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賦系統第752章【顏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物天賦系統 >>人物天賦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2章【顏文】

第752章【顏文】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簫輕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簫輕宇 | 人物天賦系統 
第752章顏文

第752章顏文

向南急奔跑了約莫五里路,才看見烏延部族人的最后一個人,因為林南部下的這兩萬騎兵半數以上都是突騎兵,漢人夾雜在這些突騎兵中就不會那么顯現了。16kbook更新所以,烏延部的族人都沒有驚慌,而是感到了一絲的喜悅。

林南率部聚合在了道路上,兩萬胡漢相間的騎兵長長的排開了一條長龍,在彎彎曲曲的道路上一眼望不到頭,顯得很是雄壯。

“主公,這公孫瓚也太惡毒了吧,居然連烏桓百姓也殺。”這些日子以來,林南部下的漢人和烏桓人朝夕相處,彼此十分的友好,而且烏桓人的一些習俗也特別的引人注目。所以,就連太史慈這樣的大將,也逐漸接受了烏桓人。

林南聽到太史慈這樣的話,便道:“公孫瓚這個人向來以驅逐胡虜為己任,對于番邦蠻夷從來不會手下留情,而且公孫瓚不恤百姓,記過忘善,打仗或許是一個堪用的將軍,但若要做為一方霸主而言,實在不足為慮。”

話音落下沒有多久,林南等人便聽到了滾雷般的馬蹄聲,而前方的道路上也揚起了一陣的塵土,公孫瓚騎著一匹白馬,帶著他的白馬義從從塵土飛揚的土霧中駛了出來。

公孫瓚一露出臉,便定睛看見前面一彪軍擋住了去路,乍看之下,和烏桓大軍沒有什么兩樣,他的心里也咯噔了一下,萬萬沒想到烏桓人還有如此強大的軍隊在此等候。可是再仔細一看,為之人竟然是林南,而且隊伍中旌旗飄揚。一面面“安北將軍林”的旗幟隨風擺動,他才松了一口氣。

“全軍停止前進!”公孫瓚見林南擋住了去路。弄不明白到底是為了什么,當即對身后的兵馬喊道。

公孫瓚的大軍停了下來。他自己則單槍匹馬的向前奔馳,來到了林南的面前,拱手道:“原來是林將軍,不知道林將軍到此,伯珪真是有失遠迎。但是不知道林將軍再次擋住去路似乎何用意?”

林南的右臂還纏著繃帶,他左手提著韁繩,然后和受傷的右臂一起抬了起來,朝公孫瓚拱拱手,笑道:“公孫將軍。我在此等候多時了。所謂物極必反,剛剛過去的兩萬多烏桓人,已經領教了白馬將軍的厲害了,還請公孫將軍高抬貴手,放了那些人一條生路。我自然會將他們帶到遼東,妥善安置,不會讓他們再禍亂幽州了。”

公孫瓚的態度十分的強硬,冷聲道:“不行!不殺光那些胡虜,他們早晚還會反叛的。只有斬草除根了,才能使得幽州永享太平!林將軍,請你讓開一條道,不要為了那些烏桓人而傷了和氣。”

林南也態度堅決地道:“公孫將軍。這些烏桓人已經向我投降,該怎么處理,我說了算。請公孫將軍回去吧。如果公孫將軍執意要殺那些烏桓人的話,就請從我的尸體上踏過去吧!”

聽完林南的這一番話。他部下里的烏桓籍騎兵都十分的欣慰,對于自己能夠一個這樣的主公都感到無比的歡喜。

公孫瓚氣的不輕。指著林南大叫道:“你……”

“公孫將軍請回吧,我聽說難樓還在代郡、上谷、廣陽、涿郡四地為亂,如果公孫將軍真的想拯救幽州的話,就不應該為了這幾萬無辜的烏桓百姓而窮追不舍,應該去攻擊難樓的兵馬。”林南打斷了公孫瓚的話。

公孫瓚冷哼了一聲,轉身便走了,冷聲道:“林將軍,我們后會有期!”

