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三百零七章 天下諸侯的原則底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七章 天下諸侯的原則底線

第三百零七章 天下諸侯的原則底線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18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一級煙槍王專欄)



曹操還真的老謀深算,他隨便派荀攸前來,就讓他達到了想要的目的。

劉易現在大勢已成,但是他似乎也知道了劉易現在無力再發起一場大戰。他只是以解釋一下他為何發起皇帝血召這事兒為借口,就可以達到了一種看似向劉易示好,又可以不用向劉易稱臣,以一種平等地位的身份與劉易交往的目的。

現在,天下諸侯最敏感的,就是如何保持自己為一方諸侯的地位,如何避免讓勢力大增的劉易利用討逆的名義向他們出兵攻伐。

天下諸侯爭雄,不管是誰,都非常注重這個名聲。這一點,其實并不只是這漢代才這樣,自古以來,基本上都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戰國時候,兩國之間的爭戰,一般都要在有一個名目名義的情況之下,才會借故向別國宣戰的,一般都不會無緣無故的爭戰。

這漢未時代,關于這個名義的問題顯得更為重要。現在,不管怎么說,董卓所把持的那個漢廷也好,還是劉易成立的這個新漢朝也好。在名義上,都是大漢皇廷,別的天下諸侯,不管他們的勢力有多大,都是大漢的臣屬。現在,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敢得正式宣布他們脫離漢朝的統轄要自立為王。

劉易勢力大了,占據了一個大義的立場,現在,如果劉易不用為了軍糧操心,大可以公然的向天下諸侯發出命令,命令他們來京城朝拜述職。又或者,完全可以憑武力去征服他們,以討逆的名義去鎮壓他們,如此,誰都會在一開始的時候落于一個下風,如果他們不向劉易臣服的話,那就得頂著一個反賊的名號來與劉易作戰。那樣,他們手下的軍士會怎么想?是否還有信心和劉易的軍隊對抗交戰?

那個傻逼袁術,他就傻呼呼的稱帝,結果。馬上成了天下眾矢矢的,眨眼便被滅了。所以,不要小看了這個名義,在這個時候,還是挺有用的。

名義,曹操派荀攸來,擺明了說,他曹操并非不是漢臣,他曹操并非不是不想向朝廷歸順。而是他曹操以忠臣自居,懷疑劉易是否像董卓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否包藏禍心,所以,他曹操就基于有兩個漢廷,還沒能看清兩個漢廷到底誰才是大漢正統,如此,他才沒有向朝廷順服。這樣一來,就讓劉易不能再借某些名目去攻伐曹操了。

如果劉易當真的要起兵攻伐曹操,那就證明劉易真的有名藏禍心之嫌。

也好,劉易并沒有準備就起兵滅了曹操。勉強也算承認了曹操的這種做法,沒有與曹操計較這些。再說了,以新漢朝現在的情況,劉易想與別人計較都沒有辦法。

不要說曹操了,連別的諸侯,劉易現在都沒有辦法正式出兵去攻伐。

發展是需要時間的,糧食不會從天下掉下來。說一千道一萬,都要從田地里種出來才會有。連場大戰,讓劉易消耗了太多的財力物力,不能再隨意發起戰爭了。

劉易讓荀彧與荀爽接待荀攸。他們畢竟是一家人,自然會有話題。荀家一部份人決定留在許昌,那么許昌被曹操占據之后,歸順曹操也不奇怪的,荀家的人,像荀攸,成為曹操的謀士,也是常理之中,要不然,荀家的人就難以得到平安。這也是劉易沒有太多心思想收服荀攸的真正原因。

如果要想荀攸為自己所用,那么就必段要解決荀家家人的問題。可是劉易當初親到荀家,也沒能說服荀家的人搬到洛陽,這樣,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對荀攸為曹操所用的情況。

