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六百二十三章 蔡邕的難言之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三章 蔡邕的難言之隱

第六百二十三章 蔡邕的難言之隱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一級煙槍王)


劉易用人,并不拘泥于一般的形式。并不是非要他們效忠于自己才會啟用他們,最主要的,是他們的人品過關,能夠真正的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實際上,劉易也根本不太在乎這個,什么效忠不效忠的,那都是虛的,只有真正相處下來,讓他們知道怎么樣才是正確的,那便可以了。當然,只要這個人的確是如歷史是所說的,是忠直純良的人,那么,劉易就會無條件的信任他,不管他是否拜認自己為主,劉易都會絕對放心信任,讓他為自己主持辦事。

像田豐,便是如此,直到如今,田豐也并沒有正式的拜認劉易為主,但是,劉易依然非常放心,任由田豐主持大澤坡基地的大局。另外,還有張芍的父親張鈞等,甚至連荀文若,都還沒有正式振劉易為主,可是,劉易還是會絕對信任他。現在,荀文若回荀家已經有好一段時日了,到如今都還沒有現身,但劉易依然還是會信任他。

劉易現在缺的,就是缺一個專門研究弄學問的人,這個蔡邕,可是劉易一早便盯著的。以前,沒有那個條件讓蔡邕弄學問,但是,現在卻有了這個條件,怎么說,劉易現在在兩個基地都建了學院,也正需要像蔡邕這樣的家去主持工作。

至于戲志才、賈詡、荀文若他們,他們可以想出一些奇謀妙計,本身的文學功底也是頂尖的那一批,可是,若要讓他們專心研究學問,怕他們還真的做不來。做不來是小事,就怕會磨滅了他本身的靈性,把原來所擅長的都弄丟了。

說遠了,劉易和戲志才、賈詡、趙云以及一眾親兵,尋到了蔡府。

蔡邕,本是陳留人。一生無子,卻有三女。

其大女兒,已經遠嫁,泰山羊家。二女兒及小女兒一直都跟隨在蔡邕的身邊。

說實在,這些年,蔡邕過的日子,還真的有點非人。不只是他,連帶一起隨他流放的家人都受罪。說真的,作為蔡家的人,還真的有點不太容易。

平時在外面怎么樣。劉易不知道,但是書香門弟的蔡家,卻是非常注意禮節的,哪怕他們再落泊,也都會保持著一種讀書人特有的驕傲。

當初蔡邕接受劉易的幫助,舉家住在劉易的振災糧官府附近的時候,劉易也前去拜見了蔡邕好幾次,都受到了蔡邕非常正式的接待。只可惜,卻沒有見著他家里的女眷。

在古時候,在別人家里求見其家的女眷是非常不禮貌的事。這里。有點像王允府上一樣,劉易去了幾次,卻沒能看到王秀兒同一的道理。因為如果主人家沒有把女眷介紹給別人認識的時候,要求見人家的女眷,這是對別人家的侮辱。

再說,這個古時代,女人,都是沒有什么地位的,家里有客人來的時候,一般情況之下。女人都不會隨便的現身。

這個,就有如當初劉易初到這三國時代,跑到張鈞的府上,卻多次都沒能見到張芍同一道理。如果不是劉易想辦法把張芍弄到了振災糧官府來,怕劉易和張芍會直到現在都不會有結果。

蔡邕果然是專程宴請劉易的,他的府上。似乎也并沒有別的客人。

蔡邕是一個一本正經的學者,平時都很嚴肅,但見到劉易的時候,卻是滿臉歡喜,笑聲開朗。

蔡邕直接把劉易迎進了蔡府的主樓大廳。

蔡府,其實早被別人占去了的府邸,如果不是董卓,蔡邕還真的難以再討回來,現在人人都怕董卓的時候,他董卓一開聲,住在這里的人,都乖乖的把府邸給騰了出來,歸還蔡邕。

分賓主坐下,戲志才再站起來先對蔡邕拱手行禮道:“蔡大人,鄙下戲志才,不知道蔡大人還有沒有印象沒?以前,也曾一起喝過酒,今天,知道你派人來邀請戲某主公劉易前來赴宴,某也想聽聽蔡大人的教誨,便厚著臉皮跟來討一杯水酒,蔡大人不會怪戲某不請而來吧?”

