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三百七十七章 調軍應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七章 調軍應變

第三百七十七章 調軍應變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08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作者:一級煙槍王分類:更新時間:2015050821:42

“可以想象,這一次,塞外異族所出動的異族大軍,必然會空前強大。△¢四△¢五△¢中△¢文︽,初步估計,西涼的氐、羌等族,其族人人數統計,約有百多萬人,除去老弱小兒,他們起碼能發動約四、五十萬的青壯游騎兵。當然了,這只是賈某一直來對西涼異族的了解所估計的一個粗略數據。氐、羌等族人,可能并不僅僅只有這些,因為他們有族人,是遠遠的離開西涼地區,進入大漠深處放牧。我們數年前深入大漠之時,剛好是冬季,深入大漠草原放牧的許多異族人,早就已經返回他們的固有駐地,所以,我們沒有碰到并不奇怪。”賈詡道。

對于賈詡所說的這些情況,西涼有可能出動的異族大軍,劉易心里也有數的。大漠實在是太過廣闊了,當年新漢軍深入大漠,其實就只是肅清了那些在大漠有著固定駐地的異族人,這當中,主要是以匈奴人為主。匈奴人在大漠稱雄了數百年,早已經把許多異族趕離大漠,或者占據了原本的那些異族人的固有駐地。就像蘭陵族便是如此。可是,大漠的游牧民族,他們不管如何,總得要靠放牧才能得以存活,他們雖然被趕出了大漠,可是,暗里,依然會趕著牛羊偷偷的進入大漠放牧。數萬里開闊的大草原,匈奴人不可能對每一寸土地都能監視控制。所以,每一年到了春曖花開的時候,大漠就會熱鬧起來。

現在嘛,重陽已經過,冬季也快到了。到大漠放牧的異族族人,怕也會趕回他們的族人固有聚居之所準備過冬。這個時候。他們如果發起對新漢朝的進犯,卻是正好可以調集起更多的軍馬。

賈詡繼續道:“主公。現在的西涼,互不統屬的諸侯還有數十個之多,他們大多都是占據一山或一城稱王稱霸。不過,因為鐘繇從中干涉,使得郭汜及投了郭汜的李傕與金城的韓遂、占了武威的牛輔等等,已經結成盟軍。而又在這些盟軍的威懾之下,那些占山為王的勢力,被迫也加入他們的西涼盟軍,他們就似是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使得我軍本可以攻下金城的,但又被他們的盟軍反撲,不得不退了回來。如果那個神秘人又從中牽針引線,讓西涼諸侯勢力盟軍與那些異族大軍合兵在一起,那么,單單是西涼怕就會有成百萬的軍馬。眼下,我軍已經退回隴西一帶布防,轉為守勢。”

“嗯……”劉易輕微的點點頭。并沒有表達什么的意見。

對于西涼的局勢,早前在劉易攻伐荊州的時候,還是一片利好的。但是,現在的局勢。又回到了劉易在西涼的時候差不多了。但是,劉易也知道,西涼不同于幽、冀州。也不同于荊州。西涼民風悍然,并且異族人居多。短時間之內,難以教化。新漢軍每收復一地,都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下去管治,并且還要留駐大軍震懾。否則,西涼當地的百姓,很快就又會反出逃離。

西涼動蕩了這么久,早已經人心思亂,他們當地,一個村莊,一個部落,就等于是一個獨立的勢力。要徹底收復西涼,的確不太容易。

讓西涼平靖的首要條件,就必須要先滅了像郭汜、李傕、牛輔、韓遂這些最大的勢力。只有滅了他們,新漢軍再調動重軍鎮壓,迫使那些小勢力歸順,然后根據他們的實際困難情況,給予解決,讓他們放下兵器,重新安心的過上安寧的生活。

