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393章 偷聽驚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3章 偷聽驚魂

第393章 偷聽驚魂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30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返回首頁

dywx

只見屋里土坑上躺著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哼哼唧唧,一朗要見閻王的樣子。第一文學網當他向白大柱述說了自己的遭遇后,又讓梁曉樂哭笑不得。

原來,這是一戶菜農。今天是恩樓鎮大集,男子為了賣個新鮮菜,早早地便起了床,想到地里早些把韭菜割了來,到集市上占個好位置。

天還沒有大亮,又有霧,因為路熟,他也沒在乎,推著自家的紅車子(獨輪車)便出發了。

出村子不遠,他看到前方有幾個人在那里大聲的嬉鬧,他還以為是鎮里其他的菜農呢,就加快速度來到他們身邊。等離得近了,才發現那些“人”都沒有臉,(就是前后都一樣的)他腿一下子就軟了,知道自己遇見臟東西了,哆嗦著兩條腿想跑,無奈卻一步也邁不動了。

這時那些“人”也發現了他,就跑過來圍住了他,有的還扯他的衣裳。

男子早嚇得沒魂了,連叫都沒敢叫一聲。任由它們把自己的衣服扯來扯去。不一會兒,竟然把他剝了個精光。

剝光后,那些“人”似乎覺得挺好玩兒的,就又嘻嘻哈哈的抓泥巴往他嘴里塞,邊塞還邊嚷嚷著:“吃糖吃糖!”

塞完后其中一個又說:“把褲子給他穿上吧!”于是,它們又七手八腳地把褲子當上衣給他套在了兩條胳膊上,頭也被褲襠給包住了。

做完這些,它們哈哈大笑了一陣,可能是越玩兒越來勁了吧,其中又有一個嚷嚷著:“吃糖吃糖!吃糖吃糖!”說完,幾個“人”又擁上來把他擺成了個四肢著地狀,扒開他的菊~花往里塞了滿滿幾把泥巴……

鬧得正歡呢,忽聽后面傳來一陣“叮鈴鈴”的車鈴聲和幾個村里人的說話聲,那些“人”頓時沒了聲息。

這個男子腦袋被褲襠套著,什么也看不見·也不敢動。

來的確實是鎮里的菜農。幾個人也是趁著早起來割菜的。見有個腦袋被褲襠套住,光著下身的男人躺在路旁,覺得奇怪,上前把褲子從頭上扒拉下來一看·見是自己鄰居,問話也不說,便七手八腳給他穿上衣服,抬到車上送回家來了。

在妻子的幫助下,男子摳出了嘴里和菊~花里的泥巴,連嚇帶遭罪,躺在炕上再也起不來了。

白大柱聽完后大笑個不停。對那男子的老婆——也就是去叫她的那個人說:“沒事兒的·那是一群調皮鬼逗他玩兒呢,不害人。你當家的是嚇著了,你連著三天黃昏去村口給他叫叫魂就好了。”

說完站起身就要走,那婦女趕忙拿出多半藍雞蛋,一兜子茄子、黃瓜、西紅柿什么的,遞給白大柱,說:“都是家里有的,拿不出手來。”

白大柱客氣了一下·接了過來。

梁曉樂目睹了白大柱給人“看事”的全過程,覺得她人品還算不錯。像這樣玄乎的事,她說什么也無處查證。如果她獅子大開口·主家只有倒霉。

而她卻實話實說,把一樁玄之又玄的鬼鬧劇輕描淡寫地下了定語。一點兒也沒有虛張聲勢嚇唬事主,最后還任憑主家隨便賞香錢!

這樣的人會是給自己使陰的人嗎?

梁曉樂感到迷茫了。

因為不是要等一下里的消息,梁曉樂又趕緊返回家中。

果然,安放在老英雄張景峰宅院里的式神在家中焦急地等著她。

書中暗表:梁曉樂只要進入空間,就像從大地上蒸發一樣,任何人、神都找不到她。

式神告訴梁曉樂,說有一個小老頭早飯后來到它監視的那個家里,樣子很像梁曉樂吩咐特別注意的那個人。

梁曉樂點點頭,表揚了它·從水缸里舀出一碗空間水作為酬勞。

式神離開后,梁曉樂隨即駕著空間“氣泡”來到老英雄張景峰家中。

老英雄的病好像比昨天晚上加重了,嗓子里一直“嘎啦”著痰聲,喘息也有些粗重。大概是為了呼吸順暢一些,他的上半身倚在一床折疊整齊的棉被上,呈半躺半坐姿勢。

老英雄床前有三個人:一個是昨晚夜里起來開門的那個男仆·一個是梁曉樂上次來時,張長江讓給老英雄喂“藥”的潭嫂,還有一個丫鬟模樣的女孩兒。張長江和他的夫人、孩子一個也沒有在。

式神說的那個小老頭兒也沒有在屋里。

這讓梁曉樂感到費解:那碗空間水雖然過去了二十多天了,但也不至于一點兒作用也沒有,老英雄的病怎么會一夜間沉重了呢?

