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七十三章 新朝架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新朝架構

第七十三章 新朝架構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31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待黃琬走了后,劉易才凜然的道:“楊大人,荀大人,還有戲先生、賈先生咱們現在,不但有數百萬的百姓等著我們去安頓,等著我們去帶領安排他們恢復生產、恢復生活所以,我們就算要組建起一個的大漢朝廷的機制,我們也要寧缺毋濫,不是一心為了大漢朝廷,不是一心為了大漢百姓謀取福利,不是一心一意想著如何振興大漢的人,一律不允許任用不管他們的來頭有多大,或者,有多大的才能,只要他們只是想著謀取私利,只為了中飲私囊的,又或是心有異心的,全都不準任用這黃琬,算他命好,還沒有正式成為我們朝中的一員,否則,今天便要他血濺當場”

“這黃琬,在這朝還在商議的時候,便想著拉幫結派,就想請回袁家兄弟,這是什么意思莫非他還想大漢朝廷回復以前那樣,宦官一黨,權臣一黨,外戚一黨另外皇親又自為一黨,如此各自為政,把持朝堂,使得大漢皇帝都要聽他們這些朝臣的連皇帝的政令出不了這朝堂我劉易絕對不會再讓這樣的局面發生”劉易見堂下的幾人肅然的聽著,干脆擺開了來說道:“我要成立這個朝,全要一心一意為了振興大漢而努力的朝官,所有一切為了私利的人,在這朝堂之中沒有他的位置,哪怕讓百官空缺,也不能與我們這個朝混出一個我們忠旨的人”

“這是我們成立朝的第一個紀律規矩”劉易重重的最后定音道

“主公所說的極是,這黃琬實在是太過份了,這朝都還沒有開始成立,他便想著為袁家兄弟謀利”戲志才一臉鄙視的樣子,轉頭對楊彪及荀爽施禮道:“不才戲志才見過兩位大人兩位大人莫怪主公把黃琬哄走,其實說起來,你們有所不知這袁家兄弟,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別看袁紹身為討伐董卓的盟主,可是,他卻一心為了自己的私益,根本就不是真心實意的想討伐董卓孫堅……”

戲志才主要是擔心這兩個前司徒、司空大人會因為劉易的霸道而誤會劉易成立朝的居心,代劉易向他們解釋了一下袁家兄弟的不堪,把他們如何扣押與董卓軍作戰諸侯的軍糧,如何不作為的事說了一遍許多事都有以情報的形式報告上來,作為軍師的戲志才與賈詡等人,自然對盟軍中的許多事知之甚詳

“不礙事,太子太傅所說的有道理,既然要成立朝那么便要有所改變,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我們只要是一心為了大漢社稷著想,為了振興大漢而努力這樣的朝,才會讓人看到希望”楊彪亦是一個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心里對大漢赤子忠心,劉易如此說其實也深得他心

“呵呵,文若來了,我們叔侄好久沒見了”荀爽這刻站了起來,對正在外面匆匆走進來的荀彧揮了揮手,轉而道:“黃琬是原來太尉袁隗的副手,為袁家兄弟說話不足為奇,他去了也好,我們再商議一下接下來要如何做好了”

劉易臉色稍緩,點頭,示意來到的荀彧坐下

劉易說道:“本來,現在說這個可能為時尚早,因為,目前董卓雖然已經逃離,但是盟軍還在,如果他們之中有人也看上了這洛陽京城,想率軍來進據的話,我劉易現在僅只有幾萬人馬,未必就可以抵抗得了但是,現在京城內外數百萬被董賊毀了家園的百姓等著我們去救援安置,我們也只能事急從宜,先把一個朝的大致架構建立起來,等今后有了合適的人選,再慢慢的去補充好了”

“太子太傅所說的是,不過,老夫想,如果能夠先把朝廷的架構樹起來,打出以少帝的名義成了朝,我想,那盟軍中的諸侯,應該也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來再動兵戈”楊彪點頭同意道

“但原如此,不過,如果真的有人想來據得洛陽,真心救助這數百萬百姓的話,我劉易還真的感激不盡,現在,我想想如何救活這些百姓,一想就頭疼,糧食、衣物、還有他們被毀的家園,一切都不知道如何入手才好”劉易拍拍頭腦道

“所以,這個朝,還得趕快成立起來,如此,才可以讓下面的人按步工作,盡快解決這數百萬百姓的問題”荀爽道

“好,我的意思是這樣,我暫為太傅,代帝行駛政權,總攬大政,待少帝請回洛陽之后,我便全交回少帝自持朝政,那時,某便只作為輔政太傅,如何”劉易對殿內幾人道

“呃,主公,我覺得不用這么麻煩,直接為太傅、攝政王便可,畢竟少帝哪怕是回到朝來,他亦年少,怕難以主持大局”戲志才建議道

“呵呵,先帝駕崩之前,亦有讓某為攝政王的想法,不過,我覺得,稱為攝政王,太過暴銳,天下不知道的人,還會以為我劉易是另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董卓,所以,我還是為太傅好了,免得天下人亂想”劉易擺了擺手笑道:“真正主持政事的,其實亦不是我劉易,而是三公三公直接對皇帝負責,我最多就作為監督罷了”

