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各種影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兵之霸途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各種影響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各種影響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22日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漢軍向安息帝國的地區發起了攻擊,這的確引起了安息帝國舉國的慌亂,使得原本就已經是混亂的局面更增添了一份不安一份危機感。

可是,漢軍雖已經攻破了他們的巴基斯坦防線,但是還沒有完全占據整條數千里長的巴基斯坦防線。并沒有大攻進據他們安息帝國的跡象。

眼下,也就只是攻占了他們安息帝國的極北及極樂的一小塊地方而已。

當然,這些似乎也不是最為重要。最為重要的是,那些還沒有遭受到漢軍攻擊的地方的安息帝國的勢力以及那些地方的民眾,他們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漢軍似乎并沒有他們安息帝國方面所宣揚的那么的兇殘可惡。

根據現在流傳出來的消息,那些已經被漢軍占據了的地區。當地的那些安息帝國人,他們非但沒有遭受到漢軍的劫掠,反而還獲得大漢方面的救濟。

許多原本已經是斷糧,已經難以生存下去的安息帝國的民眾,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不僅僅如此,據一些從漢軍控制區流傳出來的消息說,那些地區的原安息帝國的民眾,他們不僅能從漢軍的手上獲得可以生存下去的救濟糧,還能獲得一些田地,還有房屋等等。反正,似乎那些被漢軍控制的地區當中的原安息帝國的民眾,他們的生活似乎要比以往都好得多了。

這種事兒,是那些安息帝國的民眾沒法想象的,從來都沒有呼說過的。

以前,他們也試過被別的部族攻擊的事,但是如果他們落在那些部族的軍馬手中,不死都得脫一層皮啊。起碼,會受盡屈辱,尤其是他們當中的女子,肯定會被折磨得生不如死。

可是,這些情況,在漢軍控制區當中似乎還沒有呼說過。那些漢軍,居然沒有對他們的女人動手,連他們的女人都沒有遭受到侮辱,這樣的情況,對于他們來說,還真的是破天荒了。

反正,現在那些還沒有被漢軍所占的地區當中的安息帝國人,他們聽到太多有關于漢軍對他們安息帝國人有利的方面的消息了。

這種事兒,聽說得多了,他們也便自然而然的,從潛意識當中生出了原來這些漢軍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可怕嘛。他們以前應該是被自己的帝國方面蒙蔽了。如今,自己的帝國方面都不管他們了,也管不到他們了。那么,現在就算是被那些并不似是窮兇極惡的漢軍所占了自己的地方也算不了什么。

反正,漢軍不會亂殺人,也不會搶奪他們的錢糧,不會侮辱他們的女人,甚至,還會幫助他們。這些,全都是好事情啊。

如此一來,他們還有必要要害怕那些漢軍么?

完全沒有必要了啊,是不?

他們來,咱們就投降,歸順大漢。甚至,最好將自己的狀況弄得凄慘一些,如此,說不定還能從漢軍那里獲得更多的好處呢。

這些,是一般的安息帝國的冒出來的念頭。

而對于安息帝國方面的那些地方土豪,當地勢力的那些。他們除了有這樣的想法之外。還多了一些饒幸的想法。那就是想到,既然漢軍并沒有傳說當中的那么的可怕,那么他們是否也可以適當的進行抵抗?

要知道,對于那些現在已經掌握了權勢的人來說,他們自然是更希望繼續享有現在的一切,自然不太愿意將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的手上去的。

他們現在,大多都抱著這樣的一種萬一的心理。想著,就算到時候漢軍打了過來,他們實在是打不過,沒有辦法了,那么到時候再投降,如此,依然還一樣可以獲得如同一般的安息帝國人的待遇。

漢軍不會亂殺人,不會劫掠,不會欺凌他們的女人。如此,他們還怕漢軍什么?