此時梁曉樂顧不了這些,趕緊飄飛出老英雄房間,又向后院飄飛去。

后院正房堂屋正中放著一張八仙桌,桌旁各放著一把龍頭扶手的太師椅。此時太師椅上個各坐著一個磐,一個是老英雄的兒子張長江,另一個是身穿灰布長袍的老者:六十來歲年紀,個子不高,體型精瘦,小眼睛,留著兩撇八字胡···…

梁曉樂眼睛一亮:怎么這個老者長得像史家屯村史金竹和史祥林描繪的那個算卦的模樣呢?而且也是穿件灰色長袍。

是同一個人?還是長得像?

梁曉樂心中打了一個點兒,便將“氣泡”停在八仙桌上,近距離“偷聽”起他們的談話來:

張長江:“湯師傅,你是說我父親就這幾天了?”

老頭兒:“嗯,過不去一個禮拜。”

“氣泡”中的梁曉樂聞聽猛然一驚:心道:這怎么可能?難道這里有什么貓膩不成?再看張長江的表情,平淡的就像談論一件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一樣,這可是生他養他的親父親啊?!

梁曉樂心中生氣,但此時是隱身,也只好耐著性子“偷聽”下去。

張長江:“這……是不是給他預備預備?”

老老者:“你說說都有什么吧?”

張長江:“送老衣裳和棺木都有,搭靈床和靈棚的東西也都湊手,再就是少個倒頭轎了。”

老老者:“倒頭轎好說,給紙扎房里說一聲兒,到時拿去就行。只是這壽衣和棺木,要預備的上檔次點兒。老英雄戎馬一生,積攢了這么大個家業,別讓人們說出閑話來。”

張長江:“不會的,壽衣都是上好的棉面料,五件上衣,三條褲子,外加一個長袍,共九件。棺木是柏木,四五六規格(注1),在咱這里拔了尖兒了。”

老老者:“嗯,這就好。死后再雇上兩伙兒小戲兒上的,風風光光地把老英雄安葬了,不比住養老院強的多?!”

老者說著,將兩條胳膊放在八仙桌上,往前趴著身子對張長江說:“哎,聽說了吧,北邊兒(梁家屯村在恩樓鎮的北面靠東)鬧‘借壽,鬮得正歡著呢。聽說死了三個人了,都是有老人在養老院里的人家,說是老人借了兒子的壽限,還有一戶是借的孫子的。原因是他兒子是殘廢,命硬,借不了走,就借了孫子的。”

張長江一激靈:“真有這事?”

老老者:“那還有假!有一個老人一聽說自己借孫子的壽命被識破了,臊的一頭撞墻上給撞死了。北邊兒都傳的沸沸揚揚,鬧得人心惶惶的了。

有很多家有兒女的,都到養老院里接自家老人去了!”

張長江:“那還不亂了套了呀?”

老老者:“能不亂嗎?‘借壽,本來就是逆天的,還這樣大張旗鼓地把老人集中到一塊兒,集體‘借壽,,不亂才怪呢?”

張長江:“不過說句良心話,她家的農田確實創出了奇跡,一畝地一年收兩千多斤糧食,人們可都看見了的。”

老老者:“這也是憑借著一口氣兒。常言說,‘太陽不能光照一個地方,,養老院鬧事就是個開頭。‘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一旦開了頭,霉氣想堵都堵不住。等她家三天兩頭出事,她顧此失彼,也就沒精力管理大田作物了。什么畝產兩千多斤,到那時,恐怕三百斤也保證不住。租賃了這么多地,有她哭鼻子的一天?!”

張長江:“虧著聽了你的話,沒讓老爺子住進去,也沒和她們簽訂土地租賃合同。要不然,還不知道出什么事兒哩?!”

老老者點點頭,又氣呼呼地說:“哼,乳臭味干的黃毛丫頭,還想和我斗,到我碗里搶食兒?!也不看看我湯半仙是干什么的?!我走過的橋,也比她走過的路多,吃過的鹽,比她吃過的飯多!有一點兒靈氣兒就蹬鼻子上臉,豈不知爬的越高,摔的越重!!!”

“氣泡”中的梁曉樂聽到這里,不由的心跳加速,出了一身冷汗……()

(注1:棺材由底、幫、天三部分組成,其用材和規格,視喪主的經濟條件而定。上等材選用柏木或楸木,—般用松,次者用柳。用材不同,規格也就有了差異。就其厚度而言,有“四五六”的,即天六寸、幫五寸、底四寸;有“三二二五”的,即天二寸、幫二寸五、底—二寸;有“凈二五”的,即天二寸五、幫二寸、底和回頭各一寸;有“荒二五”的,即天、幫各按二寸五、二寸下鋸破板,荒板推凈不足二寸五或二寸者,故稱“荒二五”。達不到上述標準者,則將材就料打成,規格小一,統稱薄皮棺材。)。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dywx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