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四百零一章 袁術下戰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一章 袁術下戰書

第四百零一章 袁術下戰書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11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小說:

“主公。/ww.wx.CC

全文字//”這時,廬江太守劉勛道:“其實,主動出擊是最好的上策。”

“哦?”袁術一聽,喜望劉勛道:“劉勛將軍,莫非你有良策?”

其實,劉勛是袁術帳下,真正有才干的部下,也是后來結果稍為較好一個的部將。因為,他最后投了曹操,被曹操所接納,并沒有斬殺

劉勛任廬江太守,其實也不是太久。這事,要追溯到孫策這個小子來向袁術借兵的時候說起。那時候的廬江太守,是陸康,袁術占了揚州之后,為了穩定局面,許多揚州的郡城官員,他并沒有大量撤換,依然由原來的太守擔任揚州各郡的官職。然后,他通過不停的向各地郡守索要錢糧,誰能如數繳納的,他就視作其人已經對自己順服,對自己歸心。誰推三阻四,不如數奉上所要的錢糧,那么,那就心存歹意,這樣的郡守,他是要處理掉的。袁術知道廬江富裕,常常向廬江太守陸康索要錢糧,有事沒事,都派人去索要一筆。陸康漸漸的,便不勝其煩,也拿不出這么多來了,便沒有再如數繳納,袁術因此便懷恨在

剛好,孫策要向他借兵,他便借孫策之手,殺了陸康。

當然,袁術那時也想把孫策收歸帳下,收為己用,但也并不想因為孫策而與劉表開戰。一時口快,便說把廬江給孫策作為孫策休生養息之地。不過,待孫策為他奪回廬江,他又有點后悔了,因為,那時,孫策并沒有真正的拜他為主,一心想從他手上借兵報父仇。他也看出孫策在其父孫堅的豪邁之風,不太容易駕奴,而廬江亦是一個富裕之地·把廬江給了孫策,無疑等于養虎為患。所以,他才臨時起意,改命劉勛為廬江太守。

劉勛其人·的確也有點真實才干,歷史上,因為這件事,孫策對搶了他廬江太守一職的劉勛產生了怨恨,后來袁術死后,孫策偷襲了劉勛,但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孫策也沒能斬殺劉勛,被劉勛逃了去,投歸曹操帳下。

由此可見,如果劉勛只是一般人,沒有一點才華的話,又豈能躲得過孫策的襲殺?

劉勛在袁術帳下,向來都表現得比較低調,一般都不可和袁術帳下的那些謀士武將爭風。只不過·這一次,他的確覺得有許多地方不妥,如此才進言·他想了想道:“主公。現在,劉易軍雖然僅只是威逼著我們城北,沒有派軍到我們壽春城的另外幾個方面進攻,看起來,他好像并不在意我們壽春城的幾個方向的動靜,但是,未將敢肯定,他一定會派出斥侯探子密切注意著我們壽春城的動靜。”

“嗯,劉勛將軍說的有道理,人家攻城·有圍三決一的說法,可劉易現在,只是攻一方,似對另幾個方面根本不管不問,這不合常理。”袁術點頭道。

“所以,未將敢肯定·我們壽春城內的軍隊,不管派出多少,劉易肯定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并且,極有可能會密切注意到我們派出城的軍隊的動向。”劉勛道:“因此,紀靈將軍所說的,偷襲劉易軍營的事情,是不太可能的。搞不好,紀靈將這會被劉易反襲擊,那時,我們就又得損兵折將了。”

劉勛把“又”字咬音得很重,提醒紀靈在劉易手下吃過的多少虧,提醒他不可輕敵。

果然,聽劉勛說完,紀靈無情情的打了一個激靈,有點汗流浹背。

紀靈站起來,對劉勛深深的躬身道:“幸得劉太守提醒,要不然,紀某貿然率軍而去,必定會再中劉易的奸計。”

