對正在樹林里休息的士兵喊道:“弟兄們,苦苦等了大半個月,這會兒我們終于可以行動了,帶上你們的兵器和戰甲,全都跟我來,殺出邙山!”

邙山的山道上,周倉、林陽、王君分別埋伏在了道路的兩旁,面前是早已經準備好的滾石擂木,每個士兵都悄悄地將連弩拿了出來,靜靜地等候著秦軍運糧隊伍的到來。

徐晃、廖化帶著最后六百人從另外一側的山坡上跑了過來,和周倉匯聚在了一起,并且遙見林陽、王君埋伏在對面。

“來的是秦軍的運糧隊伍嗎?”徐晃剛走到周倉的身邊,便急忙問道。

周倉點了點頭,說道:“徐將軍,來的確實是秦軍的運糧隊伍,是我親眼看見的,他們是從我的地盤上過來的,我一現他們,便立刻去通知了王君。王君也跟著我過的,沒有現什么異常。之后,他就說要劫糧,選定在這里埋伏,最后才讓廖化去通知你的。”

徐晃“嗯”了一聲,說道:“既然是王君的主意,那肯定錯不了。前幾天要不是因為馬騰帶的人多,不容易下手,也怕打草驚蛇,肯定不會放過他們的。不過,我想不通,既然馬騰走了,馬敗了,為什么還要給虎牢關運糧?按理說,馬也應該退回來了啊。”

“我搞不清楚,不過,這支運糧隊伍只是很小的一批,估計是解燃眉之急的吧。如果我們把著糧食給劫了,馬在虎牢關就會斷糧,想不走都難。”周倉道。

“嗯,這話不假……”徐晃看了一下這里的地形,現這是一條狹長的地帶,兩邊高,間低,而且兩邊的植被很茂密,不宜被現,很適合埋伏。()

他看了對面的王君一眼,見王君正在給自己打著手勢。()看完之后,他便沖王君點了點頭,臉上也隴上了一絲笑容。心道:“這小子,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周倉,你帶六百人就埋伏在這里,配合對面的林陽,一起截斷敵人的歸路,看我信號行動。”徐晃扭臉對周倉說道。

“諾!”

“廖化,你帶著六百人到前面去。離周倉一里路即可,也看我信號行動。”徐晃又轉身對身邊的廖化說道。

廖化道:“沒問題。”

話音一落。廖化便帶著六百人到前面去了,而對面的王君也已經開始移動了,在指定地點埋伏下來。

徐晃自己則帶著六百人跑到了廖化和王君的最面前,大概也離一里路才停了下來。預先埋伏下來。

不多時,秦軍的運糧隊伍便緩緩地駛了過來,由于道路狹窄只能夠一輛運糧車行走,所以秦軍士兵迤邐前進,一千人的秦軍騎兵押運著五百車糧食緩慢地行走在山道。

徐晃一直在靜靜地觀察著,看到秦軍的運糧隊伍越來越逼近,他便緊緊地握住了自己手的刀,一雙眸子如同惡狼一般緊緊地盯著他們。

押運糧草的只不過是一個秦軍的軍司馬,那軍司馬走在最前面。身邊環繞著幾個親兵,一路走一路抱怨,大多是不喜歡這個差事。嘴里不停地謾罵著上司。

突然,徐晃清嘯了一聲,帶著五十個人便從山坡上沖了下來,直接擋住了秦軍運糧隊伍的道路,大聲地喝道:“此樹是我栽,此路死我開。要想打這過,留下買路財!”

徐晃等人都沒有穿燕軍的軍裝。從他們進入邙山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以山賊的方式出沒在這一帶,加上他臉上的那塊胎記,讓他看起來還真和山賊沒有什么區別。不過,最主要的是徐晃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用山賊的名頭來打劫,總比用燕軍的稱號聽著自然些。

領頭的秦軍軍司馬先是愣了一下,當他看到徐晃只有五十個人時,便哈哈笑了起來,厲聲說道:“混蛋的東西,區區五十個人,也想學山賊打劫?我看你不想活命了是不是,知道這是誰的糧草不?是秦王殿下的,識相的快快閃開,如果真餓的慌,就去弘農投軍,那里有招募兵勇的地方,保證讓你們吃飽飯……”

