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望鄉臺傳說”有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望鄉臺傳說”有感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望鄉臺傳說”有感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小說搜索

VIP章節文/

奔馳轎車開得飛快。(瘋狂看'小說)不一會兒便開進一棟別墅里。

別墅很具特色。樓前一片草坪,樓后有一個獨立的花園,足有兩個籃球場那么大。

在花園的中心,有一個不規則圓形的游泳池,內鋪鵝卵石,就好象一個天然的湖泊一樣。里面清水蕩漾,看一眼都能給人一種心廣神怡的感覺。

花園的右邊一片青翠的草坪,草坪不大,看起來也就十多個平方,草坪上種著一棵非常漂亮的桂花樹。

在桂花樹下,兩個非常精致的藤編秋千吊在下面,是小院的一大亮點。

梁曉樂下車后,便走進了這個花園,然后坐在秋千上蕩了起來。秋千忽上忽下地飄飛,給人一種怡然自得的印象。

畫面到這里,開始緩緩的上移。不一會兒便移到了桂花樹梢之上,畫面上出現了一片碧藍無比的天空,朵朵白云飄過,就如同大草原上的晴空。

但是這畫面沒有維持太久,便又如同一開始映出的倒影一樣,在一片漣漪中逐漸模糊,最后消失了。

整個過程靜謐的很,沒有一點兒聲音。

梁曉樂驚呆了:這是什么意思呢?玉云母親不是說石頭里會說話嗎?怎么沒有一點兒響聲?

要是只告訴前世最后時刻的話,畫面應該是梁曉樂出了辦公樓以后,便碰上未婚夫陳旭。而接下來他們應該去鮮花店預訂婚禮上用的鮮花,而不是她一個人開車去他們的結婚別墅?還莫名其妙地蕩秋千?!

蕩秋千又是什么意思呢?那忽上忽下的飄飛,是代表悠閑。還是不穩定的因素?!

可是,這只是前世,不是還有今生和來世嗎?怎么影像會突然消失不見了呢?

梁曉樂轉身望了望身邊別的鬼們,見它們一個個心滿意足。看來都看明白了。

可是為什么自己只看了一個片段?而且還沒看懂?!

梁曉樂再沒耐心看下去了,轉身走到玉云母親身邊。[]

“怎么樣?看清楚了嗎?“玉云母親迫不及待地問。

梁曉樂聳聳肩,攤開兩手說:“看的我一頭霧水,什么也沒看清!什么也沒看懂!”

玉云母親聽她這么一說。愣了一愣。有些驚奇地說:“不對啊,怎么能看不清看不懂呢,你難道沒有聽到自己心里有一個聲音為你解釋么?”

這一回輪到梁曉樂發愣了:“心?什么心?”

玉云母親直接把手伸進了身體之中,取出了一塊兒像石頭似的東西,舉到梁曉樂面前,說:“就是這個啊?還有,難道你沒有看見下輩子是什么嗎?”

梁曉樂認出來了:這就是“半步多”里眾鬼們領的石頭心,說:“這不是鬼心么?我……我沒有。”

“噢,怨不得。”玉云母親有些失望地說。

原來。這三生石一定要有鬼心才能解讀,而且沒有鬼心的話,還無法知道自己的下輩子是什么。

梁曉樂苦笑了一下:看來這三生石還真不是人看的!白浪費了自己的一腔熱情!!!

不過好在又與自己的前世見了一面。看見了自己熟悉的辦公大樓,以及準婆家為自己準備的結婚用房。雖然沒有到自己的閨房里看看是個遺憾,但這已經足夠讓梁曉樂回憶半年六個月的了。

離開了三生石。兩個人(鬼)又繼續往前走。

天空依然灰蒙蒙的。據玉云母親說,這里的天空一直是這樣,是游魂聚集的緣故。

孤魂野鬼不能進入輪回,戾氣和身影會越來越淡薄。時間久了,就會變成游魂。游魂是透明的,人的眼睛看不見。但聚集的多了,厚了,便形成了霧的顏色。[]就如同透明的塑料薄膜堆積在一起,也能遮住視線一個道理。

又走了一個多時辰。玉云母親指著前面不遠處出現的一座高塔說:“那就是望鄉臺,你想去看看不?”

望鄉臺,顧名思義,就是能望見故鄉的高臺。這是陰間最知名的幾處神跡之一。供給那些馬上要投胎的人,看一眼這一世的家人,然后痛哭一場后。便要踏上輪回的道路了。

關于望鄉臺,梁曉樂前世還聽說過一個傳說:

說在地府酆都附近有一座名山叫絕頂山,每天夜里,絕頂山上總是哭聲驚天動地,吵得整座地府都不得安寧。

閻王每夜聽見鬼哭,心情十分煩躁,于是宣平鬼元帥鐘馗上殿,說道:“愛卿,你可知道近段日子,絕頂山夜里為何有鬼哭聲呢?”

