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六百六十六章 官渡之戰(二十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六章 官渡之戰(二十七)

第六百六十六章 官渡之戰(二十七)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27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一卷小兵君臨第六百六十六章官渡之戰(二十七)

第一卷小兵君臨第六百六十六章官渡之戰(二十七)

目錄:

作者:一級煙槍王

類別:歷史軍事

且說曹操召集軍將謀士,就目前岌岌可危的防務問題進行了商討.

本來留守許都的軍師荀攸,他聽聞前線危急,也坐不住了,從許都趕來.

他與袁紹有過一點交情,當初也差點就投了袁紹,后來意念不合,荀攸才離袁紹而去,投了占據了許昌的曹操.

荀攸知道,自己荀家在許昌,萬一讓袁紹攻取的話,他整個家族可能都會有一場滅頂之災.所以,不管如何,絕對不能讓袁紹攻殺到許都來.

他也不似以往那般淡定,要等別人表達了意見之后再發表意見為曹操出謀劃策了.

他直接對曹操道:"主公,袁紹軍雖多,但荀某卻覺得不足為懼也.我軍俱精銳之士,無不一以當十.不過,此番若以戰敗袁紹,絕對不能如此被動,更不能與袁紹街太久."

荀攸接著道:"我軍與袁紹軍不同,袁紹軍自從年前,他便從幽州息兵返回集結,而幽州公孫瓚已經被袁紹打殘,已經無力收復被袁紹所占的郡城,加上,新漢朝一直按兵不動,并沒有乘機出兵幽州又或攻伐袁紹.如此,就使得袁紹軍有了一個相比較長的時間休整.袁紹利用這一段時間,拼命的擴軍搜集物資,屯積軍糧.這一戰,對于袁紹來說,是有備而來,并不存在軍餉糧草吃緊的情況.而我軍則不同了,自從主公恢復了朝廷建制之后,連年來幾乎就沒有停止過征戰.我軍戰時用度,以及戰后論功行賞,撫恤戰死士兵等等.都幾乎要掏空我朝國庫.總的來說,我們朝廷,幾乎就沒有真正的寬裕過."

"嗯……這些事曹某知道,現在說眼前的戰事吧."曹操現在壓根就不想說起自己軍的錢糧儲備的問題,因為一想他就會頭痛.

曹操打斷荀攸的話道:"你所說的,我軍不宜與袁紹軍久戰,曹某自然是深有同感.問題是袁紹軍現在攻得急,我們的防線岌岌可危,隨時會被袁紹軍突破官渡."

不過.荀攸還是繼續說著軍糧的事兒,他對曹操道:"主公,荀某從許都趕來,除了要給主公獻策破袁紹之外.便是想向主公稟報我軍現在的糧草諸備情況.好讓主公心里有數."

"這……"曹操目掃了一眼帳內的眾將,給荀攸打了一個眼色道:"一會私下再與曹某說吧.先說說破袁紹的計策吧."

"好吧……"荀攸見曹操如此,便知道曹操之意,他自己一想覺得也是,覺得自己太過心急了,有些事,的確是不好當著眾將的面說出來,那樣會動搖了軍心.

他一念及此.轉而說道:"主公,對于袁紹此次的進攻.荀某并沒有太好的計策,因為袁紹此次,是擺明了車馬來與主公一戰,就是想與堂正之師敗主公,尤其是想正面與我軍決戰,一戰定乾坤.所以,荀某認為,不管如何,我們絕對不可與袁紹大軍在官渡決戰,必要的時候,哪怕放棄官渡亦不可與袁紹軍決戰."

"哦"曹操聞言首次對荀攸表現出有點不悅,皺眉道:"公達,你可知道,若我軍放棄官渡,袁紹的兵鋒就會直指許都,那時候,帝都被袁紹大軍所困,必會動搖曹某的根本.不行,曹某決不可言棄,不管如何,也必須要在官渡擊敗袁紹!"

曹操最后堅決的對荀攸道.