徐晃聽到那軍司馬羅里吧嗦的,實在不忍心聽下去了,以三千人對一千人,還是埋伏,這簡直是勝算的勝算,當即再吹響了口哨。

哨音一落,廖化、王君突然從秦軍運糧隊的間出現,周倉、林陽則推下石頭堵住了退路,而徐晃的部下也盡皆跑了出來,一共三千人,將秦軍一千人的運糧隊伍牢牢地堵在了里面。

軍司馬一見到這種陣勢,立刻驚慌失措,連座下馬都控制不住了,險些跌落馬下。不光是他,整個秦軍將士都被這陣勢給嚇壞了,他們對這一帶是十分了解的,整個京畿之地都已經荒蕪了好幾年,從未聽說過有什么山賊,平時就連個人影都看不見,今天卻突然出現了這么多人,而且個個手拿武器,那武器比他們手拿的還要精良,不驚慌才怪。

“放下武器!投降不殺!”徐晃一早就現了,這支秦軍根本就是雜牌軍,見到眾人那么害怕,當下張開嘴巴,大聲喊了出來。

“放下武器,投降不殺……”緊接著,燕軍的士兵全部異口同聲地喊了起來,喊聲響徹整個山谷,震耳欲聾。

這撥人也是為了有一口飯吃才投軍的,根本就沒有打過仗,聽到燕軍的喊聲后,有不少人主動放下了武器,跪在地上求饒。其他人也被帶動了,一傳十,十傳百,只一瞬間的時間,一千人便直接跪倒在地上了。

那個領頭的軍司馬還一個勁的叫喚著,求饒的聲音比誰叫的都要大,剛才那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神情早已經消失不見了,只要能活命,比什么都重要。

許多燕軍將士看到這樣的一幕,臉上都泄氣了,本以為可以大戰一場,哪知道會遇到這股草包,只叫了幾聲,便立刻放下武器投降了。

接下來,燕軍很輕松的接管了這撥燕軍的武器、馬匹和所押運的糧草。一并搬運到了邙山的翠云峰上,并且押著一千名俘虜上了山坡。

午的時候,許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的燕軍士兵們。今天吃了個飽,而且這撥秦軍運送的還有酒,徐晃讓大家都喝了一頓。

酒足飯飽之后,徐晃坐在一棵大樹下面,走到了那個被俘虜的軍司馬的面前,問道:“我問你,你這批糧草死押運到哪里去的?”

那軍司馬答道:“是押送到虎牢關的。秦王殿下還在那里。”

徐晃眼睛骨碌一轉,嘿嘿笑了一下。拍了一下那軍司馬的肩膀,問道:“兄弟,你以前是干什么的?”

“啟稟將軍,我是種田的。”

“哦。()看你騎馬的樣子歪三扭四的,是剛學會騎馬沒多久吧?”

“將軍真是慧眼如炬啊,我才剛剛學會騎馬不到三天。”

徐晃道:“看你的樣子,身手應該不怎么樣,可是你為什么會做到軍司馬呢?”

這軍司馬見徐晃這會兒問東問西的,而且語氣也很和氣,不似剛才那么兇神惡煞,而且,還給了他酒喝。內心有點感激,便回答道:“實不相瞞,這些人都是我鄉里的。鄉里鬧饑荒,我帶著他們一起去投軍,于是校尉大人便讓我當了軍司馬,負責照看他們。其實,我們也是混口飯吃,根本沒打過仗。就連騎馬也是臨時學會的……”

徐晃見這軍司馬不像是撒謊,便道:“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不會為難你們的,你們都是弘農人吧?”

“對,我們都是弘農人。”

徐晃想了想,對那軍司馬笑著說道:“那你想不想回到弘農和家人團聚?”

“想,做夢都想。”

“大白天的,你還做夢呢?做白日夢啊?”徐晃笑道,“不過,只要你愿意為我辦一件事,我不禁不會為難你們,還將你們全部放回去和家人團聚,而且到時候還給你們錢財和糧食,讓你們渡過災荒之年。”

“什么事?”那軍司馬聽完之后,便急忙問道。

“嘿嘿,很簡單,只要你們回去經過函谷關的時候,把函谷關的關門給我打開就行了。”徐晃道。

那軍司馬聽后,臉上浮現出來了為難之色,急忙道:“將軍,你還是饒了我吧,函谷關的關門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打開的,函谷關戒備森嚴,守將又日夜巡邏,我們怎么可能打開關門呢?”

徐晃臉色yin沉了下來,恨恨地說道:“這個不用你操心,我自有辦法。不過,沒有你在的話,他們又怎么能夠輕易的打開關門呢?我讓我的部下扮成你的部下,然后跟隨你一起回函谷關,那守將知道你是押運糧草的,必然會打開關門。當關門打開的時候,你就朝后跑,我的部下自然會沖上去奪關斬將的,等我拿下了函谷關,順勢取下弘農,你們就可以安居樂業的在弘農生活了。”

那軍司馬還有點擔心地說道:“不會有生命危險吧?”

