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賦系統第742章【紫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物天賦系統 >>人物天賦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2章【紫貂】

第742章【紫貂】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簫輕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簫輕宇 | 人物天賦系統 
第742章紫貂

第742章紫貂

他一直在檢查各個關節,看還有疏漏沒有。16kbook更新這煉鋼爐是他親自設計的,煉鋼爐的下面是一個諾大的房間,房間里堆滿了易燃的木材和荒草,同時還鋪墊上了一些煤。在房間的上面是一個長長的煙囪,整體有三層樓那么高。

在煉鋼爐的外圍還有四個大型鼓風箱,龐德、華雄、太史慈等人都守在風箱周圍,只等著點燃煉鋼爐了。

煉鋼爐也經過了長時間低溫烘烤,現在就等著點火了,旁邊上料口處站著許多拿著鐵鍬的士兵,隨時準備將煤和鐵廠里已經冶煉出來的生鐵塞進去。

當祭祀完成的時候,荀攸走到了林南的身邊,畢恭畢敬地說道:“主公,萬事已經俱備,就等著點火了。”

林南點了點頭,對身邊的士兵喊道:“拿火把來!”

傍邊的士兵將早已經準備好的火把遞給了林南,林南親自點燃了火把,并且走到了煉鋼爐的進料口那里,將點著的火把給扔了進去。

煉鋼爐內都是易燃之物,一碰到火星,便立刻燃了起來。

火勢漸漸地開始蔓延,將煉鋼爐內所有的易燃物吞噬。

不一會,熊熊的火焰便燃燒了起來,也將里面的煤給燒著了。隨著爐子里面的爐火越來越旺,慢慢的爐頂上冒出了一陣黑煙。

黑煙越來越濃,林南一揮手,當即喊道:“華雄、龐德、太史慈、周倉,拉風箱。”

“好咧!”華雄等人同時叫道。

華雄、龐德、太史慈、周倉四個人同時拉開了鼓風箱,催動著煉鋼爐內的煤火越來越旺,不大一會兒,所有的黑色的煤都開始變得通紅。

此時,煙囪里冒出來的煙越來越大。很快就又變成越來越小,而通紅的火光開始從里面冒了出來,帶出來的還有漫天飛舞的灰燼。

隨著風箱越拉越快,爐頂的火焰也越來越高,林南估摸著已經燒的差不多了,對站在上料處的廖化等人喊道:“可以了。上料!”

廖化答應了一聲,便帶著人開始朝煉鋼爐內添置煤炭。

加完煤炭,又開始添加堆放在旁邊的鐵礦石和石灰石。鐵礦石和石灰石都被砸成了核桃大小的小塊,連續裝了有12石的礦石和若干石灰石以后,這才停了下來。

如此反復的上料作業連續進行了好幾個小時,人累了就換人,輪番上陣。

“可惜這里沒有水源,不然的話,可以借用水利進行一些繁瑣的工作。也可以省去很多人力。不過這是第一次試煉,等一爐鋼煉成之后,或許就能省去不少人力了。”林南看到這種情況后,自言自語地道。

荀攸對林南的這種煉鋼爐的建造感到頗為新穎,他一直覺得林南身上有某種超越前人的東西,可又猜測不透,注視了林南一會兒之后,心中便緩緩地道:“主公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知道的東西那么多,而且似乎什么事情到了他的手里都能迎刃而解了?”