戲志才與賈詡都知道劉易其實是真的對于那些煩瑣的事務非常懶得過問的,如果真的讓劉易做了攝政王,事無大小都要過問,那么怕劉易還真的不會樂意去做所以,聽劉易自己這么說,他們也只好作罷,沒有再勸劉易其實,按他們的心思,直接便讓劉易做了皇帝好但他們也知道,幾十萬盟軍就在洛陽不遠,劉易真的敢稱皇稱帝,怕很快便會像董卓那樣遭受到他們的圍攻

“太傅之下,還是按漢制,設三公,三公之下設九卿”劉易一直都覺得,三公、九卿的朝制,其實是比較適合古時候的君主集權制的,當然,前提是要這個君主能夠牢牢的掌控著政權,要不然,依然會像桓靈二帝那樣,最終失去對朝廷的控制目前臨時臨急之下,自然也不可提出一些后世的建制來,像什么的議會制民主制什么的,這些古人肯定是接受不了

三公其實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稱號分工秦皇的時候,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到了東漢三國時期,一度免去丞相之稱謂,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但董卓據了洛陽把持朝政,他又自命為丞相總攬了朝政大權

如今,劉易棄丞相稱謂,沿靈帝時的建制,設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實質他自己這個太傅,其權力便等于是丞相之權因此,就沒有必要再設立丞相來做皇帝的助手輔政了

三公之首為太尉掌管軍政,協助皇帝掌管全軍兵馬,但只有掌管監督之權,沒有調動的權力,必須要有皇帝的兵符圣旨,才可以調動得了軍隊劉易建議,暫時由戲志才來擔當太尉一職

于此,戲志才也沒有謙虛推辭,愿意擔任太尉一職,別的人也沒有什么的意見,如此便定了下來只不過,戲志才的這個太尉,實際上可以掌管的兵馬并不多,因為誰都心知肚明,天下諸侯的軍隊,肯定是不會聽從戲志才的監管的,他所掌管的,其實就是原來的兵馬,都是劉易的兵馬,都是自己的軍隊所以,他的工作其實是挺輕松的

當然,能夠掌管的就只是自己的軍隊,這個太尉一職,劉易也不可能會交給楊彪又或荀爽他們去掌管的,除非他們已經拜認自己為主所以,代太尉黃琬離開,亦是情理當中,因為劉易不可能任用他為太尉的

另外便是司徒,這個,掌管著民政、財政,現在這個朝的財政,其實便是劉易的財政,亦不可能交與原司徒楊彪來掌管的所以,劉易讓賈詡做了司徒,實際就等于后世的財政大臣

當然,不管是太尉或是司徒,下面還會有許多屬官官職,負責一些俱體的事宜這些,都要他們今后有可用之人的時候,才增設

司空仍由荀爽來擔任,負責水土之事,實際,暫時不會有什么實際的工作,劉易便把本屬司徒所管理的民政劃歸司空暫時掌管

荀彧暫為司徒長史,實等于司徒賈詡的助手,負責民政之事,民政劃歸司空荀爽來暫管,就等于讓他們叔侄負責民政之事另外,楊彪為司空長史,看似官職比原來低了兩級,但是他卻沒有意見,因為他知道,如此可以真正的為百姓做點實事這樣一來,就等于原本要荀文若自己負責安置數百萬百姓的現在就有了荀爽、楊彪一起分擔了

另外那六個官員,也沒再擔任原來的官職,全都暫歸司空任用,充實安頓百姓的隊伍

除了三公已經確定了下來之外,劉易還設了一個御史大夫,這個官職游離開三公九卿之外,掌管監察、執法,屬于一個部門,由盧植做御史大夫、張鈞為輔不過,現在只是任命,他們兩人都還在洞庭湖洲,不會真的馬上上任

九卿分別有:太常、光祿勛、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各有各的職責

其中,太常掌管禮儀祭祀,暫時還沒有太好的人選,空缺不過,陰曉突然從后出來,說要這個官職,她是為她老父親要的,并說他們陰家一門兩后,對于皇家禮儀之事,熟悉在胸,由他們陰家的人來擔當絕對沒有問題對于這個,劉易相信,但是暫也不好自己為他定下來,一切還得等以后再說

光祿勛即是郎中令,宿衛侍從之官下屬官職有: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謁者仆射等論實際權力,要比九卿之首太常要大一點由郭嘉來擔任