“不會的,我只是讓你帶路,我貼在你的身邊保護你即可。哦,忘記告訴你了,我們是燕軍。”

“燕軍?你們真的是燕軍?”軍司馬聽了以后,興奮地說道。

“嗯,如假包換。”

“太好了,我早聽說燕王愛民如子,對老百姓很好,一直想去燕國呢,這回好了,將軍若是拿下了弘農,那我們就都是燕王的子民了,一定會過上好日子的。將軍,這個忙我幫,就算丟了性命我也在所不惜。”

徐晃聽后,哈哈笑道:“早知道你們如此擁戴燕王,我就不必把你們俘虜過來了。你收拾一下,休息片刻后,我們便出去函谷關,要一鼓作氣,拿下弘農城。”

函谷關最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由秦國所建,因關在谷,深險如函,故而得名函谷關。

函谷關關隘地處深險谷地,地勢險要,窄處只能容一輛馬車通行,正所謂“車不方軌,馬不并轡”。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古代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戰國之,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伏尸百萬,流血漂櫓”。所以,在冷兵器時代,函谷關的重要可想而知。

夜已經將他那漆黑的翅子,展在函谷關的城墻上面了。崤山的山谷在昏暗的天空下,河流在山谷深處單調的呻吟的作響。陡峭的懸崖上一支軍隊正在秘密的潛行。

從邙山到崤山,一路走來十分的辛苦。要不斷的翻山越嶺,對于燕軍的將士們來說,這些都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可對于剛剛降服的那一千名秦軍的士兵來說。實在是太過吃力了。

徐晃牽著馬,走在最前面,聽到降服的那個軍司馬氣喘吁吁的,便回頭看了一眼,見那個軍司馬已經滿頭大汗了,身上的衣服也全部被汗濕了,便說道:“兄弟,再堅持一會兒,前面就是函谷關了。等到了函谷關,賺開了城門,你就可以盡情的歇息了。”

那個軍司馬咧嘴笑了笑。一臉的苦惱,只要硬著頭皮繼續向前走。

徐晃也不為難他們,走十里地便歇息一會兒,讓那個軍司馬喘口氣。他帶著林陽、周倉以及一千名偽裝好的士兵走在最前面,讓廖化、王君各自帶著一千人押送著那一千名降軍跟在后面,為了保持步調一致。不至于拉開太遠的距離,徐晃選擇了徒步行軍。

繼續一個時辰的走走停停后。徐晃等人終于抵達了函谷關外,先在附近休息了近半個時辰,讓士兵得到充分的休息后,這才開始行動。

徐晃將那個軍司馬叫到身邊來,對他說道:“兄弟,一會兒就看你的了,按照我教你的去做,只要進入了函谷關,你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到時候再攻下了弘農城,我保準給你十畝地,而且免去你三年的稅收。”

那個軍司馬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極大的喜悅,腦海里還在想著等有了十畝地,他該種些什么莊稼。

徐晃將周倉、林陽喚道身邊來,對他們說道:“一會兒進入了函谷關,一切按照原計劃行事。”

周倉、林陽道:“諾!”

“兄弟們,函谷關內沒有多少人,只要我們同心協力,拿下函谷關不成問題,絕對不能丟主公的臉。”

“燕軍威武!”眾人聽完徐晃的話后,便一致低聲叫道。

“好!出!”

于是,一千人翻身上馬,那個軍司馬整理了一下戎裝,抖擻了下精神,便走在了最前面。

徐晃穿著一個普通秦軍士兵的衣服,貼身跟隨在那個軍司馬的身后,周倉在間,林陽押后,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便來到了函谷關的下面。

此時,函谷關上燈火通明,負責巡邏的士兵也往來不絕,戒備一如既往的森嚴。

徐晃對函谷關里面的地形相當的了解,當年他在董卓帳下為將時,曾經不止一次到過函谷關,時隔數年,故地重游,他的心里卻帶著無比的激動。

關上的士兵現了關外徐徐行來的一支騎兵,看到他們都穿著秦軍的衣服,一個守將便朗聲問道:“口令!”

那個軍司馬當即回答道:“為大秦國而戰,為大秦國而死,雖死無憾!”

守將聽完之后,一字不差,便下令打開了關門,說道:“放他們入關!”