接待完荀攸已經是傍晚了,劉易沒有再接待別的諸侯使者。

不過,跟著下來的幾天,劉易不得不上朝,一一和各諸侯派來的使者都見了面。

劉表也派了使者前來,使者是伊籍。

伊籍,字機伯,兗州山陽人。他與劉表是同鄉,劉表發跡,成了荊州之主,他剛好落難,便尋到了荊州投了劉表。

伊籍,擅長辯論,有急才,其人也非常機警,精通通風報信的事務。

劉表也擔心劉易會借故攻伐他,所以,也不得不派出使者前來見劉易。

劉表與劉易,雖然僅見過面,表面上,勉強還算談得來,可是,他自己做的事他自己知道,大家都心知肚明,對洞庭湖新洲的經濟封鎖,就等于是讓他站在劉易的對立立場上。他現在,多少也有點做賊心虛的感覺。盡管也手撐幾十萬荊州軍,可真要說到與劉易爭戰,劉表肯定是不敢的。在背后搞點小動作,劉表或許會,可要正面與劉易決戰,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的。大半年前,一個小小的孫策就打到了他的家門口,差點奪了他的荊州,面對猛將如云的劉易,他豈敢有半點爭雄之心?

此時的劉表,他已經暴露出了軟弱的一面,就是只想好好的擁有他現在的地位,守住荊州一地,做一個安樂王侯。

當然,如果放在劉表剛才荊州,還沒有在荊州站穩腳跟的時候,他或者還有一點冒險精社,但現在,還是算了吧。

伊籍也算是一個能言善辯之士,他投效劉表的時間也并不太長,但他也肯定是做了不少功夫,把許多事都搞清楚了才再出使的。

劉易接見他的時候,他在朝堂上佩佩而談,把劉表與劉易的關系說得就似是親兄弟一般,互相似從來都沒有過什么的磨擦似的。

對于劉表經濟封鎖洞庭湖新洲的事,一筆帶過,并還列舉了劉表與劉易交好的一二三事。

最后,他道:“太傅,荊州與洛陽,實為一體的,我家主公劉表。與太傅同為漢室宗親,都是大漢皇室的臣屬,我主公表示,將來,會按先例,給朝廷進貢納稅。不過……”

“不過什么?”劉易知道他說了這么多,現在才說到重點,有點好笑的道。

伊籍也知道能不能蒙過關,就看現在了,神情不由嚴肅了許多。向劉易跪拜道:“我家主公說,現在兩個大漢朝廷,一時半刻,也難以證實哪個朝廷才是大漢正統,所以,向朝廷納稅的事,還得等我家主公證實哪個朝廷是大漢正統之后才能納上稅項。當然,稅項一定不會少的,每一年的稅項。都在江陵放著,就等證實了。一并交納。”

“哈哈,伊機伯啊,我聽說過你,聽說你能言善辯,今日一見果然不假。你今天在我面前說了一通,等于全說了廢話,我問你,既然劉表還沒有證實哪個朝廷是大漢正統,或者說。他還沒有下決定歸順我們新漢朝,那么,他派你來干什么?就是想讓你來說這些廢話?”劉易笑著掃了伊籍一眼道。

“呃,太傅,話也不能這么說。”伊籍道:“不管怎么說,我家主公與太傅向來交好,無怨無仇。如今太傅在洛陽從董賊的手上奪回大漢京城,成立了一個新漢朝廷。而我家主公,是原來的漢廷的臣屬,嚴格來說。我家主公本應聽從原來舊朝的調遣,當初我家主公所拜的,也是獻帝,并不是少帝。若不是董賊把持朝政,我家主公是絕對不會視太傅這個新漢朝為漢室正統的。可就因為我家主公與太傅的交情關系,我家主公能派伊某前來,便等于是尊重太傅,有與太傅交好的意思。其實,我家主公的意思也非常明確了,現在有兩個朝廷,才會讓我家主公難以取舍,但是如果只剩下一個朝廷呢?只剩下太傅這個新漢廷呢?那么我家主公就肯定會歸順太傅,然后,把這些年來應納的稅項,全部納給太傅。”

