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356章 成長的煩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6章 成長的煩惱

第356章 成長的煩惱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07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世界華人齊聚聚軒閣,與您共享讀書的樂趣!撿貝拾珠


秋去冬回又春至,轉瞬之間便是第二年的春天了。幾陣東風吹過,綠了樹梢,紅了桃花,滿地的小麥綠油油,就像鋪上了一層綠地毯。

梁曉樂也已經十一歲了。十一歲的她已經達到了一米五的身高。由于經常在空間和神堂活動,一身靈氣外溢,把皮膚保養的細潤如溫玉,櫻桃小口不點而赤,嬌艷若滴。

靈活的眼眸慧黠地轉動,幾分調皮,幾分淘氣。一身藕荷色春裝,把小身板兒包裹的亭亭玉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美人坯子一個。

梁曉樂何嘗不了解自己狀況?!而讓她發窘的是,她每到一處,人們首先評論的是她的容貌,對她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羨慕之情溢于言表。有那不規矩的男人,還用一雙色迷迷的眼睛,在她身上到處亂飄。

梁曉樂感受到成長的煩惱和做女人的不方便。便想改變一下自己的裝束。

改成什么樣子的呢?

以瑕掩瑜,用邋遢遮蓋姣好?!

梁曉樂搖搖頭:想現在的梁曉樂應該正是青春萌動期,這樣的打扮有悖常理不說,作為一個家資千萬的神童,穿戴太過于平常了,一是對香客不尊重,二是引起人們的說道,會認為自己裝窮,或者精神不正常。這個家里的人和事本來就給人一種神秘感,自己別再亂上添亂,“欲蓋彌彰”了。

猛然想起救啞女時的女扮男裝,莊香宜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穿男裝顯得更精神”,而那時是在深秋的傍黑,時間又緊,她的男裝也僅僅是衣裳,頭上只是戴了一頂帽子。

如果把發型也梳成男孩子樣式,保不住就能以假亂真,遏制人們的評論,和那色迷迷的眼神兒?!

梁曉樂想到這里·拿著梳子和頭繩,找到宏遠娘:

“娘,你教給我梳男孩子發型。”

“一個小姑娘,好好的梳男孩子發型干什么?”宏遠娘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娘·我覺得,我一天價這里去那里去的,梳男孩子頭,穿男孩子衣服,更方便些。”梁曉樂把梳子和頭繩遞給宏遠娘,又說:“我發現人們光對我評頭論足的,我不喜歡。”

宏遠娘想了想·覺得女兒說的在理,高興地說:“好,娘教你。不過,不出門的時候就梳女孩兒頭。”

“一個頭發,誰一天價改過來改過去的。認識我的人,自是知道我是誰;不認識的,愿怎樣認為就怎樣認為,怕什么呀?”梁曉樂不以為然地說。

“就怕時間長了·人們真把你當成小子,到時候變成嫁不出去的大姑娘嘞。”宏遠娘一邊給她梳理頭發,一邊笑著說。

“娘·你沒聽說嗎?‘落下茄子落下瓜,落下閨女會當家,,等我嫁不出去了,就在家里給你當管家婆,你享清福。”梁曉樂嘴也不閑著。

“往后都住養老院了,家還有什么管頭?!再說,你在家里管家,那你哥哥嫂子干什么去?”

“讓我哥哥去當大官。當了大官就不能在家里住了。”兩曉樂說著,忽然想起什么:“娘,今年我哥哥是不是要參加童子試?”

“嗯·趕秋后。”

“娘,童子試是不是就是考秀才呀?”

“嗯。”

“考上秀才呢?”

“三年后考舉人。”

“考上舉人了呢?”

“等朝廷科考,再去考進士。”

“哇塞,我們家里出了大官兒嘞噯。”梁曉樂高興地手舞足蹈起來。

“瞧你一驚一乍的,瞎歡喜什么呀?還早著呢?你就知道你哥哥準能考上?!”

“我哥哥有這才能,將來肯定有大出息。娘·你就等著當誥命夫人吧!”

“去,誥命夫人是皇上封的,那得多大的官兒?”

“娘有這個福氣!

母女倆邊梳頭邊逗嘴。當宏遠娘說“成了”后,梁曉樂跑到穿衣鏡前一看,只見自己頭上左右各有一個髻,以絲線結扎,挽髻余下的兩股尾髯自然下垂。把原本就漂亮的一張女孩兒臉,襯托的更加英俊,活脫脫一個舊時小書童模樣。

“娘,往后我就光梳這樣的發型。”梁曉樂高興地說:“你再把我的衣裳全換成男裝,我就是哥哥第二了。”

“看把你高興的,小心媒人上門來說媳婦?!”宏遠娘笑著說著,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

梁宏遠今年十四歲,一米七的個頭,頭頂梳一個發髻,斜插一根骨簪子,無論身穿寶藍長袍還是學生裝,都屬風度翩翩美少年。

他的八個把兄弟也都長得人高馬大,站在一起,威風凜凜的。九個人都吃住在學堂,動也基本一致,回家時,宏遠爹的小屋里幾乎盛不下他們。

宏遠娘在村里給他們收拾了兩處閑院,床鋪桌椅都預備的很齊全。他們嫌麻煩,不去住。倒讓宏遠娘不時借給養老院或是福利院房子緊張時接短兒。

由于秋后要參加童子試,竇金安、扈顏輝、馬志濤、楊庭廣和韓光平的父母,也經常來走動,看望兒子,鼓勵兒子好好學習,以期考上秀才。在農村,家里出個秀才也是光宗耀祖的事呢!

