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296章 “太陽之神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6章 “太陽之神位”

第296章 “太陽之神位”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5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真是干什么都有難處,哪里都有壞人!”

聽完石六兒的講述,宏遠娘感慨地說。

“靈異方面要是動了邪念,殺人不見血,防不勝防。”石六兒說:“尤其是風水局,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要是給他破,救了這邊得罪了那邊,既救人也害人,最讓人頭疼了。孩子年齡小,最好不要讓她接觸這方面的事。”

宏遠娘點點頭,望著梁曉樂說:“聽見了吧?樂樂。

梁曉樂咧嘴笑了笑,沒說什么。《三清布衣卜算》中描述了很多布陣(設局就是布陣)、破陣之法。可惜她還沒學到,在是不會,今后學會了會不會給人破解,得根據情況而定了。

石六兒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對宏遠娘說:“這個孩子心慈面善,很有可能跟我一樣,耳朵根子軟,一到了事上,想的全是香客的利益。咳,干這一行,也得‘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在石六兒家又嘮了半下午嗑,有用的沒用的都說了一大堆。待一家三口回到梁家屯時,已經過了開飯時兒了。

石六兒一天之內判若兩人,還由厭惡結上了干親,這讓梁曉樂非常感動。看來人心都是肉長的,人與人之間只要以誠相待,就能拉近距離。

梁曉樂忽然想起在前世曾經聽一位哲學人說過:“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她微笑她便以微笑回報你。”這個時空里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你對別人微笑,誠心以待,別人自然也以微笑回報你的真誠,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和諧相處,我們的生活便會更加美好。

梁曉樂忽然覺得自己對人生的認識提高了一大步。

第二天,宏遠娘果然給石六兒送去了一車粗、細、雜糧,以及米、面、油、花生、芝麻,還有各種干果、水果鼓起了石六兒對生活的希望,兩家從此走動起來。石六兒在靈異方面對梁曉樂幫助很大,此是后話。

宏遠爹很快買來了一大兩小兩個香爐。同時還主動買回來一個羅盤。

羅盤是測定方位的儀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圓盤和裝在中間的指南針構成。在神職人員手里,則是用來測定邪祟位置的輔助工具。只有附近有臟東西,羅盤針就會晃動跳躍。這足以證明宏遠爹對女兒梁曉樂設壇為民看事的重視。

梁曉樂很是激動,覺得宏遠爹娘對自己實在是太好了。為了贖回剝奪人家親生女兒生命的罪過(其實這完全怨不著她),決心好好干,加倍努力,以輝煌的業績來報答這一家人。

神位設在了家里的東廂房里。

東廂房是里外兩間,原先是家里的廚房。現在吃食堂不用了。宏遠爹找人拆除了中間的斷間墻清除了灶臺,用白石灰挨著刷了一遍,裱糊了屋頂,屋里便格外亮堂了起來。

神位安在了南面,靠南墻放了一張八仙桌,上面按石六兒的布局,擺放了三個香爐。宏遠娘還依樣學樣,做了一個圓形的棉布墊,放到八仙桌的前面。又在屋內擺了一圈沙發、椅子,預備香客們坐。

因為沒有神像香爐后面光禿禿的。有人就說:“應該把安的神像也貼出來,那樣正規。”

梁曉樂想想也是。可是,貼誰的畫像呢?要說自己最受益的應該是奇典大神,其次是小玉麒麟。

可是,大凡民間的神職人員,供奉的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神,比如玉帝、王母、趙黃天尊等等,奇典大神民間不熟悉,也沒有他的畫像。要是貼個名字上去,那自己就成了每個香客的解說員了?!

小玉麒麟更不行!還沒聽說哪個香官(神媽兒媽兒)供奉神獸

猛然想起宏遠娘信奉老天爺爺陽光養老院又聘老天爺爺為院長自己虛構的師傅也是個白胡子老爺爺,何不也借用老天爺爺這個頭銜兒來為自己壯威呢?!

老天爺爺是指天上的太陽。既然立神位,那就把名字寫的文雅一些吧!

于是梁曉樂找來一條黃紙,上面用金色寫了“太陽之神位”五個字,恭恭敬敬地貼在了那個大香爐的后面。

還別說,這一通鼓搗下來,一個很像樣的“神堂”出現在人們面前。

一切準備就緒,宏遠爹娘看了個好日子,按照石六兒的吩咐,給神位開光。

先是宏遠爹準備了一只大公雞,用針扎進公雞的雞冠子里,往碗里滴了幾滴血,和朱砂摻水混在一起。然后讓梁曉樂上場。

梁曉樂用一支毛筆沾了沾,寫了一張符,燒掉,念了幾句石六兒教給的經文,然后開始上香。

香爐里妁灰是宏遠爹讓梁曉樂從石六兒那里取來的。他打聽設壇聽人說,這樣做有繼承香火的意思,對給設壇的人有利,能夠增加修行。石六兒人雖然沒有親自來,但方法是人家教給的,這個恩情不能忘。

香上上以后,宏遠爹又在門口放了鞭炮·········

神壇正式設好了!