公孫瓚回到了本陣,朝自己的部下大聲喊道:“后隊變前隊,回漁陽!”

公孫范聽到公孫瓚下達的命令,不解地問道:“兄長,我們辛辛苦苦的才追到了這里,就這樣放棄了不成?”

公孫瓚的目光中露出了極大的兇光,對公孫范道:“你看清楚了,對方可是有兩萬精銳的騎兵在那里等著,我們只有三千多騎兵而已,萬一真鬧僵了,我們絕對不是林南的對手。暫且回漁陽,和劉備會合之后去攻擊難樓。至于林南嘛,這口惡氣我早晚會討回來。”

公孫范仔細地看了看遠處林南的兵馬,其中有不少是烏桓人,當即靈機一動,對公孫瓚道:“兄長,既然林南用烏桓人來打仗,為什么我們就不行?與其這樣和烏桓人沒完沒了的廝殺下去,不如向林南那樣,招誘烏桓人來投靠兄長。再驅使烏桓人為兄長而戰,漢室的江山早就名存實亡了,各地的太守都相互攻伐,朝廷也沒有辦法。兄長也該趁這個時候利用自己的威望振臂高呼,大肆招兵買馬,先控制了整個幽州再說。”

公孫瓚聽后,仔細地尋思了一下,又回頭看了一眼林南的軍隊,像是得到了什么寶貝那樣的開心,當即對公孫范道:“你說的沒錯,與其這樣去殺烏桓人,不如反過來利用烏桓人,讓烏桓人去攻擊林南,到時候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再坐收漁翁之利,將烏桓人和林南一起殺光殺凈。哈哈哈……”

公孫范也笑了起來,對公孫瓚道:“兄長,二哥和劉備還在漁陽等著呢,咱們快點回去吧,聽說朝廷派遣宗正劉虞為幽州牧,前來平定幽州的叛亂,我們必須在劉虞到來之前結束這場叛亂,到時候平叛的大功就落在兄長的身上了。就算劉虞來了,只要兄長控制著整個幽州的兵權,任由劉虞也無可奈何兄長了。到時候幽州還不是兄長說的算嘛,也可以逼迫劉虞撤掉林南的遼東太守職務。”

公孫瓚哈哈笑道:“好,你可比你二哥公孫越聰明多了。上次我派他去協助林南攻打陽樂城,實際上是讓他暗中調查林南的情況,哪知道公孫越一根筋,真的帶兵幫助林南作戰。弄得他和嚴剛都受了傷,還折損了我一千多白馬義從。這次回去之后。我準備讓你擔任騎都尉,全權負責指揮白馬義從。”

“多謝兄長。我一定會竭盡全力,不負兄長的厚望。”公孫范歡喜地道。

公孫瓚道:“讓續兒也跟在你的身邊吧,傳令下去,大軍全前進,必須在天黑之前到達漁陽。”

“諾!”

看著公孫瓚的軍隊遠去的背影,林南調轉了馬頭,對身后的太史慈道:“命令所有的士兵先回白檀待命,既然烏延已死,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漁陽了。”

太史慈“諾”了一聲。便將命令下達了下去。

大軍再次回到白檀城,此時的白檀城要顯得熱鬧非凡,剛剛脫險的那兩萬八千多烏延的族人,在聽到丘力居也投降了林南之后,便決定一起歸附林南。

林南讓人妥善安排這些人,并且叫來了丘力居,張嘴便道:“既然烏延已死,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漁陽了,直接去找難樓。將難樓勸降過來,這樣的話,你們分布在各郡的烏桓人就可以連成了一個整體,一起遷徙到遼西居住好了。”