劉勛趕緊起來,回了一禮道:“紀靈將軍,不必如此,我等都是為主公效力,自然要為了主公謀事。”

“那、那豈不是說,我們想要主動出擊也不可以?”袁術不禁有點郁悶了,對著劉易,似乎還真的很難討得了一點好處啊。

“不,如果主公不甘心輕易把糧食交給劉易,又想拼一下,把劉易打退,我們就非得主動出擊不可。”劉勛道:“我們,已經到了一個很危急的關頭了,若再不出擊,又不交糧把劉易送走,以劉易軍的情況,極有可能,不用幾天,淮河以北的地方都會落入劉易之手。真到了那個時候,百姓擁護,讓劉易也不能再棄淮北的百姓而去,那就極有可能,讓劉易下定決心,趁此次機會,調動大軍來攻伐我們。把揚州完全占據,納為新漢朝的又一個大州。”

雪……

在場的眾人,都覺得劉勛所說的雖然有點危言聳聽,但是,卻又極有可能成為現實的事,因此,人人都似牙痛似的倒吸了一口冷氣。

劉易現在在揚州的軍隊,的確不太可能把整個揚州全占了,但是,占據一片地方,還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在劉易在著水軍這個優勢,使得袁術的軍隊都過不了淮河,他們也就可以快速的占據淮河與北的地區。

“劉勛將軍,那、那你說怎么辦?出城,避不開劉易的耳目,不出城出擊,又只能白白看著劉易攻城掠地。”袁術現在還真的完全沒有辦法了,腦子里一片漿湖,什么都想不出。

“呵呵,主公,其實,要制止劉易的行動并不難。”劉勛此時似一臉輕松的道。

“哦?劉勛將軍有辦法?那快說說。”袁術迫不及待了。

劉勛清了清喉嚨道:“如果主公決心要與劉易一戰,搏一次,決心把劉易趕走,那么,主動出擊是必須的。既然劉易監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那么,我們就公然把大軍開出城外,擺出一付要與劉易決戰的態勢。”

“嗯,那跟著來的行動呢?”

“我們二十萬大軍,僅留下兩三萬人馬鎮守壽春城便可,最少要十五萬大軍出城,在城外擺開陣勢,向劉易下戰書。約登岸來決戰。”劉勛凜然的道:“我們最少十五萬大軍,對著劉易的六、七萬人馬,要求就算不勝,也不能敗。軍力比劉易多了一半·正面對戰,若敗了,那就沒話可說了。”

“正面決戰?”袁術的臉肉強烈的跳了起來,若不是看劉勛似還有后話·他還真的想一口否定了,如果他敢與劉易正面決戰的話,他又何必把大軍調進壽春城來呢?

“呵呵,這只是其中最壞的一個可能。”劉勛道:“按我對劉易的認識,若不是被迫得沒有辦法,正常的情況之下,劉易是絕對不可能與我們決戰的。哪怕他的軍士要比我們的精銳·也常常打勝了許多以少勝多的勝仗。”

劉勛眨了眨眼,神色似有點神秘的道:“大家別忘了,我們非僅有壽春二十萬大軍。揚州境內,遠的不說,光是劉某的廬江郡,多少也可以拉出兩萬軍馬來吧?別的,成德、合肥、穎上等地,應該也可急調來兩三萬人馬·加起來,就不下于五萬軍馬。”

“嗯,那跟著下來要如何?”袁術看劉勛的神情·覺得有戲,可能他還真的有辦法為自己避過這一劫,當下一臉懇切的問。

“這五萬軍馬,便是偷襲劉易淮河北岸大營的主力。”劉勛重重的道:“我賭劉易不會與我們的大軍決戰,而是和我們隔江對持。在這個時候,紀靈將軍,可以把兩三萬軍士,偷偷的,一點一點的帶離我們壽春城,與各地調來的軍隊匯合·如此,便有了七、八萬的人馬。若有可能,可以多帶兩萬軍士,如果,便能湊夠十萬大軍。要知道,我們在此擺出陣勢·要與劉易決戰,那么,劉易肯定不會分兵攻奪我們的城鎮了,若劉易與我們對持,我們就大量制造渡江工具,擺出一付要渡江與劉易決戰的態勢。紀靈將軍,你把十萬大軍,秘密的,分批渡河到了淮河北岸潛伏下來,那時,許多城鎮,應該都不會落入劉易之手,你們,可以在那些城鎮里躲著。等待機會,一擊斃敵。”