關門一經打開,徐晃等人并未展開行動,而是繼續不動聲色的進入了函谷關。

一進入函谷關,徐晃的眼前便豁然開朗,他看到的是函谷關內燈火通明,可是諾大的軍營卻看不見幾個人,便好奇地問道:“兄弟,函谷關外緊內松,這關里的駐軍呢?”

那個軍司馬小聲回答道:“駐軍都被調走了,去參加官渡之戰了,可惜卻沒有一個人回來。”

徐晃徹底明白了,馬為了打這一仗,居然把秦國的兵力耗損的如此厲害。他接著問道:“弘農也是如此嗎?”

“這里本來是楊奉將軍駐守的,弘農一帶原本有六七萬大軍,楊將軍帶兵走了以后,從潼關到函谷關一帶,就沒有多少兵了,整個弘農城就剩下不到五千的士兵。”

徐晃之前問過這個軍司馬函谷關的兵力多不多。那個軍司馬說很少,當時徐晃就感到機會來了,可是現在身臨其境了。才知道不是一般的少,整個函谷關充其量不到五百人。而且,他也注意到了,留下來的士兵除了把守關門的那一百人外,其余的都是新招募的。他的嘴角上揚起了一絲笑容,暗暗地想道:“真是天助我也,如此一來。拿下弘農城不成問題!”

到了關內,徐晃立即展開了行動。周倉帶著三百人去搶奪函谷關的西門,林陽則帶著三百人留在了東門附近,而徐晃則帶著一百士兵徑直去了關內的軍衙,其余的三百人分散在關內的各處。全部聽從徐晃的命令。而那個軍司馬,早已經找個地方躲起來了。

徐晃帶著一百人沖到了軍衙門前,便被守門的士兵攔住了:“干什么的?”

“殺人的!”徐晃說話的同時,已經將刀抽了出來,立刻砍下了一個人的腦袋,而部下則將另外的一個人斬殺了。

斬殺了兩個看門的人后,徐晃大聲喝道:“沖進去,抵抗者盡皆屠戮!”

同時,徐晃拿出隨身攜帶的號角。吹響了行動的號角。

號角聲一經響起,林陽、周倉以及分散在函谷關內部的士兵都一起開始行動,都大聲喊著“抵抗者死的話語”。

徐晃帶兵沖進了軍衙。見守將正在喝酒吃ru,還不等那守將反應過來,一撥人便沖了上來,將那個守將砍成了ru泥,血ru模糊的樣子,估計連他親生的老娘都認不出來。

與此同時。林陽奪取了函谷關的東門,打開了城門。之后帶兵朝城樓上殺了過去,凡是抵抗者,一律斬殺。

廖化、王君等人聽到函谷關內傳來的嘈雜聲,便立刻做好了準備,緊緊地盯著城門。不多時,城門打開后,兩個人帶著士兵便全部沖了過去。

此戰,并沒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礙,從徐晃等人進入關內開始,大約只有十幾分鐘的時間,便已經掌控了關內的形勢,俘虜四百多人,斬殺六十八人,秦軍士兵一個都沒有跑掉,而且燕軍毫無一人傷亡。

初戰告捷,徐晃沒有停留,帶人從函谷關內的馬廄里牽來了馬匹,這里雖然沒有多少守兵,可是馬匹卻很多,足夠三千燕軍騎的。

徐晃騎著一匹馬,當即奔馳到了關內的正央,集合了所有的士兵后,便朗聲道:“兵貴神,此地離弘農城不遠,廖化帶領五百士兵留下守關,其余人全部跟我走!”

話音一落,三千燕軍便立刻分成了兩撥,兩千五百名騎兵跟隨著徐晃從西門出去,而廖化則帶著五百士兵留下來收編俘虜,把守關門。

徐晃帶著周倉、林陽、王君以及兩千五百名燕軍士兵,這會兒都穿上了秦軍的服裝,打的旗幟也是秦軍的,馬不停蹄的朝弘農城奔馳而去。

這一次,徐晃采取的是快閃電戰術,從函谷關道弘農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他們一路上經過新安、澠池、陜縣,都沒有采取行動,而是很低調的讓當地縣令準備了一些吃的喝的,又在澠池的馬市上集體換了一批馬匹,終于在第二天傍晚的時候抵達了弘農城下。

弘農城矗立在暮色之下,城上的守兵看不見幾個人,這里還是一片的祥和,絲毫沒有危機來臨的預兆。

“周倉你帶來五百人進城之后立刻占領武器庫,林陽帶五百人占領糧倉,王君帶領五百人攻太守府,其余人跟我一起攻打兵營!”徐晃策馬奔馳著,一路上高聲的呼喊道。

“諾!”