丘力居道:“屬下明白。屬下起兵之時,曾經和難樓和烏延約好了,我占遼西、遼東、玄莵、樂浪等地。烏延部占領右北平、漁陽,而難樓則占領代郡、上谷、廣陽、涿郡。幽州西部沒有多少兵馬。也沒有像白馬將軍那樣的人物,所以。屬下可以推測的出來,此時的四郡已經被難樓盡數占據了。按照我對難樓的熟悉,他一定會將大軍屯駐在州刺史的治所廣陽郡的薊城。如果要想勸降難樓,就一定要見到他本人。”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必須去一趟薊城了?”林南問道。

丘力居點了點頭,道:“對,是非去不可。不過,現在公孫瓚占領了漁陽,要去薊城,必須經過漁陽,屬下只怕公孫瓚會先一步到達薊城,到時候難樓會因為畏懼公孫瓚的威名而撤退到上谷。所以,主公必須趕在公孫瓚的前頭抵達薊城城下。”

林南“嗯”了一聲,緩緩地道:“公孫瓚追擊了烏延部的族人一夜,現在又要奔回漁陽,人困馬乏,走不了多遠,回到漁陽之后,也必定會先休整一番。就時間上而論,我們很充足,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我們現在就出。那兩萬多烏延的族人,你就派出一個小帥帶領他們到柳城吧,從此以后歸附到你的部族之中。”

丘力居“諾”了一聲,隨即道:“屬下明白。”

商議完畢之后,林南便帶著趙云、太史慈、張郃、丘力居以及三萬騎兵開始朝薊城而去,他們都帶了許多干糧和水,足以支撐到薊城,而那兩萬多烏延的族人,則有丘力居派出的小帥統領著,帶領他們遷徙到柳城一帶。

從白檀要薊城,這段路要經過漁陽,為了不驚擾公孫瓚,林南讓丘力居制定了另外一條路,沿著古燕國的長城向南走,一路可抵達平谷,然后折道向西,經狐奴、安樂、昌平一線,最后南下抵達薊城。

為了能夠盡可能快的抵達薊城,林南基本上每日向前推進二百里,于三天后抵達了薊城。

薊城是個古城,最早出現在東周的戰國時期,那時是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國都,此后的許多年間,薊城一直占據著重要的戰略和地理位置,不僅擔任著鎮守邊關的重任,更加成為兵家的必爭之地。

薊城并不怎么大,在那個時代,最大的城市當屬東西二都,即洛陽和長安,除此之外,邊緣地帶的城池都不會有太大的規模。因為薊城地處偏遠的北方,而歷朝的國都都在中原,所以薊城并沒有什么展。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五胡十六國時期,直到前燕慕容俊在薊城稱帝后,他才動民夫,加以擴建,并且興修宮殿,才有以后薊城的雛形。到明朝時,朱棣遷都于北京,并加以擴建,才正式將天下的中心遷到了北方。

剛到薊城時,林南帶著略顯疲憊的兵馬,老遠便看見一彪兵馬在攻城,而且攻城的軍隊都是漢軍,兩面大旗在空中飛揚,一面寫著“左將軍顏”,一面寫著“右將軍文”。從整個軍隊的裝備上來看。他可以確定這是朝廷的正規軍——北軍。

“這是怎么一回事?北軍的兵馬怎么跑到這里來了?”林南看到遠處硝煙彌漫的戰場,漢軍士兵正在用各種攻城器械攻城。而薊城的城墻上,烏桓人則不停的放箭。

還來不及反應。一個身穿鎧甲的將軍便帶兵奔馳了過來,擋住了林南等人要去的道路,看了一眼林南打著的大旗,便當即喝問道:“你可是安北將軍?”

林南打量了一眼來人,見那人一眼看上去十分的威風,虎背熊腰的,手中握著一柄大刀,冷峻的面容上射出了兩道咄咄逼人的目光。他見那人身后的旗手扛著“左將軍顏”的字樣,便當即拜道:“下官林南。參見顏將軍!”

