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二百五十九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二百五十九章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08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戲志才現在主持整個新漢朝的事務,他肩上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新漢軍大軍幾乎都到了大漠征戰的情況之下。

荀彧、賈詡等可以為他分擔政務的人也一起到了大漠,能征善戰的大將,也大多隨劉易出征了。所以,新漢朝軍政都落在他的肩頭上,使得他壓力山大。

新漢朝沒有什么事發生倒還自可,一旦發生了什么的事故,就有可能讓他應接不暇。

現在,眼看劉易就回師洛陽了,在這節骨眼上,張濟率軍攻擊宛城,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他并不是擔心張濟,不是擔心宛城有失,他而是從全局上來考慮,擔心會因為張濟的侵犯而成為新漢朝陷入與天下諸侯紛爭的一個契入點。

以新漢朝現在的實力,雖然不會擔心任何的戰爭,可是,戲志才卻不想被動的陷于與天下諸侯的爭戰。現在,新漢朝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會牽扯著天下諸侯的心。

現在守衛著新漢朝的新漢軍,除了數支常駐的軍馬之外,大多都是新組建的新軍,戰斗力不足,訓練不夠,沒有太多的作戰經驗,如果因為張濟攻擊宛城,就調動太多的軍馬應戰,肯定會引起天下諸侯的警惕,他們可不會去考慮新漢朝的軍隊的戰力問題,只會想新漢朝是否要出兵天下了。如果天下諸侯都因為新漢朝的調兵舉動而抱成團來與新漢朝對抗的話,那將會是一個大問題。

對于戲志才來說,他更喜歡看到天下諸侯現在互相攻伐的情況,只有這樣,新漢朝才可以悶聲大發財,加速發展,讓天下諸侯都拼得差不多了,新漢軍才談出兵天下的事,那樣。才可以事半功倍。

戲志才對甘寧道:“現在我們所面對的敵人,可不僅僅是張濟,極有可能還有劉表,情報顯示,劉表最近頻繁調動軍馬,特別是他調動了大軍潛伏到了公安,對我們洞庭湖新洲形成了攻擊之勢。當然。如果我們被動防御倒沒有什么,戲某就擔心我們一旦出兵,可能就會引起一場大戰。”

“那就戰唄,我看劉表的膽子養肥了,居然還敢打我們的主意。”甘寧有點惡狠狠的道。

“戰是沒問題,可問題是你覺得曹操、袁紹之輩。會眼看著劉表被我們所滅。會眼看著我們的朝漢朝擴張實力么?”戲志才搖首道:“興霸啊,現在天下諸侯互相攻伐才給予了我們機會出兵大漠,萬一他們不打了,都盯著我們新漢朝,聯合起來對付我們新漢朝,你說又如何呢?沒錯,我們不怕。加上我們主公也快回到洛陽,待我們大軍一回到,也不是說不可以把他們都一一擊敗,可問題是,如果我們與天下諸侯開戰,硬碰硬的話,我們又要蒙受多大的損失?戲某認為,與其我們與天下諸侯一同開戰。還不如先讓他們分出勝負之后才與其中一家開戰,這樣我們才可以更容易統一大漢。主公常說,要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如果我們現在就參與了天下諸侯的混戰,這對于我們新漢朝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那、那戲軍師,你說現在我們要怎么辦吧,宛城僅只有秦頡將軍一軍人馬。如果不盡快出兵支援,甘某擔心久守必失,一旦宛城落入張濟、劉表手里,于我們新漢朝會更加不利。”甘寧抓抓頭道:“現在我們新漢朝。之所以可以穩固如山,是因為我們已經把我們的地盤圈劃好了,一旦宛城有失,這就等于讓他們在我們的地盤上撕開了一個口子。因此,不管如何,宛城不容有失。”

“這個自然,宛城對我們新漢朝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戲志才閃爍了一下眼睛,沉默下來,似在思考著什么。

張濟的軍馬,新漢朝探子也差不多探明了,約有六萬騎軍、兩萬步軍,另外還有萬多沒有戰力的婦孺。這一股人數不到十萬的勢力,以新漢朝的實力來說,要滅了他們還真的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加上劉表這個勢力從中作梗,那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戲志才想到,萬一劉表與張濟聯合了起來呢?那就不是張濟這不到十萬軍馬的問題,而是要面對數十萬大軍的問題。一旦真的與張濟、劉表開戰,這無疑是一場大會戰。堪比當初新漢軍出關與匈奴大軍作戰時一樣的一場大戰。

現在,戲志才對于新漢朝的情況非常清楚,經過這一次征伐大漠匈奴人,新漢朝的國庫其乎都搬空了,攻伐大漠,并不只是新漢軍的消耗問題,還有資助大漠上的那些歸順了新漢朝的異民族問題,這也使得新漢朝這一次遠征大漠的預算,遠遠的超出了原來的預算。

