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帝國聯軍守或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帝國聯軍守或攻?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帝國聯軍守或攻?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19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快捷翻頁→鍵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帝國聯軍守或攻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帝國聯軍守或攻

熱門、、、、、、、、、

帝國聯軍方面,他們暫時算是戰勝了漢軍一次,把漢軍從底格里斯河的西岸趕回到了東岸去。從而救安息帝國帝都于危難時刻。

如果是單從這一次的戰爭的局部形勢來看。這的確算是西方帝國方面的一個偉大勝利。

因為自從漢軍從東方而來,一直到了現在。西方帝國方面,可以說還沒有真正的有過一次在正面的戰斗當中,將漢軍打退,并且收復了失地的戰例。

不久前的那一次,雅利亞部族對朱然的那一支才兩千來騎兵的漢軍的伏擊之戰不算。不是說雙方戰斗的兵力太少而不算,而是指那一次并非是漢軍占據了雅利亞部族的地盤而被他們殺敗擊退的。

所以說,這一次西方帝國的勝利,相對于整個與漢軍相持交戰的過程來說,的確是難得的一次偉大的勝利。

可是,這次的勝利,卻并沒有讓安息帝國皇帝沃洛吉斯五世以及羅馬帝國的統軍主帥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等人覺得有什么的高興。尤其是對于他們這兩三百萬的帝國聯軍而言,這一次的表面勝利,亦沒能讓他們感受到有什么鼓舞的激動。

因為這一次他們對漢軍發起的進攻,他們不僅占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并且,還等于是對漢軍有著突然攻襲的因素在內。

漢軍方面,的確從一開始就沒有預料到西方帝國會忽然殺來如此多的軍馬。

可是,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西方帝國方面竟然也未能全功,居然滅不掉安息帝國帝都城前的這一支五十多萬的漢軍軍馬。

這個,當真的要說起來,他們不僅沒有滅掉這支漢軍軍馬,反而是自己帝國聯軍方面的拆損更多。

后來的戰報統計出來后,更讓西方帝國聯軍方面高興不起來。

因為他們的兵力損失,超過了十萬人馬,而漢軍方面,卻只是折損了數萬人馬。

如此,可見漢軍的難以對付。

從漢軍在看到他們帝國聯軍攻殺前來的時候,漢軍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就做出了有針對性的戰術。放火燒營,阻敵兩面的進攻,又能在短時間之內,在一面大營之前,布好了防御陣地,讓向漢軍大營進攻的帝國聯軍傷亡慘重。

再到后面,漢軍再次縱火阻擋住他們帝國聯軍的正面沖擊。然后果斷率軍突圍。

這才僅僅不過是兩三萬的漢軍騎兵,居然就能沖擊得他們數以十萬計的大軍無力阻擋。可以說,如果不是他們帝國聯軍的軍馬實在是太多,如果就僅僅只是數十萬的軍馬的話,他們都要懷疑,是否就會被漢軍的那兩三萬的騎軍所擊潰。

跟著,殺到了底格里斯河的河邊,眼看他們就可以沖殺上去滅了那些還沒能渡河逃走的漢軍軍馬。可是,這就在他們帝國聯軍近在咫尺的距離,卻又被漢軍的少量軍馬將他們大軍給敵住,讓他們一時難以沖殺過去。這當中,盡管有著那些鐵蒺藜的很大功勞。但是,如果沒有漢軍的那兩萬多的騎兵的難纏,那些小玩意也不可能阻擋得了他們的大軍數小時的時間。

從這些種種來看,他們得出了一個讓他們心底極為沉重的結論,那就是漢軍實在是太過強悍了。

他們的心里,其實都明白,他們所攻擊的這數十萬的漢軍,其實并非是真正的漢軍,只是一些原貴霜帝國的軍馬而已,是漢軍所說的所謂的印度軍團的軍馬。

再由此推斷,才兩三萬的漢軍騎兵,就如此難以對付,一旦讓真正的漢軍大軍殺到,他們又將要如何面對呢?

