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464章 三人中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4章 三人中舉

第464章 三人中舉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02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返回首頁

dywx


“你姑媽和你父親找了老中醫號脈,又請算命先生推算,都說我懷的是個男嬰。”年輕孕婦爭辯道。

“烏知縣”(梁曉樂)聞聽一愣神兒:

外宅——小妾、男嬰——兒子。

這不正是顧艷娥許諾給梅玲玲的身后事嘛?!

看來,顧艷娥和顧金順,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確實動了腦子。也許正因為這個小妾的懷孕,才促成了顧艷娥倉促為“兒子”成親的事實?!

在向梅玲玲求證這件事時,梅玲玲表現的卻非常大度:“我婆婆生前確實說過,我死以后,要給我領養一個兒子,對外卻說是我親生。這個兒子不是別人,是我婆婆的弟弟——也就是那個舅舅的一個外宅小妾所生。還說將來由他繼承廖家的家產,達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目的。”

廖少華聞聽后,氣得咬牙切齒,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因為事情已經過去,這件事又涉及不到自己,也就沒有說什么。

顧翌偉則表情復雜,不置可否。

“烏知縣”(梁曉樂)把驚堂木一拍,宣判道:“本官判決:經過調查核實,年輕女子確系顧金順生前包養的外宅小妾。鑒于年輕女子有孕在身,且生產后還需撫養嬰幼兒,今本官判決:顧翌偉將所得廖家財產的五分之一,劃歸給孕婦母子。并由顧翌偉為他們買成田產,租賃出去,以后他們母子直接從租賃人手里領取租糧。”

年輕孕婦聞聽以后生活有了著落,跪在大堂上千恩萬謝。

顧翌偉覺得這是姑媽家的財產,且姑媽在世時就有意收養這個嬰兒。自己兄弟四個,加上這個未出世的外宅“小兄弟”,一共是五股。分給他五分之一也不為過。既然縣官兒已經拍了板兒·也就沒有提出異議。

“烏知縣”(梁曉樂)調查清楚了廖宅姐弟死亡案,揪出真兇梅玲玲,并恰當地處理了廖家的財產。在當時引起轟動,人們一致贊美烏知縣廉潔

烏知縣為了感謝梁曉樂的鼎力相助,按照梁曉樂的要求,提拔辛洛當了縣里的一名實職官員——縣農會會長。

農會會長是管農業的,這讓辛洛發展自己的事業如虎添翼。他的租賃土地很快在全縣開展起來。人們一來為了逢迎巴結這位年輕有為的農會會長·二來也確實落實惠,都爭著把自己的土地租賃給辛洛辛農會會長。

之后,梁曉樂又把分層馬連草也普及到米湖縣境內,由梁玉云負責向人們推廣和傳授草編技術,收購草編包裝袋。

由于草編包裝袋簡單易學,很快在米湖縣境內普及了。

這樣,把土地出租出去的農民們,有了一項新的掙錢門路。米湖縣的人們和梁家屯村以及周圍村莊的人們一樣·在家里也能掙到錢了。米湖縣的民眾很快富裕起來。

第二年,烏知縣的大太太果然生下一個健康的男嬰。之后三年,大太太又生了第二胎·也是男孩兒。大姨太和二姨太也分別懷孕,各生下一個女兒,實現了梁曉樂許諾給烏知縣“雙兒雙女”的諾言。

只有第四房三姨太沒有生育。因為梁曉樂實在看不慣她既風騷又拔尖兒的架勢,也就沒央求小玉麒麟給她送。也算對她的懲罰吧!

烏知縣(哦,現在已經是知州五品官兒了)見梁曉樂如此守信譽,又關系到自己的后代根,對梁曉樂感激涕零,非要拿出一把筆錢來報答梁曉樂。

梁曉樂婉言謝絕了,說:“你在官場上照顧我的哥哥們,還有多為民眾謀福利·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烏知縣果然認實,改變了以往的官場作風,為民眾做了很多好事,還和辛洛結為忘年交,成了無話不

談,無事不幫的好朋友。促進和保護了辛洛的事業發展。此是后活。

在梁曉樂代替烏知縣復審完廖家三條人命案件之后·正與顧翌偉、廖少華簽訂土地租賃合同時,傳來了梁宏遠、竇金安、謝玉成三人中舉的消息,梁曉樂和辛洛趕緊把手頭工作一放,帶著梁玉云一同回梁家屯村進行慶賀。書中交代:梁曉樂穿越的這個時空,還是一個科舉時代,基本梁曉樂前世歷史上的明、清朝代的科舉制度相似。

