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二十四章 新編黑山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新編黑山軍

第二十四章 新編黑山軍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24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二十四章

品書網第二十四章

張寧與劉易一起來徐州,名為劉易的貼身保鏢,但其實劉易又哪里用得著她保護自己?關鍵時刻誰保護誰都不知道呢。品書網她的武藝,比起黃舞蝶及元清來要底一些,平時都是元清與黃舞蝶陪在劉易身邊作貼身侍衛的。

昨晚被劉易折騰了一晚,她連劉易出門都不知道,她這個貼身侍衛還真的有點不太合格。而平時陰曉與劉易一起行動的時候,一些情報上的事,她都會安排得非常周到,并不用劉易去操心。現在陰曉沒有一同來徐州,所以,劉易就得要親自去安排了。

吏阿等師兄弟,劉易派了出去探聽徐州城內的一些情報,然后就和太史慈、甘寧、黃忠出了糜府。本想通告糜芳一聲的,但糜府的下人說糜芳一早便出去了,所以劉易便與眾將自行出了門。

與劉備、孔融的大軍一起沖進徐州城,劉易都還沒有來得及與趙云碰面,而當時的情況,也不允許劉易與趙云見面,所以,第一時間,劉易就是想與趙云會一會面再說。

援軍昨天進城,各部的援軍駐扎在哪里還不太清楚,劉易把史阿師兄弟派出去,主要就是先讓他們探問清楚趙云所部駐扎在徐州城哪里。

可能是有援軍進入徐州城的關系,城內的百姓,似乎都稍為松了一口氣,盡管依舊還很緊張,可城內還是恢復了一些正常的生活秩序。

就算是未日來臨了,人們還是要吃喝拉撒,所以,劉易與一眾人出到了街上,發現一些酒肆小吃店之類的居然開門做生意了。

不得不說,陶謙治理方面還算是比較有才華的,他在徐州百姓當中,威望也挺高。在如此緊張的局面之下,徐內的軍民還依然能夠正常的生活。

想想董卓遷都長安時候的洛陽以及董卓被呂布刺死之后的長安城,當時的洛陽與長安。亂成一鍋粥,全城都在發生燒殺搶掠的事。看看現在的徐州城,就可見陶謙治理徐州的效果。

當然,現在的徐州城內,街上還很冷清,大多都是來來往往的巡邏軍隊。偶有百姓也只是匆匆買了需要的東西就回家去。所以,那些開門做生意的店鋪。門可羅雀,非常冷清。難得的是。來來往往的軍兵,并沒有騷擾那些店鋪或行人。

史阿與他的師兄弟去打探消息還須一會兒,劉易便與太史慈、甘寧、黃忠走進了一間在一個十字街口的小酒樓內,尋了一個席位坐下。

“主公,有件事,我想與你商量一下。”眾人剛坐下,店家把一些早點茶水送上離開之后,太史慈才掃了一眼沒有別的客人的店面大廳,壓低聲音對劉易道。

“說吧。”劉易拿起一個雪白的包子。吃了一口道。

“我想、我想公開身份去見見陶謙。”太史慈腆著臉道:“可以的話,在主公沒有回洛陽之前,我想先待在他的身邊。”

“嘿,子義就是一個念舊的人,你的事我們都知道,那陶謙曾經幫助過你,你是想去幫他對付曹操吧?”甘寧拍了一記太史慈的肩膀。再拍了拍自己的胸膛道:“放心吧,有咱甘興霸與漢升老哥在主公身邊,用不著你來保護主公的安全。如果主公沒意見,你就去吧。”

劉易帳下的眾將互相之間的關系不錯,他們平時常會聚在一起比武或喝酒,互相對對方都有一定了解。典韋不就是為甘寧搶了一個媳婦么?甘寧雖然不常在洛陽。但對于太史慈的來歷也早打探清楚了。現在見太史慈這么說,他就知道太史慈是怎么想的。

