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賦系統第880章【陰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物天賦系統 >>人物天賦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0章【陰謀】

第880章【陰謀】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23日  作者:簫輕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簫輕宇 | 人物天賦系統 
第880章陰謀

一行人進入虎牢關后,馬超將劉辯、王允進行了妥善的安置,讓錢虎去守衛在劉辯身邊,將王允安置在了別的地方,并且派人嚴加看管。

入夜后,張繡帶著一個身穿長袍的年輕人走進了馬超所在的大廳,一起參拜道:“見過秦王。”

馬超看了一眼那個穿著文官服飾的年輕人,問道:“長文,一路上可有什么異常情況?”

被喚作長文的人便是陳群,他字長文,是潁川人,祖父陳寔、父親陳紀、叔父陳諶都是海內知名的大儒,并稱為“三君”,也都在大漢為官,陳群生長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耳濡目染,才華卓越,在長安時,被馬超破格提拔為中書令,專門擔任起草圣旨和傳達天子圣諭的事情,可謂是內通外達,在官場上很是圓滑。

陳寔剛遷徙到長安不久,便去世了,陳紀、陳諶兩兄弟便遵照陳寔的遺言,不再做官,在長安城里開設私塾,專心治學,是以陳家逐漸衰落。

直到去年,馬超在城中巡查,無意間遇到了在街坊里正在舌戰的陳群,見陳群一連戰勝了五個名士,覺得陳群是個辯才,便派人打聽了一下陳群的底細。這一查之下,才知道陳群就是陳寔的長孫,二話不說,立刻破格提拔為主記,之后相處一段時間后,覺得陳群說的話頗有見地,便再次提拔了陳群,半個月內,一連讓陳群升了六級,做到了中書令這個最為主要的官職,還不時給予陳家很多好處。

陳群因此感激馬超,死心塌地的為馬超出謀劃策。

“啟稟大王,一路上一切正常,太尉大人和屬下押運糧草。司徒大人護衛陛下,他們兩個人一前一后,并未有什么來往。除此之外,大王所擔心的那幾個將校。屬下也調查清楚了,他們確實和司徒大人有過來往,而且很是密切。”陳群抱拳緩緩地說道。

馬超不動聲色地道:“長文,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記得一定要做的滴水不漏,就說他們里通外國,和曹操勾結,借機除去。”

“諾!屬下明白。只是……他們的家人該怎么辦?”

“斬草除根。一個不留!”馬超回答道。

陳群道:“屬下知道該怎么做了……大王,如今已經占領了虎牢關,是否等待涼王大軍到來,再行定奪?”

“你怎么看?”馬超反問道。

陳群緩緩地回答道:“如今大王已經占據了虎牢關,魏軍敗退,知道大王來犯,必然會嚴加防范,只怕再前進,就會很艱難。與其舉步維艱,不如暫時在虎牢關休整。等涼王的大軍到來,再另做打算也不遲。”

馬超知道陳群足智多謀,對事情的看法也頗有見地。而且也經常幫助他出謀劃策,比王允、楊彪那兩個老頑固更加的識時務,所以他很喜歡聽陳群講話。

“你是不是已經有什么主意了?不妨說來聽聽。”馬超見陳群胸有成竹的樣子,便問道。

陳群點了點頭,說道:“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故不戰而屈人之兵方是兵法的上上之策……”

馬超知道陳群學識淵博。但是他不太喜歡聽這種冠冕堂皇的話,裝著樣子點了點頭。說道:“文長,跟本王說話。你不必如此文縐縐的,直接說你心里的想法。”

“諾!”陳群對馬超確實心存感激,感激到甘愿為他驅使,有道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一點陳群做的非常到位。

“坐吧!”馬超抬起手,對陳群心平氣和地說著,感覺像是兩兄弟見面一樣隨和。

陳群坐下之后,便緩緩地道:“如今天子御駕親征,大王是奉天子令討伐不臣。燕王林南、魏王曹操、吳王孫堅都是自立稱王,未曾經過天子詔令的頒布。預知形成對比的則是楚王劉備和蜀王劉璋,二劉是漢室宗親,雖然昔年涼王殿下和蜀國之間發生了點摩擦,但總體來說,劉璋的心還是向著天子的,至少天子的命令在二劉那里還是行得通的……”

“繼續說。”