"唉,主公應該知道,有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袁紹大軍勢大,我軍若與袁紹大軍死戰,那么,到時候我軍必會兩敗俱傷,不管我們與袁紹誰勝誰負,最終都會元氣大傷,只會便宜了另外的某人."荀攸對曹操嘆了一口氣道:"荀某說這邪,并非要動搖我軍軍心,而是為了我們長久打算.主公請想,我們可以立許昌為都,為何就不能立徐州為都立汝南,壽春等城為都當初董卓見天下諸侯盟軍勢大,還不是一樣從洛陽遷都到長安去么現在我們已經奪得了徐,豫,揚等州,我們的后方有著廣闊的轉寰余地,若我們主動放棄許都,待袁紹奪得許都之后,他必然要分兵攻奪其余各州,到時候,便是我們反擊的時候."

"嗯……"曹操聽后點了點頭,其實,曹操之前亦是這樣想的,他如此急著奪取徐,豫,揚三州,其目的不就是擴大自己的勢力地盤,讓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轉寰余地么

實際上,別看現在袁紹咄咄逼人,形勢似是大好.但曹操的心里也知道,如果自己能夠放棄許都的話,他就會馬上從被動化為主動.甚至,有可能反攻袁紹,奪取袁紹的河北冀州.

現在,曹操的兵力,約二十多三十萬的大軍在官渡,陳留一帶,許都約還有十萬人馬鎮守京師.

另外,若有數萬人馬在豫州,揚州這廣闊的州郡駐守.徐州,張繡的十萬軍馬已經從徐州進入兗州,如此,加上原本曹仁的軍馬,在兗州亦有二十多三十萬人馬.

曹操現在的總兵力,就約在七十萬人馬之間.如果全軍集結在官渡,也并不比袁紹的軍馬少多少.只不過,這樣是不可能的,因為曹操這個朝廷的邊境,所其接壤的勢力太多,他不可能將所有的軍馬都調動到官渡來.何況,如果曹操不顧一切調動所有的大軍到官渡來與袁紹決戰的話,那么袁紹恐怕也會將他的所有軍馬都調集到官渡來.袁紹的.[,!]軍馬一旦都調集起來,那么可就不是七十萬大軍那么的簡單了,估計絕對會超過百萬大軍.如此一來,袁紹還是占據了絕對兵力的優勢.

不過,現在嘛,曹操在考慮著荀攸的說話,他覺得,如果能夠避開袁紹的鋒芒.自己主力大軍僅只需要保持著對袁紹軍的牽制,那么,他就可以命令曹仁,張繡率軍從兗州向冀州發起反攻.這樣一來.哪怕許都被袁紹奪得,袁紹也討不是好處.

對于曹操目前來說,荀攸的此策,的確是上策.

可是,這不行啊.

在曹操的心里,他是輸給任何人都不可以輸給袁紹的,如果因為袁紹軍的進擊而放棄了許都.那么就等于他曹操在與袁紹之間的較量他曹操已經輸了.

現在的許都,已經是廄,是曹操的基根所在.曹操不敢想象,一旦許都落入了袁紹之手,這對于他曹操的聲望打擊將會有多大.更不要忘了,哪怕曹操是主動撤離.帶著獻帝遷都到了別的地方重建一個新的京都.這對于曹操的打擊都將會是致命的.因為,袁紹此刻攻擊他曹操,乃是出師有名的,是打著一個討伐曹操的這個漢賊之命來的,就算曹操極力否定,但是在大漢天下人的眼中,現在的袁紹,似乎的確是代表著正義的一方.因為.當初聲討董卓之時,就是袁紹作為盟軍的盟主.現在,他又再討賊,雖然不是與當初天下英雄結盟,但他有了一個先例在前,所以,天下人絕對會認為袁紹是正確的.

在這個時候,如果曹操再學當年的董卓遷都,那么這就更加坐實了他曹操就是與當初董卓一樣,都是一個為禍大漢朝廷的奸賊.特別是曹操挾帝遷都,將來水洗都不脫曹操這個奸賊,漢賊的謙疑.

