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二百七十七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七章

第二百七十七章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1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呂布雖然占據了徐州,但是他不用陳宮提醒,他也知道如果單憑他自己的實力,怕是難以穩守徐州,難以安然的在徐州得到發展。

并且,陳宮也及時的提醒了呂布。

所以,呂布占據了徐州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拿出曹操暗中送來給他的皇帝圣旨,當眾宣布呂布自即日起為徐州牧,統治徐州。

這樣一來,呂布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接治徐州,沒有人敢有什么異議。

在武力面前,又有著朝廷的圣旨。可以說,呂布所行的這一著是陽謀,就連徐州方面的各個舊勢力都無語可說,像陳登及已經歸順新漢朝的曹豹也不能出言反對呂布進據徐州,在這個時候誰敢出言反對呂布接領徐州牧,誰就是叛賊。

這個過程很順利。

跟著下來,陳宮也讓呂布在第一時間發布了安民告示,讓有點人心動亂的徐州很快就安靜了下來。然后,再派人把劉備在徐州所娶的妻子,及來不及逃走的簡雍一起,禮送出城,送到小沛安頓。這個,是呂布與陳宮都覺得在這個時候不能與劉備翻臉。

劉備奪得徐州之后,可以接受他呂布,那是想利用他呂布為劉備鎮守徐州西面的安全,現在,論到他呂布奪得了徐州,同樣的,呂布也需要劉備為他鎮守小沛城。在這個時候,呂布不能真的與劉備翻臉,何況,還有袁術還沒有完全擊退呢?

所以,呂布在送還劉備的同時,又派快馬送信給劉備,向劉備說明了他為什么要奪取徐州的原因。

當然,信中說得非常客氣。并沒有說是他直接武力攻奪的,而是說是奉了皇帝獻帝之命,出任徐州牧。說他呂布只是不好違抗君命,不得不匆匆走馬上任。還說,為了徐州百姓。為了能夠討伐袁術這個大逆不道的逆賊,他呂布希望劉備不要誤會,如果劉備想當這個徐州牧,等打敗消滅了袁術之后,他自當會拱手把徐州讓回給劉備,他愿意繼續與劉備兄弟相稱。愿意聽從劉備的調遣云云。

信中說得很客套,假惺惺的。

不過,面對這樣的情況,也的確是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他的軍馬,已經和袁術有中軍相遇。兩軍正好在一個縣城之前對持著,在這個時候,劉備也不可能說撤軍就撤軍,說不打便不打。如果劉備敢撤軍,袁術的大軍肯定就會長驅直入,直接殺到徐州城來。而這時,徐州城已經落在呂布的手里。劉備勢必不可能在袁術的追擊當中又能從呂布的手上奪回徐州,到時候,他恐怕就會被袁術滅殺的下場。

沒有選擇,劉備此刻當真的沒有選擇,他只能接受呂布假腥腥的解釋,只能默默的吞了這個苦果,吃下這個啞巴虧。

劉備手上,也同樣有著朝廷任命他為徐州牧的文書緩印,可是,那又如何?這個東西。說有用嘛,就只能起到一個可以名正方順占據一方的作用,但除此之外,卻也沒有什么的用處。畢竟,就大漢目前而言。這些所謂的朝廷圣旨,什么的任命文書緩印,根本就等于廢紙死物。沒有人會因為你有這些東西就會承認你是某某地之主。

就比如,冀州,現在不管是曹操的恢復的舊朝,還是劉易的新漢朝,都可以用皇帝的名義給別人開具文書,任命大漢各地官職,出具緩印。甚至手掌傳國玉璽的袁術,也可以這樣做。可是,這些所謂的圣旨,是沒有實際的執行力的。

不可能說你拿著一份這樣的圣旨任命,拿到冀州袁紹的手上,人家袁紹就會把冀州拱手讓給你,拿去荊州,人家荊州劉表也不可能把荊州讓給你。所以說,這些所謂的朝廷任命,一點用都沒有。最關鍵的,還是要看誰取得了某個地方的實際控制權。

