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為袁術大軍迸發的箭雨而看得目瞪口呆,心里一陣然。..
太厲害了,密集得就如像是下雨一般,沒有人能夠在這么密集的箭雨當中存活下來。
城頭上的百姓,看得都心頭沉重,不少百姓,都掩目不敢看,他們也不忍看著劉易的士兵,被袁術的弓箭射成馬蜂窩。
當然,袁術及他的軍士,都是一陣興奮激動的,心情是振奮的,就仿似,他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暑光,就看到劉易的士兵,在他們的弓箭之下,一個個都射殺在地。
可是,他們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劉易的軍士,依然還不動如山,一個個目光凜然,沒有一點懼色。
“盾兵上前,布陣!”
呼啦一聲,劉易的軍士,似非常有序的動了起來,在兩側的陣前,突然冒出了無數盾牌兵,他們把大盾豎立在地面上,然后,軍士一個個在盾后搭起了人梯,豎起了一片高高的盾墻。
“弓箭兵準備!兩百五十步!兩百步!放箭!”
劉易軍陣當中,號令軍將的喊聲,冷靜而清晰,又似極的穿透力,無數漫天的弓矢破空之聲都似不能掩蓋他們的喊令聲。
這個時候,如果懂的人,聽到了劉易手下軍將的喊令,便可以知道其中的實際情況。
不要忘記了,劉易軍的弓箭,要比袁術軍的弓箭更為精良。其射程,也要比袁術軍將的弓箭射得更遠。
剛才,袁術大軍的放箭,其實,并沒有在他們箭程的殺傷范圍之
他們的軍將,可能是在緊張的情況之下,還沒有到達正式的箭程殺傷范圍,他們就下令軍士放箭了。
所以,別看袁術大軍的弓箭聲勢浩大·可是,真正能夠射到劉易的軍陣之前的弓矢,其實并沒有多少,在陣前的盾墻·也足可以把他們的弓箭完全擋下。
如果說袁術手下的弓箭,其射程能夠殺傷二百步左右的目標,那么,劉易的弓箭,就可以殺傷兩百五十步的目標。如此,劉易軍的弓箭都沒有發射,他們的弓箭能對劉易的軍士造成殺傷力么?
所以·單從軍將發號施令的情況來看,劉易的軍隊,在這樣的一些細節上面,便已經遠遠的優勝于袁術的軍隊。
可別小看了這樣的一個小細節,因為,這往往都可以決定一場戰役的成敗。
可以想象,現在的袁術軍,是沖鋒而來的·他們的弓箭手,也是邊向前沖鋒,一邊放箭的·他們放出一箭之后,再從箭囊上取箭,再搭箭,拉弓,調整角度,放箭,這個過程,快的,都要幾秒種的時間,慢的·怕十來秒都還沒有施放出第二箭。
而跑過步的人都知道,十秒鐘的時間,全速沖進,一般都可以沖出幾十米遠。也就是說,袁術軍的弓箭,他們在放射出一輪箭矢之后·他們就已經進入了真正的弓箭射程之內。而這個弓箭有效的殺傷射程,卻是相對于劉易軍來說的。他們的弓箭,哪怕是施放第二輪,怕沒能真正的把弓箭射入劉易的軍陣當中。
因為,他們放箭,劉易的弓箭要比他們更遠殺傷射程的都沒有放箭,待他們放了一輪箭,一邊沖前,卻進入了劉易軍弓箭兵的殺傷射程。
所以,劉易的弓箭兵可以射殺他們的時候,他們卻還沒能殺傷得到劉易的軍陣士兵。這個,就是細節決定勝利。
另外,還有一個沒有人會注意的方面。那就是現在,劉易等人是面向壽chūn城的,這個時候,所吹著的風,是東風,換句話說,劉易的軍陣,是順風的,而袁術軍則是逆風的。他們所發射的弓箭,在空中受到風力的影響,也嚴重的影響了他們的有效殺傷射程。
因此,戰場上,出現了一個讓人覺得非常古怪的情況。那就是,袁術軍射出的弓箭,幾乎都是像約定了似的,全都射在劉易軍陣的前面,密密麻麻的一面羽箭插在地上,如長著一大片狗尾草似的。
而,劉易軍陣當中所發射出去的箭矢,看上去,聲勢遠不及袁術大軍的浩大,畢竟,劉易軍只有兩萬人,其中,也僅只有一萬弓箭兵。如果不是面對著十多萬的兵馬,其萬箭齊發的聲勢,的確也很浩大,可在袁術大軍的面前,卻不怎么起眼。
但縱是如此。袁術軍的弓矢,聲勢再浩大,卻沒有對劉易的軍陣造成一點沖擊,而劉易軍陣射出去的弓箭,卻像計算好了似的,全都落在他們沖鋒在前的那些長槍兵的身上。
當然,長槍兵當中,也并非沒有刀盾手在為他們掩護,可是,一切都太意外了,他們沒有想到,在他們無數的弓矢的壓制之下,劉易弓箭兵還會發出如此凌厲的反擊。如果從城頭上觀看,就可以看到,袁術大軍所發射出去的弓箭,就有如是一大片海,而劉易軍射出的弓箭,就有如是一片小瀑布,可瀑布,卻有力的沖擊著袁術的軍士。
頓時,在沖鋒間的袁術軍士,一個個被突如其來的弓矢射殺,仰面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