當然,劉易也知道太史慈,從他放下訓練大軍的重要任務要跟著劉易一起到徐州來,劉易就知道他想什么。無非就是不忍坐看于他有恩的陶謙被曹操所滅,要來盡自己的一份力保住陶謙罷了。

但是,太史慈知道他現在是劉易的人。如果不是有趙云這個例子在前,他還真的不好向劉易開口說要去為陶謙辦事。

“可以,陶謙的帳下,沒什么可用的人,有你去助他,相信他一定會非常高興。”劉易自然不會阻止太史慈,他現在在徐州城內,也根本不覺得自己會有什么危險,何況不還有甘寧與黃忠這兩個超級武將在身邊么?

“我只是以私人的名義前去,以友人之義去助他。”太史慈見劉易同意,站起來躬身道:“我會先潛出城再進來,這樣就不會有人懷疑主公也到了徐州……”

“不必,你就直接去見陶謙吧,以什么名義都沒關系,可能不用多久,我也要公開身份的。嗯,你的戰馬,我會讓人送到子龍的軍營里,讓子龍給你送去。”劉易示意太史慈不用這么麻煩,叮囑道:“不過,如果出城迎戰曹操的話,你要小心,曹操帳下,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徐晃都武藝都不錯。碰上他們要小心就是了。”

“不,我不是去為陶謙出征的,而是去保護他的個人安全。”太史慈搖搖頭道。

“哦?陶謙在城里,只要他不出城應該不會有什么的危險吧?看他治理徐州那么好,軍民一心,他個人安全應該不會有問題吧?”甘寧搶著疑問。

“呵呵,我只是有點擔心,他身邊沒有一個能保他安全的人,我擔心一旦戰事不利,徐州軍內就會混亂,他帳下會有人對他不利。”太史慈不無擔憂的道。

“他的帳下會有人對他不利?這……”連劉易都對太史慈有這種想法感到驚訝。

“主公,別看現在徐州城軍民一心,其實徐州的形勢是相當復雜的,其中勢力林立。陶謙治理徐州,主要是采用了平衡之術,讓徐州各個豪族之間獲得一個共存的平衡點。現在,一旦戰事失利,平衡被打破,那么誰都有可能于陶謙不利。換句話說白一些,就是徐州城內,沒有幾個人是真心忠誠于陶謙的,幾乎都是利益共存。”太史慈苦笑道:“如果陶謙當真是一個有手段的雄主,怕他也早已經發展起來。曹操也不敢輕易來攻打徐州了。當初子義就看到徐州明是陶使君的,實際卻又制于一眾徐州新舊的世族手上,所以,子義才沒有真正的投靠陶謙。”

劉易眉頭一跳,想了想,不覺認同了太史慈的這個觀點。

這個,其實還真的是曹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曹操不是采取如此強硬的手段,對徐州實行分化拉攏的計謀。估計他可以輕易得到徐州。正因為曹操采用了這種激進血腥的手段,才迫使徐州軍民上下一心與他對抗。否則,一此本就有異心的徐州豪族,肯定會投向曹操,把曹操的大軍放進城來。

不過,也怪不得曹操要如此的,因為曹操之于徐州,就有點像劉易于荊州,打下來是一會事。將來的治理又是一會事。當地的勢力太多太大,如果不殺一批,把這些地方豪族給消滅或鎮壓,那么就算得到了州郡,將來也必會出亂子,有那些大豪族在,不受他曹操的掌控。那么也難以治理,也得不到太多的好處利益。這個,也是曹操為了能真正的掌控徐州,才會打著屠殺之名一路殺過來的原因吧。

劉易現在聽太史慈這么一說,心里馬上就想到,萬一陶謙當真的在徐州城內被害。那么最大的受益者肯定就是劉備。一旦讓劉備得到了徐州,那么就等于讓劉備有了出頭之日,這個,不是劉易愿意看到的。