呂布已經進占了徐州,人家已經實際掌握了徐州,劉備無論是把天都說破了都沒有用。所以,呂布給他的書信解釋,劉備自然是看得出呂布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劉備自然也不會自付沒趣的要去向呂布討要徐州。

另外,劉備亦從呂布的信中看出了一種隱藏的威脅味道。

劉備知道,如果自己不接受呂布的條件,不愿意駐鎮小沛的話,那么呂布將不會給劉備任何一個落腳點,不會讓他劉備再待在徐州。特別是在眼下,與袁術大軍交戰的時刻,呂布甚至有可能從他的背后攻來,與袁術軍一起夾攻他。

這些,其實還真的不是說沒有可能的。因為,呂布是什么的性子?他現在可以接受曹操所掌控的這個朝廷的圣旨,那么跟著又歸順袁術又有什么奇怪的?呂布現在還有一定的實力,如果他向袁術歸順的話,相信袁術也樂意得到呂布這樣的一員神將,哪怕讓呂布繼續坐鎮徐州,相信袁術也是會接受的。到時候,他劉備恐怕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劉備雖然非常氣惱,甚至關羽及逃出徐州后尋來的張飛都非常的氣憤,覺得被呂布乘虛而入奪取了徐州非常不地道。當然,他兩人的氣憤是覺得他們沒能好好的為新漢朝守著徐州,并不是因為劉備的徐州被奪。對于他兩將來說,徐州只有在劉備的手上,他們才可以更好的掌控徐州,將來才可更好的配合著劉易收復徐州。現在嘛,被呂布奪去了,將來要收復徐州就不太容易了。

反正,劉備軍中,自上以下都感到非常的氣憤,都想馬上回軍奪回徐州,與呂布大戰一場。

但劉備是何許人物?他自然不肯這樣了,在這個時候,他更在乎的是名聲,他相信,只要他擊敗袁術,那么他就可以揚名天下,同時,可以讓天下的百姓都看得到他是一心想著匡扶漢室的,是一心要聲討逆賊的。

劉備通過劉易的一些所作所為。他可以接受徐州被呂布奪取的事實,卻不能接受失去了民心的事。所以,他堅持不管呂布奪取了徐州的事,堅決要與袁術決一死戰。

同時,劉備還給呂布回了信。同樣是一些假惺惺的說詞。

信上云:呂布兄長,徐州是有德者居之,小弟領徐州,只是陶恭祖相讓,盛情難卻之下,才勉為其難出任徐州牧一職。徐州乃是大漢的徐州。并非小弟劉備的私有物,因此,朝廷任命兄長為牧州牧,兄長自當上任便是,不用理會小弟,亦不需向小弟解釋。以免讓世人誤會咱們兄弟之間的情分。小沛是徐州的西門戶,于徐州安危非常重要,是抵敵曹操入侵的堡壘,所以,兄長把此城交托給小弟,小弟不才,但也應當與這血肉之軀為徐州百姓盡一點人事。待擊敗袁術這逆賊,小弟自當率軍駐鎮小沛,不使異敵入侵……

最后,劉備請呂布盡快出兵,一同抗擊袁術,討伐這個逆賊。

呂布得到劉備的回信,只是大喜,知道劉備果然是識事務者為俊杰。知道大局已定。

這樣一來,徐州的形勢,在外人看來是風起云涌。但是卻在他與劉備私下的交流當中,一切的動亂都悄然的瓦解。不同的,只是劉備與呂布的地位調轉過來罷了,保持了徐州與曹操這個軍事集團的對抗實力。

這些情況,被曹操布下的密探所探知。才有曹操匆忙的從襄城回師許都的事。

兩虎為相爭,驅虎吞狼,卻是驅虎趕羊,完全沒有達到曹操所預期的兩敗俱傷,或雙方混戰,他這個漁翁得利的效果,所以,曹操不得不要再次關注徐州的戰事,做好萬不得已,他親自派出軍馬攻擊袁術或呂布、劉備的準備。

