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五百零六章 有雄心的匈奴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六章 有雄心的匈奴王

第五百零六章 有雄心的匈奴王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返回首頁

筆趣閣

“我們去刺殺,又不是去送死,所以,大劍師你不必那么臉凝重的交代后事。重要”劉易迎著王越那有點驚愕的目光,一副輕松的樣子道:“區區一個匈奴王,還不值得我們貼上性命,這次,我會和你們一起行動,尋找機會,一擊絕殺!”

“你不用去了吧?”王越想勸阻劉易,但是他卻不是那么會說話的人,不知道要如何勸阻劉易才好。

王越知道,別看劉易說得那么輕松,實質上,要刺殺一個異族首領并不是那么容易,更何況是匈奴的首領?在千軍萬馬之中刺殺敵軍的首領,那絕對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王越有過這樣的經驗,所以,他的內心里并不想劉易也去冒險。雖然王越的嘴上從來都沒有說過什么,但是,他的內心里,還真的把劉易當作是自己人來看待,把劉易當作成一個知交好友,或者說,已經把劉易當作是他的主公來看待了。以劉易現在的身份地位、人品武功,的確也是值得他王越追隨的人,這么危險的事,又怎想劉易去冒險?

“呵,只要殺了這匈奴單于羌渠,他們便必定便會撤軍,退回到關外去。”劉易舉手止住了欲勸阻的王越,道:“刺殺之事,事關重大,也只有擊殺了他們的王,這些異族聯軍便會失去了主心骨,陷入混亂,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之下,這些異族聯軍便只能在大雪封山之前退回關外去。如此,才可以讓更多的并州百姓免受厄難,所以,我們的刺殺一定要成功。”

估計不用多久,便會有大雪,如果現在把那匈奴單于羌渠擊殺,這些匈奴聯軍便非退不可,沒有人可以統一指揮他們的情況之下,還敢留在大漢國境之內那么他們絕對是死路一條。不說另外那五萬烏桓騎兵會不會再和匈奴人一起共同進退,便是匈奴人當中,能不能團結在一起都成問題。單于一死,那這個左賢王及右賢王又或是別的王子,都要急著爭取這個大單于可汗之位,所以,這個左賢王絕對不會再留在并州,必會回去爭取遲快做大單于。如果他留在并州的話,那么這大單于這位怕便會落到別人之手,再也沒有這個左賢王的什么事了。

歷史上這個左賢王便是在單于羌渠被刺身亡之后,護尸返回塞外,自命單于,還要通過好一段時間,才可以真正的掌握匈奴大權。

所以,這次刺殺,的確是事關重大。

“既然你心意已經決,那么我把史阿他們一起帶去?”

“嗯讓史阿他們也一起行動吧,千軍萬馬當中,總要有人掩護牽制也要人手把退路定好。”劉易點頭道:“那你們準備一下,我也回去準備好,明天一早就出發。”

如果黃忠、趙云、甘寧他們都來到了的話,那么劉易可能會把他們都一起帶去,畢竟,他們三人都是箭術高手,有他們在,可能只是用箭遠遠的便可以擊殺了那匈奴王,但是他們現在還沒有這么快來到,時間不等人劉易也不能等他們來到再動身去刺殺了。

劉易也沒有什么好準備的,就只是把攀爬工具帶上,跟黃舞蝶要了一柄柳葉彎刀帶著,因為劉易覺得黃舞蝶的柳葉彎刀要比長劍更方便攜帶,藏在身上別人都看不到身上帶著武器,張芍的那柄小金刀也帶上。除此之外劉易還調動一些人手保護好家里的眾女,那兩百騎兵,也都調來了振災糧官府。

進皇宮一趟,為皇上輸送一道元陽真氣,并告訴皇上,自己恐怕要離開幾天,這道真氣差不多可以讓皇上維持三天左右,但是三天之后,這真氣消耗完,如果劉易還沒有回來的話,皇上便有可能會渾身痛癢。不過,只要皇上能夠克制住這種痛癢,堅持多一兩天沒有問題。也就是說,劉易有五天的時間行動,五天之內,必須要趕回皇宮。

賈詡和荀文若也勸劉易不要親自涉險,不過,劉易卻不能聽他們的。帶上典韋、十八親衛,一早便在城外等著王越。

王越把他的十八個出師弟子都帶來了,他們十九人,加上劉易這二十人,一共是三十九人。

除了典韋和十八親衛之外,劉易和王越他們,幾乎不約而同的都是全身黑衣,就差沒有蒙上黑面巾,如果再蒙上黑面巾,便真的算是一隊神秘黑衣人了。

三十九匹快馬,坐船渡過了黃河,馬不停蹄的直撲并州州府。

并州州府,也就是太原晉陽。

劉易和王越這一行人,到了晉陽城外的時候,剛好是天剛剛亮。這一次,還真的算是日行一千夜行八百了,一路除了停下吃喝,別的時間都是在趕路。如此,剛好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剛剛好趕到并州晉陽。