那姓顏的將軍“嗯”了一聲,輕聲道:“果真是你,沒想到你居然會從遼東跑到這里來了。我是左將軍顏良,奉太尉之命,率領北軍將士前來幽州平叛,并且護送幽州牧劉虞上任。”

“顏……顏良?”林南聽后,臉上一陣驚詫,萬萬沒想到顏良會成了左將軍,居然班位還在他的上面。

“大膽!本將的名諱。也是你直呼的嗎?”顏良聽到林南直呼他的名字,便怒道。

林南急忙道:“請將軍息怒,下官一時失語。”

顏良也不是小家子氣,當即擺擺手。看了一下林南身后的騎兵,見其中有不少烏桓人和穿著漢軍衣服相間的人,便指著那些騎兵道:“我問你。你身后的這些騎兵可都是你的部下嗎?”

林南道:“啟稟將軍,是下官的部下。其中雖然有不少烏桓人,但是他們和那些反叛的烏桓人不同。都是對大漢忠心耿耿的人,也是下官這次平亂大軍的主體。”

顏良仔細地打量了一下林南,當即調轉了馬頭,對林南道:“既然你來了,正好派上用場,上谷烏桓大人難樓占據了薊城,你帶領你的部下現在聽從我的號令,開始攻擊難樓。”

林南遲疑了一下,急忙道:“顏將軍,下官正是為此事來的,下官以為,與其攻打難樓,不如將其勸降,使其重新歸附我大漢,這樣一來,也省去了許多麻煩。”

顏良冷聲道:“怎么你和那劉虞的意見一樣?你跟我來,我帶你去見幽州牧劉虞。”

林南“諾”了一聲,當即帶著趙云、太史慈跟著顏良身后而去,讓張郃、丘力居帶領兵馬原地待命。

向前走了一段路,林南便見到了一座營寨,扭頭看到正在攻打城池的部隊,見當中打著“右將軍文”的旗幟,心中便暗暗地叫道:“看來右將軍應該是文丑了。”

漢軍的營寨就在薊城南門外的五里處的高崗上,站在寨門前,可以遙望薊城內的一切動向。營寨內旗幟鮮明,一面面各色的大旗都迎風飄揚。

寨門前的望樓上,一個身穿墨色寬袍的中年漢子正在眺望著前方的戰場,當他看到一個個生命在自己的眼前消失的時候,他整個人都變得十分的哀傷,不斷地嘆著氣。

低下頭,他看見顏良帶著三個人向營寨走了過來,仔細地看了看跟在顏良身后的那個人,臉上浮現出了一絲久違的喜悅。他快步下了望樓,來到了寨門邊,正好迎上了顏良幾個人,當即拱手道:“林將軍,一別一年多,你可比以前看起來要成熟多了。”

來人正是林南,他跟在顏良身后,一起下了馬,朝那穿著寬袍的漢子拱手道:“多謝州牧大人贊賞,沒想到我們會在這里再次碰面。不知道州牧大人一切可曾安好?”

顏良打斷了插話道:“林將軍,劉大人,你們在此慢慢的聊,我顏某還有事情要做,就此告辭了!”

話音一落,顏良轉身上馬,調轉了馬頭,帶著部下便朝前方戰場趕了過去。

站在林南對面的便是新上任的幽州牧劉虞,當年在京師的時候,和林南相互認識,雖然說不上有什么交情,但是能夠再次遇到故人,也別有一番韻味。

劉虞見顏良走了,搖了搖頭,緩緩地對林南道:“林將軍,請進營說話吧?”

林南見劉虞還是那樣的客套,一副不慌不慢的樣子。只是他此時可沒有劉虞這么氣定神閑,他是來說服難樓的。他朝著劉虞拱了一下手。朗聲道:“大人,前方戰事吃緊。士兵正在拼命攻城,而對方也毫不示弱,這個節骨眼上,下官倒是沒有什么雅興和大人敘舊了。下官此來,是為了平定烏桓人的叛亂,所以請大人見諒。”

劉虞笑道:“無妨,林將軍能以國家大義為先,老夫也是十分欽佩。只是現在左將軍顏良和右將軍文丑正在攻打城池,我與他們的意見相左。加上他們二人所帶領的兵馬都是北軍精銳,皆不聽我號令,老夫也插不上嘴,也只能袖手旁觀了。”