“哈哈,戲志才,我們都是老相識了,你竟然還說得那么見外,一會,該罰你三杯!”

“應該的。”戲志才接住道:“蔡大人,現在為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西涼人賈詡賈文和,其才情遠勝于戲某,現在戲某與他一同為主公劉易效力。另外,這小兄弟是趙云趙子龍,乃是槍王童淵最小的弟子,現在,他也跟著劉易一起辦事。”

“才情遠勝可不敢當!賈詡見過蔡大人,請不吝指教。”賈詡慌忙站起來行禮道。

“常山趙子龍見過蔡大人!”趙云也站起來施禮道。

“文和氣度不凡,一看便知道不是一般人物,子龍站如松,坐如鐘,目不斜視,正氣凜然,一表人才,將來,必非池中之物。”蔡邕分別看了看賈詡,又看了看趙云道。

大家先是一陣謙讓,倒也和恰。

這時,已經有蔡府的下人上來奉了茶,同時,也侍女如流水一般穿棱進來,端來了酒食菜肴。看來,蔡邕這次返回京都之后,生活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

劉易一路來,一直到現在,實在是想不透蔡邕宴請自己到底有何目的,估計絕對不只是說什么的答應感謝自己的事。

和蔡邕遙敬了一杯之后,劉易便直接的問道:“蔡大人,現在是非常時期,城里紛亂,城外又隨時都可能暴發大戰。一旦發生兵變或者別的意外,事情將會一發不好收拾,在這個時候,不知道蔡大人為何請劉易前來赴宴?有事,也請蔡大人不妨直說。”

蔡邕聽劉易如此直接的問出來,他略為沉呤了一下,放下手上的酒杯道:“實不相瞞,蔡邕邀請太子太傅來前,還真的有幾個目的。”

蔡邕一臉坦然的道:“首先,的確是要謝謝劉易小哥你的,當初分文不取,供給我們一家人落腳的地方。另外,你還派了幾個人一路保護我們一家,為我蔡邕解了幾次危機。”

“蔡大人。這些客氣的話不說也罷,說真的,我們都敬重蔡大人的為人,敬佩蔡大人的學識。我劉易也只是盡一點應該的本份而已,蔡大人無須放在心內。”劉易謙虛的說道。

“非也,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劉易小哥的大恩大德,我們一家人沒齒難忘。”

“好了好了,再說這些客氣話,我都不敢再待下去了。”劉易搖手道。

劉易記得。一共是派了一伍的義兵明里暗里的保護著蔡邕一家子,有兩個義兵,是明著保護蔡邕一家的,所以,劉易知道蔡邕在說什么。

“好,那就不說這個了,蔡某要告訴你們的是,其實。并不是我蔡某專程的宴請你們,而是受人所托,務必要邀請太子太傅。跟太子太傅說一些事。”

“哦?受何人所托?董卓?”

“非也,是當朝太傅袁隗,當然,董卓也有一些話讓我傳達你給你。”

劉易奇怪的看著蔡邕,對他道:“先說董卓有會么話讓你傳達給我的吧。”

“董卓說,太子太傅劉易的確是一個少年英雄,但應該也要懂得識事務度大勢,如果愿意投效于他的話,他董卓隨時歡迎。并且,董卓還說。現在你只不過是領著那么一點兵馬,如果投效于他的話,他會讓你做統軍副帥。”蔡邕把董卓讓他轉達給劉易的話說了出來。