相比起徐州,襄城的事只是小事,因為他原本就沒有想過一定要得到襄城,一定要占據襄城,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且說袁術,他的數路大軍一連遭受劉備、呂布軍的攻襲,損失了十數萬的兵力。

如果再按如此的形勢發展下去,袁術還真的有點擔心他們這次大舉進攻徐州是否還有可能占得便宜。

袁術向來都是虛張聲勢,聲色俱厲,虎頭蛇尾的,一遇不順,他就會害怕。

事實上,他所憑借的,就是他兵多將廣的這個優勢,當他發現自己兵多將廣的這個優勢不是優勢的時候,他就會害怕,就想打退堂鼓。

畢竟,他當年在虎牢關親眼見識過了呂布的英勇無敵,見識過關羽、張飛的勇猛。面對著這些猛人,他又豈能不怕?

所以,袁術都準備退兵回壽春繼續做他的這個皇帝。

不過,他也知道了徐州之變,知道呂布趁劉備不備之機,奪取了徐州。

如此,他似乎又看到了奪取徐州的希望。

袁術認為,一個劉備不可怕,一個呂布也不可怕,就怕他們兩人合力對抗他。現在,呂布在背后捅了劉備一刀,那么就是說,劉備與呂布已經勢同水火,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備與呂布已經不太可能再聯手。并且,最讓袁術感到有點驚喜的是,暫時與他的大軍相接的是劉備軍,而劉備軍在得知徐州被呂布所奪的情況之下,其軍心必然會不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豈不是有擊敗劉備的可能?只要消滅了劉備,那么呂布就不再可慮了。

袁術,似乎又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對于袁術來說,他實在是太渴望勝利了。

說起來,袁術這個孩子還真的有點悲摧,貌似他自起兵以來,還真的沒有打過什么暢快淋漓的大勝仗。他除了一些投機取巧得到了一些便宜之外,還真的沒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戰績。

看看吧。自黃巾暴亂開始,到現在他稱帝,他在哪里打過像樣的勝利之戰?哪怕是在一些個人之爭的事上,他也沒有占到什么的便宜。

他從洛陽退到宛城到豫州,再到揚州。參與過討伐董卓的大戰,但是他除了懂得拖后腿就沒有真正打過仗。

或許,在討伐一些山賊強盜上打勝過某場仗,可是,那些都是不足道哉。

所以,現在他就算是貴為皇帝了。可是,誰又會認為袁術打過勝仗?

如此,他現在,急切的需要一場堂堂正正的勝仗,來為他這個皇帝正名。不至于讓他這個皇帝做得太過窩囊。

他把數路大軍,收縮在一起,與劉備的軍隊在淮陰一帶對持。

現在,袁術的軍馬,已經集結了三十多萬軍馬,可謂聲勢浩大。軍營連綿十數里。

而劉備的軍馬,則只有七、八萬人馬。袁術雖然已經收縮的兵力,集中在一起,但是另外的一些城鎮,劉備還是要守下一些軍馬駐守的,所以。他亦不能盡起大軍來與袁術對抗。

像下邳城,當初是劉備命關羽、張飛兩人率軍助陶謙收復回來的,這座城池也相當重要。所以,哪怕現在呂布奪取了徐州,但劉備還是讓自己人鎮守著下邳城。

其實,呂布在奪得徐州城之后,并沒有馬上出兵將劉備完全消滅或趕離徐州。好讓他一人獨占,也是因為呂布現在僅只是占據了徐州主城,別的城鎮還在劉備手中的關系。他與劉備假惺惺的書信談叛,其實也是存在著想讓劉備主動把徐州各地的城鎮送到他手上的意思。