如果到時候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先將自己的錢糧財物等藏好,再投降大漢便是了。藏好的財物,以后再慢慢的拿出來花。

可以說,漢軍的一系列對安息帝國人的治理政策,雖然說可以很好的將已占地區治理得很好。但卻多少都對那些還沒有占據的地區的安息帝國人產生了一種負面的影響。是對漢軍將來占據他們地區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漢軍真的不是什么的救世主,不是前來布施恩惠的。但是,讓他們有了這樣的誤會,有了這樣的準備要蒙蔽漢軍的思想萌芽,這的確不是一種很好的現象。

而這些安息帝國人萌芽了這樣的思想,漢軍方面,其實還真的不知道的。

大漢方面,也不太可能洞釋得到那么多安息帝國的內心思想世界啊。

但是,現在這一次,歪打正著。

由于朱然所率的那一營漢軍騎兵遭受到了雅利亞人的謀算攻殺。激怒了孫策,也讓孫策意識到了現在漢軍的這一種現象。那就是漢軍對安息帝國人所展露的,幾乎都是對他們這些安息帝國人比較優渥的一方面。而漢軍鐵血殺戮方面的手段,卻沒有向安息帝國人展現出來,這讓那些安息帝國人產生了一種以為漢軍不會殺人的思想。

所以,孫策認為,適當的時候,一定要讓安息帝國方面深刻的認識到,漢軍,并非不會殺人。而漢軍殺不殺人的條件,卻要看他們這些安息帝國人的態度。

漢軍并非是專程來救濟他們的,而是要來統治他們的。只有他們真心歸順大漢,一切都以大漢的意志為意志,如此,他們才有可能獲得漢軍的優渥的政策對待。

對于那些但凡是對漢軍有半點反抗,有半點不忠誠的安息帝國人,漢軍會讓他們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漢軍,什么才是叫做血腥手段。

現在漢軍三軍還沒動,但是的確也震懾住了許多漢軍控制區之外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安息帝國的勢力。

無論是原來地方官府脫離了安息帝國中央集權之后的軍馬,還是那些部族人馬,或是那些落草為寇的流匪。在收到了漢軍放出來的風聲,說要滅絕雅利亞部族之后,他們全都安靜了下來,都不敢再亂動了。

其實,孫策所想的,漢軍似乎沒有對他們安息帝國展露漢軍的鐵血手段,這個倒也不至于。只不過,這應該也是人的天性了,或者是劣根性。

因為,大多都只會看著眼前的,會習慣性的遺忘一些往事。

遠的,漢軍對貴霜帝國用兵的時候的情況就不說了。就說他們安息帝國方面,當時的帝國盟軍出動了近百萬大軍渡過印度河攻擊漢軍,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全軍覆沒的事。這就足夠讓他們安息帝國方面驚懼了。

何況,漢軍這分別先行占據了安息帝國的北端及東方一角的時候,漢軍也不是不殺,只是相對來說,受到漢軍救濟的安息帝國人,要比被漢軍所殺的安息帝國人的數量更多罷了。如此,自然而然的,讓他們忽略了一些事實。

但也的確如孫策所想的這般。現在,漢軍的確還沒有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殺戮舉動。所以,還沒有讓普遍的安息帝國人夢醒。還沒能徹底的破滅他們安息帝國人心里的那一份希望。

所以,孫策希望,通過這一次對雅利亞沖部族的清洗,讓這些安息帝國人清楚的認識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屬于他們安息帝國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們必須要順服于大漢的腳下才能再有生路。

大漢天威不容侵犯,如果他們誰還敢抱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希望,還敢與漢軍敵對。那么他們就得要明白,承受大漢怒火的后果。

漢軍宣揚要滅絕雅利亞部族的消息,自然也很快就傳到了雅利亞部族,傳到了提提亞巴布爾的耳中。

這個消息,也的確讓雅利亞人的部族陷入了一種驚慌的狀態當中。

也因為這個消息,讓雅利亞人的內部,有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個,自然就是因為害怕,驚懼漢軍的進攻,希望自己的部族首領能夠及早補救。他們認為,漢軍對待安息帝國人的優渥,應該是確有其事的,他們只要歸順了大漢,那么他們也一樣能夠獲得大漢方面的救濟。起碼,他們應該不會因與漢軍為敵而丟了性命。更加不會因此而讓整個偉大又高貴的雅利亞人部族亡種滅族。