按正常來說,根本便不可能這么快便趕到目的地的,如此趕路,戰馬也吃不消,但是劉易無私的分別為他們的戰馬輸了真氣,激發了戰馬的潛力,如果,才不至于跑死戰馬。

劉易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戰斗過了,他體內的元陽真氣可以充得滿滿的,特別是近段時間和那么多女人一起胡混,真氣都多得浪費了。所以,現在為戰馬輸送一點元陽真氣并不會損失劉易多少真氣。

并州有好幾個大郡,晉陽、雁門、上郡、河西、河東、上黨等等。劉易已經從前方送回朝廷的一些軍報了解到,匈奴聯軍攻下雁門關之后,留下的一萬匈奴騎兵,他們除了守衛雁門關之外,還可以對雁門郡的地區進行搶掠。

那右賢王,帶著他的親軍,去了上郡地區搶掠,而那五萬小數部落的異族游騎,則到了并州中部地區的河西郡搶掠。這些,可能是異族聯盟時便定下來的利益分配,各部落分配到某個地方去搶掠,搶到什么便是誰的。

洛陽往北過了黃河,便是河東郡,不過,匈奴人還沒有來到河東,現時河東的百姓再拼命的往南渡河避禍。

實際上,匈奴聯軍攻擊邊關進攻雁門關的時候,邊軍早已經點起了烽火烽火臺的大火早已經將匈奴侵犯邊關的消息傳到了各地。如此,各地的城鎮都有了一點準備。

朝廷官府,的確是非常無能,但是,面對異族的入侵時候,都會第一時間組織起軍民守城。因為不管是窮人富人貪官、清官,什么都好,他們都知道,那些異族人都是一些野蠻不講理的野蠻人,他們來了,可不管你們是什么人,都是殺了搶了。所以,在國難當頭為管是誰,都會拿起武器共同抵抗外敵的。如此一來,也使得那些到處搶掠的匈奴聯軍騎兵的搶掠并不是那么的順利。至今也只是雁門關及匈奴主攻的晉陽城陷落,上郡、河西郡等郡城,并沒有陷入匈奴人的手上。

呵呵,有了準備的情況之下,匈奴人想要攻下一座城鎮,沒有十天半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那是休想可以攻得下。

劉易等人夜間經過上黨郡的時候,那兒正在上演著攻城戰,匈奴人居然急到夜晚都在攻城了。劉易知道,異族游騎,向來都是以戰養戰的他們進關,本來就是為了掠奪物資的,絕不可能攜帶大量的糧草,更沒有什么的后勤補給,所以,一旦不能在短時間之內攻下城池奪取糧食補給,他們便有可能會面臨著一個斷糧的情況,所以,才會急著要攻下郡城,掠奪補給。

說實在,匈奴騎兵的弱點太多了,他們的糧草補給便是一個最大的弱點。別看他們來去如風,可是,絕對不能作持久的戰斗的,他們也很少會打持久的攻城戰,一般的城鎮,只要能夠守得上十天左右,攻城的異族人便會不戰自退。

另外,騎兵講究速戰速決,機動靈活,但是拿來攻城的話,那便是送死。另外,當他們在攻城的時候,便等于暴露了他們的行跡,這也是他們的弱點,如果當初袁隗、何進等人能夠早聽從劉易的建議,早早便在洛陽集結好大軍,那么在匈奴人攻城的時候,大軍便可把攻城的匈奴騎兵圍起來,再配合城里的軍民,里應外合,絕對可以擊敗匈奴騎兵

可惜,現在才開始集結軍隊,怕沒有三兩天,大軍是不可能渡河作戰的。如果劉易手上有一支兩千人以上的騎兵,在那匈奴人夜間攻擊上黨郡城的時候,劉易完全可以從匈奴人的背后突襲,說不定,還真的可以一舉擊潰他們,最少都可以給他們一個沉重的打擊。

不,攻擊上黨郡的不是匈奴人,而是烏桓騎兵,劉易見過烏桓騎兵,所以,哪怕是夜間,劉易也認得出,那些裝束衣甲,應該就是烏桓人的騎兵。

劉易等人把戰馬藏在密林里,小心的在晉陽城外轉了一圈,大致了解了一下現在晉陽城的情況。

晉陽城,城高幾丈,雖是一座中等的郡城,比宛城略小。之所以那么快被攻下,而是匈奴騎兵一進關之后,便直撲到這里,幾乎和遞送軍情的漢斥候一起到達,使得鎮守晉陽的丁原根本就來不及做好守城的準備,如此,才會被匈奴人那么容易的攻了下來。