“大王挾天子以令不臣,天下莫敢所向,劉璋、劉備在想稱王的時候主動上疏天子,請求冊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兩個是經過天子正式冊封的,而且二劉一心向漢,對天子忠心,就可以為大王所利用,完全可以形成盟好關系。這樣算下來,天下就可一分為二,林南、曹操、孫堅盤踞半個大漢江山,若要逐一進行鏟除,或許會很難很難。”

“那你的意思呢?”馬超繼續問道。

“屬下以為,以天子詔書,給天下各王下令,就說天子重返舊都,召集天下各王共聚洛陽舊都,籌建舊都重建。在頒布圣旨的同時,必須要做足排場,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天子回到了舊都,以圣旨召集天下各王群策群力。如今這天下,雖然四分五裂,可表面上仍然是大漢天下,天子仍在,大漢皇權猶在,百姓、文人志士的心里對大漢多少都存有余溫,必然會引起天下反響。到時候,天下各王就算想拒絕的話,也會考慮到違抗圣旨所帶來的后果,必然會全部前來匯聚。”陳群說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哈哈哈……文長,你這個計策不錯,召集天下各王群聚舊都,之后再隨便捏造個罪名給各王,然后讓天子廢除各王,只要各王除去,其余各國群龍無首,大漢就可以享有太平了……”馬超歡喜地推測道。

張繡站在一旁,聽到陳群的計策后,便輕聲道:“如果天下各王真的前來了,到時候就由不得他們了。不過,天下各王身邊都有智謀之士,應該能夠看穿大王的意圖吧?只怕到時候天下各王到來的時候,會帶著許多兵馬,那么。舊都就會再一次成為了戰場……”

陳群笑了笑,說道:“張將軍不必多慮,這正是我所要達到的目的。以我的推算,孫堅、劉璋是不會親自來的。只會派遣使者來,林南、曹操、劉備都在司隸的邊緣,或許會親自帶領兵馬到舊都來,其實只要想法先除去一兩個王,再從中挑撥各王之間的關系,使他們形成水火之勢,我們只需坐山觀虎斗就可以了。何況涼王殿下帶領著十萬西涼鐵騎,在兵力上絕對讓各王感到一定的壓力。”

馬超道:“就按照你說的去做。不管來不來,先用這個計策緩一緩,至少讓天下各王知道,本王手里掌控著天子,掌控著朝廷,以后誰敢不聽本王的,本王就打誰!”

“諾!”

隨后,陳群主辦此事,當即草擬圣旨,分派出頒布圣旨的太監。讓他們開始送達各國。

燕國,河內郡。

太守府的大廳里,黃忠、趙云、甘寧等人都站立在那里。朝著坐在上首位置的林南拜道:“臣等參見大王。”

“免禮。”林南剛剛抵達這里,還帶著一絲的疲憊,有氣無力地說道。

“大王,臣已經命人安排好了一切,大王一路上鞍馬勞頓,還是早點歇息吧。”趙云說道。

“嗯,這一路上累是累了點,但是卻很充實,自己也親眼所見了一些事情。總體來說,還是收獲頗豐。”林南說的是實話。從江南一路走回來,不僅帶來了大小喬和甄宓。更主要的是他了解到了一些中原的民情,對于他下一步有極大的幫助。

“啟稟大王,那支神秘的隊伍,臣已經查清楚了,是秦王馬超在作祟……”趙云道。

“我都已經清楚了,馬兒長大了,野心也有了,竟然想逐鹿中原了。我回來的時候已經收到了消息,馬騰已經率領十萬西涼鐵騎進駐關中,不日即將趕赴洛陽舊都,看來馬氏父子在西北搞的小朝廷要開始行動了。”林南打斷了趙云的話,說道。

黃忠抱拳道:“大王,要不要出兵阻攔?”

“師出無名,徒勞無益。再說,馬氏父子這次的矛頭是曹操,不是我們,我們沒有必要加以干涉,姑且隔岸觀火吧,只要嚴防死守黃河渡口即可。”林南道。

“報……”卞喜大叫著,人隨聲至,直接進了大廳,抱拳道,“大王,圣旨到。”

“圣旨?哪門子的圣旨?一個沒有傳國玉璽的皇帝,頒布的詔書也能叫圣旨嗎?”林南話語中帶著幾許譏諷。

在場的人都跟隨林南很久了,對大漢早就沒感情了,在他們心里,只有燕王,只有燕國,而沒有天子。

“大王,真的是圣旨,從南岸來的……”卞喜剛回來,便立刻恢復了以前的職務,還是負責整個斥候系統。

“人呢?”林南見卞喜一本正經地,便問道。

“就在外面,大王要見嗎?”

