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421章 馮良存買娘成就婚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1章 馮良存買娘成就婚姻

第421章 馮良存買娘成就婚姻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21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樂樂,哥給你買了一個鑰匙鏈兒,你看看,喜歡不?”

馮良存每次跑業務回來,總要到神堂院里看看梁曉樂,送給她一、兩件小禮物:一方手帕、一個扇墜兒,一把梳子,一個頭花……雖然都不值錢,實所為瓜子不飽是人心!

梁曉樂又如何品不出這其中的含義?!

馮良存一米七、八的個頭,白白凈凈,風姿特秀。<-》實可謂天生一副富貴相,人面前一站,很難讓人把他與孤兒聯系在一起。

他平時學習成績一向不錯。臨場發揮不好,才沒考上秀才。宏遠娘的意思讓他再繼續學習,等下一個鄉試。馮良存卻堅決不肯,執意要用雙手養活自己,報答干爹干娘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宏遠爹、娘沒辦法,只好先讓他在路新銘的店鋪里站了一年多的柜臺。之后又讓他跟著梁德勝練習跑業務。如今已能單槍匹馬走南闖北了。

“良存哥哥,以后不要為我花錢了,你得攢錢給我娶嫂子呀?”梁曉樂裝作看不出,嬉笑著逗他。

“樂樂……”

馮良存一張白凈臉憋得通紅,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

“良存哥哥,這次又有什么新奇見聞?”梁曉樂見狀,趕緊說別的。

說故事又是馮良存的一個強項。每次回來,都要把在外面的所見所聞,加上自己幽默的語言,講給梁曉樂聽。每次都逗得梁曉樂“哈哈”大笑。這個時候,也是馮良存感覺與梁曉樂距離最近的時候,同時也是他最幸福的時候。

“這次在任山縣聽說了一個新奇事:一個瞎眼老太婆,插著草標賣自己。”馮良存說。

梁曉樂:“瞎眼老太婆插著草標賣自己?多少錢,賣身去做什么?”

馮良存:“我沒見。聽說面前的紙上寫著:‘銅錢五貫,賣身做娘!’”

梁曉樂:“一個老太婆插著草標賣自己,實屬罕見。還要給人去做娘。這老太太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馮良存:“不知道。人們都說這個老太婆想錢想瘋了,誰拿五貫錢去買一個瞎眼老太婆養著?我聽了,也是這么想的,所以就沒過去看。”

梁曉樂沉思了一會兒,說:“良存哥哥,我覺得這里面一定有文章。你不如把她買了來,養在咱養老院里,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就是沒什么,一個瞎老太太,也實在挺難的。”

“樂樂。咱養老院入住是要交費用的。這個還得用錢買,你瘋了?!”馮良存不解地說。

“她既然插草標賣自己,就一定有用錢的地方。我們買了她來。也是幫了她的忙。在難處里拉她一把,興許能救她一家人。我們的養老院其實也是半福利狀態,良存哥哥,你把她買回來。錢我出。”

“樂樂,人家是賣身做娘。不是來住養老院。我要是買了來,就得給她當兒子。”馮良存有些為難地說。

“不是正好嘛。你有一個干娘(宏遠娘),又有了一個買來的娘,兩個娘加在一起,你不就有了一個親娘了嘛?!”

梁曉樂本想逗馮良存,誰知話一出口。卻見馮良存面色一沉,眼里便霧蒙蒙的了。知道自己無意間戳到了他的疼出——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梁曉樂吐了一下小舌頭,趕緊扭轉話題。

“樂樂。你甭往回拾了,這個老太婆,我明天就趕過去買了來。她要不愿住養老院,我就給嬸子(宏遠娘。馮良存被收養后便管宏遠娘叫嬸子,認干親后沒有改口)說一聲。先借我一處宅院,我自己單過養著她。”馮良存終于下了決心。

“嗯。”梁曉樂點點頭。一本正經地說:“良存哥哥,于人謀福,自己獲利。我們什么時候都要以慈悲為懷。在我們這里,越是新奇的事,意義越大,價值越高。希望你也不虛此行。”

梁曉樂說著,從抽屜里取出五貫錢,連同一個繡花荷包,放到馮良存面前。又道:“良存哥哥,這荷包里有一條錦囊妙計,一定要在你最彷徨,最迷惘的時候打開。記住: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要打開。”

馮良存點點頭。走時,卻只拿了那只荷包:“錦囊妙計我收下。我買娘,我拿錢。”

望著馮良存離去的身影,梁曉樂笑了。

任山縣“人市”里,人來人往。

原來,任山一帶鬧饑荒,老百姓為了活命,賣兒賣女賣老婆的很多。街道兩旁,有許多蓬頭垢面的婦女、衣衫襤褸的孩子,插草標賤價叫賣。

馮良存懷揣五貫錢,在人群中東瞧瞧,西看看,尋找那個聽說過的插草標賣自己的瞎眼老太婆。

“大兄弟,你看我行嗎?洗衣做飯,地里場里,我都能做。你就買個好指使婆子吧。”

一個三十來歲的婦女攔住馮良存,哀求道。

馮良存搖搖頭。

見那婦女一臉失望之色,馮良存又有些不忍,忙又說:“大姨,我給你一百文錢,你能不能告訴我,一個插著草標賣自己的瞎眼老太太在哪里?”