現在,城外扎滿了匈奴人的軍營,如果單從軍營來算,怕是十萬左右匈奴騎兵的駐扎營地。但是劉易知道,現在在晉陽城的匈奴騎兵,絕對不會有那么多。

王越的殺手弟子,悄無聲自的抓了一些匈奴的喉舌來,通過逼問知道果然如此。

前幾天,匈奴人的七萬騎兵及烏桓人的五萬騎兵一齊到達晉陽城下的確沒有錯,但是在匈奴王下令禁止掠城之后,烏桓人的五萬騎兵便分兵到別處去攻城掠地了。

烏桓人首領蹋頓,領著兩萬騎兵進攻上黨郡,另外的三萬騎兵分為三路,分別進攻晉陽和幽州之間的咽候要塞壽陽、白馬、樂平三地,企圖打通從晉陽通往幽州的通道。

攻下晉陽的匈奴單于羌渠,親率一萬親騎進了晉陽城內坐鎮,接管晉陽城,另外留下兩萬騎兵在城外駐守,別的四萬騎兵,也分成四路,派他們去肅清晉陽四周的城鎮,消滅守城頑抗的漢軍,并占據那些城鎮準備著做長久的占領準備。

這匈奴單于羌渠,也是一個有著一定遠見的雄主,他很清楚的認識到,自從他們匈奴族依附了漢人之后這一百幾十年來,他們的生活似乎的確是比以前富足好過了很多,人口的繁衍也增加了許多。漢人的文化、漢人的繁榮,讓他見識、認識到,在大草原上過著那種居無定所,餐風宿露,那是不可能會真正的強盛的如果一個民族想要得到長久的繁衍富強,那就必須要學習漢人的文化,學習漢人的長處,取長補短,如此才有可能真正的使得了族強盛。

所以,這單于羌渠,特意請了或者擄掠了不少漢人的識字的先生,請他們來教自己學習漢字并讓他身邊的人一起學習漢字,學習漢人的文化。那個左賢王,之所以可以經常作為使者進入漢廷便是因為他學的漢人文化學得最好。

通過學習,單于羌渠明白了一件事,漢人之所以富強繁榮,主要是他們懂得農耕衣織,那是因為漢人有著那些氣候適宜、適合耕種的土地。所以,明白到這一點,單于羌渠一直便有一種打算,要真正的占據一片適合耕作的地方來作為他真正的發展地盤。只要有了適宜耕種的土地,他便可以把族人都遷去,去學習漢人的耕種如此,便會有了糧食,解決了族人沒有糧食的問題。

可以說,這一次入侵漢境,是這單于羌渠蓄謀已久的計劃。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下令攻下晉陽之后不準屠城搶掠,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的族人想要學懂耕作,還得要一些漢人的幫助,把漢人都殺了的話,必然會引起漢廷的的憤怒,如果漢人真的調動重兵來攻打他的話,他怕也不能長久占據這里的地方,如此,便不可能談得上要將族人遷跟學漢人學習耕種的。單于羌渠的計劃,便是等占據了整個并州之后,然后再和廷談判,兵指洛陽,逼漢廷把并州之地劃歸為他們匈奴人所有,互相約訂契約。

他知道,只要讓大漢朝廷認同自己占據了并州的合法地位,他們才算是正式占有了并州。為了行到并州,單于羌渠甚至還有再次向漢廷稱臣的打算,只要漢廷同意把并州劃給他匈奴一族,把并州作為匈奴一族的聚居之地,那么,他覺得便是再向漢廷稱臣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他的心里很清楚,只要得到了并州,把族人遷進來,不用多久,匈奴一族便會真正的富強起來,到那時候,便是漢人向自己匈奴稱臣的時候了。

呵呵,可以說,這個單于羌渠還真的是挺有野心的,也的確有著一定的遠見。而實際上,匈奴人的確是假意向漢人稱臣,進行大量的遷徙,把他們的族人遷入并州,并一度強盛。不過,那都是三國之后,五胡亂華的時候了。當時的朝廷,已經不是漢廷,而是司馬家的晉廷了。

后來,其實也不是很久,約是304年,劉淵自稱漢王,在并州晉陽成立了國號為“漢”的朝廷,史稱“劉漢”。呵呵,別誤會,這個劉淵并不是真正的漢室宗親劉家的后人,實質他便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匈奴人,只不過是曾被賜姓劉,為了想統一天下,便借這個名號,成立了一個“漢廷”。后來的“前趙”、“后趙”都是匈奴人的政權。

