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心關乎民族精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心關乎民族精神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心關乎民族精神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31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二卷群雄伐董

對兄弟之妻的確不能存在憑何的念想,這是劉易的原則性問題,哪怕當真是美得扣人心弦的絕色,也不能有半點歪念,對于兄弟的妹妹……嗯,這也叫肥水不落外人田,自己兄弟的妹妹,這主意得打。16kbook更新

劉易的心里轉著念頭,來到了城內的官衙。

實際,出征的事,在回基地的船上與田豐、荀諶、高順、典韋他們商議過了,他們一便各自開展了工作,并沒有再留在官衙等劉易議事,劉易把在官衙的文官主薄叫來,拿些基地的帳薄什么的來看下,看看近幾年的發展如何了。

基地的發展狀況非常好,釀酒及制造一些新奇的生活用品的作坊也早可成規模的生產了,紡織業方面,亦早打開了在北地的市場,大澤坡出品的織布、成衣,賣得相當不錯,這些商業貿易,給大澤坡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不過,錢財大多都放在屯積糧食方面了,這是劉易與田豐等人定下來的方案,這年頭,只要有本錢有能力,雙有糧食來源,屯積著大量的糧食,那是絕對錯不了的。

田豐對這樣的事亦非常上心,因為他知道,糧食越多,便可以救濟得了更多的百姓,要不是大澤坡基地忙得不可開交,他脫身不得,田豐都有計劃想與劉易相商,是否可以再到別的地方開發一個像大澤坡這樣的基地了。,隨著時局的發展,現在天下大亂,各地群雄割據,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可借朝廷救濟之名到別處去建立基地了。因為,那些諸侯絕容不下劉易在他們的地盤上建立起一個勢力來。

現在,田豐都不知道有多擔心公孫瓚會對基地用兵。

棱堡基地,的確是牢不可破,可是。萬一與公孫瓚決裂開戰,那么,基地就不可能再從事生產,十多萬的百姓就只能全待在城里。出不了城,哪怕公孫瓚不可能攻得破棱堡,但圍上一段時間,都能停止了運作的基地處于一個癱瘓的狀態,糧食,也禁不住坐吃山空,如此一來。多年打開的大好局面便毀于一旦。這些,都不是田豐想看到的。

劉易看了基地的情況,連點頭,有一點,劉易覺得有點不太滿,原來,劉易在洛陽準備實施,嗯。其實在洞庭湖基地就開始實施的,軍士有軍晌的舉措,田豐并沒有執行。另外。連同在基地的百姓,也并沒有開展實行財產私有化的舉措政策。

如果的大澤坡基地,還依然是一個相當于公有制的大集體。所有的一切,都還掌握在這個官衙的手上。

洞庭湖實行軍晌制度,有一兩年了,雖然沒敢保證手下軍士人人都能得到很多的軍晌,但起碼的,可保證每一個軍士都拿過軍響,不會個個都是窮光蛋身無分文。

基地長久實行這種軍事化的大集體式的管理,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按三國這樣的混亂狀態,十多年可能都不會有問題,并且,還有可能,經過長時間的這樣管治,今后基地里的百姓。必會對自己堅定不移的忠心,將來必會將自己視為至高無上的信仰一般的所在。

,過于軍事化的管理,會慢慢的使得民眾失去了應有的活力,一個個都會變得思想僵化,將來,就只會聽從命令,按命令行事。后世的德意志、小日,似都是這種民眾沒有了自我思想意識,只會效忠于他們最高領袖有如行尸走肉一般的百姓。還有,后世現代中的高麗北半島,怕亦是有點過于軍事集體化管理而使得有點矯枉過正,民眾過得,似乎不怎么樣。

這樣的國度,是不會有生氣活力的,劉易不想自己管治的百姓將來也如此。

不過,田豐沒有按那樣的政策來執行,可能亦有他自己的道理的,想了想,決定還是去找田豐過問一下,找他談談這事。

畢竟,洞庭湖開展了這種軍晌制度,洛陽的軍隊,肯定也要實行這種政策,財產私有化這個制度,也是一定要實行的。要不然,同是劉易治下的基地,卻有著兩種不同的政策,將來也必會出亂子。

田豐與荀諶正在軍械倉庫幫忙分發刀槍箭矢。

他們見到劉易來了,急忙起來見禮。

劉易揮了揮手道:“不用多禮,來,找個安靜的地方,我們好好聊聊。荀先生一起來吧,這樣吧,去我家,這里的事就交給下面的人去辦,去把一些主政的文官,都叫去。”

“好的,那我去通知。”田豐見劉易的神色有點凝重,心里跳了一下,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但還是先去見人。

劉易請荀諶一起同行,不一會便到了城外小澤湖的家里。

元清與陰曉、黃舞蝶帶著趙雨先了,樊娟也跟著一起來看望長社公主等女。

劉易讓她們到后院去,吩咐下人設宴。

劉易先與荀諶聊了一會,問他在大澤坡基地是否過得習慣,是否適應這里的生活,對基地有何感觀,又有何想法意見什么的。

荀諶亦對答如流,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對基地目前的狀況,還是非常滿意的,并沒有太多的缺點。

荀諶見劉易面有憂色的樣子,不由有點好奇的問:“主公,基地的情況良好,可你……為什么似還有些不滿?放眼天下,我看就沒有誰能象主公這樣,能從無到有,可以把一城一池治理得如此整整有條,不僅治理得好,治下百姓也非常的安樂開心,人人安居樂業,這還有什么不滿的?”