“主公。照這樣的燒法,得燒到什么時候?”荀攸扭過頭,看了一眼煉鋼爐,便問道。

林南道:“這煉鋼需要的就是時間,可能需要很久,何況咱們這是第一次煉鋼呢。這樣吧。你讓人都回去休息吧,我留下二百個士兵,駐守在這里,明天一早你們來看成果就可以了。”

荀攸點了點頭,輕微地說道:“主公。這些天你一直忙著建造煉鋼爐,都好好幾天沒有好好的休息了。不如由屬下在這里看著,主公回縣衙休息休息吧。”

“不,這些東西你們暫時都不懂,我得親自看著,萬一出了差錯,那我這幾天的時間都白費了。”林南說道。

“可是主公,你是萬民之主,身上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萬一……”荀攸勸慰道。

“放心,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知道,辛苦就辛苦這幾天,只要第一爐鋼材冶煉出來以后,后面的就輕松了。另外,將鐵匠直接叫過來,一旦鋼材冶煉出來了,就地取材進行鍛造,趁熱打鐵鍛造兵器。”

“諾!”

煉鋼爐一直燃燒了整整接近第二天一早,荀攸帶著人又來了,來看看這煉鋼爐里的所出的成果。

林南就讓人把攪煉爐給生了起來,并加熱了一個多小時,他看著攪煉爐的溫度已經升到了差不多的時候,林南把堵在出鐵口的擋口石挪走,用長長的鐵釬把封堵出鐵口的黏土搗開,一股橘紅色的鐵水順著地上開的溝槽通過預熱室,進入到了攪煉爐內。

周圍響起了一片歡呼聲,這連續幾天的艱苦勞作終于得到了回報。

林南可沒有時間歡呼,他眼看差不多了,趕緊又用石頭和黏土把出鐵口給堵住。攪煉爐內一次容納不了那么多生鐵水,生鐵水進入攪煉爐后,林南打開了攪煉爐的爐門。由于高高的煙囪抽風的作用,火焰望外只是噴了一下就又縮了回去,從燃燒室卷過來的高溫空氣經過爐頂的反射,直接的打到了位于爐床上生鐵水的表面上,泛起點點光亮。

林南拿起由熟鐵打制的長長的攪煉棍從攪煉爐爐口伸了進去,攪動著里面的生鐵水。生鐵水受到攪動,和高溫的新鮮空氣接觸,里面的碳和空氣中的氧氣迅速反應放出巨大的熱量,冒出氣泡。

鐵水變得沸騰起來,到處滾動著,和豆腐渣一樣的鐵渣從鐵水中分離出來,堆積到了一旁。由于鐵的純度逐漸變高,熔點也隨之生高,慢慢的鐵水滾動著形成一塊塊的半固體膠狀物,而后在凝結成團,并在上面形成熟鐵斑點。

林南用攪煉棒把那些鐵團鉤到爐口,并且大聲喊道:“鐵匠們!是你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一直守在煉鋼爐附近的鐵匠們聽到林南的叫喊,連忙用鐵鉗把鐵團夾出來,直接放到正在轟轟做響的大型鍛錘上。隨著鍛錘的高速錘擊,鐵團火花四冒,里面的渣滓很快的被擠壓出來。變成火星飛走,體積逐漸縮小,顏色也有橘紅逐漸變暗,形成一個鐵棒。

鐵匠們把鐵棒放到一旁的鍛爐上加熱,準備再次鍛打,并從攪煉爐內再次夾出了一個鐵塊反復操作。

太史慈在旁邊看著。他見林南累的不行,趕緊上去接過林南手中的攪煉棒,大聲地說道:“主公!你太累了,去休息一會吧,這里讓我來!”

“你要和鐵匠們多多配合!”林南大聲地喊了出來,并且將手中的攪煉棒交給了太史慈。

林南走到了一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便再也不想起來了。他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眼睛緊緊地盯著太史慈和那些鐵匠們。

林南坐在一邊。看見太史慈在那里照葫蘆畫瓢的操作,他便不停地沖他喊話,加以指點。好大一會兒,太史慈也累了,龐德便接過了太史慈手中的活,大家輪流著干。鐵匠們則負責把放到鍛爐中的鐵塊,進行再次錘煉,已達到他心目中的要求。