“你打聽她干什么?”婦女臉上復又爬上一抹笑容:“都來了多半個月天了,連個問的人都沒有。誰買個瞎眼老娘回去養著去?!”

“那,她在哪里呢?”馮良存見她的目光直瞅自己的手,忙拿出一百文錢遞到她手里。

那婦女接過錢,臉上一喜,對馮良存招招手:“你跟我來。”

那婦女領著馮良存在“人市”中走了一段路,來到一個拐角處,往前一指,說:“那不,就在那里呢。”

馮良存順著她的手指望去,一個面帶菜色的白發蒼蒼的瞎眼老太婆映入眼簾。老太太身插草標雙膝跪地,面前放著一張紙,上面寫著:“銅錢五貫,賣身做娘!”

“人市”買主雖眾,唯獨她這兒無人問津。

馮良存趕緊過去問話。

那老太太告訴他:

“我年近六十,和干兒子相依為命。如今干兒子已長大,卻得了一種怪病,急需一筆錢醫治。我沒有一點兒積蓄,如果母子倆干耗下去,只有死路一條。才想起賣身給他看病。

“但買我的人也必須是孤兒,單身。這樣才好處不是?!如果有妻室兒女,我是斷不肯相賣的。你要符合條件,也誠心買我,需當面把錢交給我干兒子,老身才跟你去。”

馮良存身負使命,又同情老太婆遭遇,再說自己也確實是孤兒,老太婆說什么,他都點頭。

兩人談妥,老太婆喊來個破衣爛裳、身材修長的小伙兒,說這是她干兒子。

三個人寫下契約,馮良存將錢交給小伙兒,要領老太婆回去。小伙兒淚流滿面,說舍不得干娘,想跟干娘再住三天。

馮良存見小伙兒真摯,帶他跟老太婆回了自己租住的小客棧。小伙兒伶俐勤快,一來就幫馮良存做這做那,伺候瞎老太婆。

馮良存又租了一間客房,準備讓老太太住一間,自己和小伙子住一間。小伙子卻堅持說想挨干娘睡,馮良存想想人家母子情深,三天后就永遠分離,也就應允了。

三天后,小伙子告別干娘而去。

馮良存也收拾行裝準備啟程。不承想瞎老太婆卻病倒了。哼哼唧唧地爬不起床來。

馮良存少不得請郎中,親自抓藥煎藥喂藥,變換著飯食調理老太婆胃口。還買來衣料請了裁縫,給瞎娘做了兩身替換衣裳。把老太婆照顧的無微不至。

老太婆這一病就是二十多天。

馮良存帶出來的錢也花光了。便暗暗向相熟的人借高利貸,為瞎娘看病。

一日,老太婆對馮良存說:“孩子,你是不是有難處?”

“沒有啊,娘,您老安心養病,等您病好了,咱就回家。”馮良存安慰道。

“孩子,你人好,心眼兒也好。娘沒賣錯人。”老太婆感動地說:“孩子,娘跟你說句實話,我是府城首富夫人,丈夫頤仕奇曾在朝為官,看不慣奸臣當道、奸賊橫行,辭官回來隱居鬧市。我們年近六旬,只有一個閨女,因丈夫常年患病我又眼瞎,急欲招婿繼承家產……”

原來,頤仕奇夫婦歷經仕宦飽經世事滄桑,在女兒的婚事上,一不愿招做官的,嫌官員貪酷殘暴,兇惡勝過豺狼;二不招商人,嫌商人見利忘義、人面獸心;三不招富家公子,這些人仗父輩之福蔭燈紅酒綠,大多是酒囊飯袋。他們想找個仁慈善良、忠厚老實的人為婿,一好照顧女兒,二好繼承家財。

頤小姐通情達理,怕找個薄情負義、吃喝玩樂的紈绔子弟誤終身,支持父母的意見。

頤家夫婦商量說,如今人心不古,人言不可信,讓下人仆役尋找打聽容易受騙上當,不如自己吃一番苦親自尋找。

因頤仕奇患病,頤夫人只好親自出馬,帶幾個心腹仆從,自己裝扮成窮瞎婆,插草標賣身給人做娘。

可誰會傻到花錢買個瞎子做娘啊!

頤夫人十分平靜,想哪怕等三年五載,總會等到個有同情心的人!終于等到馮良存,把頤夫人買去,仆從們裝成小販、閑漢,暗中保護。

頤夫人說完,掏出塊刻有字跡的純金魚頭牌給馮良存做信物,讓他在半月之內,拿這塊魚頭金牌到頤府認親,她要星夜回去,告訴丈夫、女兒喜訊。(看章節,請看書窩,或直接輸入。)

(看精品小說請上看書窩,地址為://。。)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