反正,這個匈奴單于羌渠,的確是一個極有遠見的雄主,正因為是他定下了匈奴一族發展的基調,才會有后來匈奴一族的興盛。只不過,異族人便是異族人,無論怎么樣,都是難以教化的,他們仿似天生便是賤骨頭,天生殘虐,哪怕是學習了漢人的漢字,學習了漢人的一些生活技巧,但是卻終始都改不了他們骨子里的那種嗜血好殺,殘暴不仁的劣根性。漢人,被他們無情殺害,動輒屠城為樂,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直到后來的武悼天王冉閔發出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殺胡令,才真正的將匈奴一族差不多滅族并趕回大西北去,拯救了漢族命運。

扯遠了,且說劉易等人從捉來的喉舌問清楚了現在晉陽城內的情況,不禁便有點犯難了起來。

這匈奴單于羌渠,他已經把這晉陽城當作是他的大本營,率了一萬騎兵進城,占據了官衙。城外,留著兩萬騎兵封鎖城池,也就是說,想刺殺匈奴王羌渠,那就必須要潛進城去行刺,可是,現在進城都有問題啊,而且,就算是進了城,城內也有上萬的騎兵護衛著匈奴王羌渠,還真的有點棘手。

如果是在野外的軍營,潛進去殺了匈奴王羌渠,再制造一點混亂,可能都可以趁亂逃生,可是,在城內,就算是殺了匈奴王羌渠怕也不好逃走啊。

不過還好,從捉來的那些匈奴騎兵的口中問出了那個匈奴王羌渠的所在,只要知道他人在城內的官衙,那么就好辦,最起碼的,知道了人在那里,便可以作出針對性的安排。

“如今的情況,唯有等我晚上潛進去殺了那匈奴王了,他人在城里,里外都是他的騎兵,我們這么多人去了也是送死。所以,你們都別去了。”王越看著遠處的城墻道。

“呵呵,不用急,再想想辦法,我們去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先回復精神元氣再說。”趕了一天一夜的路,眾人都有些疲勞。

回到了密林,小心的牽著馬,穿行于林間,找到了一個無人的幽谷。

昨晚來時,一路小心的繞開碰到的匈奴騎兵,為了不暴露行蹤,連落單的匈奴騎兵也沒有動手擊殺,免得惹得匈奴騎兵的搜索,可是說,匈奴騎兵根本就不知道城外存在著劉易這三十九個刺客。

現在多想無益,在幽谷內和著泉水吃了干糧,安排好哨崗之后,大伙席地休息。

到了中午的時候,大伙的精神元氣都恢復了。

“師父,徒兒去問清楚了,城外那么多軍營,原來那些派出去搶掠的匈奴騎兵會在晚上的時候回營,等白天才會再出去搶掠的。不過,城外的匈奴騎兵卻不準進城,只會有一小部份的人,會把搶掠到的糧草及貴重的錢財送進城里去。”

一個矯健的身影從密林中鉆了進來,走到了王越的面前單膝跪著道。

在另一旁的劉易,聽到這清脆的聲音,這才知道王越的弟子當中居然還有一個女徒弟。

“做得好,你先休息一會,等晚一點再去查探一下。”

“是,師父。”

“等一下。”她站起來,正要轉身離去,劉易卻叫住了她。

“嗯?”她不禁側頭望向劉易,等待劉易的發話。

劉易這才看清楚了她的臉面,是一個相當清秀又帶著一股冷傲的女子,只是她作著男裝黑衣的打扮,她的胸脯,也明顯是用布塊裹了胸,并沒有看出特別的挺突。

“你剛才說,那些外派出去的匈奴騎兵會在晚上回來城外的軍營?”劉易問道,問完后卻又像才醒起的趕緊對她拱手道:“呵,對不起,一起趕路走了一天一夜,我竟然都沒有發覺還有一個女子,請問姑娘……”

“她叫元清,是我游歷的時候救下來,看她無依無靠,便把她帶回來,收為弟子。”王越代為介紹了一下,說完又轉頭對她道:“元清,以后你們要叫劉易為主公,今后就要聽劉易的命令了,他的命令,就是為師的命令。”

“啊?師父,你、你不要我們了?”元清一聽,沒有答應劉易的問話,反而是有點急的有點驚慌的道。

“呵呵,總不能一輩子靠殺人過活,跟著劉易,相信你們都會有一個大好前程。”王越微笑著裝出很自然的道。

筆趣閣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