嗯,你說你不是奸佞,那么人家明明是來聲討你曹操,匡扶大漢,為獻帝清理身邊的奸臣的,你若戰勝了袁紹,那么誰都沒話可說,但你卻要帶著獻帝離開許都這個朝廷,你曹操這是到底是做什么還不承認你是如當初董卓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么

應知,袁紹可是當初袁氏一門四世三公之后,哪怕袁家已經被董卓滅了門,但是,其后人還在,其袁家的聲望還在.到時候,已經淪為賊的曹操,還會有人報效于他么恐怕,大多都會跑去投靠袁紹了.

因此,曹操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放棄許都的.

還有一個,一直壓抑在曹操心底里的原因,讓曹操寧可以官渡與袁紹一戰都不可以退讓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他直到現在,一直都把握不準新漢朝太傅劉易的脈博.他幾乎無時無刻的都在思索著當初劉易與他立下君子之約的意思.他一直都在測度著劉易跟他相約的,說他與袁紹若大戰,劉易主動提出不會干涉他與袁紹的大戰,在他與袁紹沒有分出勝負之前,劉易的新漢軍不會兵出中原.對于這個,曹操一直都有如有一塊大石壓在他的心頭.因為,劉易那樣說,那豈不就是在暗示他,劉易將快要兵出中原逐鹿天下

嗯,于曹操來說,他最大的對手可不是袁紹,早在他的心里,認為劉易才是他最終的對手.現在,他不旦要想著如何擊敗袁紹,還要想著萬一劉易出兵中原的時候,他要如何應對,要如何確何自己的勢力的安全,又要考慮萬一要與新漢朝的大軍交戰,自己要對何奪取最終的勝利.

所以,曹操真的不能退,他一旦退走,讓出了許都給袁紹,那么,在世人的眼中,就等于他曹操敗了.這個時候,新漢朝的新漢軍一動,他曹操就完陷于被動的局面,所謂的徐,揚,豫這三大州可以給曹操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轉余之地,這其實也只是相對的,是建立在新漢朝不出兵的情況之下的情況,若新漢朝要出兵爭霸天下,在新漢朝那強大的水軍之下,除了豫州可能還好一點,但徐,揚兩州,肯定會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落入劉易的手中.

曹操想來想去,覺得,官渡與袁紹的一戰,將會是決定將來天下誰屬的一點,可不僅只是他與袁紹兩人之間的勝負關系.

曹操知道,與袁紹一戰,自己若敗,那么就萬事皆休,若勝,則還可以來得及布置,準與新漢朝的大軍爭戰的事.只要戰勝了袁紹,曹操馬上就會對自己所有的勢力地盤進行一次徹底的治理,固鞏自己的政權,然后駐重兵于與新漢朝交界的各個地方,一邊提防新漢朝一邊整軍.厲兵秣馬,準備與劉易一戰.

嗯,曹操的心思.與歷史上相比發生了不少變化.因為歷史上,曹操自從擊敗袁紹之后,他便是大漢當中實力最為雄厚的霸主,他所想的,就是如何奪取整個天下,所以,他跟著不久.就一邊收取河北的冀州,幽州等地,一邊借滅劉備的借口,進犯荊州.跟著盡起大軍.乘勢欲渡過長江南下,奪取江東之地,卷席天下.說真的,如果曹操沒有了赤壁之敗.那么歷史將會改寫.也不會有所謂的三國時代了.

嗯,一切都是如果.

現在,曹操必須要給自己信心,相信自己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擊敗袁紹,就在官渡,決不能退縮!

他似是沉呤了好一會,這才搖頭對荀攸道:"公達.曹某知道你所說的,如今的形勢之下.我們似乎當真的是退一步就海闊天空.可.[,!]是,曹某不能退,絕不能退!"