統軍副帥?這個價碼還真的挺大的了,以劉易現在的身份地位,也當得上如此。如果劉易答應了董卓之后,那么便等于是在董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以后二十萬西涼鐵騎,除了董卓,便是劉易說了算。或許,連現在董卓準備策反的呂布,今后在董卓軍中的地位,怕都不及劉易。

但是,劉易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董卓真的有心想拉攏自己,或者說真的想自己為他所用,那么,他必然是不會讓別人代為傳話,而是自己直接前來請劉易一起商議。所以,哪怕劉易答應了蔡邕所說的,到了董卓的帳下,劉易也未必可以成為董卓軍中的副帥,就算真的成為董卓軍中的副帥,也絕對不可能會得到真正的兵權。

“呵,算了,我和董卓沒有什么話可說的,不知道袁隗又有什么話想要和我說?”劉易自然不可能投效董卓的,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再說,董卓自己怕也知道不可能收服得了劉易的,所以,他也只是讓別人代為傳話,自己卻也懶得親自找劉易說話,如此,也顯得董卓特別的沒有誠意。

劉易倒是想袁隗要找自己,和自己有何話要說。和袁隗還有什么話可說的?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里去。劉易的心里暗笑,心想,袁隗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他才想到要與自己的軍隊聯合對抗董卓,嗯……那是不可能的。臨時聯合起來的軍隊,戰斗力非常有限,對董卓的大軍形不成什么的威脅,劉易可從來都沒有過這樣的打算。

“要知道,這董卓雖然狼子野心,但蔡某的官職,的確是由他舉薦而來的,這次幫他來傳話,也算是報了他舉薦之情。”蔡邕道:“另外,袁隗想要和你說什么,還是等他自己來再說吧。”

劉易聞言,只好點頭道:“也唯有如此,不過,話說回來,我和袁隗也沒有什么話可說的。”

“嗯,這個,老夫也知道,不管是董卓或是袁隗都和劉易賢侄你有著不少的恩怨。老夫也知道,相信賢侄你也絕對不會和他們虛與蛇委的。”蔡邕卻突然改了對劉易的稱呼,倒把劉易當成是自己的后面子弟似的打量著,好一會才繼續道:“實在是,請你來,是蔡某自己有事,要直接請你來,又怕耳目眾多,只好借董卓、袁隗都托我邀請你的時候,把你請來。”

“蔡大人的事,就是我劉易的事,有話直說便是。”劉易一時間還真的猜想不到蔡邕會有什么事要求到自己,見蔡邕說來說去都還沒有說到點子上,還真的讓劉易感到有點不太爽快。

“賢侄,你有所不知,董卓舉薦蔡某再進朝堂,蔡某也不想接受,后來他幾翻要脅,沒有辦法之下,蔡某才勉強答應。可是,董卓耍些小手段,一連對蔡某幾次晉升,營造出了一種蔡某是他的人一樣。這叫老夫有苦說不出啊。”

“那蔡大人意欲如何?”劉易聽蔡邕向自己訴苦。心里不禁一動,想到了某種的可能。

這蔡邕,怕也不是真心的受董卓招用,也不甘愿受董卓所制,現在,看他似乎也不欲為官,這豈不是說。劉易有了機會將他騙走的機會?

“不是我意欲如何啊,而是董卓逼得老夫沒有辦法,今天蔡某有一事相求,請賢侄你務必不要拒絕。”蔡邕此刻,一臉心焦。

“蔡大人,我劉易的意思很明白,有什么事,還請蔡大人直說便是了。只要我劉易能夠做得到的,就一定不會袖手旁觀。”劉易再三保證的道。

“呃……這個……”蔡邕幾欲張口,卻真的像很難開口似的。不但臉面漲紅,還張大嘴巴,遲遲都沒有說出來。

“蔡大人,有何難言之忍?如果不方便讓我等知道,那么戲某和賈先生、趙子龍兄弟先到外面等著,你和我們主公說事,你看如何?”戲志才察顏觀色,知道蔡邕要跟劉易說的可能是一些不能傳于他人之耳的事,他便提出要避一避。