林南沒有猜錯,那個“右將軍文”,確實是文丑。不用說,顏良、文丑也是一心跟著袁紹跑的,如今袁紹成了太尉,大肆提拔心腹。顏良、文丑能夠當上左、右將軍也是情理之中。他的耳邊還響著雙方士兵的嘶吼,以及兵器碰撞、戰鼓隆隆的聲音,他回頭看了一眼激戰的雙方,一個接一個的士兵倒了下去。不管是漢軍還是烏桓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再次回過頭時,林南朝劉虞拱手道:“大人。薊城是州牧的治所,如果雙方這樣硬拼下去。這仗要打到何年何月?與其這樣讓士兵白白的犧牲,倒不如暫且休兵。采取懷柔政策對烏桓人進行安撫。大人在烏桓人心中素有信義,恐怕這也是朝廷派遣大人擔任幽州牧的原因吧,既然如此,大人就應該起到幽州牧的作用,招撫烏桓人,就此平定這次叛亂。實不相瞞,下官也正是為了勸降難樓而來。”

劉虞聽了林南的話語,覺得林南的想法和他的基本一致,他當即道:“你說的不錯,這也是我一直想要做的。我主張招撫這些烏桓人,讓他們重新投漢,這樣一來,叛亂就可以不用流血而平定了。可是顏良、文丑二人不聽從我的號令,執意要攻城,我也沒辦法。”

林南道:“大人是幽州牧,這里又是幽州,既然顏良、文丑已經成功護送大人抵達了幽州,就應該算是完成任務了,平亂一事,大人完全可以依仗我們幽州的兵馬。下官建議,大人立刻以幽州牧的名義敕令顏良、文丑退兵,至于平叛一事,全部交給下官處理即可。下官這次帶來了三萬精銳的騎兵,而且還收服了挑起這次叛亂的始作俑者丘力居,只要丘力居去勸降難樓,加上城外駐扎的這么多兵馬,我想難樓一定會仔細的掂量掂量的。并且大人在烏桓人中頗有信義,難樓一定會投降的。”

劉虞以前就做過幽州刺史,在胡漢民眾中素有威信,這一點是人盡皆知的。他聽完林南的話后,當即點了點頭,對身后的一個漢子道:“鮮于輔,你去前方轉告顏良、文丑,就說我讓他們退兵,如果不退兵的話,我定當上疏朝廷,參他們一本。”

鮮于輔面黑須黃,身體健碩,身穿一身勁裝,腰系一柄長劍,乃是劉虞的親隨護衛,也是劉虞的幕僚。他聽到劉虞的命令后,“諾”了一聲,便徑直朝前方戰場快跑了過去。

劉虞對林南道:“林將軍,請隨我進帳歇息,我尚有一些事情想要和林將軍商議一下。”

林南見劉虞神情突然變得極為神駿,而且也是一身的罡氣,當即點了點頭,帶著趙云、太史慈一起跟著劉虞進了營寨。

到了中軍大帳,劉虞停下了腳步,看了一眼林南身后的趙云和太史慈,當即對林南道:“林將軍,讓你的屬下就守在帳外吧,我想和林將軍單獨談談。”

林南覺得劉虞似乎有什么難言之隱,當即對趙云、太史慈道:“你們兩個就守在帳外,有人來了也攔擋下來,必須先通報過州牧大人才能放入。”

趙云、太史慈聽出了話外之音,二人“諾”了一聲后,便一左一右的守在了帳外。

一進了大帳,劉虞便不再跟林南客套了,直接拉著林南的手,走到了座位上,開口便道:“林將軍當初選擇離開京師,我當時還有點費解,以林將軍之功,在京擔任三公九卿的職務,也是易如反掌。直到現在,我才了解林將軍的深謀遠慮。實在是令老夫佩服不已啊。”

林南聽了一頭霧水,他和劉虞可以說毫無交情。只能說在京師見過幾面而已,突然聽到劉虞說出這樣沒頭沒腦的話。讓他有點不知所措。他十分鎮定地道:“請恕下官愚昧,不知道大人所指何事?”