劉易聞言,笑著搖了搖頭,指了指自己的心道:“我是人,有心,荀先生也是人,也有心,百姓也是人,有心。只要有心,便會有心思。目前,萬眾一心。其目的就是為了能有一口飯吃,能有一瓦遮頭,能有一個安定安全的地方安身。人人都為了得來不易的一個安身之地努力,拼了命的保全這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現在的百姓,都對目前的情況非常滿意,人人都可以為了保護基地舍棄自己的生命。”

“嗯……主公的話,讓人發生深思,可是,這有什么不好?”荀諶不太理解的道。

“呵呵,先喝茶。等田先生他們到了再說。”劉易笑了笑止住了話題道。

一個人的心,要變的確是很容易的,這人心,牽涉到了人的精神氣象的問題。關乎一個整個民族的精神意志問題。

想想后世,有人很抽象的說過:

崖山之后無中國,滿清之后無漢人;文革之后無信仰,改革之后無道德。

崖山,是指華夏南方的一座山。宋未,被元軍消滅最后的宋軍于此,從此之后。漢人江山,真正意義上第一次被異族占據。所以,便有了無中國之說。

再后來,再經過滿清朝廷的奴役,迫使漢人人人像異族人那樣束發留辮,使漢人奴化,從精神上打擊消磨漢人的意志。雖然很無奈,但滿清之時,人人留辮的情況,的確不容否認。有滿清之后無漢人的說法,從某種意義上,亦是說得通的。

至于后面的兩句,就不可言喻了,只可以意會,不方便評說。

。卻也是一個實實在在存在著的現象。

劉易現在所的是,首先,不能讓漢人有被奴化的跡象,集體性的軍事化統治,就有可能奴化漢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忠誠,也是一種奴化的體現。

劉易要的,是百姓民眾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見,哪怕這樣子,將來可能會出現許多亂子,甚至會有人造反的情況發生。,劉易也不想見到漢人像史上的那樣,逆來順受,沒思想沒靈魂,任由異族欺侮的事發生。劉易要,漢人永遠都帶著一種優越感存活于世上,成為上最強大的民族,永遠都不會被別的異族踩于腳下。

哪怕有那一天,漢人亦要知道,要懂得抗爭,永不言敗。

劉易要,華夏漢人不能像后世那樣,被人欺侮得沒有退路了才會蘇醒,才會奮起反擊,漢人,沒有必要如此付出那么大的代價。劉易要,漢人一直醒著,一直站在之巔!

劉易覺得,漢人不能再平庸下去了。

這些,本來并不是劉易刻意去想,刻意的想去改變什么。

這主要是劉易在后世里所看所見到的許多真實存在的現象,看到許多老實的平民百姓,哪怕是受欺負吃虧了,卻永遠都不敢吭聲。看到太多那些一臉巴結,如狗一般搖頭擺尾奴才一般的人。

再加上,到了這漢代,發現了漢人這種狀況,居然就一直都存在,平民百姓,永遠都受欺負的現象。特別是董卓遷都洛陽,數百萬百姓,居然可以被董卓的二十來萬軍隊奴役,人人有如行尸走肉的樣子,心里無由來的感到有點悲戚。

所以,更加迫切的想改變一下民眾百姓的觀念。在開設學府教化百姓的同時,自己所能掌控的朝廷官府,亦不能過于僵化的管理治下百姓。

否則,一邊要開化民眾的思想,一邊又采取這種暫時不覺什么,卻是強制性的制度,那樣,如何能開化得了百姓的思想?

不過,要說開化百姓的思想,卻不是容易的事,沒有三幾十年,那是休想,就怕三幾十年,也難以做得到。后世,處于那樣開放的年代,卻依然難以完全開化民智,民間,不認識的人大有人在。

但無論如何,總要去做。

不一會,田豐帶著十多個基地主要的文官來了。

甄逸也來了,他與荀諶一起來的,劉易都還沒有正式接見過他,他隨田豐一起也正好。

劉易請他們坐下,命侍女進來給眾人奉上酒食茶水。

一些劉易不認識的文官,田豐先介紹劉易認識,然后道:“主公,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劉易點了點頭,道:“其實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覺得有點奇怪,有兩點,第一便是基地財產私有化,除了一些必要保留控制官府手里的作業工芳、一些機密性質的技術技巧之外。如田產、房產、商鋪等等,這些,基地為什么還沒有實行私有化的方案?基地現在走上了正軌,我看可以實行這些方案了。可現在都還沒有實行。是不是發現了有什么的問題?如果有的話,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商討商討,看看如何能解決。”

“第二,軍士的糧餉問題,所以成了正式官兵的軍士,每個月,都要分發一定的糧餉。我看了一下,基地現在并不是太缺錢,可自從洞庭湖基地開始實行這個方案之后,這大澤坡基地一直沒有實行?為什么?”