暫時看來,他們的確占據著一個兵力上的優勢。

可不用想,這個優勢也只是暫時性的。因為,現在如果要跟大漢帝國方面比兵力,那怕真的是找死的行為。

不要說在早前,在貴霜帝國便已經確實存在著近五百萬的漢軍大軍的存在。在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與阿邪王談判達成了協議,聯盟了之后。他又從阿邪王的口中獲知,在西北方向的,還有著另外的一支兵力超過了兩百萬大軍的漢軍大軍。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沃洛吉斯五世卻更早就知道了一些消息。那是他跟匈奴人阿甲王談和的時候,他曾向阿甲王了解過一點他們匈奴人為什么會突然闖入他們安息帝國作亂的起因。

那個時候,阿甲王就已經向沃洛吉斯五世透露了他們匈奴人是被大漢帝國的大軍殺敗,逃離了自己的部族駐地的經過。

其實,在早前,有漢軍突然從里海殺到了拉伊圣地的阿莫勒地區,沃洛吉斯五世便猜測到,那些漢軍應該就是阿甲王所說的攻殺到他們匈奴人部族所生活的北方大草原的那些漢軍。

只不過,沃洛吉斯五世知道了又如何?單單是來自于貴霜帝國地區的漢軍,便已經是他安息帝國應付不了的。他又有什么的心思去考慮從北方殺來的漢軍?

更何況,那個時候,他眾叛親離,跟羅馬帝國亦產生了隔應。在那個時候,他也更希望羅馬帝國承受更大的威脅。只有給予羅馬帝國足夠的威脅,羅馬帝國才會真心的出兵來一起共抗漢軍。

這不,現在不就是來了?

世事就是這樣,一天屠刀還沒有落到頭上,他們就不會緊張,就不會害怕。

只有像現在這樣,讓羅馬帝國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大漢帝國的威脅。如此,他們才能夠不顧一切的起兵抗擊漢軍。不到時候,任他沃洛吉斯五世說再多也沒有用。

也只有像現在,沃洛吉斯五世才認為是他可以信任羅馬帝國,才值得他跟羅馬帝國方面真心的合作,共進同退。

但是也正如沃洛吉斯五世自己所想的那樣。不管如何,說再多什么也沒有用。關鍵的,還是要看他們接著下來,要如何面對漢軍的進攻。

這個對于他們帝國聯軍方面來說,的確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更希望漢軍就此罷手,不會再向他們西方發起進攻。又或者,他們希望漢軍的進攻不要來得那么快,起碼要給他們一點時間來準備。

就目前的情況,西方帝國聯軍方面,似乎也沒有太多的更好選擇,那就是唯有據底格里斯河的西岸,依據大河的天險來對抗漢軍。

可是,這河岸防線實在是太長了,哪怕他們有著兩三百萬的大軍,也未必可以真正守得住這底格里斯河的防線。

在如何防守方面,西方帝國聯軍方面就出現了不少的分岐。

首先是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認為,他覺得,現在防守底格里斯河防線并不是明智所為。因為,漢軍可以從北方的底格里斯河上游殺來。還有,現在他們誰都不知道漢軍會在什么進候對他們發起全面的進攻。

可以說,現在漢軍就在河對面,隨時都有可能攻殺過來。所以,他認為,要不,他們就干脆渡河,主動尋求與漢軍決戰,趁現在底格里斯河對岸的漢軍還沒有調整好兵力,其大部的漢軍還沒有來到河對岸的時候,他們帝國聯軍大軍主動出擊,這一次,他們所有的軍馬都不作保留,全軍出動,就是要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完全碾壓漢軍。

他們,并不希望就此就可以完全擊敗漢軍,但是他們卻希望看到漢軍退卻,最好就是一直迫得他們退回到貴霜帝國的地區去。

這樣,其實也很適合安息帝國方面的利益。因為帝國聯軍如果主動渡河作戰的話,并且當真的能夠迫退漢軍,那么就等于是為他們安息帝國收復國土。

還有,更有利于沃洛吉斯五世的利益的是,他的大軍只要殺回到底格里斯河的東岸,那么他就可以順勢借帝國聯軍的勢力,將原來的那些背判了他的地方也收復回來。這不僅僅是收復地盤的關系,同時,他還可以順勢擴充軍馬,直到最后完全恢復他對整個安息帝國的統治。