曹操堅決的道:"董卓遷都,害得數百萬百姓受禍,如若我們遷都,那許都的百姓怎么辦曹某若遷都,必會失義于天下.失義于天下……呵呵,董卓的下場如何,這就不用曹某多說了吧何況……算了,還是不多說了."

曹操打住,沒有再說下去,他不想現在將他憂慮新漢朝劉易的事說出來,兔得讓眾將驚心.

荀攸見曹操神色堅決,便知道此計行不通.當下他再道:"既然如此,那么荀某就與丞相共進退,許都亦是荀某之家,若被袁紹攻破,荀某一家亦不會幸免.如今,對于如何可破袁紹軍,荀某只有八個字獻與丞相."

"哦哪八個字快說!"曹操見荀攸終還是有計,眼睛一亮,急問.

"兩軍相爭,必先劫糧!"荀攸神色一整,對曹操說出了這八個字.

"兩軍相爭,必先劫糧"

曹操聞言一愣,不甚其解,因為,一般兩軍交戰,誰不知道劫糧以他現在的情況之下,還怎么可能劫袁紹軍糧要知道,曹操現在,已經被袁紹逼得全軍撤回了黃河南岸,對于黃河北岸的事,曹操一無所知,這樣的情況,要說劫糧,談何容易

"公達,可否詳細解釋一下是否你已經有了全盤計劃了"曹操跟著問.

"沒……"荀攸卻搖頭,聳聳肩道:"主公,這八個字,只是主公你能奪得這場戰役勝利的主題,亦是主公的唯一機會,但具體如何做,還得要看主公你如何去做了."

"這,這……"曹操有點抓頭,說真的,他自然也知道,兩軍相爭,必先劫糧,可這糧,卻不是你說想劫就劫的.起碼,你得要知道敵軍的軍糧在哪里啊,如果連敵方的軍糧在哪里都不知道,這要去劫什么

曹操一臉苦相的道:"公達,你這是拿本相開涮吧話雖然是這八個字所說的,若能做到,我軍必勝無疑,但問題是,曹某連袁紹的軍糧存放在哪里,曹某都不可知,何況,袁紹的軍糧,也必存放于黃河北岸,你說讓曹某去劫糧現在我們怕是連過河都過不了啊."

"這可是主公你的事了,荀某只為主公劃策,具體實行的,就看主公的了."荀攸說得有點無賴的樣子.

"呃,公達,無論如何,你得要先跟本相說明白一些,算是本相求你了,就在眾將士的面前,求你!"曹操說著,還真的想要站起來給荀攸叩拜.

"啊,主公不可."荀攸見狀,趕緊揮手止住了曹操的動作,搖頭苦笑著道:"主公,其實,具體如何實行劫糧之策,荀某還真的不可而知.但是,如何進行,其實主公你方才已經說了."

"啊哦我什么時候說了"曹操一臉驚訝.

"呵呵……"荀攸笑笑,道:"主公,你方才不是說了現在我們都不知道袁紹的軍糧存放在什么地方么這不好辦不知道我們就派人去找啊.你也說了,估計袁紹的軍糧會存放于黃河北岸,那就派人潛渡過黃河去探查便是."

"啊哈哈……"曹操聞言,不禁拍拍自己的額頭,笑道:"哎哎,你們看,是曹某心急了,公達說的沒錯,可不能什么事都讓公達做了,他能給我們出謀劃策,但總不可能為我們刺探得到袁紹軍的軍糧存放在何處吧呵呵,是曹某糊涂."

"主公英明!"荀攸拜道:"荀攸的確也只能動動嘴皮子,但是,卻真的不知道袁紹的軍糧在哪里,最多,荀某可以說一些情況,給主公參考一下.比方說,我們可以派人從袁紹軍的軍糧用度入手.大家想啊,袁紹軍七十多萬大軍,這一天的糧食用度得要多大家有沒有算過"

"呃,曹某還真的沒有算過."曹操一聽,又抓腦子.

"呵呵,丞相沒有算過沒關系,現在算一算也不晚."荀攸擺手說道.

(快捷鍵)[]

[](快捷鍵→)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