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343章 興農新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3章 興農新村

第343章 興農新村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30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團團如今兩個多月,已經會對著人笑了,雖然他可能還有些分不清眼前的人是誰,但是卻不耽誤他笑得大眼睛瞇成個彎彎的月牙兒,微翹的小嘴張開,露出還沒長牙的粉嫩牙床,一臉討人喜歡的模樣。[]

齊錦棠每天從衙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趕緊換了衣裳抱起兒子:“團團,來給爹笑一個!”

團團每每都十分爭氣地裂開“無齒”的小嘴,非但送上甜蜜窩心的笑容,還會湊上去糊齊錦棠一臉的口水。

“回來都還沒洗臉就抱兒子,在外頭什么灰啊土的都帶回來了。”荷花嗔怪著接過兒子,輕推齊錦棠的背讓他去洗臉,“最近衙門里還那么忙?這幾日博寧早出晚歸的,我都沒怎么瞧見他人,他剛來上手這些事兒,你也別太拔苗助長了。”

“沒什么大事兒,這幾日都在忙二月二通水祭河,都是些細致瑣碎的活計,他主動來找我攬這樁差事,我瞧著也不算難,就派了兩個有經驗的差役給他,學著辦起來就是了。”齊錦棠甩甩手上的水,從苗兒手里接過帕子擦著臉回道。

“知道主動攬差也是好事兒,總比每日悶在房里看書的強。”荷花聞言稍稍放心道,“不過他剿底還年輕,祭河的事兒,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這邊的百姓都蔦信這些,馬虎不得,你也別太撒手,還是得多看著他點兒。”

“這是自然,只不過····…”齊錦棠有些欲言又止,伸手逗著躺在榻上的兒子,見荷花投來詢問的目光,這才道,“博寧的性子到底還是冷清了些,除了自家人,在外都看不到他朝人露出個笑容,如今在這里人家自然都看在我的面子上·若是今后他自個兒出去闖蕩,可就未必會有這樣順遂了。”

“唉,也不知他是怎么了,小時候看著一直挺好的·越大反倒心事越重,平時說說笑笑的看不出什么,可一問到正經事,只要是他不想說的,誰都甭想問出來。”荷花一屁股坐在榻邊,憂心地說,“他還惦記著這次要去參加秋闈·你說就他這樣的性子和做派,我怎么能放心讓他去?那天與他聊了幾句,我剛說你如今還小,參加秋闈不急在一時,本想套套他的話,結果他倒好,張口就說,那就先不去······問他自個兒怎么想的也問不出來·白白讓我跟著干著急。”

“博寧是個自個兒有主意的,也知道好歹,你用不著那么擔心·不過現在就去參加秋闈的確太早,磨磨他的性子也是好事兒。”齊錦棠轉身抱起團團,“乖兒子,咱吃飯去了!”

“他才多大,能吃什么東西,趕緊地給乳母抱走,等會兒看見一桌子的菜不給他吃又要哭。”荷花趕緊攔住,“晌午的時候他吃完奶得有些早,乳母抱回來的時候我午飯還沒吃完,他瞧著我吃不給他·便不依起來,最后我也只得不吃了,叫人都撤下去了才算完事。”

“呦,這么點兒就知道饞嘴了。”齊錦棠朝兒子的小嘴上親了一口,“趕緊長大,再大點兒就能吃好吃的了。”

團團揮著胳膊·啊啊地也不知道在表達什么,齊錦棠抱著舍不得撒手,荷花無奈只得招呼乳母上前,把團團抱下去了才算了事。

二月二龍抬頭在南邊兒算是個不大不小的節,雖比不得冬至、三十兒這些大節重要,卻也是祭龍王、敬土地、謁高媒的日子,更是春日里娶媳嫁女、童子開筆的首選日子。

這日,齊錦棠早早兒地穿好朝服,領著博寧來到衙門,縣太爺的全套儀仗已經在門口拉開架勢,屬官們也都分列兩旁候著,只待他的到來便朝著河道上游去,上午要先把上面的泥壩掘開,然后再回城來祭河,中午城里的幾戶富商出了銀錢擺流水席,估計要一直熱鬧到下午才能回家。

荷花看著齊錦棠離開,叫乳母把兒子抱過來跟自個兒又躺了會兒,還不等起身兒就聽著外接二連三的鞭炮聲,開始還能勉強分出一處是一處,后來就已經響得連成一片,也聽不出都是從什么方位傳過來的。