劉虞愣了一下,急忙道:“這也難怪,我和林將軍并無交情可言,難怪林將軍會有所防范。不過,請林將軍相信老夫,老夫絕對不是要和林將軍為敵的人。自從大將軍何進掌權一來,外戚當權的局面又重新上演了,而且較之以前的外戚來說。何進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袁氏一門都投效了何進,如今朝廷里面,已經是何氏和袁氏的天下了。先是劉焉出鎮益州,后是劉表出鎮荊州,朝政大權已經全部被何進控制住了,我因反對何進加九錫,才被任命為幽州牧,照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何進會取而代之。像當年的王莽一樣,篡漢自立。”

林南聽后,覺得劉虞對大漢真夠忠心的,對于他而言。誰篡漢自立已經無關緊要了。不管是何進還是董卓,都跟他沒有關系,他只關心自己周邊的這一畝三分地。如何將整個幽州牢牢的控制在手心里才是最主要的。他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聆聽著。

劉虞繼續道:“此次顏良、文丑名義上是護送我上任。實際上是袁紹派來監視我的,他怕我會以幽州為根基。招誘烏桓人破壞何進以后的大事,所以顏良、文丑寧愿損失兵馬,也要強攻烏桓人,以消滅潛在的威脅。林將軍,我路過兗州的時候,遇到了兗州刺史曹操,我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多年的好友,和曹操也比較談得來。當時我將我的處境告訴他以后,他向我提起了你,讓我來幽州以后完全可以依靠你,所以我也不拿你當外人了,直接對你說出了這些話語。”

林南聽完之后,這才了解了過來,他不禁佩服起搞政治斗爭的人來,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真可謂是龍蛇混雜,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這派勢力,那派勢力,都無非是為了權力而進行的斗爭。而他也很清楚,他雖然也想攀登上權力之巔,可是他走的路線于劉虞的不同,如果說劉虞的路線是政治斗爭,那他的路線就是武力奪取,兩者相比較起來,后者雖然走的艱辛一點,可是卻是相對穩妥的,一旦武力奪取成功,改朝換代之后,就會呈現出一個新的氣象。

“大人,我懂你的意思了,大人盡管相信下官即可。”林南道。

劉虞道:“我相信你,所以才敢將這些話說給你聽,劉焉只求偏安,劉表只求自守,我劉虞不才,雖然沒有太多能耐,也要逆流而上,否則的話,大漢的天下真的被人竊取了,我劉虞便是天下的大罪人了。”

林南對劉虞的剛直是沒得說,可是他卻不屑于和這種人打交道,因為這種人都是一根筋,名節固然很重要,但是命都沒有,還要名節有什么用。他安慰地道:“大人勿憂,下官愿意助大人一臂之力。只是,大人從今以后千萬不要急躁,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來,以大人漢室宗親的身份,在必要的時候撥亂反正。”

劉虞聽后點了點頭,一把抓住了林南的手,十分感激的道:“林將軍真義士也!”

正說話間,林南、劉虞便聽見了帳外傳來了吵鬧的聲音,二人不得不停下了談話,朝帳外走去。

大帳外,顏良帶著一個大漢站在趙云和太史慈的面前,指著趙云、太史慈便劈頭蓋臉的罵道:“混賬東西,你們是誰的家將,居然如此放肆,我乃堂堂的大漢左將軍,快閃開,否則別怪我手下無情!”

顏良身邊的那個大漢更不搭話,當先抽出了自己腰中的佩劍,劍鋒直指趙云,暴喝道:“閃開!”