一天那些盤剝地方的大諸侯勢力不滅,西涼就休想有一天的安寧。

“我們的新漢軍呢?現在在西涼的有多少了?”劉易問。

“馬騰、馬超的軍馬,已經增加到二十萬人,其中約有五萬騎軍是精銳。余下的差不多都是新軍。我們新漢軍,華雄、徐榮、郝昭等人所率的新漢軍,共有十萬左右,但是,另外有數支新軍亦有十萬人馬。”

“那就是說在西涼已經有了四十萬的新漢軍。”劉易在心里算著道:“天水隴西等城,要留下不少軍馬鎮守,其余的城鎮,也要留下不少軍馬駐守。估計,我們最多就只能調動十來二十萬軍馬于前線吧?”

“沒錯,現在,馬超、龐德將軍等一原來眾馬家軍的眾將,率十萬軍馬在抱罕城,構建了一道防線,與金城的西涼盟軍對掛。華雄、徐榮、郝昭等將軍,則在渭水河上游的狄道城駐守。眼下,亦只能據守,難以再向西涼縱深發展。”賈詡有點自責的道:“主公,賈某不才,沒能在西涼打開局面……”

“好了,咱們之間,沒有必要說這些,西涼的情況,我也不是不知道。說真的,你們現在,能夠治理好我們所收取的天水、隴西等城,讓那些地區的西涼百姓對我們新漢朝歸心,這就相當不錯了。西涼地勢復雜,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進入到那些地勢險要的地方,恐怕還會陷我們的新漢軍于不利的處境。”劉易揮揮手道。

“那么,主公我們新漢朝就算能調動起塞外大漠的那些歸順于我們新漢朝的異族游騎軍截斷西涼與東北方向的異族人的聯系,但在西涼本地,就已經有了上百萬的異族跟西涼諸侯的聯軍。如此,我們又要如何應對呢?先采取守勢?”

“呵呵,我不正要向賈先生你問計么?你怎么反倒問起我來了?對于西涼方面的情況,你要比我更加了解。所以,你有什么的想法,盡管說出來便好。”

“嘿嘿,那賈某就說了。”賈詡訕笑一聲,道:“主公,如果沒有那個神秘人從中牽針引線,我想,我們目前在西涼的新漢軍,都可以解決西涼的問題,但是,卻需要一段時間。我們可以逐一擊破,將西涼的那些諸侯一個一個滅了。如此,西涼自然可歸我們新漢朝。但現在嘛……我想請主公抽調一支新漢軍大軍進入西涼。”

“嗯……我想想……”劉易點點頭道:“我們現在。冀州的戰事已經基本了結。冀州的軍馬可以調動了。不過,這方面的軍馬,卻要調往山海關。那么,只能調動我們洛陽及荊州的軍馬。并州的軍馬,得要與塞外小數民數的騎軍一起行動,以起到監視的作用,也不能隨意調動。”

“主公,賈謀只需要調動顏良、文丑及秦頡的軍馬,另外。配給十萬新軍,一共二十萬軍馬便可。”賈詡道:“當然了,要請皇甫嵩將軍配合,調動關中的百姓青壯,為我軍運送物資進入西涼。”

“哦?就二十萬人馬便可?你有什么的想法?”劉易一聽,有點意外的望著賈詡。西涼的聯軍總兵力可能達到百萬大軍,自己只派二十萬人馬進入西涼,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么?