“咦?對了!”蔡邕看著戲志才,不禁眼睛一亮。趕緊從主席位上站了起來,三步并作兩步的走到了戲志才的前面,一把將戲志才拉了起來,好像和自己的頭有仇似的,狠狠的拍了一拍自己的頭道:“呵呵,如果戲先生你們今天不在這里。我蔡邕還真的不知道要如何說才好,但現在有你們在,一切都好說。來來來,我兩一旁說話,劉易賢侄,賈先生、子龍,你們先坐著。”

蔡邕把戲志才拉到了一旁,然后和戲志才一翻比劃著手勢,嘰哩咕嚕的說了一通。

戲志才先是一臉認真的聽著,到后來便是一臉驚訝,再后,就是滿臉喜色。

好一會,蔡邕才老神在在的坐回了自己的席間,似乎一切事情都和他再也沒有半點關系的樣子。而戲志才,則一臉喜盈盈的走到了劉易的宴幾之前。

劉易被蔡邕和戲志才兩人的神色給弄得糊涂了。

正要發問之間,戲志才已經笑呵呵的向著劉易拱手鞠躬,深深的躬了下來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這、這……喜從何來?戲先生,你在搞什么?”劉易莫明其妙,瞪了戲志才一眼,又轉頭看了看蔡邕,想看看蔡邕到底和戲志才說了些什么話。

“咳咳……”蔡邕似乎看到了劉易想問什么,但是他卻咳嗽了幾聲,對戲志才呶了呶嘴,意思是想讓戲志才說。

“主公,是這樣的。”戲志才瞥了蔡邕一眼,神情像偷笑似的,對劉易擠眉弄眼的說道:“主公你們都聽我說……”

戲志才壓低聲音,在湊過來的賈詡和趙云之間,嘀嘀咕咕的說了起來。

聽戲志才說完,劉易也總算明白,這蔡邕為什么要請自己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蔡邕回到京中,董卓因為想借助蔡邕在清流名士之間的名氣提升自己的名望,所以,便極力的想請蔡邕出仕,以此,便可以讓天下人看到,他董卓,原來也是敬重人才的,可以虛賢納士的。

但是,瞥智如蔡邕等人,又豈能看不出董卓的狼子野心?以蔡邕寧折不彎的本性,又豈會真的投效董卓?所以,蔡邕是堅決不肯答應報效董卓的。

后來,還是董卓作出了妥協,他只要蔡邕出仕為官,并不需要蔡邕報效于他,當然,名義上,還是以董卓公開舉薦蔡邕為官的事。董卓便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哪怕蔡邕不肯真正投效自己,但他也想做出一種姿態,讓天下人都誤會,這蔡邕實質便是他董卓的人。

對于這樣的情況,蔡邕也沒有辦法可施,也只好任董卓為之。而且,蔡邕心里的想法,也是一種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態度。他的心里想著,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不受董卓擺布便可以了,至于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那就是日久見人心,今后用事實說話便是。

可是,蔡邕太低估了董卓的無恥。

這董卓,他還真的一門心思的想把蔡邕變成是自己人,如此一來,他在天下的名人名士當中,也就能夠說得上話了。更何況,那些真正的名士在民間的影響力,他也是知道的,只要這些名士說一句他董卓是好人,那么,十個百姓當中,怕有七八個人相信。

但如何把蔡邕變成了自己人呢?他便想采取像拉攏牛輔、李儒的做法,只要和蔡邕結成了親家,董蔡兩家聯姻,那么,這蔡邕便不得不完全投向他董卓了。

可是,讓董卓難辦的是,他董卓雖然還有女兒,可是,蔡邕家里卻沒有適齡的男丁啊,如此一來,這聯姻便有點煩麻了。。。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