林南則定時的讓人放鐵水。補充攪煉爐。

華雄帶著幾個人還在根據時間,逐次的向高爐里面加著木炭鐵礦和石灰石。并在林南的吆喝下,定時出渣。不大一會兒,在眾人的積極配合之下,地上已經堆滿了純鋼制成的長戟。

“真快啊!”林南一邊擦汗,一邊興奮地說道。

地上的長戟足足有半噸多,到了中午。負責煉鋼爐的士兵基本上掌握了攪煉和鍛鋼的技術。幾個人在高爐旁邊休息,互相輪換著繼續干。一天下來,煉鋼爐邊上堆放的原料少了下去,堆放的鋼戟卻越來越多。

傍晚的時候,看著將近三百來根鋼戟。林南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順手握起了一個冷卻多時的鋼戟,便興奮地舞動了起來。

第一爐試煉成功之后,林南又照樣子在鐵廠附近搭建了好幾座煉鋼爐,讓那些鐵匠全部都有活做,按照他的意愿鍛造出來鋼槍、鋼劍、鋼刀、鋼戟以及鋼制的箭頭,并且讓公孫康、夏侯蘭負責從各處運來煤礦和鐵礦,暫時以平郭鋼廠為鍛造基地,而讓廖化負責鋼廠的日常事情。

另外一方面,荀攸則負責金礦的開采工作,這一帶的工業事情解決之后,林南便帶著太史慈、華雄、龐德、周倉等人回遼東城,準備開始訓練招募來的新軍。

離開平郭后,林南等人原路返回了遼東城,為了將新昌到平郭一帶建設成為一個重工業基地,他下令將當地的百姓全部遷徙到了遼東城和襄平城附近,準備在那里集中建設糧食生產基地。

回到遼東城后,已經是九月初十了,為期一個月的募兵就此完結,所招募到的新兵人數以遼東當地人居多,其中一部分為青州東渡避難的,加一起一共有兩萬三千人。他挑選出來最為精壯的三千人交給華雄、龐德訓練,剩下兩萬人一分為二,分別交給太史慈和張郃訓練。

另一方面,遼東城的擴建工作正在火熱進行中,暫時交給田豐全權負責。聚賢館也正式開課了,管寧、邴原負責館中所有的事物,林南下令,只要是想學習的,不論男女都可入館學習。可是,饒是有了這道命令,男尊女卑的思想還是沒能完全打開,真正去學習的女人,只有歐陽茵櫻一個人而已,而且還是管寧、邴原看在林南的面子上才肯親自教授的。

太守府的后堂里,林南正在用自己的學識來制作灌溉農田用的翻車,這個工具在后世早已經失去了作用,可是在三國這個農業并不發達的時候,這樣的灌溉工具還是很有作用的,只不過,林南是偷借了馬均的發明提前將翻車發明出來而已。

沒有農藥,沒有化肥,也沒有上好的種子,古時候的農業,只能靠天吃飯,每畝地的產量很低,遇到一些自然災害的話,莊稼就可能是顆粒無收。林南不是萬能的,他不懂得如何生產農藥、化肥,也不懂得如何培育種子,他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一些超前的知識。來規避和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所造成的傷害。

“呼!好累啊!”林南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看著面前自己已經制作而成的翻車模型,心里頗感欣慰。

“郎君,國淵大人來了,正在大廳等候呢。”貂蟬踩著小碎步走了進來,微微欠了一下身子。對林南說道。

“嗯,我這就出去。貂蟬,小櫻已經在聚賢館學習了,你在家里要是一個人悶的發慌的話,不如也去學習吧,學習寫字、認字、看書,怎么樣?”林南站了起來,拿起剛剛做好的翻車模型,便走到了貂蟬的身邊。笑著說道。

貂蟬臉上怔了一下,目光微微遲疑了一下,問道:“郎君,賤妾……賤妾……也能去學習嗎?”