好在團團人兒雖小卻是個膽大的,一開始聽到鞭炮聲還有些畏縮,后來許是覺得不管外頭怎么響都礙不著他,登時就膽大起來,轉著眼睛四處亂看,似乎想要找找這響動是哪里來的。

“咱們團團可真是個傻大膽兒的!”荷花看著他這樣心里高興,給他穿好衣裳,抱著出門去看下人們忙活過節的事兒。

馬勇家的撮了鍋底縣城的灶灰,圍著家里的屋子細細地撒成彎彎曲曲的龍蛇狀,嘴里念叨著:“避蟲蛇,引錢龍,避蝎蟄,招福祥……”

另有人挑著燈籠挨個兒屋里照房梁各處,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

劉媽忙不迭地囑咐下頭的小丫頭們:“今個兒是龍抬頭的日子,誰都不能動針線,不然扎了龍眼沖撞了龍神,今年一年都要倒霉的。”然后又指著其他人道,“今個兒也不能磨面、碾米,更不要去井邊水邊亂走,也是免得沖撞了龍神……”

“劉媽媽,我們都知道了,您不用念叨了。”小真從屋里出來,聽著劉媽還是這一天說辭,便開口給其他人解了圍道,“你們年長的都看著點兒小的,雖說是過節高興,也別混跑混鉆的,沖撞了什么都不好。”

聽得小真發了話,眾人自然都連聲稱是,都各自散了去忙。

劉婆子洗了手到廚下去搓面條,二月二的手搓面在土話里叫頂門棍,不似平時面條那樣做得細長,而是短粗的模樣,俗話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另一邊的鍋灶里,苗兒正在炒豆子,扭頭見荷花抱著團團進來,手下動作不停嘴里道:“奶奶,早下煙嗆,別熏著哥兒。”

“哪里就那么嬌氣了·我小時候家里那樣不也長得好好兒的,雖說如今日子好了,可也不能嬌慣著孩子。”荷花見團團并沒有露出什么不喜的神色,就也放心地站在門口看苗兒炒豆子·嘴里念著兒歌哄著團團,“二月二,龍抬頭,家家鍋里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云降雨保豐收……”

劉媽搓好了面條,遞給一旁的丫頭去煮面·擦了擦手過來問道:“奶奶,今個兒咱們怎么準備吃食?”

“爺中午來不及回來,就咱們娘們兒一起吃,你看著準備就是。晚上還是照著北邊兒的習慣咬春,烙春餅,照著去年的例兒,準備熏雞、醬鴨、熏肚兒、醬肘子、醬肉、醬牛肉,全都切成細絲兒。攤幾個雞蛋·炒就準備韭芽兒干豆腐絲兒炒肉絲、肉絲豆泡兒炒菠菜、干炒粉絲……記得準備些甜面醬,爺喜歡吃那個味兒,再炸點兒雞蛋醬·博寧喜歡。”荷花思忖片刻吩咐道。

扒開泥壩放水是早就安排好的,做起來也都熟練,很快,清涼歡快的河水就順著缺口奔涌而出,漸漸填滿了河道,大老遠跑來看熱鬧的百姓擠在河堤兩岸,小孩子們又笑又鬮,許多大人卻都忍不住扯起袖子擦拭著眼淚,畢竟當年也曾水路通暢,過慣了那樣的日子·后來河道漸漸干涸枯竭,那種不便和懷念就更加厲害,如今看著河水盈滿,大多百感交集,臉上掛著笑還帶著淚,都不知該做出什么樣的表情。

祭河的儀式十分順利·連周圍的村子甚至是近處的其他城鎮都有人前來湊熱鬧,中午的流水席面擺得很是體面,無論是不是清溪縣的人都可以坐下吃幾口,讓齊錦棠也覺得很有面子。

河畔的人家大多早就趁著過年農閑時候,把家里原本的舊船弄出來整飭整飭,如今通了水,就都迫不及待地把船放入了水中。

齊錦棠南下做官至今,只在別處見到過這樣依水而居,出門上船的情形,如今在自己管轄的地界兒看到,不由覺得新鮮不已,一路沿著河邊走,打量著往來的船和船頭各樣打扮的百姓。

博寧這段時日的功課做的不錯,跟在錦棠身邊,一邊走一遍指著河里道:“這種是農船,有些農家會在船里積肥,那邊的是棧船,載客送貨用的,還有就是漁船。姐夫你看,那邊那個小的,是瓜皮船,平素用來做些小買賣用的……”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隨機推薦: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