趙云、太史慈也當仁不讓,二人一見對方拔劍,一直按住劍柄的手也赫然抖動了起來,唰的一聲響,兩個人便齊刷刷的將長劍拔出。

“我家主公吩咐過,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也不得入內!”趙云俊美的面容上突然現出來了幾分殺意,氣勢上一點也不輸給對面的兩個大漢。

鮮于輔從后面趕了上來,一見這種情形。急忙上前勸道:“顏將軍、文將軍,二位請息怒。我家主公……”

可是沒等鮮于輔的話說完,顏良便抽出了自己腰中的佩劍。同時一把推開了鮮于輔,大聲喝道:“滾開!我們兄弟的事情,哪里輪到你來插嘴?”

鮮于輔被顏良一推,一個踉蹌便翻倒在地,在地上滾了兩個滾,這才爬起來。剛爬起來,便看到劉虞、林南從大帳里走了出來,見劉虞朝他使了一個眼色,他便站在那里不再動了。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塵土,心里暗暗地將顏良的祖宗十八代罵了一個遍。

“生了什么事情?”劉虞一出大帳,便見四個人全部拔出了劍,針鋒相對的,他當即正色問道。

“劉大人,我們兄弟一路護送大人到此,又親率大軍為大人平息叛亂。如今我們兄弟二人正在前線浴血奮戰,大人卻敕令我們退兵,這是何道理。還請大人給我們兄弟一個交待!”顏良將長劍收起,朗聲地道。

林南的目光一直在注視著顏良身邊的那個大漢,他見那個大漢沒有披沉重的鐵鎧,**的上身被輕皮兩襠緊緊包裹著。肌肉盤虬的手臂仿佛蘊涵著無窮的力量。也沒有戴頭盔,亂蓬蓬的頭隨便在腦后扎了個大結,粗糙的臉上全是漆黑剛硬的短須。毛茸茸地露出一雙虎目,乍一看就是一個狠角色。他打量完這個漢子之后。便可以肯定,面前的這個漢子便是文丑無疑。

“子龍、子義。收起兵刃,不得對顏將軍和文將軍無禮。”林南向前跨了一步,先囑咐趙云、太史慈收起兵器,緊接著朝顏良、文丑拱手道,“在下安北將軍、遼東太守、襄平侯林南,見過顏將軍、文將軍。這中間有稍許誤會,劉大人之所以要傳令二位將軍退兵,也是因為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破敵辦法,時間緊迫,所以便讓人去將二位將軍召回,還請二位將軍不要見怪。”

那長相顯得兇狠的漢子確實是文丑,聽完林南的話語之后,他當即收劍入鞘,朝林南拱手道:“某乃右將軍文丑,早聞林將軍大名,今日能得一見,確實是三生有幸。”

林南見文丑沒有顏良那樣盛氣凌人的樣子,剛才一臉肅殺的表情只一瞬間便煙消云散,換來的卻是一臉的和氣。他陪了一個笑容,緩緩地道:“文將軍的大名林某也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是不同凡響。”

文丑呵呵笑了笑,用胳膊肘輕輕地撞擊了一下顏良,輕聲道:“兄弟,既來之則安之,劉大人既然有妙策破敵,也省的我們在前線拼殺不是?收起你的兵器,咱們一起進去看看劉大人有何妙計!”

顏良“嗯”了一聲,但是眼中的怒火卻并未消失,冷冷地對林南道:“林將軍,以后要好好的管教一下屬下,今天這事就這樣算了吧!”

太史慈心中不忿,恨得咬牙切齒,想上前便給顏良一拳,可還沒有行動,便被身邊的趙云一把拉住了手臂,用力拽到了一邊,并且朝他使了一個眼色,低聲耳語道:“稍安勿躁。”

劉虞見氣氛異常緊張,急忙出來圓場,哈哈笑道:“顏將軍、文將軍、林將軍,請入帳一敘。”

顏良、文丑跟著劉虞徑直入了大帳,林南則轉身對趙云、太史慈小聲道:“這里不是鬧事的地方,顏良、文丑也非等閑之輩,要時刻忍耐。”

趙云點了點頭,將太史慈拉到了身后,回答道:“主公放心,屬下自有分寸。”

林南“嗯”了一聲,轉身便走進了大帳。

太史慈心中十分的郁悶,沖趙云低聲喊道:“子龍,剛才為什么要拉住我?顏良那廝欺人太甚!”

