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363章 勸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3章 勸說

第363章 勸說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12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湯半仙繼續回憶:

人有了就愛張揚,“神布”“神麥”又是無本資源,她用來輔助一些老弱孤寡也是理所當然。這與災荒年財主設粥棚救濟難民,自己積德行善還落好名聲一個道理。

一畝地能收兩千多斤糧食倒是有些費解。

他去時正好是秋天,那婦女地里的莊稼,長得確實比一般農戶好很多。當地人傳說這是因為那婦女能與老天爺爺溝通,是老天爺爺特殊照顧的結果。

他卻不以為然:老天爺爺管五谷豐登不假,但老天爺爺管的可是整個天下,不可能把精力專注在一家一戶上。這里面一定有別的隱情。

是什么隱情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為對農業這一塊他一無所知。

在他眼里,農業和靈異,風馬牛不相及。

回來以后,湯半仙心里有了底:原來這是一家以農業為主的積德行善的家庭。根本不具備神職人員的素質。

對于“小神童”的出現,他覺得這不足為奇:有其母必有其女,母親被傳的神乎其神,那她的孩子,自然也就是“神”的“童子”了。

沒想到,讓他極為瞧不起的農家的孩子,如今卻涉足到自己的范圍圈里來了,這就不能等閑視之了。

“我覺得,老英雄不應該到那里去。”

湯半仙沉思良久,終于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湯半仙看來,這件事必須阻止。因為人們都知道自己是張家的保護神,如今,被保護的對象要“跳槽”,說明自己法力不夠,不能勝任自己的職責。

一向自負的湯半仙,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看老爺子的勁兒頭,非去不可,你得拿出說服他的理由。”張長江擰著眉頭說。

“這事也忒蹊蹺她一個小屁孩兒,涼水里撒了點兒香灰兒符灰兒,就把老英雄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了?,我看這事沒這么簡單。”湯半仙摸著自己的八字胡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子。

“那你快說說看。”張長江見湯半仙半天不語,知道這里定有文章,忙催促道。

“老英雄的壽限已經快到了,是我用法術在支撐著他的生命,讓他少受一些痛苦,然后壽終正寢。這是天命,任何人都違背不了。如果強行違背的話除非……”

湯半仙狡黠地望了張長江一眼。

“除非什么呀,你快說。”

“除非借壽。”

“借壽?”

“對,借壽都是發生在有血緣關系的人身上。一般都是向自己的子女或者孫輩借。

“借壽又分明借和暗借。

“明借比較復雜,被借壽之人齋戒沐浴,然后由親屬載著一斗米,米內插一秤桿、剪刀等物,上面再蒙上一塊紅色的包袱,捧到廟里燒香磕頭,祈禱神靈,泣告蒼天親口說出愿減自己壽命多少多少,以延續長輩病者的壽限,用以表示孝心。

“暗借不通過任何儀式,也不讓對方知道,暗暗地將對方的壽命強行借過來。暗借一般都是致對方于死地。由于都是在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人之間進行。民間又叫‘吃自,。”

“‘吃自,?怎么個‘吃自,法呀?”張長江問道。

“借壽都是在與借壽之人有血緣關系的后人之間進行。比如父子相借,父親把兒子的壽限借走后,便沒了兒子,將來他也沒人養老送終了,等于自己毀了自己的后半生,所以民間就叫‘吃自,——既是吃自己兒子,也有吃自己本身的意思。”

“這不等于自相殘殺、自斷后路嗎?人怎么能這樣做呢?!”張長江有些氣憤地說:“不過,這又如何對老爺子說呢?”

兩個人商量來商量去,決定以拖延為主。實在拖不過去了,再以“實情”相告。

兩個人心里都有底:老爺子(老英雄)拖不了多長時間了。

張景峰自吃了梁曉樂給他“求”的神藥后,身體很快好轉。過了兩天果然能下地走動了。想自己一個行將就木之人,已經在床上躺了多半年,一付“神藥”就讓自己恢復的如此快速,小神童,果然名不虛傳。

又讓仆人到外面打聽了一下養老院的事。

仆人將人們的傳言如實告訴給了他:“那里的養老院里已經有一千多老人了,從六十歲到九十歲的都有,七、八年了沒死過一個老人。病著進去的很快就好,在里面的多會兒也不病······”

把個張景峰高興地一拍大腿,說道:“簡直神了?!”