田豐沒有劉易所說的是這些事,一時不禁有點呆了眼,當初的確有文件送來,可是,田豐與一眾官員商議了很久。覺得基地現狀很好,為什么要把田地都分給百姓呢?并且,那些軍士。原本都是一些流民,什么都沒有,這一切,都是劉易出錢出糧,才擁有了現在這么多,他們能有吃有喝,能夠生存下來就不錯了,當兵吃糧,打仗保護基地,那是他們應當盡的責任。否則,基地沒有了,他們將來又怎么樣生存生活?這基地的百姓,與基地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他們又擔心。萬一把田地都分給了百姓,當兵還有錢糧可拿,這樣的話,萬一基地有事的話,誰還愿意再出力保護?人心散了怎么辦?

反正,他們商議過后,覺得,只要把田地掌握在手中,那樣才可以真正的掌握著百姓的人心,才可以得到百姓的效死命,才能夠保得住好不容易才建起來的棱堡基地。

如此,基地便一直都沒有實行那樣的政策。

田豐與眾人交流了一下眼神,然后再道:“主公,我們是這么想的,這大澤坡基地,與洞庭湖基地及現在的洛陽京城不同。洞庭湖基地,是朝廷下命主公你去建起來的,這洛陽京城,是從董卓的手下奪的。在那兩個地方,實行主公所說的政策,并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那樣做,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民眾歸心,可使得人人擁護基地,擁護主公。”

“嗯,那這大澤坡基地又有何不同?”劉易點點頭道。

“首先,大澤坡基地,要比洞庭湖基地以及洛陽都小得多。并且,我們基地四周都是公孫瓚的勢力地盤,我們在這夾縫生存,四周又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險要可守,就僅僅只是一個棱堡城池,我們大澤坡基地,與另兩個地方的百姓心態,憂患意識不同,我們時刻,都要提防著公孫瓚會攻伐我們的基地。所以,一旦分發田地,我怕基地的人思就會亂,就會散。再說了,沒有我們的直接帶領,百姓過得也不安心啊。田地分給了他們,他們也怕保不住啊,因為,一旦有軍攻略我們,四周的田地肯定首先落入敵手。如此,田地分與不分,又有何分別?”

“對,這一點我原來沒有,的確是這樣,大澤坡基地的地理們置不像洞庭湖基地與洛陽京城。”劉易聽后,覺得田豐所說的,的確也在理。

田地分給了百姓自己,可是,他們擔心基地一旦分了給他們之后,便會對他們不管不問,萬一被人攻伐來,田地便落入別人的手里,種下的糧食,肯定也落入別人的手里,那到時候,他們又如何生活?

“還有一點。”田豐見劉易的臉歡一松,認同了他的說法,便繼續說道:“主公你可別忘了,大澤坡基地,這些土地,全是主公你自己花錢賣下來的,這些,可以說全是主公你的私產,把自己的私產分給平民百姓?這恐怕不太妥當吧?哪有讓主公這么吃虧的道理?”

“別說田地,就算是整個基地,都是主公的。”另一官員補充道。

劉易一聽,樂了,笑道:“呵呵,這是我考慮不周到,這基地什么是不是我的?這個不用再說了。嗯,那行吧,田地可以先不分,,等我們以后得到了整個幽州之后,每一個郡城,所有地方,都要按照那個政策來辦事的。田地,還是分給百姓為好,包括我們這個基地的,也要分。”

“主公……”

田豐等人都驚愕的看著劉易,可能是沒有劉易有占得整個幽州的說法。

“呵呵,若以后占了整個幽州,基地這一點田地也不算是什么了,主公的私有田產,又怎可分給別人?這事,以后再說吧。”田豐倒是一個厚道人,但明白了劉易的心思。

“主公,可不可以跟我們說說,這分田地給百姓有什么意義?不是就為了得到民心吧?”甄逸似對劉易所說的這個政策非常感興趣。

而荀諶似也非常想知道,這分田地的事,與劉易所說的人心有什么關系?

所以,他也道:“主公,剛才你與我說的,我們都有心,可是,這和現在你說的政策有什么關系?”

“嗯?荀先生,剛才主公與你說了什么?說來聽聽。”田豐等人馬上好奇的問。

“是這樣的……”荀諶把劉易的話說了一遍,隨即道:“主公,你別賣關子了,快說說吧。”(。。)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