“當然,我不是已經發布了告示了嗎,在遼東不論男女,人人平等。雖然這道告示未必能引起什么變化,可至少人的思想應該有所過度。一下子是不可能扭轉過來的。但是我堅信,只要我們一起朝這方面努力。一定會讓人們的思想慢慢的轉變過來的。貂蟬,你要是不想去聚賢館的話,那就讓小櫻回來以后教你吧,你教小櫻音律和舞蹈,讓小櫻教你識字讀書,算是技能互換。這樣以后你一個人在家里的時候,也可以沒事的時候看看書啊。”

貂蟬點了點頭,欠身道:“郎君的話賤妾記下了……”

“還有,以后別賤妾賤妾的了,既然平等的話。那我們就應該給別人做個表率,以后你就直接稱呼自己‘我’,再說,你是我的正妻,明媒正娶的妻子,不是妾,更不貧賤,知道了嗎?”

“是,郎君的話賤妾……不,我銘記在心。”

“好了,我去前廳了,怕國淵大人等的急了。”

“郎君慢走!”

來到了前廳,國淵正等候在那里,林南一進門便急忙客氣地道:“讓子尼先生久等了,還請子尼先生海涵。”

國淵急忙拜道:“屬下也只是剛剛到來而已。”

“子尼先生,請坐吧,今日找你來,是有一件事情要交托你去做,還請子尼先生不要推辭。”林南打了一個手勢,一臉笑意地道。

國淵道:“主公有什么事情盡管吩咐便是,子尼必定會竭盡全力的去完成。”

“這里有個翻車模型,是用來灌溉農田的工具,我已經畫出了一副圖紙,并且詳細地寫上了安裝的步驟,你且拿去,在興修水利的同時,大批量的制作這種灌溉工具,遇到大旱之年的時候也好派上用場。”

“諾!主公,屬下有一友人,避亂來到了遼東,頗有商賈之才,屬下知道主公帳下缺少能人志士,所以屬下斗膽推薦一下友人。”

“商賈之才?嗯,遼東城正在擴建當中,然而多年來街市俱廢,若是能夠繁榮一下這里的街市,也是很不錯的事情。先生的那個朋友叫什么名字?”

“姓王名烈,字彥考。”

“王烈?”林南仔細地回想起這個人物,似乎在史書上看到過,隨即回答道,“既然是先生的好友,而又有才華,那我就不再過問了,直接讓先生的好友來太守府便是,先跟隨先生一起治理處理農業方面的事情,作為先生的副貳,每月俸祿與先生均等。”

國淵聽后,當即歡喜地拜道:“多謝主公,屬下替彥考謝過主公了。”

林南呵呵笑道:“不必多禮,以后要是還有可用的人才,先生不必吝嗇,盡管推薦過來,只要確有才華,我自當委以重任。”

“諾!主公今天所交托的事情,屬下一定會竭盡全力的去完成的。如今荒地已經開墾出來了五百多畝,用不了多久,遼東城一帶就會成為大片良田,在主公的帶領下也必定會成為整個遼東的糧倉。”

“嗯,先生公務在身,我就不打擾先生了,還請先生多多用心。”

“諾!屬下就此告退,主公保重!”

林南看到國淵拿著翻車和示意圖離開的背影,自言自語地道:“照這樣下去,不出兩年,遼東不僅是農業基地,也會成為最大的兵器生產基地。只不過,賈詡已經離開好幾個月了。一直杳無音信,也不知道潁川之行的收獲如何?”

“啟稟主公,卞司馬已經回來了,還從遼東屬國帶回來了大批良馬。”一個親衛走了進來,拱手道。

林南道:“哦?讓他快進來。”

“諾!”