張景峰有自己的切身體會,再加上人們的傳言,對養老院的傳聞確信不疑,便十分向往起來。恨不能步邁到那里。

時間過去四、五天了,兒子張長江對這事卻只字不提。每次來了,說上一兩句話,拔腿就走,好像有意躲避似的。

“長江,小神童說的租賃地的事,你考慮的怎么樣了?”

張景峰實在憋不住,對前來探望的兒子張長江說。

“我正在琢磨呢?是把咱家的二百多畝地全租給她,還是租一部分。”張長江回答。

對于租地,張長江沒有意見。反正都是租賃給別人種,別人的租金一年一畝幾十斤,風調雨順的年份,也才能達到百十斤。租賃給小神童一年一畝就是三百斤,且旱澇保收。要不是有老人入住養老院一說,他可能早就簽訂了合同了。

“要租就全租給她,一畝三百斤租金,上哪里找這樣的好事兒去?人家這是提的香火費用,自是不會來催著你。你還猶豫什么,快著去辦租賃手續啊?”

“是,爹,過兩天騰下空來,我就過去。”

“去了以后順便問一下,我住養老院需要交什么費用。

“是。不過,爹,我覺得你還是不去的好。你想啊,養老院里都是一些沒兒沒女的孤寡老人,在家生活沒有著靠,才投奔的那里。你有兒有女,常言說‘養兒防老,,我們又都愿意伺候你,你一個人去那里干什么?”

“我聽說那里也有有兒女的老人。”

“就是有,也是家庭條件不好的。哪個老人不愿意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我家的條件這么好,你何必去那里呢?”

“我聽說那里的環境很適合老人居住,那里的老人從來不生病,就是病著的,去了那里,不看郎中就能好。”

終于說到正題上了,張長江皺了一下眉頭:

“爹,你跟他們不一樣。他們在家里吃不上喝不上的,去了那里,條件好了,吃飽穿暖了,自然也就不病了。你在家里是什么條件呀?想吃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言一聲兒,事情就做成了。奴仆丫鬟婆子的伺候著,比那里不強百倍。我聽說,那里一個人就給一個單間,吃飯在一個大餐廳,還得自己揀菜盛飯。我不忍心讓你去那里受苦。”張長江說著說著,眼里竟然擠出兩滴淚來。

“咳,兒子,你不懂老人的心。”

張景峰見兒子說出這番話來,不由嘆了口氣,繼續說道:“人上了年紀,最怕的就是孤獨。雖然兒孫繞膝,身邊也不斷傭人,但我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偶爾來個老伙伴兒,說上幾句知心話,就高興好幾天。可鎮上的老伙伴兒越來越少,有的也和我一樣,出不了門。那里是老人聚集的地方,總能結識到與自己說得上來的朋友。人老了,主要靠精神頭活著。能吃上喝上,再處處開心,什么雜病也就沒有了。我想,這也許就是那里的老人不生病的主要原因。”

張長江無語。

“你叫個人去問一下,看看需要什么手續。我已經拿定了主意去住養老院。享福也罷,受罪也罷,是我自己的選擇,與你們無關。”

老英雄張景峰下了最后通牒。

“爹,你這樣做,讓我們做兒女的臉面往哪里擱呀?”張長江哭喪著連說:“好像我們不孝順,嫌棄你似的。”

而在心里卻說:你是享福了,長壽了,可你兒子卻成了短命鬼!

“作為人子,不做愧對老人的事兒,就應該心安理得。養老院是個新事物,人們一旦理解了,還會夸你們通情達理呢!”

張長江一看老父親鐵了心要住養老院,心里那個別扭!又不能把“借壽”的活從自己嘴里說出。想來想去,還是把湯半仙叫了家來。

湯半仙又勸說了半天,見仍是說不轉,便讓張長江及家人走開,十分委婉地把“借壽”之說說了出來。

老英雄聞聽沉思了一會兒,半晌才說:

“‘借壽,之事,老常年倒是有傳說,是不是事實,也無法驗證。不過,那養老院里一千多號人,聽說七老八十的也不少,還都是些孤寡老人,他們沒兒沒女的,如何‘借壽,?又借誰的壽?!可見此傳不可信。”

“傳說大都空穴來風,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此事關系到后代存亡,不可草率。老英雄暫且在家靜養,容我打聽實著了,再去不遲。”湯半仙煞有介事地說。

“咳,你看我這身子骨,還能等多久?!”

張景峰眼里流露出失望之色:他明白了兒子推脫的原因。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