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下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天下 >>大唐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

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2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殷揚 | 大唐天下 

李隆基毀譽參半,后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玄宗朝人濟濟

不要說在唐朝,就是在整個中國歷史上,能聚集如此之多人的,唯有漢武大帝能與之媲美

這些人,名垂千古者很多,很多人我們耳熟能詳:李白、杜甫、李林甫、高力士、楊國忠、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郭儀……

要在這么多人里面選出一個最得寵的人,非王忠嗣莫屬了

有人可能會說一定是楊國忠,因為他有之寵為依靠;也有人可能會說是李林甫,要不然他不可能把持朝政那么多年……說法很多,卻都不對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這句是說楊貴妃的,同樣也可以用在王忠嗣身上

因為,王忠嗣出身非同一般,他是李隆基收養的“假”,也就是義、干兒

并且,這個假與眾不同,十來歲時與李隆基論兵法“應對縱橫,皆出意表”,由此而贏得李隆基的寵愛,贊他“爾后必為良將”,對他是萬分喜歡,費盡心血栽培

因而,王忠嗣是天én生,是李隆基一調教出來的,可以說是李隆基一生中最為得意的一件作品,若把李隆基比作藝術家的話

更難得的是,此人有衛霍之,他嶄露頭角之戰與霍衛病極為相似

吐蕃贊普親自到玉川檢閱吐蕃軍隊,耀武揚威,向唐朝施壓這消息傳來,諸將嘩然,憤憤不平,謾罵不休,卻是束無策

唯獨王忠嗣認為這是天賜良機,唐軍應該主動出擊,攻玉川這議立時遭到諸將的反對,因為吐蕃贊普親自到來,集結在玉川的吐蕃軍隊那是好幾萬,而且全是吐蕃的精銳,唐軍雖然善戰,也不好

這事沒有得到諸將的支持,王忠嗣卻沒有放棄,他率領三百勇士,翻山越嶺,晝夜兼程,趕到玉川,對吐蕃突然發起攻擊,了吐蕃一個措不及,斬首數千

吐蕃贊普倉皇而逃,引為奇恥大辱

這一年,王忠嗣年僅十八歲

無獨有偶的是,霍去病十八歲第一次出征匈奴,率領八百勇士,脫離主力千余里,斬首兩千兩百多級,與王忠嗣是何其的相似?

自此以后,王忠嗣聲譽鵲起,贊揚聲一片,以其杰出的軍事干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倍受人們贊譽

李隆基對他是寵信有加,給他加官晉爵,眼下已經身兼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

一將而佩四鎮之印,這在整個唐朝歷史上從所未有,就是李靖、徐懋功這些開國功臣也沒有這份殊榮

放眼整個唐朝,一將而佩四鎮之印者,僅王忠嗣一人!

他這四鎮節度使掌控唐朝一半兵馬在當時,唐朝的總兵力差不多在五十四五萬,而他里的兵馬就有267萬人

而且,他中的兵馬全是唐朝的精銳開元盛世之后,大唐處于極盛,國力雄厚,四境安寧,后突厥、契丹都給滅掉了,主要敵人就是青藏高原的吐蕃以及中東的阿拉伯帝國王忠嗣中的兵馬,主要是用來對付吐蕃的精銳

由此可見,李隆基對王忠嗣是何等的信任了

隴右節度府,氣象森嚴,唐軍兵士把守,水泄不通

不時有將領快進快出,一副忙碌模樣

這里就是四鎮節度使王忠嗣的帥府,他號令極嚴,凡有命令,部下莫敢不遵

府里,王忠嗣身材高大,身如鐵塔,渾身透著一股精悍之氣,身著明光鎧,頭戴鐵兜鍪,威風凜凜

他很英俊,帥氣逼人,若是走在大街上,一定會引得無數美女為之尖叫、為之狂

偏偏就是如此英俊的一個人,卻是當時最得寵的名將,李隆基朝雖然猛將如云,卻無一人能超越他

王忠嗣伏案批閱軍務,極是專注他批閱軍務很快,一目十行,堆得老高的軍務很快就給他批閱一空,身旁的親衛見怪不怪,他每批閱一本,就拿走傳下去

帥府外,眾將拿到軍機,一臉的喜色,快步而去,行色匆匆

王忠嗣有著杰出的軍事干,贏得眾將的愛戴,他的批閱比起李隆基的圣旨還要管用

“咚!咚!”

讓地面震顫的腳步聲響起,一個身材異常高大,精悍逼人的大漢快步進來,腳步生風,威勢自成,此人舉投足間流露出一股豪爽之風

“哥舒翰,你有何事?”王忠嗣頭也沒有抬,沉聲問道

這個進來的大漢就是名垂千古的哥舒翰他本是長安市中有名的俠客,任俠使氣,解人急難,直到四十歲時,這仗劍西北投軍,投入王忠嗣麾下王忠嗣發現他的干,把他拔起來,成為王忠嗣的左臂右膀

王忠嗣拔哥舒翰這事,倍受后人贊揚,因為哥舒朝的年紀比起王忠嗣大得多

哥舒翰四十歲投軍,立志要干一番事業,這事聽上去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要是換個人的話,一定會想,我十八歲就了著名的玉川之戰,得吐蕃贊普倉皇而逃你都四十歲了,還一事無成,此時立志,不是太晚了?

事實證明,王忠嗣不僅仗得好,還有識人的眼光,哥舒翰真名將之

被王忠嗣拔并且重用的還有名將李光弼

“稟大帥,陛下的圣旨又到了”哥舒翰聲若洪鐘

“是催我發兵,攻石堡城的吧?”王忠嗣終于抬起頭來,明亮的眼里閃著睿智的光芒

“大帥英明!”哥舒翰對王忠嗣是佩服的

“石堡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吐蕃舉國而守,難有成算”王忠嗣的眉頭緊擰著,成一個川,沉吟著道:“并非我不想,而是成算太低,太低!頓兵堅城下,必要傷亡數萬,方有一線勝機我王忠嗣用兵,從不弄險,沒有成算,不會發兵此事,我萬萬不會準!”

語氣平靜,卻是透著一股不可更改的意味

“大帥,為了攻石堡城,陛下是數次三番下旨,一次比一次嚴厲,還請大帥三思”哥舒翰很是憂慮,道:“盡管大帥是假,深得陛下歡心,不過,若是長此以往,情形大為不妙”

“無妨”王忠嗣一揮,阻止哥舒翰說下去,道:“即使丟官削爵,我也不會這一仗”

說到此處,濃眉一軒,宛若出鞘的利劍,沉吟道:“高仙芝下勃律,固然是好事,不過,陛下攻石堡城的決心更加堅定,我不出兵這事有些棘了”

話音剛落,只見一個親衛快步進來,稟報道:“稟大帥,安西都護報捷使者,驍勇校尉李昌國前來拜訪”

“拜訪?”王忠嗣的嘴角翹了翹了,道:“此人心思玲瓏,可對我沒用!不見!”

收藏,方便下次在來閱讀.

由書友搜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犯您著作問題,請和我們聯系.


上一章  |  大唐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