“呵呵,主公。其實賈某一直都沒有放棄說服西涼的氐、羌等族歸順我們新漢朝的工作。就賈某所了解,氐、羌等異族,他們甚至要比我們現在所收服的大漠異族更加向往我們漢人文化。只不過,他們現在。隔著董卓一眾舊部的勢力,暫時還沒能與我們有真正的接觸,他們就算有心想要歸順我們。我們也沒有辦法直接對他們進行統治。因此,在另外有一些有利于他們目前發展的條件之下。比如說。那神秘人許諾送給他們大量的糧食,那么。他們肯定就會暫時獲取眼前的利益,暫且聽從那個神秘人的牽引,打出準備與我們新漢軍一戰的旗號。可是,據賈某所知,氐、羌等小數民族部族首領,與歸順我們新漢朝的那些大漠異族的首領關系密切,通過那些異族首領,他們對我們新漢朝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嗯,假如說,我們新漢朝,如果還是以前的大漢,那么,我們怕沒有半點收服他們的可能,但以我們新漢朝現在的對待異族人的政策,西涼的氐、羌等族的族人,卻是抱著一種向往的態度的。因此,賈某這些返回洛陽拜見主公,主要就是請主公調動一支強軍給賈某,讓賈某可以直接打通一條與西涼異族人取得聯系的通道。主公,賈某準備,親自前往見氐、羌等族的首領,商談他們歸順我們新漢朝的事。假如說可以說服得了他們,那么,我們在西涼有著數十萬可戰之師,加上那些異族大軍的配合,或者可以一戰定西涼,徹底解決西涼的戰事。”

“哦?你有幾成把握?”劉易霍的站起道。

“七成把握,若主公能夠再給予氐、羌等族一定的好處,也許會再加一成。”賈詡道。

“好!需要什么的條件,你自己可以做主答應他們,但是,得要符合我們新漢朝的基本國策。氐、羌等族歸順我們新漢朝之后,他們就必須要按我們的國法辦事,我們可以視他們為大漢的一份子,他們亦要尊守我們新漢朝制定的律法,視我們的其本國法是他們的國法。至于別的條件,你可自主定奪!”劉易一言立決,決定將西涼的事全權交給賈詡去解決。

“主公英明,請主公放心,賈某定不負主公所望!”

“嗯,西涼動亂太久了,也是時候平靖下來了。”劉易若有所思的道:“如此一來,這一次我們新漢朝看似很大的危機,其實還真的不算什么了。益州、漢中的數十萬大軍,不可能直接對我們新漢朝形成威脅。能有威脅的,就是西涼與東北的異族人。他們若能統一行動,加起來共有近兩百萬的大軍一起進犯我們新漢朝,我們還真的會很頭痛。但現在……”

劉易信心滿滿的道:“好!來人!”

劉易大喝一聲,把外面等侯的傳令內侍宣進來。

“傳我命令,著顏良、文丑,以及在冀州的秦頡率軍回洛陽聽侯命令。其余洛陽的文武百官,三天后一起,上朝議事!”

“諾!”

三天后,洛陽皇宮朝殿。

說是議事,其實就只是宣布命令罷了。這三天內,劉易與賈詡、荀彧、陳群、田豐、逢紀、沮授、等等一眾謀臣在一起,基本上已經對新漢朝朝廷的一些官員的調整及任命達成了一致。以及目前新漢朝所有可能面臨的一個巨大危機等等商討過了。

實際上,就算沒有這個危機。新漢朝亦要對西涼以及東北的異族人動手的。此際,只是把這些問題提早擺上臺來討論。提前解決這些問題罷了。

劉易直接下令,讓顏良、文丑、秦頡,共率二十萬新漢軍,隨賈詡一起進入西涼作戰。命令長安太守皇甫嵩動員長安的軍馬及關中的百姓,盡可能配合賈詡的行動,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不得有誤。

跟著下令,讓蘭陵族為主。號召動員大漠塞外異族,讓他們組建一支人數在二十萬人左右的騎軍,再調潘鳳大將,率五萬新漢軍與他們在一起,合兵二十五萬,在大漠塞外游戈,攔截所以經塞外往西、北方向的軍隊或商隊,截斷他們的人員及物資的流動。也從即日起,禁止新漢朝的軍民及商人與北方關外的烏桓人進行貿易活動。