特別是調集了百多萬的青壯作為押運物資去大漠的人手,導致了這一年的春耕人手不足,許多田地,都沒有辦法種上莊稼。現在春耕期已經過去了,新漢軍大軍及百姓青壯回到了新漢朝,也趕不及耕作播種了,這樣的情況,會直接導致這一年的上半年減產少收的情況非常嚴重。也就是說,新漢朝現在最多是可以做得到收支平衡,一年半載之內,不太可能有太多的盈余。這個是糧食的問題。

其余的,也差不多,為了支持新漢朝遠征大漠,解決匈奴人的事,許多產業都集中生產軍用物資方面上來了,也直接使得別的方面的生產,幾乎處于一個停頓的狀態。現在新漢軍遠征,凱旋歸來,春耕結束,要待到參與遠征的百姓青壯回歸之后,新漢朝的各項各業才能恢復正常的生產。

如果現在因為張濟、劉表的問題,又讓新漢朝陷入一種與天下諸侯大戰的泥潭,讓新漢朝不能進行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戲志才擔心這樣的連續作戰會拖垮了新漢朝的體制。

這些,都是戲志才從新漢朝目前的基本情況上來考慮的。

另外,還有,現在如何針對張濟攻擊宛城的實際情況的問題。

戲志才想到,張濟突然棄了藍田大營奔襲宛城,這就等于完全是放棄了立足根本,這可是孤注一擲啊。他這樣來到宛城。何去何從?難道就這么有信心在放棄了藍田大營之后,就一定可以取得一個立足之地?或者他就一定有信心可以攻奪宛城?

張濟的行動,似乎太過詭異了,以張濟賊兵的性質,他們居然沒有對廬氏縣進行劫掠,這還是董卓舊部么?要知道,張濟的軍馬。可不是什么的善男信女,他不奪取廬氏縣,卻圍攻宛城,這個張濟,他是想做什么?

戲志才苦苦猜想著張濟的這一點。

這個張濟……

戲志才想著,腦里忽然靈光一閃。失聲道:“不對啊,興霸,我們是不是太過輕視了張濟了?或者說,我們已經被張濟所做出來的一些假象所迷惑了?”

“嗯?戲軍師,為何有這樣的想法?張濟不過是董賊手下的一條走狗,為何你還像對他非常擔心似的?”甘寧打心里不太看得起張濟,所以。一臉不以為然的道。

“這個張濟啊,還真的不簡單。”戲志才搖頭說道:“他從藍田大營突然兵臨廬氏縣,卻沒有對廬氏縣造成太大的破壞,這個,就似乎是他有意的不想制造太多與我們新漢朝的磨擦,似乎是向我們透露了一種信息,他不想與我們新漢朝為敵。嗯,廬氏縣的守將韓榮不是派人來說過張濟當時在廬氏縣的情況么?他說張濟在率軍離開廬氏縣向宛城轉進的時候。曾對他說過,他只是借路廬氏縣,不會攻擊我們。”

“哦?有這樣的事?”

“嗯,韓榮不會胡說的。”戲志才有點擔憂的道:“現在,包括我在內,都以為張濟或許對宛城有窺探之心,不會對我們新漢朝有什么損害。所以,戲某在準備調興霸你率軍去支援宛城之外,并沒有讓我們境內的那些城鎮做出提防,也沒有讓他們加強防備。現在我隱約想到了。張濟他絕對不能沒有一個地方立足的。他的目標如果就是我們宛城的話,那么,他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奪下我們的宛城。這樣一來,他或許會無所不用其極。”

“軍師你是說……”甘寧聞言,心里一跳,道:“張濟會出兵進入我們境內攻戰?”

“對,這極有可能啊。”戲志才想到這,有點肯定的道:“你想啊,宛城以北,一直到宜陽縣,這些地方都適合騎軍作戰。張濟為了奪得宛城,只有出兵攻掠我們的城池,如此方可以阻滯我們的援軍去支援宛城,他們才有可能有更多的時間攻擊宛城。”

“哦?那現在宜陽等城鎮的兵力有多少?能否敵得住張濟軍的攻襲?”甘寧也覺得有點問題了。

現在的新漢朝,等于是外緊內松,在與天下諸侯接壤的城關,雖然留有精兵駐守,可是,一旦讓敵軍進入到境內,許多城鎮的防守兵力就顯得太過薄弱了。

要知道,現在整個洛陽地區,這么多的城鎮,就只有邊關城鎮才有新漢軍的精兵鎮守,也就是宛城、榮陽、牢牢、函谷關等數城有精兵鎮守,余下的,就算是弘農郡也沒有什么軍馬駐防。像宜陽、永寧等地,就只有維護城鎮正常秩序的守軍,兵力都不到千人。

另外,洛陽人口眾多,除了洛陽城內之外,別的這些城鎮,也還有三幾百萬的百姓,其中,大多的百姓也不是居住在城鎮當中的,大多都是住在村子里。如果張濟要出兵對洛陽地區進行破壞的話,那么新漢朝將會遭受到非常大的破壞損失。