“人就不見了,把圣旨拿來就是了。”

“諾!”

話音一落,卞喜便退出了大廳,再次回來的時候,手里面多了一道圣旨,直接遞給了林南。

林南接過圣旨,匆匆一瞥之后,便哈哈大笑了起來。

黃忠、趙云、甘寧、卞喜都面面相覷,不知道圣旨上寫的是什么,但是見到林南笑成那個樣子,便都感到很好奇。

林南見狀,將圣旨給他們互相傳閱,并且說道:“馬兒真是異想天開,居然想用這個方法將天下各王弄到舊都任他擺布……”

黃忠、趙云、甘寧、卞喜等人看完之后,甘寧首先問道:“大王,我看不去也罷,去了反而是兇多吉少,馬超那廝實在太狠了,在魏國的時候,一路燒殺搶掠,弄得尸橫遍野,大王若是去了,那馬超肯定不會放過大王。”

“甘將軍言之有理,我看馬超是自取其辱,其他各王豈能看不出這背后所隱藏的事情嗎?我看不會有人傻到這個地步……”卞喜道。

“不!大王若是不去,正中馬超下懷,這天下仍舊是大漢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王名義上還是天子的臣子。如果違抗圣旨,只怕會給馬超留下口實,并且天下百姓又將如何看待大王?”趙云反駁道。

黃忠道:“大王。我同意趙將軍的看法。燕國才草創數年,而大漢已經存在二百多年。天下百姓莫不是對漢室心存牽掛。前者大王自立為王,燕國境內的百姓雖然沒有什么怨言,那是因為大王將燕國治理的好,他們覺得大王應該登上王位。可是這次不一樣,大王如果違抗圣旨,只怕國內那些心存漢室的百姓和仁人志士都會對大王嗤之以鼻,對燕國以后的穩定很有影響。”

這時,從大廳外面走進來了一個人。那人一進大廳便張嘴說道:“黃、趙二位將軍言之有理,臣以為,大王應該去,不僅要去,而且還要浩浩蕩蕩的去,最好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王是去解救天子的。”

林南見那人進來了,臉上浮現起了一絲喜悅,問道:“公達,你怎么來了?”

來人正是荀攸。他還沒有進大廳便聽到了里面的對話,所以一進門便說出了剛才的那番話。

“臣荀攸,參見王上。”荀攸走到林南面前。拜道。

“免禮。你突然到了這里,是不是有什么要事?”林南把荀攸留在了薊城,所以對于荀攸的造訪有點意外。

荀攸道:“臣是奉了軍師之命,專程來迎接王上的,正好聽到談話。”

“你說浩浩蕩蕩的去,是什么意思?”林南對荀攸很信任,也不再多問,直接切入正題。

荀攸慷慨激昂地回答道:“人未行,先把聲勢造出來。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王是一心向漢的。洛陽舊都殘破不堪。司隸一代已經成為了無人之地,要想恢復昔日的繁華。沒有個十年八年的根本不行。所以,屬下建議,大王應該趁著這個機會,將皇帝陛下給搶過來,安置在薊城,憑借著黃河天險,挾天子以令天下,普天之下,誰敢不從?”

林南對荀攸很信任,而且荀攸的計策確實很符合這個時候的背景。他遙想起歷史上真實的事件,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后來曹操直到死,也沒有當皇帝,并不是他不想當,而是當時對大漢還抱有一線希望的人多不勝數,加上他自己也垂垂老矣,就算當上了皇帝,也活不了多少年了。

“大王,臣覺得荀軍師說的言之有理,我們手中已經有了傳國玉璽,如果再把天子弄過來,那么薊城將會成為天下的中心,大王再想攻打誰,就可以直接以天子的名義下達圣旨,看誰敢違抗?”黃忠說道。

“挾天子以令天下……”趙云反復的在嘴里輕頌了幾遍,緩緩地說道,“大王,臣覺得此法可行。不過,卻有一個顧忌。”