隨后,卞喜風塵仆仆地走了回來。臉上帶著極大的歡喜,手中還捧著一件被布遮擋的物品,一進大廳,便拜道:“屬下幸不辱命,從遼東屬國烏桓人那里購買了五千匹良馬,特來復命。”

林南道:“免禮,卞喜,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哦,這是遼東屬國烏桓大人蘇仆延獻給主公的一件禮物。”卞喜一邊說著。一邊將布給掀開了,露出了那禮物的本來面目。

林南看了一眼卞喜手中捧著的禮物,驚奇地道:“這是……這是……”

“啟稟主公,這是紫貂衣,蘇仆延大人聽說夫人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便特別命人將這件貴重的禮物獻給主公,以表達蘇仆延和主公結義友好的一番心意。”

“靠!這玩意真名貴,可都是貂皮制成的。而且還是極為稀少的紫貂,如果放在后世。絕對是十分名貴的華服。”林南看到那件紫貂衣以后,心里默默地想道,“我老婆叫貂蟬,蘇仆延又送上這件紫貂衣,可真是完美啊。”

“拿來我看!”林南一伸手,便沖卞喜喊道。

卞喜一臉歡喜地走了上去。將那件紫貂衣遞給了林南之后,又緩緩退了回去。

林南親手撫摸著那件紫貂衣,手感真不錯,他從未見過如此名貴的東西,心中也是歡喜不少。頗有點愛不釋手的味道。他把玩完紫貂衣,便抬頭問道:“嗯,蘇仆延那邊還有什么情況嗎?”

卞喜急忙回答道:“蘇仆延十分感謝主公送去的酬金,并且十分感謝主公將無慮縣讓給了他,為了表達友好和感激,蘇仆延除了送上這件紫貂衣外,還讓屬下從遼東屬國帶回來了三千烏桓突騎兵。他說主公缺少騎兵,便專門將這三千烏桓突騎兵作為禮物送給主公,喜歡以后和主公能夠世代友好,共同進退,而他也會以主公馬首是瞻。”

林南笑道:“無慮縣靠近遼東屬國,西北和遼西接壤,北部臨近鮮卑人,如果我不放棄的話,對遼東十分的不利,所以我才會轉手送給蘇仆延,讓他暫時替我統治那里,等到遼東的整體實力上來之后,我將會吞并整個幽州。”

“主公的這招以退為進,確實是個妙招,屬下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是屬下沿途經過遼東屬國所繪制的大致兵力分布圖,還請主公過目。”

“呵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來你跟在我身邊那么久,也漸漸的開竅了。你也辛苦了,暫時縣休息幾天,幾天后正式入駐軍營,如今龐德、華雄、太史慈、張郃正在訓練新招募的兩萬三千新兵,軍營里尚有一萬老兵,從望平回來之后,他們的傷勢也都養的差不多了,你和周倉、管亥就負責訓練那一萬軍隊吧。至于那三千烏桓突騎兵嘛,因為風俗習慣和我們漢人都不相同,就暫時在城北建立一座軍營,讓他們居住。”

“諾!”

之后的日子就這樣平凡的過著,遼東的局勢已經完全穩定下來了,林南每天都忙的不可開交,一方面要去視察國淵、王烈所進行的開墾荒地的成果,一方面要去巡視軍隊的訓練成果,另外一方面還要密切注意各種礦產的開采工作,基本上就沒有多少時間休息。

越是繁忙,林南越覺得開心,這就是在說遼東正在一點一點的發展中。但是他現在最思念的就是賈詡和盧橫了,為了去潁川,賈詡和盧橫已經離開好幾個月了,這幾個月來,除了有寥寥一封報平安的書信外,就什么都沒有了。

同時,他也覺得自己像一個聾子一樣,對于中原的局勢也毫不知情,除了從青州東渡的百姓那里得知青州鬧黃巾,朝廷征召良將進行討伐之外,再也沒有任何消息了。

不過,最值得欣慰的是,新招募的那兩萬三千人的軍隊,經過大半個月的訓練,在紀律上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天氣也隨著時間的變化一天比一天涼了,轉眼便進入了十月份。