因為,如果劉備為了保存自己,為了免得引起與呂布完全的撕破臉皮,那么就必須要把徐州境內的眾多城鎮送給他。

這些,劉備的心里也是明白的,現在還沒有完全送給呂布,劉備就必須要守住。因為一旦落在袁術的手上,他與呂布都不好過。可以說,他現在,與呂布就是拴在一條繩子上的蚱蜢。

袁術兵多,劉備將強。

兩軍在淮陰等地撕殺。再殺得日月無光,尸橫遍野。

有時候,一天當中,雙方幾次大戰,互有勝負,一時誰也奈何不了誰。

但總的來說,袁術軍一方,損傷的兵力要比劉備的多。因為好幾次,都被關羽、張飛兩將率一支精銳,沖殺進袁術的大陣,一連殺好幾次來回,要不是袁術兵多,采用了人海戰術把關羽、張飛逼退回城,恐怕袁術就會潰敗。

當中,還有一個比袁術更為悲摧的孩子,那就是袁術手下的頭號大將紀靈。

這個家伙,似乎只從當初在洛陽的時候,碰到還是小義兵的劉易開始,他就一直都在悲摧,因為,他非常不走運的,碰著的對手都是他不可敵之將。

他被劉易一拳擊暈過,被劉易手下的大將打傷過,但逢是單挑,他都似沒有占到過什么的便宜,并且,好幾次,他都差點連小命都丟了。

這一次,他幾乎每次出戰,要不是碰著關羽就是碰到張飛,被兩將殺得他都不敢冒頭,一上戰場,就手酸腳軟,完全沒有了作為袁術手下頭號大將的銳氣。

就在兩軍交戰不下的時候。

呂布突然率軍殺到了。

呂布殺軍殺到,直接震住了劉備及袁術。

劉備對呂布,始終還是抱著極大的戒備的,而袁術,看到呂布率軍殺來,他頓時縮了,他是怎么都不敢與呂布、劉備同時交戰的。

不過,呂布率軍來到戰場,并沒有馬上就對任何一方發起攻擊。呂布是聽從了陳宮之計,是來為兩家說和的。

曹操的驅虎吞狼之計,是個人都能看得穿的。陳宮是看到呂布現在剛剛奪得徐州,根基不穩,如果再與袁術戰下去,到時候就算是戰勝了,他與劉備都會實力大減,到時,曹操如果出兵徐州,他們就難以對抗了。

所以,呂布率軍一到,他就分別給袁術與劉備送了信,言明再交戰下去的利弊得失,希望雙方可以和解。

還不止如此,呂布還把袁術、劉備分別請到了他的軍將,讓大家見面會談。

當然,袁術是不敢赴會的,只是派了紀靈及一些文官代表他與劉備見面。

會面其間,呂布整裝而出,殺氣騰騰的樣子,差點嚇壞了雙方的人。以為呂布使計要一起斬殺劉備及袁術派來的人。

當中紀靈還被嚇得想逃,但卻被呂布如捉小雞一般捉了回來。

原來呂布是故意如此,使了一些手段,讓兩方折服,同意了和解。

這便是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

在軍帳之前,插戟三百步之外,一箭射中了戟上的月牙,讓劉備及紀靈都見識了呂布的厲害。

紀靈回去見了袁術,已經銳氣盡失,怯戰,其帳下眾將亦然,人人畏戰。

沒有辦法之下,袁術只好同意了和解,率軍退返揚州。

當然,劉備雖然不太愿意和解退兵,但在目前的情況之下,互相罷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何況,戰與不戰,已經不在劉備的掌握當中。因為,他現在已經淪為了弱勢的一方。他要擔心的,是袁術與呂布是否會聯手攻擊他的事,而不是他現在是否還要聲討袁術的事。再者,劉備現在也沒有把握可以擊敗袁術的三十多萬軍馬。

這樣一來,轟轟烈烈的一場大戰,在局勢的變化之下,就如此無疾而終,草草收了場。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