“什么顧忌?”甘寧聽后,立刻問道。

“臣覺得這是一個好事,也是一個壞事。如果陛下真的到了冀州,大王自然可以權傾朝野,將大漢的皇權玩弄于股掌之間。可是,如今大王已經登上了王位,王位和天子只差一步,大王在燕國是最大的,無論是百姓、士兵,還是文武百官,大家都對大王忠心耿耿。可如果忽然弄來了一個大漢的天子,勢必會引起一些人的心跡轉動,到時候當大王奪取天下的時候,也該稱帝了,那大王將何以處置當今的天子?”趙云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殺,則是弒君。不殺,則是后患。子龍的一席話,倒是將大王弄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了。這種事情,臣也曾經考慮過,不過考慮利弊之后,臣還是認為將天子掌控在大王的手里是利大于弊。”荀攸說道。

作為擁有現代人靈魂的林南,他的思想是超前的,在他看來,曹操是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后才慢慢崛起的,在古代,凡事都要講究師出有名,所以,當一個曹操一邊挽著上帝之手,另外一只手則持著上帝之矛時,天下誰敢阻擋?

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是一個很好的政治手段,林南決定自己不僅要讓燕國成為軍事強國,也要變成政治強國,那么,他就需要為自己謀求很正統的政治地位。他雖然是燕王,可這個燕王是他自己給自己立的,并未接受過皇帝的冊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應該是屬于反王,叛逆之人。

不過,他有他的優勢。就是由于他使得所控地域內的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冀州的百姓也成為了他最強有力的堅實基礎。這就叫做民心。

“你們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荀攸,你代替我起草一道檄文,公布天下,就說我林南愿意自降王爵,仍為燕侯,并且親自趕赴洛陽舊都,覲見當今的天子。”林南想了許久之后。突然說道。

“大王,這怎么可以……”黃忠、趙云、甘寧、卞喜都異口同聲地說道。

只有荀攸一個人沒有表示出任何擔心,反而說道:“大王以退為進,這招棋走的妙。相信這道檄文若是發布出去了,天下都會為大王的深明大義而感到佩服的。”

林南嘿嘿笑道:“作秀嘛,就要作的大一點。以前我們面對的是公孫瓚、袁紹、呂布、鮮卑等敵人,他們或是一方霸主,或是一代梟雄,或是異族,但是不管怎么說。他們都和皇室沾不上邊,但是這次不同了。馬超既然用天子當擋箭牌,那么我們就應該用天子當一支利箭。一支離弦的利箭,用這支利箭,去射穿馬超的擋箭牌。”

甘寧、卞喜沒多少學問,聽的云里霧里的,黃忠、趙云則是一知半解,只有荀攸聽的明白,一個勁的傻笑,夸贊著林南的英明。

隨后,荀攸便草擬了一道檄文。應允了天子派來的使者,并且派出斥候。將檄文的拓本帶到各國去張貼。

兗州,昌邑城。

“你們都看看。都說說你們的意見,馬騰的兒子居然會想到這個方法,實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曹操坐在王位上,朗聲說道。

這邊話音一落,那邊就有人將圣旨拿到文武百官中傳閱。

“大王,這是個陷阱,是鴻門宴,馬超那個臭小子絕對沒安好心,臣以為,這種事情,不去也罷。”夏侯惇戴著一個眼罩,首先說道。

“臣贊同夏侯將軍的意見,這是馬超所布下的鴻門宴,不能去。何況前者馬超在潁川一帶作惡多端,弄得百姓流離失所,他怎么可能會那么好心的請大王去舊都商議?若不是大王讓靜觀其變,臣早已經飛到戰場上去和馬超決一死戰了。”曹純抖動了一下身軀,不爽地說道。

曹操環視了一圈,見有不少人都點頭,便問道:“誰還有別的意見?”

“大王,臣以為,大王不但要去,而且還應該浩浩蕩蕩得去,帶著大軍,將天子搶過來,然后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莫敢所向,大王也就可以把持朝政了。”荀彧出列奏報道。

曹操聽完之后,當機立斷,說道:“夏侯惇、曹純、曹休,你們三人各自率領三百虎豹騎奔赴陳留,本王率領大軍隨后就到。”

夏侯惇摩拳擦掌了一番,開心地道:“終于可以上戰場了,這一次我一定要砍下馬超的頭顱……”

“不可大意,聽說許褚曾經和馬超在虎牢關前大戰了許多回合,能與許褚相戰數百回合的,除了已故的呂布和大王身后的典將軍外,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可見馬超武力并不低下,不能大意啊。”荀彧提醒道。

“畏首畏尾,何以成大事?”夏侯惇冷哼了一聲,怒道。

荀彧的身后站著程昱、劉曄、董昭等智謀之士,他們都一聲不吭地站在那里。

曹操朝夏侯惇、曹純、曹休擺擺手,說道:“你們先下去準備一下吧。”

“諾!”