再快馬傳令冀州。派沮授、逢紀前往鄴城,接替戲志才在鄴城的工作。戲志才、趙云、公孫瓚,馬上率其本部大軍,北上至山海關。準備對關外烏桓人的討伐工作。太史慈則暫時留在鄴城坐鎮,展開冀州戰事的收尾工作,盡快將袁紹的殘余勢力滅掉。冀州所俘的袁軍。盡快收編,用以鎮守冀州。

另外。令虎牢關李令繼續鎮守虎牢,著魏延進駐汜水關。關純、耿武等將。鎮守滎陽關。現在,劉易已經與曹操再次議定互不侵犯的事兒。荀攸也早就返回許都復命去了。所以,劉易并不太擔心曹操還會攻襲自己新漢朝。命李令、魏延、關純、耿武等將鎮守,也只是為了提防萬一罷了。

還有,荊州方面,其荊州軍的收編工作,基本上已經做好了。經過挑選,遣返那些老弱病殘,一共收編了約三十多萬荊州軍。這就等于讓新漢軍一下子增加了三十多萬的軍馬。這里的,還不包括早前魏延所收編的那一支精銳的荊州軍。

這些軍馬,直接交給關羽、張飛統率。

陳到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暫時讓他留在宛城,輔助秦頡留下宛城的副將及一軍鎮守宛城。又調來一軍原荊州軍進駐宛城,由陳到統率。

劉易命令,張飛率十萬軍馬,向益州方向發起進攻,不求他當真的能打通進入蜀中的通道,只求他對益州施加壓力。黃忠、黃敘父子,率水軍在水路挺進,與張飛遙相呼應。

甘寧、周泰、蔣欽的水軍,暫時待命,等劉易到洞庭湖再說。

一道道的命令發出,新漢朝又有如機器一般轉動起來。

且說冀州廣平、陽平、毛城等數城。

毛城,趙云早命自己的軍馬,動員了無數百姓,把新漢軍的攻城器械調到了毛城的南面,對毛城展開了日夜不停的強攻。

眼看城破之時,戲志才命人送來了辛評、韓猛等袁軍軍將的家眷,向他們勸降。嗯,關州太守辛毗,他早前得知兄長辛評已經被自己軍困于毛城,也來不及向劉易稟報,將并州的事務交給副手處理,他親自經上黨趕到了冀州。

但是,在辛毗與戲志才一起,帶著他的家小趕到毛城,向辛評喊話,讓他投降的時候。辛評居然自感有愧于人,無顏再見兄弟,在城頭上讓辛毗代他照顧家小,然后自刎身亡。

辛評居然一心尋死,他身邊的人,都來不及阻止。

嗯,辛評是鉆了牛角尖了,看不透成敗得失,他之所以自刎,并非是他對袁紹有太忠誠,而是他自認自己當初不聽弟弟辛毗之言投靠劉易,對于此事,他心里有侮有愧,同時亦為他自己這些年為袁紹所做的一些事而心感不安。見到家小平安,他自覺已經生無可戀了,才有那極端的行為。

他的死,辛毗很是想不通,但也只能暗自傷懷。

至于那韓猛,他家小幸運的沒事,在他家人的喊話之下,他總算答應投降。

自此,毛城被破。

廣平、陽平兩城情況復雜了一點。不過,鎮守陽平的袁尚,他先堅持不住,率一支軍馬突圍出逃,逃往青州去了。

陽平被攻破,廣平就成了一座孤城。

連日圍城,劉氏見已經不可能突圍了,便同意投降。如此,袁熙再次被俘。

劉易曾同意了張夫人,要把劉氏與袁熙送到洛陽來交給她,讓她可以親手為袁譚報仇。這個命令,早就送到了太史慈的手上。

太史慈一接降了廣平之后,馬上就將劉氏及袁熙派人送到了洛陽。

當然,收復廣平,是戲志才、趙云、公孫瓚揮軍北上之后的事。那袁尚,亦是讓他抓住了新漢軍揮軍北上的這一個空隙,才讓他逃了去。(未完待續。。)

(→)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