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439章 各有所得之辛洛謀發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9章 各有所得之辛洛謀發展

第439章 各有所得之辛洛謀發展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10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返回首頁

dywx


{重要,文字版最快更新}辛洛目睹和聽說了韓光平的發家經過后,也動開了腦筋。找梁曉樂說:“樂樂,我看出來了,你的志向是在向外擴展農田。梁家屯村已經沒有了發展空間,我想到韓光平那里去開墾農田,然后租賃給你,我自己也可以掙一些家底兒,為你盡一些微博之力。你看怎樣?”

梁曉樂見說,心想:既然他有此心,何不讓他也去開發一個基地?

于是,便對辛洛說:“洛哥哥,如果你有這個想法的話,倒不妨也像平哥哥(韓光平)和廣哥哥(楊庭廣)一樣,自己到一個地方去打拼,發展自己的事業。”

辛洛說:“人家他們都有一段美好姻緣相助,我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又沒有資金,如何開展?”

“這有何難?!”梁曉樂說:“等你和玉云姐結婚以后,我在東北角三百里處,給你們修建一個大莊園,雇上管家、傭人,長工等,你和玉云姐是總管,負責買地和租賃土地、建筑糧倉。我負責田間管理。和路新銘哥哥一樣,所有收入我們三、七開,你三我七。不出兩年,你就是那一帶的大富翁。”

辛洛:“這樣的話,發展資金就全是你出了。我平白里落三,說不過理去,我心里也不落忍。良存、庭廣和光平三人,都是經過了艱難困苦和生離死別,才得到的幸福生活。我要是就這樣不勞而獲,豈不是人生的一大缺憾。

“我們幾個都同歲,我想也像他們一樣,經歷一番磨難,最后得到一筆財富,用這筆財富搞基礎建設,然后再與你合作。這樣,我心里會踏實很多。樂樂,能不能也給洛哥哥幾句箴言我和你玉云姐結婚后,一塊兒去尋找,去實現。”

“洛哥哥,你和他們不一樣。你有玉云姐姐如果帶著她去闖蕩,你們會吃很多苦頭的。”

“人們不是常說嘛,‘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這一輩子要是一點兒風雨也不經歷,等到老了靠回憶生活的時候,是會感到很遺憾的。經歷越復雜,人生越豐富回憶起來那才有味兒呀?!”

“也確實是,吃苦和失敗,都是人生的財富。”梁曉樂十分感慨地說:“洛哥哥,如果你執意要這樣的話,我不阻攔你。我可以給

“嗯,回去后我們就商量結婚,婚后就走。時不我待要分秒必爭啊!”

辛洛說到做到。和梁玉云二人,很快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婚禮。完畢,便與新婚的妻子梁玉云找了梁曉樂,商談出去闖事業事宜。

臨走,梁曉樂給了他們一個錦囊。囑咐說:不到萬不得已,不得拆開。并讓他們出門往東北角上走,在走的實在走不動了的時候,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所在。

于是,辛洛和梁玉云一對新人,辭別梁曉樂辭別父母和宏遠爹、娘,朝著東北方向走了下去。

二人曉行夜宿,一開始,因為有美好的愿望支撐著,還感到很愜意。兩天過后,越走越疲勞尤其是梁玉云,哪里走過這么長時間的路,一雙腳板起滿了血泡,走一步,針扎似的疼。

“洛哥(辛洛和梁玉云同歲,辛洛生日大。平時梁玉云叫“哥哥”慣了,婚后也沒有改口),樂樂說,等我們走不動了的時候,就是我們安身立業的所在。現在我實在走不動了,是不是到了地方了?”

辛洛說:“我打聽打聽,看看走出多少里路了?要是夠了三百里,我們就不走了。

梁玉云:“樂樂并沒說非讓我們走三百里呀?”

辛洛:“我們來時她沒說。先前她曾說過要在東北三百里處,給咱們蓋一座莊園。我沒同意,才選擇了這條道路。我想,既然樂樂有這個想法,我們何不讓她實現了?!反正我們在哪里安家都是兩眼兒一抹黑。”

梁玉云:“嗯,說的也是。那你問問路人,看我們走出了多少里路?!”

辛洛向路人一打聽,原來這里離著烏由縣城四百多里。而梁家屯離烏由縣一百來里,梁家屯在烏由縣的東面偏北,正是一條線。看來,他們所在的

地方,距離梁家屯村正好三百來里。

“可以停下了。”辛洛高興地說:“下面,我們謀劃謀劃,是買處宅院,還是租賃一處,看做點兒什么事情好?”