等夏侯惇、曹純、曹休走了以后,曹操便對荀彧說道:“剛才的事情請不要放在心上,元讓就是那樣的人。繼續剛才的話題,你說該怎么樣挾天子以令諸侯?”

荀彧道:“很簡單,就是要把天子給搶過來,將天子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以天子所頒布的圣旨作為攻伐的政令……”

“荀彧,你繼續留在昌邑,籌備糧草,西涼兵雖然眾多,但也有疲憊的時候,我門完全可以趁著那個間歇休息。其余人都跟我走,一起去陳留,本王要親自將天子從馬超的手中奪回來。”

“諾!”

“報——”一個斥候拉著長腔便闖進了大廳。

“什么事情?”曹操見那斥候背上背著東西,臉上顯得很著急,便問道

“啟稟大王,這是燕王從燕國發出的罪己書。請大王過目。”

曹操看過那封書信后,眉頭突然皺了起來,緩緩地說道:“林南這是要干什么?”

說話間。曹操便將書信讓荀彧等人傳閱。

荀彧、程昱、董昭等人傳閱完畢之后,都皺起了眉頭。像是約定好的一樣。

曹操暗暗地想道:“林南既然自降身份,這可是絕無僅有的事情,難道他已經放棄了爭霸天下的雄心了嗎?”

“大王,林南以退為進,怕是也沖著天子而去。我們必須要趕在林南的前面帶走天子,否則的話,很可能會便宜了林南。”荀彧說道。

曹操點了點了頭,二話不說。立刻做出了吩咐,并且命令大軍集結,分一半給荀彧駐守昌邑,帶一半押運糧草,他自己則親率典韋等五百騎兵先行。

一路上鞍馬勞頓,曹操和典韋等人終于抵達了陳留,曹仁早已經接到了信息,和已經先到的夏侯惇、曹純、曹休等人列隊在城門口,歡迎曹操的到來。

大家在城門口一陣寒暄過后,曹操便帶著士兵順利的進入陳留。來到了大廳里。

“曹仁,最近秦軍有什么動向?”曹操剛坐下去,便張嘴問道。

“自從秦軍攻克了虎牢關后。秦軍便沒有任何動靜了。”曹仁答道。

“看來秦軍是在等待援軍的到來,如果真的等馬騰率領西涼鐵騎到了司隸,只怕會亂上加亂”曹操道,“夏侯惇、曹仁、曹純聽令,命你們三個人各領一支騎兵,在虎牢關附近游蕩,但是不要和敵人交戰,只是起到迷惑對方的作用。”曹操吩咐道。

“諾!”

曹操又吩咐道:“曹休,你可是我們曹家的千里馬。這次是你第一次出征,我有一項非常特別的任務要交給你。不知道你愿意接受否?”

曹休二十出頭,是一個年輕的少年郎。抱拳道:“請大王放心,無論什么任務,我都能讓大王滿意的。”

“很好,你即刻帶領五百虎豹騎,偽裝成秦軍,潛伏在虎牢關以東的南岸,一旦發現有燕軍渡河,就立刻予以攻擊。”曹操道。

曹休不解地問道:“大王,我們和燕軍不是已經簽訂了盟約嗎,為什么還要進攻他們?”

“盟約不過是緩解一時的做法,再說,燕軍始終是一個強勁的對手,絕對不能讓他們從虎牢關以東進入中原,否則的話,將后患無窮。”

曹休又問道:“可是,黃河岸線太長,我又怎么知道燕軍從哪里渡河?”

“這里!”曹操抬起手,指了一下背后掛著的地圖,很肯定的說道。

“卷縣?”曹休狐疑地問道,“大王怎么那么肯定燕軍一定會從這里渡河,為什么他們不走孟津渡,攻擊馬超背后呢?”