這么一說來,劉易來徐州也不能當真的什么都不做了,最少,得要保護好陶謙的安全問題。有太史慈留在陶謙身邊作保護。相信陶謙不會有問題。

“主公,還有,你不覺得那劉備千里迢迢來到徐州救援不覺突兀么?據報,劉備原來才不過是兩三千人馬,憑他這兩三千人馬來解援徐州,這與來送死有什么分別?可是他還是來了。雖然在途中有不少際遇,使其兵力大增,可依然遠不是曹操大軍的對手,但劉備依然來了,并且一到,二許不說就全軍進了城,并不似是來與曹操一戰,不似是來解救徐州城的樣子。子義總覺得,這個劉備有問題。”太史慈一臉隱憂的道。

太史慈現在今非昔比,思維要開闊許多,不會單單的任表象看問題了。再說了,劉易知道手下眾將的過去,但手下眾將同樣亦知道劉易的過去,他們都知道劉易與劉備是什么的關系。無形中,他們都有點厭惡劉備,畢竟曾經拋棄過自己主公劉易的人,不管自己主公劉易死活的人,他們都不會對劉備有什么的好感。

在劉易的帳下,有心的將領,他們其實都知道劉備在平原縣為相的事。當初劉易、袁紹、公孫瓚一起聯手攻伐黑山張燕的時候,劉備居然臨時率軍退出,同樣亦讓一些知道其中內情的將領對劉備沒有什么的好感。尤其是聽到劉備什么仁義名聲之時,眾將的心里都會有些貓膩。覺得連攻伐黑山張燕這樣賊人的事都不參與,還說什么的仁義?好了,當初在自己家門口的事都不參與,現在眼巴巴的不惜千里之遙來解救徐州?這個,還不得不讓太史慈懷疑劉備的目的。

另外,太史慈知道,現在袁紹集中大軍正與公孫瓚大戰,作為公孫瓚的同窗好友,又得到了公孫瓚那么多照顧的劉備,他居然不助公孫瓚,居然跑到了徐州來,那么他想干什么?

袁紹攻擊公孫瓚,平原縣本就在袁紹的兵鋒之下,劉備一走,那么平原縣肯定就會落入袁紹手里。這樣一來,劉備將來連一個落腳之地都沒有了。這些在明眼的人眼中,都是很明顯的事,只要有心人一想,都能夠想得明白,劉備為什么連自己的立足之地都不要跑到徐州來的原因。

太史慈現在就直覺,覺得劉備來徐州必定是有所圖。

他覺得,陶謙現在的處境的確是非常不妙,前有曹操大軍,后有有所圖謀的劉備進了城,中間還有不確定因素的一眾徐州大豪。

“子義所說的有一定道理,那么我們倒不能什么也不做的,為了徐州的安定,陶謙肯定不能出意外。那你就去吧,陶使君的安全,就看你的了。”劉易不好在背后說劉備什么的壞話,沒有與大家商議劉備的事。只是同意了太史慈的說法,讓太史慈去見陶謙,讓他想辦法留在陶謙的身邊。

實際,這也關乎到劉易自己的安全問題了,如果陶謙一旦出什么的意外,尤其是在曹操并沒有退兵之前出事,那么徐州城一亂。肯定會被曹操趁虛而入,徐州城內一旦落在曹操的手里。那么誰也不會好過。劉易的身份一旦在那個時候暴露,曹操肯定不會放過劉易。

甘寧也是善于思考的人,他現在也意識到陶謙于徐州的重要性,他亦無不擔憂的道:“主公,要不興霸與子義一起去保著陶謙?”

