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487章 趕考路上(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7章 趕考路上(一)

第487章 趕考路上(一)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26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話說說梁曉樂和三百名秀女(此時她們還不算是宮女),被安排在了順貞門外甬道邊上的一排又小又矮的小屋子里。()據說這里是宮女們會見家屬的地方,臨時借來讓她們居住。

接下來倒是很清閑,除了每天一節禮儀課和一節練步走以外,其余時間都是在小屋子里自由活動。

不過,每個人過得都很謹慎。所有的秀女都知道,所謂的“自由”,實際上是讓她們充分暴露自己的優、缺點,一便皇家進一步選拔,最終三個人里留一個。

三百人里出一個皇后,無疑給眾秀女們打了一針強心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皇后,而每一個人又都知道那是一個遙遠的夢。

梁曉樂也把它當成了一個夢。聽說小皇帝今年才十七歲,與梁宏遠、竇金安、謝玉成他們同歲。雖然位高權重,梁曉樂也不可能以自己實際年齡三十六歲的老姑娘心態,去愛一個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小伙子。

梁曉樂到希望自己成為最后的百分之一。因為被選的宮女們,除了服侍皇上外,余下的便用于服侍各位后妃。

皇上才十七歲,后妃們還能大到哪里去?兩世為人的梁曉樂覺得掌控她們如掌中之物!然后通過她們,認識一些善于治國安邦的名臣、名相。熟識以后,便向他們灌輸自己的合理密植、土地租賃。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如果在八年時間內形成一項國策的話,自己的異能和空間又何嘗保不住呢?!

梁曉樂美美地想著。

在等待定員的日子里,梁曉樂過得十分悠閑自得。她既不刻意隱瞞自己的缺點,也不暴露自己的優點。每天寫寫字,畫畫畫兒,和同室的秀女們打打紙牌。夜深人靜以后。等身邊的秀女熟睡了,就躲到空間里到處看看,把家人和朋友“視察”一個遍,給式神們灌輸一下指令。然后再找到梁宏遠、竇金安和謝玉成三人,看看他們遇見什么情況了沒有。宮中和農家的事情一點兒也不耽誤,這讓梁曉樂感到特別欣慰。

只是空間里少了小玉麒麟,梁曉樂沒了斗嘴撒氣的對象,又感到有些清冷、孤獨。

這天晚上,梁曉樂躲到空間里,駕著“氣泡”沿著學子們的趕考路線往北飄飛。一路尋找下去。卻見梁宏遠和竇金安、謝玉成分道而行。梁宏遠一個人獨行,竇金安和謝玉成在一起,三人相距足有四十多里。心里不由一驚。趕緊過去了解情況。

原來,梁宏遠在趕考路上遇到了點兒小麻煩。

書中暗表:梁宏遠、竇金安、謝玉成三人,一心想體驗趕考的滋味,便謝絕家人相送,選擇了徒步而行。

三人一邊游玩兒。一邊溫習功課,晝行夜宿,倒也其樂融融。

一日,三人走到一個集市上,忽然遇見官兵與土匪交火,兵、匪各騎著高頭大馬。在集市上橫沖直闖。

集市上頓時大亂,馬嘶狗叫不絕于耳。受驚嚇的人們哪里還顧得東西南北,有個過道、胡同。便趕緊往里逃竄,躲避著兵、匪的馬蹄。

混亂中,梁宏遠與竇金安、謝玉成走散了,怎么找也不見蹤影。萬般無奈,一個人便順著去京城的一條大道走下去。以期在路上追上他倆。

正走間,見路旁柳蔭下坐著一個年輕人。一邊休息一邊捧著書本研讀。看衣著打扮,倒也像個趕考的舉子。

梁宏遠心里惦記著竇金安和謝玉成,便上前施了一禮,問道:“這位兄長,可曾看到兩個年齡如我一般,身穿寶藍長袍的學子路過這里?”

那年輕人見問,抬眼望了望梁宏遠,見他一身書生打扮,問的又是兩個學子,想必也是趕考的了。便站起身,說道:“不曾看到有學子經過。看你打扮,莫非也是進京趕考的舉子?”

梁宏遠回道:“正是。莫非兄長也是進京趕考?”

那年輕人說:“是的。你走失了同伴兒,我孤身一人,咱倆何不一塊兒行走?!”

梁宏遠也覺得一個人走路太孤單,有意與他結伴而行,想一邊走,一邊尋訪竇金安和謝玉成。便欣然同意。

相互一通報姓名,兩個人都笑了。

原來,兩個人一個姓梁,一個姓蔡,名字都叫宏遠。都是一米八的身材。梁宏遠英俊,蔡宏遠魁梧;梁宏遠十七,蔡宏遠十九;兩人身上都充溢著濃濃的書生氣。

由于名字相同,話也多起來。兩個人邊走邊談,很快便熟知起來。

兩個人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都不知朝哪條路走了。剛好有個小孩兒趕著羊群過來,梁宏遠上前問道:“小弟弟,去京城該走哪條路呀”

“你們去京城干什么呀?”小孩兒好奇地問。

“去趕考。”蔡宏遠不無驕傲地說。

小孩兒聽說二人是進京趕考的舉人,便要出個對子讓他兩對。小孩兒說:“先對個對子,然后再給你們說走哪條路;誰對上來就告訴誰,如果對不來的,勸你們還是回家的好。”

蔡宏遠笑了笑,心想:你出別的題目,可能我還有些犯難,這對子可是我的強項。便催小孩兒快出。

小孩兒兩只水汪汪的眼睛一轉,說:“你們兩個人不能用嘴說,要不不知道第二個人是自己答出來的,還是跟第一個學來的。你們都背對著對方,用樹枝把對子寫在地上,誰也不許看誰的。”

梁、蔡二人都為小孩子的聰明感到驚訝,覺得再不配合的話,實在有失學者風范。便同時說:“可以。”然后乖乖地轉過身,相互背著對方站好。

小孩兒見狀,隨口說道:“對子的上聯是: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羊哮哮。”

梁、蔡二人想了想,很快用路旁樹枝在土路上寫道:“水牛落水,水淹水牛頭,牛呸呸。”

小孩兒一看兩個人都對出來了,而且對的一模一樣。高興地給他們指出方向,讓他們走了。

二人又走了幾里路,一條小河出現在前面。河上有一座小橋,小橋的對面是兩條岔道。二人又不知從哪條道上走了。

在小橋下面的河邊兒上,有位老人在釣魚。梁宏遠上前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說:“請問老伯,此去京城應從哪條路走?”

漁翁頭也不抬地問:“客官進京有何貴干?”

蔡宏遠說:“小生是進京趕考的。”

釣魚翁說:“既是上京趕考的舉子,那好,老漢剛剛想到一副下聯,還欠一個上聯,你們可否愿意給對出來?”

二人忙說:“可以,請老伯快快說出對子。”

釣魚翁抬頭望了望他們,驚奇地說:“你們兩個人異口同聲,一個字也不差,好像有靈犀似的。這樣吧,我把下聯說出來,你們背過身去,各自把上聯寫在河坡的地上,我看看還能不能寫成一樣的?!”

于是,釣魚翁說出了下聯:“一魚一尺,量量九寸十分。”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隨機推薦: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