“哦?這么說,劉表的心里還是承認了我這個新漢朝是大漢正統咯?”劉易假意道:“那好啊,光說沒用,你回去,讓劉表先納糧銳上來吧。嗯,荊州可是一個好地方啊,富裕之地,就先讓劉表納上100萬石糧食再說吧。”

“100萬石?”伊籍一下子瞪大了眼,失聲道。

劉表派伊籍來的時候,其實并沒有想過可以糊弄過關,為了不讓劉易起兵攻伐他的荊州,他也準備好吐點血,不管怎么說,都先交好劉易再說。所以,他計劃,可以給予一定的好處給劉易,比如,給10萬石糧食什么的。另外,如果劉易要與他談條件的話,也準備可以把荊州西北的地區,也就是洞庭湖新洲西北一帶地區,都劃歸劉易統治。那些地方,其實都是一些比較荒僻的地方,也沒有多少油水可撈,給了劉易也不算什么。

當然,一些底線原則,還是要堅持的,這些底線原則,天下諸侯的想法都差不多。那就是絕不可以輕易承認劉易這個新漢朝是漢室正統,一旦承認了,他們就完全陷于被動的局面,完全受制于劉易。

只是他們一承認,那么,在名義上,他們就得要完全聽從于新漢朝的命令,比如,隨隨便便下一道圣旨,讓他們進宮述職,那么他們就完了,進了宮,他們還有可能再走得了么?而他們接到了皇帝的圣旨,不聽圣令的話,那他們馬上就會成為反賊、逆賊。也因此而失去了爭霸天下的機會。

簡單的來說,現在天下諸侯就最擔心劉易會向他們動兵,誰也不想成為劉易首先攻擊的目標。所以,他們不得不紛紛派出使者前來,與劉易搞好點關系,在有底線原則的情況之下,他們其實也做好了給點好處劉易的心理準備。

其實,之前的荀攸,他作為曹操的重要謀士,被派出與劉易談判,本來就沒有想過會那么容易。

因為曹操對劉易很清楚,在曹操的心里,劉易的骨子里有一點犯愣的氣質,他發出皇帝血召,如此大陣仗,弄得劉易那么被動,或多或少都已經抹黑了劉易的現象。因為這事,曹操就知道與劉易已經結下了不解之仇。曹操就有點擔心,擔心劉易又會犯愣,會不顧一切的對他用兵。所以,他才派出了荀攸,希望可以讓劉易消去出兵攻伐他的事。為了穩住劉易,曹操甚至還打算給予劉易一定好處,讓劉易放棄馬上攻伐他的心思。只不過,劉易知道曹操也是新得兗州,也沒有太多的好處給自己,所以,干脆便沒有提,沒有把荀攸逼得要拿出好處。

事實。如果劉易堅持說要準備出兵攻擊曹操,荀攸自然會拿出好處,證實曹操有意想交好劉易,希望雙方可以合則兩利。

現在,伊籍沒有想到,劉易居然會獅子大開口,一開口就要一百萬石的糧食。

一石等于后世的一百二十斤左右。一百萬石就等于是一億二千萬斤。這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啊。這個數量的糧食,幾乎等于整個荊州地區半年糧食的產出了。

荊州人口,自然沒有現在洛陽及并州加起來這么多。但也有不少,三幾百萬的人口還是有的。一億多斤的糧食產出。未必就是荊州地區半年的糧食產出,但是占了一半或三分一肯定是有的。這么大的數額,已經遠遠超出了伊籍所能決定的數額。

“一百萬石很多嗎?”劉易笑了笑道:“伊先生,不滿你說,劉表前兩年對我在洞庭湖新洲進行了經濟封鎖,讓我的基地沒有辦法向各地進行商貿貿易,你知道這一兩年,我的損失有多大么?呵呵,別說劉表與我劉易是同為漢室宗親。大家是兄弟,無怨無仇的話。某在洞庭湖新洲,其實只是以做生意為主,并不影響他劉表對荊州的統治,他經濟封鎖我的基地,聯手荊州地區的富商豪族對我的基地進行打壓,這些都是什么的行為?”