在這個時代里,,應考者一般被稱為“趕考者”,他們必須要跨過四大步: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首先要經過縣州級考試,這級考試叫“童試”(童子試),考中者稱為秀才;

再經省級考試,這級考試叫“鄉試”,考中者稱舉人;

再經過國家級考試,這級考試叫“會試”,考中者稱貢士;

貢士再經皇上親自監考,這級考試叫“殿試”,考中者為進士,前三名為鼎賈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其他進士稱“進士出身”或“同進士出身”。

在這里,秀才是一種身份,舉人有當官的資格,但不一定能當官,進士是全國統一分配的官員,狀元、探花、榜眼就留在皇上身邊當官了。

“狀元”是金字塔尖兒,最最上面的一個,極少數才能到達這個頂峰。

舉人則較為優待,一旦中舉,就永遠具有繼續赴“會試”的資格。

因此,中了舉人也意味著一只腳已經踏入仕途,日后即使“會試”不中也有作學官、當知縣的機會。正如梁曉樂前世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里的范進,進學后仍然貪窮,被瞧不起;一旦中舉,親戚鄰里都去奉承他,連張鄉紳也去攀世交、送銀送屋,就因為舉人不僅取得赴“會試”的資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

正因為如此,“中舉”在這里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父母臉面上有光自不必說,親戚朋友也都會前來登門拜訪,甚至

送禮物表示慶賀。家里如果有人中舉,你不想熱鬮都不行。

喜報一送到家,宏遠爹欣喜的眼角都濕潤了,一個勁兒說:“土窩窩里飛出了金鳳凰,全憑祖宗保佑。”

宏遠娘也很高興,把家里買的鞭炮都拿出來放,“噼里啪啦”響聲震天。

村里人一開始聽到有人報喜,料定梁宏遠中舉了,都紛紛出來觀看。

頓時很多的人登門拜訪,送了炮仗過來。宏遠娘全部收下,點燃放了,一個時辰之內,鞭炮聲不絕于耳。

對于前來賀喜的四鄰,宏遠娘也不讓其空手回去,把家里的水果、干果、點心,可勁兒地往草編包裝袋里裝,拿出來一大堆,作為回禮。

喧鬧了一個多時辰,四鄰才漸漸散去。宏遠爹和宏遠娘望著人們的背影,站在庭院里傻呵呵地光知道笑。

梁龍勤畢竟經歷的事多,知道兒子、兒媳還沒有從高興中緩過勁來,便提議說:“高興歸高興,還得快些商議怎么慶祝吧!”

宏遠爹說:“一定要上三牲大供,擺三天流水酒席,讓全村男女老幼、過往商客、路人全來吃,好好的熱鬧一番。”

梁龍勤:“你說的這些,自是要辦的。我是說,樂樂沒在家,還有遠遠的干兄弟們,如辛洛、馮良存、楊庭廣、韓光平他們,都離得挺遠,這樣的喜慶事,能不通知他們嗎?還有外村的親戚朋友,像遠遠的舅舅、姨媽,還有他姑姑們,告訴他們一聲兒,讓他們也高興高興。還有,和遠遠一同鄉試的其他四個人,中與不中,你也得通知他們吧?”

宏遠娘:“這樣的事,只要通知人家,就得讓人家破費。”

梁龍勤:“破費就破費!一個外人也沒有。你就是讓他們省下了,過后他們還會挑你的理兒。再說了,他們哪個不是沾咱家的光富起來的。將來遠遠當了大官兒,他們還不知沾多大光呢?!”

宏遠娘笑了笑,沒再說什么。

宏遠爹說:“那就定在后天。現在立馬給他們送信兒去,樂樂和馮良存、楊

庭廣、韓光平四處派快馬,明天等他們一天,后天開席。”

三人正商量著,謝老先生和謝老太太、解立君、梁艷秋,領著一對雙胞胎謝玉龍和謝玉鳳過來了。原來他們也接到了謝玉成中舉的喜報,趕過來商量怎樣慶賀。

功夫不大,竇建德夫婦也趕到了。他們也接到了竇金安中舉的喜報,便在第一時間趕過來報喜,同時商量怎樣慶賀。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dywx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