應該說,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的這個計劃,雖然有點冒險,可是卻真的處處都有利于沃洛吉斯五世。按說,沃洛吉斯五世應該是舉雙手同意才對。

但實際上,沃洛吉斯五世卻并不贊成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的冒險做法。

隨著對漢軍的認識,沃洛吉斯五世的心里就越沒有底氣,對漢軍就越恐懼。

尤其是這次看到了漢軍僅三萬左右的騎軍就能殺得他們帝國聯軍毫無辦法。他就很難想象,如果他們的軍馬要面對更多的真正的漢軍的時候,這一場戰爭還要如何打。

以前,曾主動派出百萬大軍渡過印度河向漢軍發起攻擊。但是那足足百萬的大軍,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全軍覆滅。試問,帝國聯軍方面又有幾多個百萬的大軍?

還有,他親眼見識到了,漢軍的攻擊實在是太過凌厲,那些遠程殺傷武器,是他們大軍的克星。這一次,漢軍似乎并沒有動用到太多的那樣的武器,但是誰知道河對岸的漢軍準備了多少那些遠程殺傷武器呢?

還有就是,就是他們眼前的問題。

他們既然想到,可以利用這底格里斯河的天險來阻擊漢軍。那么同樣的,他們要渡河過去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漢軍所搭建的那三條浮橋,漢軍方面并沒有破壞,還留在河面上。但是,他們帝國聯軍,是不可能從這三條漢軍所搭建的浮橋殺過河去的,河對岸漢軍重兵所守,豈是他們可以搶奪得到這些浮橋的控制權的?

事實上,沃洛吉斯五世已經下令讓下面的軍士破壞那三條浮橋了,只是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阻止了。

他們帝國聯軍方面,卻不懂得如此在河面上搭建浮橋的方法。想要渡河,他們就只能打制一些船只什么的。這些,恐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可以。

沃洛吉斯五世再考慮到,他現在就只有不到百萬的帝**馬了。這一旦要主動渡河攻擊,那么就勝負難料,十分不樂觀。他一旦失去了這點安息帝國的軍馬。那么他就等于是真正的敗亡了。

所以,他是絕對不會讓自己這最后的軍馬去冒險的。

既然沃洛吉斯五世反對主動進攻,那么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同樣也對渡河進攻的辦法沒有足夠的信心。

跟著他又提出了第二個方案,但是同樣遭受到了沃洛吉斯五世的反對。

其實,相對而言,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的第二個方案,更切實可行一些。

那就是他們留下小部份的軍馬,留守在這底格里斯河岸。盡可能的拖延漢軍的進攻時間,這些軍馬,要守到實在是守不住了,他們才能夠撤退。

其后,他們西方帝國的聯軍,直接放棄安息帝國的帝都,全都撤回到幼發拉底河西岸,然后于幼發拉底河西岸構建防御工事,據河防守。另外,因為他們羅馬帝國方面,一直跟安息帝國處于一個敵對的立場,在其西方方向,他們一直都有固定的提防安息帝國方面的軍事要塞以及防線。現在,卻正好可以利用來提防抵敵漢軍的攻擊。只需要增加兵力,加固一些地區的防線,那么就能很快形成一條比較全面的堅固的防線。依據這條防線,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倒有點信心,可以抵敵得住漢軍的進攻。

他不敢說長久,但是,肯定可以跟漢軍周旋一段時間。

可是,這樣一來,就等于要讓沃洛吉斯五世放棄他的帝都,甚至徹底放棄了他的整個安息帝國。因為幼發拉底河西岸的地區,他也等于是分割出去給羅馬帝國及匈奴人了。這就是說,沃洛吉斯五世其實就等于是完全亡國了,再了沒有一分屬于他安息帝國的領土。

這點,他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的。

事實上,他亦早就抱著必死的決心了。所以,他更希望,現在的帝國聯軍,可以留在底格里斯河,為他死守住這屬于他的最后的一點領土,守住他的帝都。

如若要讓他撤離帝都,這于他而言,似乎已經沒有了什么的意義。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