秋深了。太陽黯淡了,自然界萎謝了。

在十月的云霧之下,顏色慢慢的褪了,高峰上已經蓋了初雪,平原上已經罩了濃霧。潮濕的樹林緘默無聲,仿佛在悄悄的哭。林木深處,一頭孤單的鳥溫和的怯生生的叫著,它也覺得冬天快來了。

輕綃似的霧里,遠遠傳來軍隊高亢的呼喊聲。緊接著,傳來了“咚咚咚”的隆隆戰鼓聲,期間混雜著雜亂的馬蹄聲,將聲音傳到了遠處的山谷、平原,使得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在了這里。

遼東城西南五里外的丘陵上,當陽光穿透薄霧。使得薄霧逐漸消散的時候,才將丘陵上的景象展現了出來。丘陵上一道隆起的高崗上站滿了人,這些人都是遼東城的百姓,而在高崗下面則陳列著兩個一萬人整齊排列的方陣,每個人都握著兵器,穿著盔甲,在兩個方陣的最前面,兩名戰將面目猙獰的針鋒相對。

“得得得……”

從高崗上飛馳下來了一匹烏黑色的駿馬。馬背上馱著整個遼東近二十萬人口的統治者,他就是林南。林南一身勁裝。全身上下沒有一件武器,策馬狂奔,來到了兩個方陣的中間,朝那兩員針鋒相對的戰將招了招手。

兩員戰將一個手持一桿大戟,背后插著十把小戟,另外一個則手持一桿大槍。兩個人在林南的招呼之下,便相向而前,徑直來到了林南的身邊,互相對視了一眼,同時抱拳道:“主公!”

“子義、俊乂。一月期限已到,今天是你們正式比賽的日子,為了這次你們的對抗,我可費了不少功夫。你們每個人領著一萬人,今天將在這里展開真正的較量,我不光要看看你訓練出來的士兵如何,還要看看你們指揮軍隊作戰的能力如何,話我就不多說了,你們要是有什么要求的話,現在可以提出來。”林南看了看持戟的太史慈,又看了看持槍的張郃,朗聲說道。

太史慈道:“主公,開始吧,我等這天已經等的不耐煩了,今天過后,我就是將軍了。”

“哼,你少說大話,有我在,這將軍絕對不會讓你當成呢。”張郃冷聲說道。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差不多都認識兩個月了吧,怎么還是見面就吵?就不能互相讓一步嗎?你們是不是都沒有要求?”

“沒有!”張郃、太史慈異口同聲地道。

“那好,那就開始吧,看到紅旗飄動就開始進行作戰,看到白旗飄動就全部停止下來。”林南再一次囑咐道。

“諾!”

林南策馬上了高崗,從馬背上跳了下來,來到了華雄、龐德、周倉、卞喜、管亥等人所站在了地上,回頭看了看身后左邊的三千烏桓突騎,右邊的三千經過華雄、龐德親自訓練的新的飛羽軍,便笑了笑,扭轉身子,對身邊的人喊道:“紅旗!”

旗手立刻揮動了紅旗,緊接著兩邊的戰鼓開始被擂響了,一通鼓過后,但見下面張郃、太史慈的兩支部隊瞬間展開了陣勢。

林南坐在一個木樁上,看到張郃軍正中間的兩千刀盾兵迅速沖了上去,兩翼的弓箭手緊隨其后,而長槍手、弩手則在原地待命,他笑了笑,自言自語地道:“看來張郃挺著急的嗎?”

再看太史慈軍,但見太史慈的軍隊突然陣形散開,整個軍隊形成了一個雁行,刀盾兵散在兩邊,長槍手護衛在隊伍的最后面,中間的弩手半蹲在第一排,身后的弓手拉滿了弓箭,在太史慈的一聲令下之后,便將箭矢全部射了出去。