戲志才又想到了宜陽地區的那個鐵礦場,如果那兒也遭受到張濟的破壞的話,那么新漢朝的損失就大了。

“興霸,你現在馬上率軍前往宜陽,不求消滅張濟的軍馬,只求你軍可以保住宜陽城,保住我們的鐵礦場不受張濟軍的破壞。”戲志才想了想,馬上道。

“是!那未將現在就率軍前往宜陽。”甘寧馬上應令。

“張濟的是騎軍,很難在野地上消滅他們,所以,我們就唯有先保住城鎮,免得遭受張濟的破壞。想要消滅他,就只能等到我們主公率大軍回來了。”戲志才有點無可奈何的道。

現在新漢軍的軍馬,還沒有回來,尤其是騎軍。對付移動速度特別迅速的騎兵,沒有騎軍對抗,那是不太可能阻止得了張濟的騎兵的侵犯的。特別是他們可以隨意攻擊新漢朝的哪一個城鎮的時候。

甘寧與戲志才分別之后,馬上點起兵馬,迅速的趕到了宜陽。

這個時候,張濟已經和王威達成了協議,他出動了四萬軍馬。開始向宜陽發起了攻襲,當然,他的這四萬軍馬,是分成幾部行動的,四散發了出去,分別對洛陽南部的地區進行了襲擾。

這一次。是新漢朝成立了之后,第一次被敵對勢力的軍馬攻進內部,被他們肆意的攻擊新漢朝的城鎮。

一時間,那些居住在村莊的百姓就遭殃了。

這一次,張濟也不再嚴令他的軍馬不對新漢朝的百姓掠奪,分散開后的張濟騎軍,加復了他們兇殘的本性。一連許多的村莊,都遭受到了張濟軍的洗劫。不少百姓,被他們殺害,婦女被奸淫。

不過,也幸好,現在的新漢朝百姓,并不是原來的那些任人可欺的百姓了。他們在新漢朝的統治之下,百姓的民智已經有所開化。他們,懂得了抵抗。許多村子里的百姓,也只有一些沒有來得及轉移,來不及防備的百姓才遭到張濟騎軍的毒手,大多數的村子,其百姓都逃過了張濟軍的毒手。

這也使得,張濟騎軍對這片地方的百姓并沒能造成太大的傷害。反而讓他們損失了不少兵力。

上揚村,是宜陽西面,緊靠著洛水河的一條小村子。村子在一個土坡之后,村民的房子面向著洛陽而建。房子遍布了一段河岸,是一條相當大的村子。聚居在一起的村民,約有兩千多人。

上揚村,原來就只是一個十來戶人家的小村子,后來被董卓協迫遷走,但是被劉易的新漢軍所救,他們當中除了個別戶人家遭受到了原來的董卓賊兵的毒手之外,大多都又回到了這個村子當中生活。劉易成立了新漢朝之后,上楊村又被安置了大量的百姓入住,一條小小的村子,成了一個擁有二千多人口的大村落。

可以說,上楊村都可以建鎮了。

村長是葉信,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是上揚村的原住民。當初新漢朝安置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到上揚村來安居的時候,葉信老村長就幫忙安置這些百姓,所以,現在他在上揚村當中的威信相當高。他也是上揚村里唯一的一個新漢朝朝廷認可的十級村官,每年每月都可到當地縣城去領取俸祿。

在早期,上楊村也與一般的村子那樣,有著村莊的民兵衛隊的,這些村莊衛隊,主要是用來維持村莊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防止一些雞鳴狗盜之輩在村子里作亂。

不過,當初的民兵衛隊,已經被抽調去作為新漢軍的預備兵源了,其中不少民兵衛隊的人,也早已經成了新漢軍的正規軍的軍士,不少還立下了功勞。

由于上楊村所在的位置,是處于新漢朝的勢力范圍之內,一般情況之下,不會受到外敵的入侵,也由于要加強生產,所以,在征調走原來的民兵衛隊之后,上楊村就一直都沒有再重組民兵衛隊。

原來的民兵衛隊,約有百人左右,現在,只是便于協助村長葉信維持小村的秩序,處理一些小村的日常事務,就僅招了十人協助葉信罷了。

新漢朝南面宛城遭受到賊兵張濟的攻擊,這些事不是什么的秘密,很快就傳到了各條村子的百姓耳中。

現在新漢朝治下的百姓,對新漢朝的擁護度非常高,許多百姓一聽說有賊兵攻擊新漢朝的城池,他們都非常氣憤。一些見識多廣,又有憂患意識的人,他們也同時考慮到萬一有賊兵突然來侵襲他們的村子要怎么辦。

新漢軍遠征大漠的事,新漢朝百姓人人都知道的,他們也知道,現在新漢軍大多都在大漠,新漢朝兵力空虛,目前的情況之下,新漢軍不可能時刻都會保護得到眾多村子不受賊兵侵害的。

葉信,就是眾多有著憂患意識當中的一個村長。

他在知道張濟賊兵正攻擊宛城的時候,他就馬上向上級的城鎮提交建議,一方面,他自行組織起了當地的百姓,重組了村莊民兵自衛隊。

也恰好,現在春耕剛剛完成,許多百姓還等著下一步工作的安排,也就是說,百姓們大多都空閑著的。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