梁曉樂設壇供奉老天爺爺(太陽神)的事,很快在梁家屯以及四外村里傳開了。

并且人們還把宏遠娘受老天爺爺照顧,能與老天爺爺“溝通”扯在了一起。人們紛紛議論說:

“這個家里的大人孩子,都是受老天爺爺特殊照顧的人,天大的事到了人家手里,也就不成問題了。”

“那是,地到了人家手里,莊稼也瘋長狂收!”

“老天爺爺就是管天下五谷的呀,還不是想讓他們打多少(糧食)就打多少?!咱把地租給他們算是租對了!”

不過,梁曉樂并不經常在里面。沒人的時候,她還是待在自己的西里間屋里學習、修煉。只有來了香客她才進去。

漸漸地,梁曉樂的如意算盤便被打破了。因為來看病問事的人一個接一個,根本就沒有閑著的時候。

設了神位,這香火錢無論如何是要撂下的了!

誰知,梁曉樂卻別出心裁,對人們宣布:老天爺爺(太陽)主管天下五谷,最看重的是土地。只要把地租賃給這個家里的人家,一律免費;沒有租賃的戶,可以以租賃地代替香火錢,租賃畝數不限,只要有租賃合同,以后看病問事也一律不收任何費用。

梁曉樂的這一舉措,受到四外村民眾的極大擁護。因為有很多人想把地租賃給宏遠爹,卻苦于找不到適當的理由而被耽擱下來。那些想出租地又沒有“事”可問的人家,便以“問事”為由,來梁曉樂這里,驢唇不對馬嘴地說個事由,被梁曉樂說破以后,便“哈哈”一笑,簽訂上一份租賃合同,高高興興地回去了。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因為這是互惠的事情,誰也不責怪誰。

不承想,為此還鬧了不少小笑話。

且說離梁家屯村十來里處有個小鑼莊村。村里有個莊稼漢子,姓崔,名大成。夫妻二人帶著兩個孩子,種著六畝地。由于崔大成勤勞,又會算計,日子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崔大成聽說了梁曉樂給人看事看病不收錢,只要租賃給她地就行,便動了心。對妻子說:“我看把地租給她家合算:一年三百斤租糧,粗、細、雜糧隨便挑。咱自己種,一年也比租糧多打不了幾十斤,還得風里來雨里去的。把地租給他們后,我就用咱的小驢兒車給人搞運輸,一年也不少掙錢呢。”

他妻子說:“這是好事,占便宜的事,你還不趕緊去?!聽說只要租了地,往后看病問事什么的,還不要香火錢了哩?!”

“巴巴地跑了去,光說把地租給人家,多難為情?!哎,要不你裝病,咱讓她去看,然后把地租給他們?”

妻子白了他一眼:“你咒我呀,好好地讓我裝什么病呀?!你不會編個別的理由?就說······就說咱的豬沒了,或者咱的驢跑了,讓她給看看,去哪里找,不就得了?!”

“嘿,這個辦法好!”崔大成高興起來:“明天我就去。”

第二天,崔大成來到梁曉樂的“神堂”里,吱吱唔唔地說,他是小鑼莊村里的,姓崔名大成(梁曉樂接收石六兒的教訓,凡來看病或問事的人,必定先問明家庭住址和姓名)。

他家的驢昨天上午跑丟了,找了一天一晚上,也沒找到,讓梁曉樂看看還能回來不?去哪個方向找去?!

怎奈他莊稼漢子心直,不會說謊,一張嘴便露出馬腳。梁曉樂心中暗笑,心想:你糊弄我,我也給你來點兒彎彎繞。見他嘴上起了兩、三個大燎泡,知道是胃火大,便對他說:“這驢你不用找,你到中藥鋪里買一劑瀉藥,回去全都吃了,驢就能自個兒回來。”

“這一劑是多少呀?”崔大成問。中草藥論劑不假,但那都是郎中開了處方,藥鋪伙計安方抓藥所得。他雖然并不真去買,但問問顯得心誠不是。

這一問倒把梁曉樂給問愣了。她沒學過醫,更不知道一劑瀉藥是多少。她之所以這樣說,完全是為了逗他玩兒,因為她知道他沒丟驢,更不會去中藥鋪買瀉藥。就是真去買,吃點兒對他身體也沒壞

可是,又如何回答他呢?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