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424章 “箴言”的由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4章 “箴言”的由來

第424章 “箴言”的由來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24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馮良存面上一,沉思了一會兒,還是把自己第一次的道聽途說沒當回事,回去后梁曉樂如何相勸,并贈錦囊讓自己前來“買娘”;當聽說要找自己為婿時,也曾動搖過,迷惘過。[]后來如何拆開錦囊討得主意,才決定前來認親之經過,原原本本,說給了頤老夫婦和頤小姐。說完,并把錦囊里的“箴言”遞給頤世雄過目。

頤世雄看罷,激動的熱淚盈眶,對頤夫人說:“真是小神童!小神童啊!原來她早就算出豪兒是我們的孩子來了,才逼著豪兒‘買娘,認親的。先知先覺!真正的先知先覺!!!”

頤夫人接過箴言看了看,也是淚流滿面,哽咽著說:“梁家不但養育了我們的兒子,還把兒子親自送到我們手上,真是我們一家子的救命恩人啊!這個小神童,真的了不起。豪兒,哪天有機會,你一定把她領咱家來,娘要當面謝她!”

頤小姐接過箴言看了看,臉上立時飄起一抹紅云。激動得對馮良存說:“殿豪哥哥,你把小神童帶到家來后,我一定當親妹妹對待她。”

“氣泡”中的梁曉樂聞聽,心里那個樂呀:她一不樂頤老爺夸她是“先知先覺”;二不樂頤夫人稱贊她是“救命恩人”;三不樂頤小姐重情義要把自己當“親妹妹”看待。她樂的是:自己已經征服了這一家人的心,這里將成為她開發事業的又一個基點。

中交代:梁曉樂在這件事上確實不是什么“先知先覺”,而是純粹的“后天而知”。因為她給馮良存的“錦囊妙-計”是個空白紙條。

有的者可能要問:空白紙條為什么會變成那四句“箴言”了呢?

且看寫人慢慢交代:

原來,當梁曉樂聽馮良存說了“瞎老太婆賣身做娘”的新聞后,感覺這事有悖常理。心想:這里一定有說道。便慫恿馮良存將其買了來,養在養老院里。先解決了瞎眼老太婆的吃住,然后再慢慢了解情況。

誰知馮良存心實,認為人家是“賣身做娘”,買來放到養老院里不妥。要買就自己買來養著,也算是積德行善·回報上天安排自己遇見有“神氣兒”的養父母一家人。走時,只拿了“錦囊妙-計”,說是要自己掏錢“買娘”。

目送馮良存走后,梁曉樂又準備了一個與馮良存拿走的一模一樣的繡花荷包·里面放上一張空白紙條,閃身進了空間。(首發)

她要駕著空間“氣泡”到任山縣城親自考察,再根據情況寫“妙計”,然后神不知鬼不覺地與馮良存拿走的那個進行調包,促成馮良存“買娘”的善舉。

調包可是梁曉樂的拿手戲,分之成功。

哪知到了那里一看,才知道任山縣最近鬧饑荒·賣兒買女賣老婆的特別多時,便產生了同情心。心想:我那里的糧食多的吃不了,而這里的老姓卻忍饑挨餓賣兒女!如果有可能的話,在這里發展一個基地,既擴展了自己的事業,也好救濟這一方姓。

梁曉樂心里這么一想,更加注重起馮良存“買娘”事件來。如果能從這里形成一個契機就更好了。

梁曉樂駕著“氣泡”在“人市”上空飄飛,很快見到了拐角處見到了插著草標賣自身的瞎眼老太婆。只見她面前果然放著一張紙·上面寫著:“銅錢五貫,賣身做娘!”

然而,周圍一個人也沒有。路過的·瞄一眼,便沖沖離去。仿佛稍一停頓,瞎老太婆就能跟著走一個樣。

看來,老太太賣自身絕非易事!何況還要給人家去當“娘”。

老太太究竟有什么用意呢?

為了弄清事實真相,梁曉樂便飄飛在瞎老太太頭頂,觀察著她的一舉一動。

天漸漸黑下來,街上沒了人,“人市”靜悄悄的了,一個穿戴很破舊的年輕小伙子走過來,扶起瞎老太太·慢慢地向拐角深處的一戶民宅走去。

梁曉樂趕緊駕“氣泡”跟隨。

老太太進入民宅后,小伙子給她打來洗臉水,侍候漱洗了。又端出飯菜,兩個人一起吃起來。

他們吃的是兩菜一湯一飯,看伙食水平,根本不像窮得吃不上飯要賣自身的主兒?!

梁曉樂心中升起一團疑云:這老太太究竟是什么人?要干什么呢?!

“娘·今天又沒人問津?!”吃著飯,小伙子問老太太。發出來的卻是溫柔的女聲。

“嗯,娘已經習慣了,沒事。”老太太簡短地回道。

“娘,明天咱不去了,女兒實在不忍心看著娘忍屈當街下跪。娘,女兒不嫁人了,在頤府侍候您二老一輩子。”說著流下眼淚

“孩子,這不僅僅是為了你,也為了我們老兩口老了有個依靠。你想啊,要是給你找個沒良心的女婿,你受一輩子罪,我們的后半生也沒了幸福可言。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娘為了你,同時也為了我們老兩口,做些犧牲,值得。孩子,就是賣他三年五載,只要碰上個有良心的,我們就值。”瞎老太太說。

梁曉樂聞聽不由一驚:原來“小伙子”是女扮男裝!老太太這是“賣身招婿”。

她們的家是頤府。

頤府在什么地方?她們在頤府是什么身份?

梁曉樂心中正在納悶,又聽那女孩兒說:“娘,我們離開府城已經有半月多了,不知爹爹身體如何,怪想念他的。”顯然女孩兒還是想說轉老太婆。

“你爹那里有仆人們伺候著。他身邊的丫鬟婆子也都細心,沒問題。我們把正事辦了,立馬回去。”瞎老太婆說著,臉上爬上一抹愁云,看來還是惦記著家。

府城——頤府。梁曉樂記在心里。

吃過晚飯以后,母女倆稍稍坐了一會兒,便上床休息了。

梁曉樂見這里再聽不出什么來,驅動“氣泡”又往府城飄飛過去。因為是居高臨下,根據門牌上的匾額,很快認出頤府。

頤府建筑面積很大:前面是一處寬敞整潔的大四合院。四合院后面,有一個花園,花園里有假山、涼亭、曲徑,足有五、六平米。

而在花園的北面,有一座二層小樓。樣式很是新穎,不知為什么各個房間都上著鎖,好像很久沒人住過的樣子。

放著這么好的樓房不住,真是可惜了的。梁曉樂心里想著,忙又飄飛到前院。

一縷濃郁的中草藥味兒吸引了梁曉樂。順著藥味兒飄飛過去,見正房堂屋里的八仙桌旁,坐著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年男性。他的身旁侍立著四個仆人打扮的男女,八仙桌上放著半碗煎好的中草藥湯,藥味兒就是從那里散發出來的。

看來坐著的就是頤府的主人了——梁曉樂心想,不由把目光又投向那個老者。

但見老者眉宇間飄著一絲兒憂愁,臉上也有了皺紋,但白皙的面孔仍掩蓋不住年輕時的英俊瀟灑。

“這模樣怎么這么面熟?好像在哪里見過?”梁曉樂在心里驚詫道。

“老爺,藥快涼了,您吃了早些歇息吧!”一個女仆人勸說道。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隨機推薦: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