曹操對于曹休的疑問,并不厭煩,他對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非常的喜歡,當曹休是自己的兒子一樣對待。加上曹休有將才,曹操也一心想把他培養成獨當一面的大將,所以基本上都對曹休所提出來的疑問一一作答。

“卷縣北瀕黃河,為河津要地,向南不到百里便是官渡,官渡是屯兵的好地方,一旦燕軍渡過黃河后,必然會選擇此地進行屯兵。如果燕軍屯兵在官渡,那么對我軍就會大大的不利。你看官渡所處的位置,正好是陳留、潁川、虎牢關的正中,可以很好的扼制三地的兵馬調動。”曹操解釋道,“燕軍雖然可以強渡孟津,但是據悉馬騰的十萬西涼鐵騎正浩浩蕩蕩的從關中趕來,怕就怕馬騰已經率領前部秘密到達了司隸,如果見到燕軍渡河,必然會擊其半渡,到時候燕軍必然會損兵折將。”

曹休聽完之后,便抱拳道:“大王,屬下懂了,為了安全,燕軍便會放棄走孟津渡,而走卷縣。另外一方面,或許是因為我們和燕軍簽訂過盟約,彼此可以互相照應,對吧?”

曹操點了點頭,見曹休思路清晰,便笑道:“真不愧是我曹家的千里駒,舉一反三。一點就通。嗯,你去吧,卷縣沿岸只有一個地方可以靠岸。其余都是險灘,五百虎豹騎足夠了。”

“諾!屬下告辭。”曹休抱拳應了一聲。轉身離開。

曹操見曹休離開,便扭臉對站在一旁的程昱說道:“仲德,你即刻派人去潁川,通知徐庶積極備戰,讓他把大軍屯駐官渡,這次我要將天子給搶到手!”

程昱擔心地說道:“王上,潁川兵馬一直用來防守屯駐在南陽的關羽,如果輕易調離。會不會遭到關羽的偷襲?”

“呵呵,天子以圣旨下令邀請天下諸王齊聚司隸,劉大耳朵自詡為漢室后裔,必然會欣然復命,關羽必然會與之隨行,就算他要帶兵馬去司隸,也只會走魯陽,經陽人聚、伊闕關進入司隸,不會經過魏國之地,大可不必擔心。”

“話雖如此。不過劉備此人過于奸猾,這兩年來,表面上看著沒有什么動靜。實際上卻在暗中招兵買馬,不得不防啊。”程昱道。

“這個不用你擔心,徐庶自然會安排好一切的。”曹操道。

程昱不再說話,只是輕聲地“諾”了一聲,便退出了大廳。

“傳令下去,明日辰時,大軍開赴官渡。”

荊州,襄陽城。

剛剛接到圣旨的劉備坐在王座上,臉上帶著極大的喜悅。雙眸中也流露出來了一絲異樣的光芒,環視了一下站在大殿中的諸位文武。卻不說一句話。

“大王,圣旨已下。不知道大王將做何打算?”伊籍首先打破了大殿上的沉悶,問道。

劉備此時紅光滿面,身體也有點發福了,這兩年當上楚王之后,生活過的好了,吃好的,喝好的,養尊處優的,能不胖嗎。同時,他對荊州的控制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荊州勢力錯綜復雜,門閥關系林立,劉表時,荊州也只是表面上是一體的,實際上卻仍然是分裂的。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經過兩年的發展,劉備恩威并用,早已經將整個荊州完全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荊州士族都被他給團結了起來,不得不說,劉備確實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的能力不是突出在軍事和政治上,而是突出在駕馭人的能力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本王又是漢室后裔,身體里流著皇室的血脈,天子下令召見,本王豈有不去之理?”劉備道。

“可是大王,天子是被馬騰父子給控制著的,可以說,此次的圣旨,應該是馬騰、馬超所為,打著幌子讓天下諸王去共商大計,實際上是想借機除去天下諸王。這是一個典型的鴻門宴,去了只怕會兇多吉少。”伊籍道。

劉備是何等人物,那是打不死的小強,多少次瀕臨死亡的關頭,他都能逢兇化吉,如果他連這點危險都看不出來,他就不是劉備了。他不動聲色,看了一眼站在最前面的許劭,問道:“相國有什么高見嗎?”