“呃。這、這個……可一百萬石的糧食,這也太多了啊,太傅……還請。”伊籍一時語塞,有點兒急了。

劉易打斷他的說話。道:“古語有云,斷人財路,與殺父同仇,劉表經濟封鎖洞庭湖新洲,就是出于不純的目的,應該有與劉某結仇的心理準備。這一筆帳,我也正好也想要向劉表清算清算。”

“啊?太傅莫非還真的想向荊州動武用兵?”伊籍一聽,以為劉易準備要拿劉表作為第一個打擊的目標,不禁臉色一白,有點兒驚慌的道。

“荊州是一個好地方啊,荊襄之地,近幾十年來,都得到非常良好的治理,那兒的百姓,相對于大漢別外的百姓來說,過得還是比較好的。富饒之地啊。”劉易像是非常向往的嘆氣道。

“太傅,太傅,這、這不可啊,真要向荊州用兵的話,怕只會擾民,好好的一個地方,讓其陷于兵荒馬亂當中,太傅于心何忍呢?”伊籍急急的道:“太傅一向都以振興大漢為己任,荊襄之地,免強還算是一個樂土,太傅難道真的要把戰火漫延到荊襄去?”

“伊先生說笑了,貌似,荊州近些年也不安定吧?黃巾暴亂,也禍及荊襄地區,時不時有官兵論為賊人造反,另外,劉表無故出兵謀害了孫堅,不久前又與江東孫策一戰,難道這些不是戰火?到了我劉易要發兵荊州,怎么就成了禍害荊襄地區了?”

“別別、別……太傅。”伊籍連忙道:“太傅,其實,我家主公是準備承認親漢朝為大漢正統的,我家主公這次派伊某前來,也早交待過伊某,說太傅輔助少帝成立新漢朝不容易,洛陽幾百萬百姓的錢糧被董賊掠奪,留下幾百萬百姓讓太傅傷腦筋,所以,我家主公打算捐助一些錢糧給太傅,助太傅救濟受到禍亂的大漢百姓。”

“哦?劉表當真如此說?”劉易似笑非笑的樣子道。

“是的,我家主公說,他可以捐助十萬石糧食給新漢廷,只希望太傅不要計較我家主公之前所做下的一些讓人誤會的事。不要把戰火引向荊州……”

“才十萬石?”劉易的眼神一冷,道:“劉表他自己都說了,劉某成立新漢廷,數百萬百姓,十萬石糧食可以做什么?不過僅僅是數百萬百姓兩三天的糧食罷了。”

“那、那太傅認為要多少?一百萬石實在是太多了,伊、伊某只是一個使者,沒有權利承諾太多。”伊籍打算與劉易討價還價,不過,神情很是為難的樣子。

“行了,伊先生,你告訴我,十萬石糧食,是劉表派你來洛陽最大的糧額罷?”

“太傅是怎么知道的?”伊籍神情一愕。

“看你為難的樣子就知道了。十萬石是先生可以決定的,那就十萬石,多了,你決定不了。你回去先給我送來。”劉易道:“但話你得要給劉表帶到,今年,還有一兩個月就一年了,明年二月之前,要給我一百萬石糧食,作為補償我當初的損失,嗯,過幾天,我會派軍到洞庭湖,希望他識相一點,爽快的把糧食給我送來,要不然,我會自己去取。”

“什么?太傅真的要向荊襄出兵?”伊籍一聽,真的慌了。

“沒錯,不管如何,這次一定會出兵了。但是,未必就是對付他劉表,你回去可以明確告訴他。希望他明白怎么做。”

閱讀提示:

如果對小說列表作品內容有意見,建議發送郵件或站內消息告訴我們!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