趙云道:“這里畢竟是人家的軍營,周圍都是別人的軍隊,鬧僵起來會連累主公。顏良雖然可氣,但是現在不是鬧事的時候。你放心,早晚有一天我會將你今天所受到的委屈全部向顏良討回來的。”

太史慈道:“不!我要自己討回來!”

趙云笑了笑,什么也沒說,和太史慈又重新站在了左右兩側。

大帳內,劉虞、林南、顏良、文丑分別坐定,四個人以劉虞身份最為尊貴,他自然坐在了席,顏良、文丑次之,林南則因為官爵沒有顏良、文丑的高,而坐在了末尾。

四人坐定之后,劉虞張嘴便道:“正如林將軍所言,我已經想好了破敵之計,城內的烏桓人是上谷烏桓大人難樓,我曾經在幽州擔任過刺史,和難樓也有過數面之緣,深知難樓的為人。所以,我決定和林將軍一起親赴薊城,勸降難樓。”

顏良、文丑互相對視了一眼,一致反駁道:“劉大人,太尉大人吩咐我們安全護送大人上任,如今大人怎可以身犯險,萬一劉大人有什么閃失的話,我等如何向太尉大人交待?”

劉虞笑道:“太尉大人讓二位將軍將老夫安全送到幽州,二位將軍也已經做到了,至于之后的事情嘛,我想就和二位將軍無關了吧。而且,這是我自己要以身犯險,與二位將軍無關,就算我有什么閃失的話,相信太尉大人也不會責怪二位將軍的。”

顏良、文丑心中一怔,不約而同的想道:“劉虞這老小子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林南插話道:“二位將軍一路護送州牧大人辛苦了,如今林某帶著兵馬已經接應到了州牧大人,那么二位將軍的任務也算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林某來做吧,林某定當不負太尉大人的一番心意,竭盡全力的保護州牧大人。”

這話很明顯,直接等于將顏良、文丑置于一邊了,也就是說,顏良、文丑被禮貌性的請出了幽州。說的再直白一點,那就是“幽州的事情,我們幽州官員自己解決,請二位將軍從哪里來還回哪里去吧”。

顏良、文丑二人都不傻,自然能夠聽出這話外之音。只見顏良臉上青筋暴起,猛地一拍大腿便站了起來,剛準備暴喝一聲,卻被文丑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文丑一臉苦笑的道:“我兄弟顏良自幼有個毛病,這是舊病復了,還請二位大人不要見怪。”

林南對文丑頗為欣賞,雖然人長的五大三粗的,可是心卻很細膩,比起只會盛氣凌人的顏良要好出不知道多少倍。同時,他也能夠覺察的出來,顏良對文丑也是言聽計從。他拱手道:“無妨,文將軍,要不要叫軍醫來給顏將軍看看?”

文丑牢牢的捂住了顏良的嘴,顏良掙扎了兩下竟然沒有能夠掙脫出文丑的手臂,最后只得屈服,一雙怒目冷冷地瞪著文丑。文丑見顏良不再掙扎了,便主動將顏良給松開了,而顏良一屁股重新坐了下去,臉上雖然很不爽,但是也他也拿文丑沒有辦法。文丑便在此時朝林南拱手道:“不用了,這點小毛病,還勞煩不到軍醫,某自有良方醫治。既然這是劉大人的決議,我等兄弟自然毫無異議,我等兄弟也已經完成了太尉大人交托的任務了,也是時候回去了。林將軍,劉大人就拜托給林將軍了。”(未完待續。。)

16K閱讀,大家都來本站看,值得廣大書友收藏閱讀。

如果本站轉載侵犯到您的利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


上一章  |  人物天賦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