“我們還有多少銀子呀?”梁玉云問。

辛洛一摸包囊,頓時傻了眼——銀子不見了。

原來,二人從未過遠門,哪里知道檢點,付錢時漏了白,被小偷不知不覺偷,二人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這可怎么辦?我們連吃飯的錢也沒有了。”辛洛沮喪地說。

梁玉云氣的一屁股坐在樹底下,撫著自己滿是血泡的腳板說:“這真是在家般般好,出門步步難。手里沒錢的時候,才知道錢能買任何東西。”

不承想梁玉云的話被三個過路的愁眉苦臉的年輕媳婦聽到了,便湊過來問道:“大妹子,你剛才說錢能買任何東西,請問,這紙包水、紙包風和紙包火,又上哪里去買去呢,

梁玉云見她們問的蹊蹺,心想:這三樣東西都不是能用紙包的起來的。尤其是水和火,紙一沾水就軟綿易破,一遇火就燒成了灰燼。世上哪有用紙包這三樣東西的。一時竟然無語,不由多看了她們幾眼。

三人見狀,認為梁玉云這是在向她們要介紹費,趕緊許諾說:“大妹子如果說給我們,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我們每人給你一百文謝錢。”

每人一百文,三個人就是三百文。這對一文不鳴的他們來說,還真不是個小數目。要是能以破解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最起碼能解決燃眉之急。

可是,這紙包水、紙包風和紙包火又是什么呢?梁玉云也不知道。心中暗想:要是梁曉樂在這里,一定能知道這三樣是什么東西。

一想起梁曉樂,梁玉云猛然想起了梁曉樂給自己的那個錦囊,曾囑咐說不到萬不得已,不得打開。眼下如果不做成這筆“買賣”,下一頓飯就不知上哪里吃去。已經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想必可以打開了。

為了穩住三個人

,梁玉云說:“你們說的這三樣東西,確實有。只是不知道你們用來做什么。不知道原因,也就無法說出它們的具體模樣來。”

三個人一見有門,便你一嘴,她一句的,把事情經過全部說給了梁玉云。

原來,她們都是當地孫財主家的兒媳婦。

孫財主為人尖酸刻薄,積攢下了很大的家業。實可謂良田百頃,騾馬成群。在方圓數十里內是數得著的大戶人家。

孫財主家大業大。然而,娶的三房兒媳婦卻愚昧混沌,覺得與自己的家庭很不匹配。

想休了她們,當地風俗又不允許。便心生一計,叫來三房兒媳婦,對她們說:“你們都回娘家去。大媳婦你住三、七日,二媳婦你住二、八日,三媳婦呢,你住四、六日;三個人同日走,同日回。回來時,每人要帶來一樣東西,大媳婦要帶紙包水,二媳婦帶紙包風,三媳婦呢,帶紙包火。帶不來或是來得早了晚了,都不許再住在這里了。”

孫財主這是使了一個陰招:

憑著仨兒媳平時的素質,必定猜不出他要得東西。到時候拿不出來或是來的早了晚了,就不讓她們在這里住了,這叫明拒暗休,然后再給兒子們尋好的。

三房兒媳對“拿不對或是來早來晚“就不許再住在這里了”這句話,著實讓她們害怕。因為平日里公公婆婆待她們就不好,一有不是就臭罵一頓,還揚言要休了她們。三人整年累月地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看來今天要動真格的了。如果真被拒絕回來,這可是女人一生中的最大恥辱,今后還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三個媳婦一路走,一路哭訴,大媳婦說:“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哩嘛,三個人住的日數不一樣,又要同日走同日歸,我看呀,咱仨妯娌只有同日走,沒有同日歸了。”

二媳婦說:“還要帶什么紙包水、紙包風、紙包火,這些東西到哪里去取?”

三媳婦說:“紙怎么會包住水包住風包住火了呢?

咱就是有錢,也沒處里去買?”

三個媳婦愁得眉都凝成了疙瘩。淚眼婆娑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拿不出主意。

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聽到大樹底下的梁玉云說“錢能買任何東西”,不由停下腳步,過來詢問。

“大妹子,如果你能告訴我們回來的日期,幫我們買了這三樣東西,就等于救了我們三人的性命。”大媳婦說。

“我們以后一定吃齋拜佛,保佑你福大命大造化大。”二媳婦說。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dywx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