衛尉太史慈,統領禁衛軍

廷尉,陳群,掌訴訟斷案平決詔獄亦就是刑部尚書

太仆、宗正……

一眾官職,或命或缺,暫時架起了一個朝廷架構班子,劉易手下的諸將,許多都還沒有封賜命官,這只是暫時的,主要是確立文官要負責什么事,好讓他們去工作至于武將,暫時都還不知道是否可以穩據洛陽,說什么的分封的為時尚早加上,眼下洛陽百廢待興哪里有心思去多想這些哪怕是朝官員的俸祿問題,劉易現在也沒法設立,亦沒有一個俸祿標準可以說,現在的官員,都是在免費打工的因為,朝廷還只是一個空殼子,沒有一點產業,從哪里來俸祿給他們就算是有也是劉易自己的,眼下要用來振救百姓都未必夠用又豈會拿來做官員的俸祿于此,不管是楊彪或是荀爽他們都沒有提出來因為他們知道,想要在這個朝站穩腳,還是踏踏實實去做事才是正理

他們家財被董卓抄沒,還愿意留在洛陽,沒有隨董卓到洛陽去,自然有著一份忠心于大漢,振興大漢的心思所以,劉易沒有提到俸祿的事,他們亦能了解的

與他們擬定了不少細節,才各自散去忙活

設起了一個朝的架構,有這些人去負責各項工作,劉易才沉得擔子輕了一點

下午時分,趙云亦率著五千騎兵回來了,他們斬獲頗豐,騎兵靈活出擊,幾乎走遍了整個洛陽四周的地區,凡有聚在一起的董卓軍,都被趙云率軍沖散擊敗

眼下,洛陽四周的城鎮,董卓軍亦已經大部撤走,但劉易暫時還無法派軍去一一收復,一切還得看盟軍的情況

趙云回來,劉易急命他開始招募兵馬,整訓原來的一些降軍,為攻占洛陽四周的城鎮及八大關做好準備要真正解決這么多百姓,必須要把整個洛陽地區都掌握在手里才有可能完全安置得了的要不然,這么多人聚在洛陽,無法從事生產,到頭來怕就只有死路一條

現在已經是春耕時候,如果不盡快把百姓安置出去,錯過了春耕期,亦是一種巨大的負擔

派人去密切監視著盟軍的動靜之后,劉易又到了城外,與荀文若等人碰了頭,看看他們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原來是洛陽城內的居民,荀文若派幾個城門的軍士幫忙,以及黃正武陽他們,一起幫忙百姓清理修整他們的住處,統計好他們的人口及財產如果他們家里還有大量錢糧沒有被董卓軍掠奪搶走的,錢物留下給回他們,但是糧食就按他們家里的人口情況,留下夠他們食用一段時間的糧食,別的,全收走,以供應別的百姓吃用

沒有辦法,百姓的人口其數太大,光靠劉易在西山皇陵的藏糧以及奪取董卓藏糧洞的糧食來救濟百姓,有很大的壓力,荀文若亦擔心不夠糧食供應給百姓食用,因為,絕大部份的百姓錢糧,都被董卓軍搶掠一空,要救助他們,今后兩三個月之內,在他們的耕作沒有收成之前,都要靠救濟渡日,有多余糧食的人,沒收了他們的余糧亦是應該的而那些被收走糧食的人,亦不敢有什么的意見,畢竟,是劉易軍把他們從董卓賊兵的手上救了下來,否則,別說他們還可保留錢財了,怕連性命都難以保得住在這個情況之下,他們若還吝嗇那么一點糧食,怕就是那些沒有了吃食的百姓都不會放過他們,沒有劉易的軍隊在維持秩序,誰敢保證沒有人群起搶了他們的錢糧

洛陽城內的百姓,被董卓賊兵禍害甚眾,原來百萬人口的大城,除了最先被趕走了一批人之外,現在剩下來的,應該還有幾十萬人口,許多百姓的家,盡皆被滅門

對于那些已經無主之家,亦讓人記錄下來,造冊建檔,然后暫收歸朝官府所有,用以安置一些百姓

城內的百姓倒也好辦,因為他們還有住處,哪怕是被董卓賊兵縱火燒毀了住處,亦可以馬上準備搭建回來,唯有就是供應糧食給他們渡日便好了

劉易讓人貼出告示,敬告城內的百姓,讓他們痛定思痛,已經安頓好的百姓,盡早開展春耕事宜,免得錯過了春耕期,他們原來有田地的百姓,可暫去耕作原來的田地,不用再等待成立的朝廷官府的安排另外,城外的百姓,亦應當盡快在禍亂中定下心神來,聽從安置他們的官員吩咐,可返家的,先返家

原來打算統一安排安頓被董卓驅趕的百姓,但是現在看到人口實在是太多,一時半刻肯定忙活不過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讓那些在洛陽附近的百姓先返回他們原來的家,然后再派人去統計那兒的人口進行救濟事宜為方便一點當然,讓他們回去的,都是受到了劉易大軍控制的地方,那些還在董卓軍手里的城鎮居民,自然是暫時留在洛陽)(看章節,請看書窩,或直接輸入)

(看精品小說請上看書窩,地址為)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