鐘馗答道:“卑職剛從陽間斬鬼回來,尚未知曉。”

閻王道:“孤令你前去查看,凡上絕頂山哭泣者一律斬首。”

鐘馗領命而去。

當天晚上,鐘馗提著寶劍來到山頂,果見朦朦朧朧的夜色中,一些鬼魂聚在那里大聲哀號,哭得實在讓人難受,好像誰家死了人一樣。

鐘馗大惑不解,舉器青鋒寶劍大聲喝道:“深更半夜的,你們平白無故在這里哭啥?”

誰知那些鬼聽了,反而更加悲痛欲絕,哭得更傷心了。

鐘馗見此情景,也禁不住心情沉重。指著一個低頭啜泣的哭鬼問道:“你為什么傷心落淚呢?”

那鬼哭道:“回稟老爺,小人生前是種田的,因妻子生病,小人去集鎮抓藥,糊里糊涂地就被一個炸雷劈死了。”

“生死有命,你休怨天尤人。”

“小人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的命不好。好不容易娶了個媳婦,恩恩愛愛才過了三年,就陰陽分離,也不知她的病好了沒有,想起來實在是讓人牽腸掛肚,好不傷心。”

“一日夫妻百日恩,恩愛夫妻不能離。你想你媳婦也是人之常情。”鐘馗放下舉起的寶劍,內心十分躊躇為難:若要懲治這些哭鬼,他們又事出有因,無甚罪惡;待要不治,又確實哭得惱人。他沉吟半晌,收劍而去。

走不多遠,又見一面色蒼白,兩眼紅腫的女鬼,一邊用頭撞山上的石頭,一邊放聲大哭。

鐘馗此刻再也忍耐不住,上前問道:“你又為何在此痛哭?”

“想我女兒。”

“你女兒現在何處?”

“在陽間。”

“骨肉之情,精血相連,哪有不想的。”鐘馗點了點頭,頓生憐憫。

他提著寶劍在絕頂山上轉了半天,一連問了好幾個哭鬼,這些鬼魂不是想兒女,就是想父母。他們聽說絕頂山的懸崖邊能遙望陽間,便趁著黑夜紛紛跑上山來。誰知陰陽一紙相隔,任憑他們望穿秋水,哭斷柔腸,眼前除了一片茫茫霧海,哪里能見親人的影子?于是就忍不住傷心大哭起來。

鐘馗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自那日別了父母兄妹,親朋好友,到京城長安應試,遇上奸賊盧杞,自己氣氛不過,自刎在金鑾殿上,被德宗皇帝封為驅魔大神來到酆都城,便遍行天下斬妖除魔,不知不覺十年過去了,也沒有見過家人一面,不知他們現在怎么樣了。想那日老父把自己送到十里山坡,千叮萬囑,揮淚而別,說不定現在還苦盼著自己的消息哩!想到此,不由黯然神傷,淚濕衣襟。

第二天,鐘馗來到天子殿,便將夜里所見所聞和自己的感悟,如實地稟告給了閻羅王。

閻羅王聽了,沉默不語。晚上,他脫下官袍,穿上便服,來到絕頂山暗暗察訪,見鐘馗之言果然屬實,于是也悶悶不樂起來。

鐘馗見此,建議道:“如能讓地府亡魂與他們陽世的親人見見面,了卻它們的心愿,或許哭聲便能止住。”

閻羅王眼睛一亮,茅塞頓開,大喜道:“你說得對,想法讓他們見見親人,不就了卻了他們的思念之苦?!”

閻羅王立即召集地府文臣武將商議,決定修一座“望鄉臺”,讓亡魂借此遙望自己生前的家鄉與親人。

從此以后,黃泉路邊,便多了這座高塔。鬼魂的哭聲也從此銷聲匿跡

梁曉樂望著高高的望鄉臺,忽然心生感慨:

鐘馗文武全修,經綸滿腹,剛直不阿。遇奸賊盧杞陷害,首狀元不及,抗辯無果,自己氣氛不過,自刎在金鑾殿上,被德宗皇帝封為驅魔大神來到酆都城。又被閻羅王封為平鬼大元帥,遍行天下斬妖除魔平鬼之事。

一個平鬼大元帥,實可謂殺鬼無數。然而,他卻在陰間為鬼們修建了一座望鄉臺而名傳千秋。鐘馗也成為中國傳統道教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要福得福,要財得財,有求必應。

鐘馗又是道教和中國民間傳說中,能打鬼驅除邪祟的神——賜福鎮宅圣君。民間尊鐘馗是門神,常掛鐘馗的畫像賜福鎮宅,跳鐘馗舞祈福祛邪。

可見,只要你為廣大人民(鬼民)大眾做好事,無論所從事的事業多么不被人(鬼)欣賞,人們(鬼們)都會崇拜和歌頌你的。

想起自己曾經說過“巫婆神漢屬下九流,是不被人尊重的行業!”這句話來,梁曉樂不由得臉上辣的:

巫婆神漢是一種民間的特殊職業,由于身懷異術,所以斬妖除魔于民間,而他們的工作,與驅魔大神鐘馗所從事的是一樣的性質!

梁曉樂忽然覺得這個職業崇高起來:

瘋狂()推薦作品:辰東“”、皇甫奇少爺“”和天蠶土豆“”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