戰斗一觸即發,空中飛舞而出的箭矢立刻射倒了張郃軍沖在最前面的幾百刀盾兵,緊接著開始放出第二波箭矢。

這是林南精心準備的一次軍事演習,士兵所拿的武器均是木刻的,而箭矢也是木刻的,但是其中有規則,只要是被箭頭射中身體的,就算死亡,只要是被對方的木刻武器碰到的,也同樣算死亡,就必須立刻躺在地上裝死。所以,戰場上只有生或死。為了鼓勵士兵的作戰的激情,林南制定了一個獎勵政策,每個士兵的身上都有一個木牌,凡殺死一個敵人,并且取得這個木牌的。就獎勵一百錢。但為了規避作弊行為,他還令所有的士兵互相監督,凡是發現有作弊行為的,也同樣獎勵一百錢,而作弊的,就只能挨十軍棍。戰斗的結束由一方主動投降。或者由林南視情況而喊結束。

戰斗一經開始,華雄、龐德、周倉、管亥、卞喜等人都有點熱血沸騰,看著這場軍事演習,所有的人都有點按耐不住了。

“主公這次只設立了一個將軍,太史慈和張郃為了搶到這個頭銜,這一月沒少下功夫。看來主公這種激勵政策,還是十分管用的。”田豐走到了林南的身邊,看了一眼高崗下面已經打響的戰斗,便笑著說道。

林南呵呵笑道:“他們兩個都想當將軍。但是他們兩個都互不服氣,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真正的在戰場上對決一次。這是軍事演習,可以算作戰爭的一種演練,雖然不太真實,但可以從中看出他們兩個人的不同之處。”

田豐笑道:“主公英明!”

林南扭過頭,看了一眼身后的華雄、龐德、周倉、管亥、卞喜五個人,對他們道:“仔細看清楚了,以后我還會舉行同樣的軍事演習。到時候可輪到你們上場了。”

“諾!”五個人異口同聲地回答了出來,眼睛里卻緊緊地盯著高崗下面的戰斗。

兩萬人的部隊里沒有騎兵。這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受傷而安排的,再說兩萬新兵都不太會騎馬,就算會的也不是很純熟,所以只能全部用步兵代替。

此時,張郃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快速的沖了上去,太史慈的散在兩翼的士兵則迅速包圍了過去。雁行陣的兩支翅膀立刻將張郃的先頭部隊包圍在了里面,而此時,太史慈的弓弩手紛紛后撤,待在最后面的長槍手則迅速沖了上去。

張郃軍的弓箭手開始朝混戰中的人群亂射,弩手也緊接著沖了上去。長槍手則在張郃的帶領下迂回繞過戰場,朝太史慈所在的后軍沖了過去。

下面打的如火如荼,雖然只是演習,但是士兵為了能夠拿到獎賞的錢財,都拼命地廝殺,為了保護自己不被什么兵器碰撞到身體,只能用盡一切辦法先碰到敵人的身體,混戰變得十分的激烈。

高崗上,管亥看著下面的戰場,當即喊道:“糟糕,太史慈把全部近戰的兵都壓了上去,后方空虛了,而張郃卻帶著長槍手沖過去了,看來太史慈有點危險了。”

“未必!弓弩手的殺傷力在真正的戰斗中絕對是出人意料的,就算是張郃帶著士兵沖了過來,如果被弓弩手包圍的話,也是死路一條。以我看,太史慈之所以這樣做,是故意在誘敵。張郃求勝心切,中了太史慈的計策了。”華雄看著整個戰場,一手拖著下巴,反駁管亥道。

“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張郃似乎知道太史慈要用這種計策,你看,他的刀盾兵雖然已經被太史慈的包圍了,可是在包圍中仍然能夠守御的十分嚴密,看來是經受了嚴格的訓練所造成的。張郃只用了兩千刀盾兵便攪混了太史慈的所有部隊,要說引誘的話,張郃才是真正的引誘,你看,他已經帶著長槍手變方向了,去解救被圍的刀盾兵了。”龐德搖了搖頭,冷靜地分析道。

林南聽著背后幾個人的分析,心中不勝欣慰,這也是他為什么要讓這幾個人在背后觀戰的原因,所為旁觀者清,這也是培養他們以后對戰場上變化的一種方式。他看了一下戰場,太史慈和張郃之間的戰斗還在繼續,但是他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張郃用兵老道,遠遠高出太史慈一籌,或許太史慈在箭術和武力上高出張郃,但是他要的是真正的指揮作戰的將軍。

他斜眼看了一下田豐,問道:“先生以為如何?”