他們的意見,就是希望他們的部族首領,最好能夠在漢軍出兵之前,馬上派人前往漢軍控制區,向漢軍投降。

而另一種聲音,就是堅決要與漢軍對抗到底的。這一部份人,就是主戰派。其實亦是他們在部族當中,享有著更多資源,掌握著更多財富的這一部份人。

對于這一部份人來說,他們其實更清楚漢軍是如何統治已占地區的事的。他們也探聽到了這樣的一些事實。那就是他們這些原本就擁有權勢,掌握著大量財富的人,在歸順了大漢之后,他們就會失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首先,他們歸順大漢之后,他們就馬上失去了權勢。到時候,所有的一切,都得要聽眾大漢官府的命令。甚至,就是他們原本所掌握著的軍馬,都全都得要解散。到時候,他們甚至連看家護院的人馬都不能再留存。

其次,就是他們的財富,連保障自己生命及財富的人馬都沒有了,他們的財富又如何能夠保存得下來?

所以,對于他們來說,他們的確是寧愿死,敢不愿意歸順大漢的。

這一種狀況,的確也是事實。在這個時候,在漢軍控制區之內,的確是不允許那些異族人還擁有屬于一些私人的力量的。無論他們原來在安息帝國當中,在他們的部族當中,有多少的權勢及財富,歸順了大漢之后,他們其實就只和一般的平民差不多了。當中,如果他們識相的,能主動投降,并且非常配合著漢軍的治理工作。漢軍還是準許他們留存下一部份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財產的。但同樣的,他們的身份地位,并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改變,和一般的平民差不多。因為在這個時候,漢軍官府是不可能會起用這些異族人來為大漢治理地方的。

哪怕是有,都不會讓他們留在自己的部族地區出仕。如果有一些異族人,將來學好了大漢的語言文化,并且,一直來的表現,都對大漢非常忠誠,從來都沒有過對大漢不忠的表現。那么大漢方面會考慮將他們派往到遠離他們部族生活地區的地方去擔任一些地方官。但是,也只能作為漢人官員的助手。

劉易當初就很清楚這種狀況,要想真正的征服這個世界,并對這個世界掌握著有效的實際的統治。那么將設立在各地的地方官府的政權牢牢掌握在漢人的手上是必須的,必要的。

不到全球漢化,不到全世界都已經被漢人的文化所融合,大漢朝廷,是絕對不會將世界各地的官府主官的政權,以及地方軍馬的軍權交給那些異國異族人的。

對于雅利亞部族人來說,他們當中的那些權勢人物,掌握著部族權力及財富的人,他們已經很清楚漢軍的這一點情況。所以,他們在不愿意放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的情況之下,他們就只能力主與漢軍對抗到底。

雅利亞人部族,他們的首領提提亞巴布爾,他現在也更清楚,他已經對漢軍的軍馬動了手,這事恐怕還真的再難以善了。所以,他自然也是一力主戰的。

不戰不行啊,他在親眼見識了漢軍的那種強悍瘋狂,親身體會了漢軍的可怕之后。他就知道,如果他當真的率自己的部族向漢軍投降的話,漢軍方面絕對會第一個就拿他來開刀。到時候不要想保住自己的權勢與財富了,恐怕就是連命都保不住。

反正都是死路一條了,那么何不奮起反抗?

拼,或者還有一絲生機,不拼,他就唯有一死。

而在這個時候,什么所謂的雅利亞人的利益,什么如此堅決與漢軍為敵,他們雅利亞人會亡種滅族什么的,他極本就不會再去考慮,也不會再去在乎了。

如果他自己都死了,那么又哪里再管得到自己的部族是否再存在了?


上一章  |  三國小兵之霸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