分工明確,兩千五百騎的燕軍士兵一進入城后,便立刻展開了行動。弘農郡的兵力都分散在各縣里,城里并沒有多少兵力,加上驟然奔至的騎兵的攻擊,這些人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半個時辰后,徐晃等人以零傷亡,斬殺七十八人俘虜一千八百人的戰績拿下了弘農城。

徐晃留下王君和一千人守城和看押俘虜,他自己親自帶著周倉、林陽和一千五百騎再次踏上了征程,繼續向西前進,攻擊弘農城西邊的湖縣。又讓王君以太守的名義,寫信招降新安、澠池、陜縣。

到了第三天早上,徐晃抵達了湖縣,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湖縣,然后在此駐軍,修建防御措施,與潼關遙遙相望。同時寫下捷報,給林南出了飛鴿傳

就在徐晃占領弘農郡的同一時間,林南率領大軍占領了魏軍在牛家屯的大營。從大營里的一片狼藉來看,魏軍撤離的很匆忙,連大營都來不及拆掉,甚至一些吃飯的家伙也沒有帶走。

這兩天來,林南一連接到了許多飛鴿傳書,都是賈詡、臧霸、韓猛等人在東線戰場上傳回來的。

先是賈詡在濟南誘降了朱靈,占領青州全境,接著是臧霸在徐州當地反叛魏軍的民眾的支持下占領了徐州全境,兩則消息都讓在西線戰場的林南等人振奮不已。

可是,韓猛的消息并不容樂觀。一天前,韓猛率軍攻打定陶,了荀彧的jin計,損兵折將不說,自己還差點陣亡了,目前和荀彧形成對峙,雙方僵持不下。

林南收到東線傳來的消息后,再也坐不住了,再拖延了幾天之后,讓陳到率軍進駐牟縣城,以防備在虎牢關還沒有退卻的馬,自己則帶領馬步軍八萬人開始東進。

傍晚的微風給人帶來了一絲涼意,林南脫去了戰甲,穿著一身勁裝坐在大帳里,靜靜地等候著荀攸、郭嘉的到來。

不多時,荀攸、郭嘉從帳外走了進來,一進入大帳,便急忙向林南拱手道:“主公,許攸已經找到了……”

“哦?他這幾天躲到什么地方去了?”林南這幾天一直很納悶,從未見過許攸,連續問了許多人,都說沒見過,就算見過的,也是在曹洪率眾攻打卷縣縣城的時候。許攸就像人間蒸了一樣,毫無消息。

郭嘉、荀攸兩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臉上都露出了一絲難色。

林南見到后,便厲聲問道:“許子遠到底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說!”

郭嘉道:“主公,許攸他……他已經去世了。”

“去世?他怎么會去世呢?”林南知道許攸的為人,一般有危險的事情不會主動去做,先保命要緊,所以對許攸去世的消息感到很震驚。

荀攸道:“啟稟主公,許攸確實是去世了,尸體是在卷縣縣城里面的一個墻角里現的,是箭身亡,一箭穿心。”

林南好奇地問道:“怎么會這個樣子?”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郭嘉緩緩地將查明的真相給說了出來。

原來,三天前,曹洪率軍攻擊卷縣縣城時,荀諶、魏延、褚燕都在城樓上指揮著士兵守城,許攸自己躲在了城里的一個角落里,本來以為會安全無憂。哪知道卷縣的縣城太小了,而剛好不知道是誰放的一支箭,飛過了城墻,直接落在了許攸的身上,巧的是,不偏不倚,剛好在許攸的心窩上,他當時就斃命了。

后來,由于戰斗太過激烈,城里死的人也逐漸增加,那些運送尸體的士兵早已經麻木了,只要見到尸體就抬走,將許攸的尸體一起抬走堆積在了尸山上,直到第二天逐個掩埋尸體的時候,許攸的死才被現。

荀諶當時感到很震驚,便給林南出了飛鴿傳書,報告許攸的死訊,哪知道信鴿飛到半途遇到了猛禽,直接被猛禽生吃活吞了。荀諶當林南已經知道這件事,林南以為許攸失蹤,直到郭嘉派人到卷縣詢問的時候,才知道許攸已經死了有兩天了。(未完待續)

(齊魯書網)

(快捷鍵:)

(快捷鍵:→)

僅代表作家本人的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內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版權歸作者簫輕宇所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謝謝!


上一章  |  人物天賦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