田豐注視著戰場,他同樣也聽到了背后華雄、龐德、管亥等人議論,只淡淡地笑了笑,輕聲說道:“戰斗仍在繼續,勝負猶未可知也!”

林南聽完田豐的話語,看了一眼混亂的戰場,見不斷有人倒地,張郃軍也大致壓了過來,以絕對性的優勢擊潰了太史慈的刀盾兵和長槍手,使得一部分人紛紛后退。他還在尋思田豐的話,希望能在戰場上找到一絲變數,可是看到太史慈軍前部士兵潰敗,張郃一馬當先領著所有士兵開始從后掩殺,他似乎找不到任何變數。

突然,就在他將要認定是張郃要打敗太史慈的時候,只見太史慈和所有的部隊全部后撤,以最快的速度撤退到了丘陵上面,余下的一千刀盾兵擋在第一排,長槍手堵在了盾牌兵的縫隙處,弩手分散在防御線的兩翼,弓箭手在后面仰天拉滿了弓箭,防御頓時變得密不透風。

張郃軍的士氣正盛,看到太史慈的軍隊退到了丘陵上,只剩下不多的人數,當即綽槍策馬,領著背后的士兵,大叫一聲“殺”,便朝丘陵上面沖了上去。

太史慈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喜悅,目光中閃過一絲希冀,大聲喊了一聲“放箭”,但見弓箭手每個人都抽出來了三支箭矢,搭在了弓弦上,將箭矢射了出去,在兩翼弩手的配合下,立刻將沖上來的張郃軍士兵射倒一大片。

張郃的座下馬中了十幾支箭矢,他為了不違反規則,當即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卻見又是一撥遮天蔽日的箭矢射了過來,他急忙用手中的長槍揮舞遮擋,卻不料還是有一根木箭射到了他的前胸。他臉上一怔,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死在亂箭之中,帶著一絲不服氣,他無奈地趴在了地上。

而這時,太史慈暴喝了一聲,指揮著剩下的軍隊全部沖了下去……

林南看到這一幕,突然從木樁上站了起來,看到這場持續不到半個時辰的戰斗就此結束了,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詫。因為從一開始,他就認定在歷史上身為魏國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會獲勝,他雖然也很愛惜太史慈,卻只愛惜他的武力和箭術,從未想過太史慈能夠打敗張郃。他不禁地鼓起了掌,贊嘆地道:“太史慈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將才!”

“張郃也是一員良將,只是求勝心切,太過大意了,從一開始就沒有看透太史慈一直是以退為近。而且這些天來太史慈不訓練近戰步卒,卻嚴加訓練弓弩手,使得他部下的弓弩手都各個箭法精準,也是一員大將。不過屬下有件事必須要向主公說明白,不知道當講不當講?”田豐躬身對林南道。

“先生有什么話盡管說吧。”林南道。

田豐緩緩地道:“主公,張郃一開始就是郡中長史,太史慈初來乍道,又在這場戰斗中贏了他,他的心里肯定不好受,如果再讓他當小卒的話,只怕張郃會以為這是對他的一種羞辱。屬下以為,主公應該設立兩位將軍,讓張郃、太史慈仍處在一個官階上,雖然以后兩個人還會相互不服氣,但至少不會因此互相仇恨。有的只是單純意義上的爭強好勝而已,對于主公而言,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16K閱讀,大家都來本站看,值得廣大書友收藏閱讀。

如果本站轉載侵犯到您的利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


上一章  |  人物天賦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