“妙啊!劉勛將軍,沒想到你還能想如此絕妙-之計。”袁術一聽,覺得劉勛此計大有可為,可行!

“呃,那個,那未將領軍在淮北潛伏,又怎么知道何時才是一擊斃敵的機會呢?”紀靈抓抓頭問。

“等劉易糧盡之時,要準備轍走之時,便是你出擊的最佳時機。”劉勛大有深意的看了紀靈一眼道。

“哦?劉易也會軍糧不足?他不是剛剛從廬江舒縣購得十萬石糧食么?”袁術不解的問。

“劉易現在,正在為了糧草的事頭痛,那舒縣所購得的糧食,估計也會運送到洛陽救濟百姓所用。他現在六、七萬人,每天都要消耗六、七百石的糧食,他從舒縣到達我們壽春,花了六天時間,又現在又過去三天了,消耗了也差不多近萬石的糧食。大家說,劉易能夠帶了多少糧食來呢?這兩三天,我觀察了一下他們的戰船,發現吃水遠沒來來時的深了,這代表了什么?代表他們船上的東西空了。他們船上,裝的可能大多是投石機的石彈,糧食可能本來就不多。還有,大家別忘了,他來我們壽春,本來就是想索要糧食的,他們還會帶著大量的糧食來么?看著吧,有可能是幾天,多不過十天,便是他們自己都要灰溜溜退走的時候。

“劉勛將軍還真的目光如炬,居然把劉易的情況都能看得這么一清二楚。”袁術此刻也不禁對劉勛另眼相看想來,心里對劉勛也不由更加看重幾分。

“事不宜遲,主公若覺得此策可為,則宜盡快布置,把一些細節的地方議定。大家按計行事。”劉勛把要說的都說了,拿主意的得要看袁術。

“好,我決定,就按著劉勛將軍說的辦。”袁術此刻又哪里不同意劉勛之策之理?

“慢慢,主公,某還有一事想請教劉勛先生的。”李豐此時急急的問道:“劉勛先生,這個,你怎么能確定劉易會在十天之內撤走?你所說的,他缺糧,可是,他不是剛剛打下了兩上小城么?搜集小城之糧,也足可以讓他們多堅持一段時間,還有,沒糧了,他們也可以再去打下一城奪糧。”

“呃,這個·我來回答。”袁術搶答道:“這是因為,李豐先生你還沒有真正了解劉易。而且,你應該也知道壽春附近的城鎮·官府是沒有糧倉存糧的,被我們全都押送到壽春城里存著,按時供應他們糧食,所以,城里的糧食并不會多,劉易愛民如命,他就算是沒糧了·也絕對不會搶掠百姓的,所以,他沒糧了,就只能灰溜溜的撤走。哈哈……”

袁術說完,大笑兩聲,似心情極好的道:“李豐先生,公路與劉易打的交道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漸漸的,也把劉易的性情摸得一清二楚。”

議事大廳內,終于少有的暴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

最后·劉勛補充道:“其實,就算劉易能搞來糧食,能夠再堅持十天那又如何?他不走,我們就可以這樣以他耗著,我們,背后就是壽春城,有我們最大的糧倉,他跟我們消耗得起么?”