許劭自從歸順劉備以來,便一直很受劉備的重用,劉備當上楚王之后,便立刻任命許劭為相國,一來是因為許劭名聲太大,二來是因為沒有人比許劭更有資格做相國了,雖然說劉備這兩年在荊州親自招攬了一批人才,可畢竟都是年輕人,不如許劭穩重。

“啟稟大王,臣以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才是英雄本色。”許劭不痛不癢地說道。

伊籍反駁道:“相國大人,你這樣說話,豈不是要將大王置于險地嗎?”

許劭道:“呵呵,伊別駕請放心,大王此行,有驚無險,馬超的本意不在大王身上,自然不會對大王下手。何況,這兩年大王一直派遣使者奔赴長安,馬超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看不到大王對天子的忠心。從某種意義上講,馬超或許已經將大王認為了同一戰線里的盟友了。”

劉備聽后,緩緩地道:“伊籍,即刻傳令下去,讓荊南都督張飛回襄陽來,荊南四郡的一切事情,全部交給諸葛瑾處理。另外,給關羽一道密令,讓他選拔一些精銳士卒,準備去司隸。”

伊籍見劉備下了決心,也不再說什么了,抱拳道:“諾!”

“相國,馬氏把持朝政已經很久了,馬超更是將天子玩弄于股掌之間,天子蒙塵,本王作為漢室后裔,豈能置之不理。本王想趁著這次機會,將天子迎到襄陽來,不知道相國以為如何?”劉備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許劭早已經了然于胸,緩緩地說道:“大王,臣以為,大王不必操之過急,這個時候,想必圣旨已經傳達給了燕國、魏國,林南、曹操也都是一方霸主,自然會有同樣的想法,可能已經有所行動了,我們就算再快,也快不過他們。如果大王真想把天子迎到襄陽來,臣倒是有個法子,可以讓大王不費吹灰之力,便可迎回天子。”

“哦?什么法子?”劉備道。

“呵呵,蜀王劉璋,也是漢室后裔,接到圣旨后,必然會欣然前來。圣旨中所定下的時間是下個月初八,距離那個時候還有足足的一個月,足夠劉璋從蜀地到達司隸了。劉璋和馬騰之間曾有過一些摩擦,臣斷定劉璋不會從漢中出發,而是從成都一路向東,經荊州進入司隸。大王可就在荊州等候劉璋,然后一同前行。”

“還有呢?”

許劭道:“劉璋無能之主,其才能不及其父,是個自守之徒。前年和馬騰之間的戰爭更是顯示了劉璋的軟弱,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之下,居然還不能將馬騰打敗,若不是有關隘阻隔,只怕益州早就被馬騰給占據了。益州沃野千里,成都一帶更是天府之國,益州百姓、人才均思得明主,大王不如就趁著這次機會,殺掉劉璋,將益州占據。”

劉備聽后,目光中露出了一絲狡黠,嘴角邊也浮現出來了一絲笑意,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來了益州這塊肥沃的土地,仿佛益州已經是他的一樣。忽然,他的笑容散去,問道:“這和迎回天子有什么關系?”

許劭道:“自然有關系。如果大王同時占據著荊州、益州,就會增加迎回天子的實力,大王若取了益州,就會占著整個大漢的三分之一。”

“嗯,可是益州也不乏良才良將,劉璋經過荊州,我若將其除去,豈不是在告訴天下人,我劉備是個險惡的人嗎?那我將失信于天下,何人還敢再給我效力?”

許劭見劉備如此說話,心中暗想道:“你是什么樣的人,我是不會看錯的,你嘴上雖然這樣說,心里面卻已經打定了注意……”

“好了,今天的事情就到此為止,都散了吧,大家都積極做一下準備,除掉劉璋的事情,容本王再想想。”劉備擺手道。

于是,眾人散去,劉備轉身走到了后殿,心中卻在暗暗地想道:“除去劉璋,占領益州,遠比迎回天子重要,許劭這是在暗示我不要迎回天子。不過,他的擔心還是有的,一旦天子掌控在我的手中,天下諸王勢必不會服氣,只怕不是我的福氣,而是災難,那么,這次洛陽之行,我到底是去,還是不去?”

揚州,建鄴城。

早春的揚州已經呈現出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色,彭蠡澤的岸邊楊柳成排,綠樹成蔭,在一處不大的湖堤上,孫堅騎著一匹駿馬一身戎裝的正向著彭蠡澤中眺望。(未完待續)

(舉報錯誤和落后的章節,是您對百書庫最大的幫助,百書庫承諾所有的舉報都會得到及時處理)


上一章  |  人物天賦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