每有干娘來,梁曉樂就會得到一份豐厚的禮物:滔滔不絕的贊美和意料中的尷尬:

“我的干女兒又長高了,越來越水靈!”

“樂樂,你穿男裝更顯得俊氣!。”

“樂樂,做干娘的兒媳婦吧!咱親上加親。”

梁曉樂一臉黑線。

“做干娘的兒媳婦”這句話,梁曉樂聽得耳朵里都起子了。因祭天而認的五個干娘,哪一個見了她都要這樣說,都愿意讓梁曉樂做自己的兒媳婦,為此,都對梁曉樂極盡奉承討好。有的還背后與宏遠娘商量,想把親事快些定下來,免得被其他五戶搶了先兒。

解老夫人聽說了以后,怕自己的孫子謝玉成落了伍,便想“近水樓臺先得月”,托出自己的侄媳婦梁艷秋——梁曉樂的三姑來說媒。

宏遠娘拿不定主意,便問梁曉樂,六個干哥哥她到底喜歡哪一個

梁曉樂在心里哭笑不得:這個時空里訂婚早是事實,早婚早育是普遍現象。但也不能給一個只有十一歲的女孩子定婆家呀?

在梁曉樂看來,那六個祭天男童,雖然都比她大三歲,而她的實際年齡卻比他們大二十二歲。以現在的身份,她見了他們都是“哥哥”“哥哥”地叫,但在她眼里,他們都是小屁孩兒!

為了阻止此事,梁曉樂對宏遠娘說:“娘,你千萬不要應允她們,記住,誰家也不應。”然后又認真地對宏遠娘批講:“娘,你想啊,都想讓我做她們的兒(孫)媳婦,你應了一家,就得罪了其他五家。應允了的高興,沒應允的見沒了指望,勢必在心里責怪你。往后見了面,說話都尷尬,還顯得咱們厚此薄彼。干脆一家也不應,讓她們誰也挑不出理兒來。”

宏遠娘想想,覺得女兒說的有道理。再有人提,就以“樂樂還小,大些有了主見,再說吧。”

只因這一句話,宏遠娘算是把“皮球”踢出去了,卻引得六家干親更增強了對梁曉樂的攻勢。大人不行,就讓兒子出馬。

往常,外村里的干娘來了以后,都是先到學堂看望兒子,然后到宏遠娘家里看干女兒梁曉樂,與宏遠娘說趁子話增進感情。

如今,無論哪個干娘來了,都要把學堂里的兒子領到宏遠娘家里,與梁曉樂見上一面。在其母親的授意下,送給梁曉樂一個小禮物:或是一朵絹花,一個頭飾,一方小手帕…···或是一把家鄉特產,取“禮輕情意重”、“瓜子雖小是人心”之意。

只可惜正在青春發育期的男孩子愛害羞,東西未送出,話語未出口,自己先自鬧了個大紅臉。把梁曉樂搞得不勝尷尬,只好裝萌賣嫩與對方逗著玩兒。

這一逗不要緊,對方更是手足無措。

干娘見自家兒子笨,心里著急,又不得不趕緊拿話岔開,哄梁曉樂高興:

“樂樂,你知道你的名氣多大嗎?我們那里都把你傳神了,說就是把骨頭摔酥了,讓你撫一撫,一會兒就能好!”

這個話題梁曉樂愿意搭腔。立時滿臉陽光地否認道:

“干娘,你聽他們瞎嚷嚷干什么?哪有這事?”

像這樣的事,人們傳說可以,自己要是承認了,折胳膊斷腿的都送了來,自己能有多少女鬼眼淚給他們服?!

“你破解崔家洼的,治好瘋女人(莊香宜)的事,人們傳的跟說書唱戲似的,說你一到了那里,就把眾冤鬼集合起來,答應它們的條件,然后送它們去陰間投胎。并把瘋女人的靈魂從眾鬼魂手里要了回來,送回她身體里,她就不瘋了。是這么回事嗎?樂樂。”

梁曉樂想不到人們會傳的這么牛頭不對馬嘴,當然,這里不排除興農新的有意所為。

對于人們的傳說,梁曉樂有的解釋,有的默認。靈異方面的事,有時候越解釋越玄乎。干脆聽之任之。只要對自己事業的發展有好處,對民眾的生活又沒壞處,管它呢?

然而,梁曉樂卻沒有想到會給她帶來負面效應。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積分提示

·每票3

·積分2

·評論刪除積分4

·精華書評積分50

·保持版面清潔,請勿灌水!

·投光每日推薦票,積分賺不停!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