“對對……劉勛大人高見…···”

袁術此刻,已經完全忘記了在聽到劉易的大軍來到時的那種驚慌的樣子,完全忘記了他為何要急著把大軍都調進城去死守了。

事實·劉勛的確看得非常準確了,所定之計策,也的確有效,如果真的完全如他所想的發展,劉易這一次,怕沒能從袁術的手里搞到糧食·恐怕還會有所損失。

這天已經晚了,袁術準備著第二天一早便把大軍開出城外駐扎,與劉易的軍隊隔河對持。

袁術在行動著,劉易也同樣在行動著。

當然,劉易的行動,并不是針對袁術的行動而行動的,而是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一方面,劉易在淮河北岸駐下,對壽春城形成隱隱的威脅,另一方面,派快馬,悄悄的從廬江舒縣通過,緊急向鄱陽湖的甘寧要求,馬上揮軍南下,前來支援自己。再派人通知秦頡,讓他的軍隊,加大動靜,可以開始向袁術的城鎮發起攻擊,最好能在短時間之內奪下幾個城池。同時,也派人去知會劉表,告訴劉表,自己所奪得的袁術地盤,可以送給他,他但要派軍前來聲援,不用他打,最好對外聲稱是自己的軍隊。

現在的劉表,他完全失去了水軍的力量,又不敢打自己地盤的主意,他想要擴張的話,一是向西川方向擴張,二就是向豫州、揚州方向擴張,可是,他怎么敢向豫州刺史及揚州刺史袁術宣戰呢?自己現在白送給他城池,他不動心就怪了。

劉易相信,只要揚州西北面有大軍活動,肯定可以嚇破袁術的膽子,若甘寧的水軍可以及時到達的話,也更能把袁術嚇得一個半死。

劉勛的策略雖好,但是卻局限于眼前,他也沒有猜想到,劉易要向袁術索要糧食的決心。實在不行,劉易的心里還真的有強行攻城奪糧的打算。

當然,劉勛怎么也沒有想到,劉易現在都來了六七萬人馬,還會繼續增兵的打算。

而他更加沒有想到,面對他的十多萬揚州軍,劉易居然還真的敢悍然的率軍登陸淮水南岸,與他的大軍決戰。

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雙方的計劃,都在進行著,但是,卻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的。

在劉易停止了用投石機攻城的第二天,天才剛剛放亮,就聽到了壽春城內一陣陣鼓響,東門大門打開,一陣陣的揚州兵開出了城外。

其它的幾個城門,也打開了,十多萬大軍,不是一下子就能從城里出來的。這需要一點時間及空間。

劉易一聽到壽春城的動靜,一下子從幾女的糾纏雪臂中跳起來,三下五除二的穿好衣服,快步登上了神風號的頂樓。

劉易沒有到岸上軍營去住,而是住在戰船上。

“報!”

劉易才看了幾眼壽春城外的揚州軍情況,馬上就有軍士拿著幾支似綁著書信的箭矢沖了上來。

“說。”劉易冷靜的道。

“袁術派人射來了戰書,約我們在壽春城下決戰,請主公過目。”

這個軍士把其中一支箭上綁著的書信拿下,雙手呈給了劉易。

劉易一看,果真是袁術所下的戰書,約自己與他在壽春城外決一死戰。

呵呵,下戰書?與他決一死戰?劉易不禁有點莞爾,這個時候,誰還會兩軍傻傻的列陣決戰?

劉易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覺得袁術可笑,其中,估計有詐,袁術對劉易相當了解,但是劉易又豈會不了解袁術?憑他這個草包居然敢向自己挑戰?這個,打死劉易都不會相信的。所以,劉易斷定其中肯定有問題,不過,他轉念一想,即便袁術有問題,那又能如何呢?

劉易想著,不禁把目光放在神風號戰船兩側的床弩上。

在攻擊匈奴騎兵的時候,床弩發揮了它的威力,助自己一舉擊敗了二十萬匈奴騎兵。上次,本來打算在赤壁水寨發揮它們的威力的,但因為沒能把水寨墻擊毀,所以它們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個時候,或可以利用一下了。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