“不用,有子義一人足矣。”太史慈拒絕道:“主公,未將現便去見陶謙了。”

“嗯,去吧。”劉易拱手讓太史慈離開。

至于如何去見陶謙,自然不用再說了。隨便找一個借口去拜見便是。當然,太史慈自然不會告訴別人是與劉易一起進城來的。

這個時候,陶謙亦正在徐州官衙大廳,設宴款待來支援徐州的劉備、孔融、趙云。自然,徐州方面的一些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關羽、張飛亦在席,拗不過徐州方面軍將的熱情,他們兩人自然不用再站在劉備的身后。得以落席同飲。

“文舉(孔融字),玄德,還有子龍,你們能在徐州危難之際伸出援助之手,無懼曹操奸賊的威勢前來相助,陶某深深感激。今略備水酒,來來來,還有云長、翼德兩位將軍,陶謙敬各位英雄一杯!”陶謙站起來,向眾人遙敬,然后仰臉一飲而盡。

眾人舉杯。

孔融與劉備一翻謙詞。

“主公!現在好了,有了孔大人與劉備的軍馬。加上我們徐州城的軍馬,也不比城外曹操的軍隊少,不如,我們出城殺他一陣?”曹豹亦有點興奮的道:“你們昨天一來到,曹操就怕了,這不,他們這段時間就沒有停止過攻擊我們徐州城,今天到現在都還沒有動靜呢。趁我們士氣正盛,不如先殺一陣,挫挫曹軍的銳氣。”

“文舉、玄德,你們怎么看?”陶謙招手,讓侍女上前來為眾人倒酒,一邊慢慢的坐下,看了看孔融與劉備道。

徐州城被曹操長久圍下去也不是辦法,能早一天把曹操擊退自然就是最好。陶謙覺得曹豹說的有道理,只不過,孔融與劉備能夠在徐州最危難的時候來援助,現在屁股都還沒有坐熱,是否要出戰,還得要看別人的意思。

“孔某自然沒意見,看玄德你怎么說?趁我們士氣正盛,出城殺他一陣的確可行。”孔融沒有太多心思,來到徐州解危,是一心一意的,徐州之困早解,于他來說的確也是一件好事。

孔融這么一表態,大堂內的人全都望向了劉備。

“大哥,出征吧!昨天我們剛來到,人疲馬泛,今天正好可以出城去煞一煞曹操的威風。”張飛大聲嚷嚷道。

劉備端坐不動,不經意的掃了一眼張飛,然后才溫和的沖陶謙一笑道:“呵,陶使君,不知道若出戰,徐州軍方面能出多少兵馬?”

“某五千親兵,加上曹豹將軍的二萬人馬,嗯,若有需要,還可抽掉兩萬人馬左右。”陶謙不假思索的道:“余下的幾萬人馬,都是臨時征召起來的,由他們擔任各段城墻的防備,提防曹操偷城便可。”

“曹操大軍陳兵城外,能戰之兵,不下二十萬。玄德與孔大人,總共最多只能抽出兩萬人馬出戰,不知道,我們四、五萬人馬,是否是曹操之敵?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出城布陣,就等于是與曹操決戰了,一戰不能擊敗曹操,我們的軍馬怕也難以回城,極有可能會全軍覆滅在城外。”劉備淡淡而言道。

“什么?玄德,你們不是帶了十多萬人馬來么?怎么能出戰的就只有這兩萬人馬?”陶謙心里一突,不解的道。

“恭祖(陶謙字)兄,你有所不知,孔某實就只有兩萬本部人馬,而玄德就只有兩三千人馬。子龍有三千騎兵。你們所見到的余下的軍士,皆為早前攻擊孔某北海城的黃巾賊兵,全都是剛剛收編的賊兵,完全沒有形成戰斗力,如果讓他們上了戰場,怕不用戰便會潰逃了。”孔融苦笑道。

“啊?這樣啊……”

孔融說完,在座的許多人頓時失去了援軍來到的興奮,人人都苦起臉來。

昨天看到孔融與劉備帶來了十多萬人馬,浩浩蕩蕩的涌進了徐州城。那時,誰都以為救兵到了,只要有了這十來萬人馬,徐州無虞,解圍就在眼前。整個徐州軍民,都一片歡聲雷動,備受鼓舞。

現在,他們就有如一盤冷水潑下,全都不禁為自己的命運擔心起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動力。。)看無請到品書網

請分享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