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解夢(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三章 解夢(一)

第二百二十三章 解夢(一)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15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之所以提倡以勞動換取食物,完全是在執行按勞取酬、按需供給的方針政策。因為桃花園的福利機構很多:少兒有幼兒園,學生有學校,老人有老年養老院,殘疾人有勞保所,生病住醫院,而且都是免費的。你一個肢體健全的成年人,不參加勞動就說不過去了。退一步說,三百六十行,哪一行也沒留下你的痕跡,豈不白白來人間走一遭!

基于這種考慮,桃花園里拒絕養懶人。措施就是餐館的入口。

桃花園里工作安排,很大程度上尊重個人意愿。一個人如果在這個地方干著不順心,可以隨時申請調換。居民居住地離工作單位一般不超過一千米。如果超過了,可以調換住處。

桃花園里人人平等。能用腦的你就用腦,發明創造,為發展新城獻計獻策;不能動腦或不愿動腦的,你就多干活,創造勞動價值為桃花園增加財富。工作不同,待遇一樣。一個撿拾垃圾的笨人和最高領導人掙相同的積分,都是一天十分。

領導干部輪流任職。兩年一屆。換屆時,由個人報名群眾投票選舉產生。一般情況下一屆一換,只有治理有方成績特別突出者才可以連任。桃花園里的規章制度在全園通用,領導干部只是各項規章制度的監督者,很難有突破的地方。所以也就沒有連任的。這就給很多人創造了過把當官癮的機會。

勞動創造財富,當官為人民服務,兩下里肩膀一般平。沒有貧賤高貴這一說。所以,從官位子上退下來的人。一點也沒有失落感。大家都把這看成了工作調動,屬新城里極平常的工作安排。上的滿懷信心,下的泰然處之。大家心里一點芥蒂也沒有。

心理平衡是桃花園里最大的穩定因素。在這里,沒有貪官污吏,沒有腐化墮落,沒有財產糾紛,沒有爾虞我詐。所擁有的,只有努力工作,用勞動養活自己。人人都這樣。還有什么不平衡的呢。

“多么富饒的桃花園,人人平等的桃花園啊!”

梁曉樂大聲贊美道。不由高興地“格格”笑起來。

“樂樂,樂樂,快醒醒!什么夢這么高興?!”

幾個稚嫩的聲音傳進腦海。

梁曉樂猛然睜開眼睛,只見齊殿峨、王振飛、梁宏根、蔡邦靜四個人正圍著她看。低頭回頭看了看,發現自己依然坐在那株桃樹下面。

啊,原來是南柯一夢!

“我睡了很長時間嗎?”

望著四個人奇怪的眼神,梁曉樂不好意思地問道。她感覺在夢里好像度過了一整天。

“沒有。你吃飽后才睡的,我們這不剛剛把所有的東西吃完。聽到你笑了。這才過來看你的。”蔡邦靜解釋說。

梁曉樂抬頭看了看太陽,果然還在頭頂,這才確信時間并不長。心道:怪不得黃粱夢中說盧生在夢中享盡了富貴榮華。等到醒來,臨睡前主人蒸的黃粱還沒有成熟。看來夢里的時間與現實真的有很大差距。

雖然是個夢,總覺的這夢蹊蹺,夢中情景卻記憶猶新,女隊長和女團支書的一笑一顰,一言一行,就仿佛印在頭腦中一個樣,揮之不去。感覺好像預示著什么似的,究竟預示著什么,一時又理不出個頭緒。

梁曉樂再無心觀看這里的風景。見四個同伴兒吃飽喝足,也都對游玩兒意興索然,五個人一商量,便打道回府。

吃過晚飯以后,梁曉樂推說玩兒累了,早早地便把自己關進屋里,仔細品味起中午那個奇怪的夢來。

這夢確實做的奇怪。既不像梁曉樂前世現代的生活情景,也不像今生現實生活。而有些地方又與現實中相似。比如:她在陽光養老院里實行了愛心積分卡,夢里就出現了(工分)積分卡,并且還應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去,伴隨人的一生;

她為了解決宏遠娘一日三餐的忙碌,在現實中成立了食堂,夢里的食堂就遍地開花,到處都是。同樣是自選餐,同樣是上百種菜肴,進餐的卻是所有民眾。

衣服也是如此。夢里的換衣模式與養老院里相差無幾,也是一人五套,每人身邊留兩套備用。其余一律在洗衣店集體存放,供大家挑選。

單就這幾項來說,那個夢其實就是一個擴大了的現實版!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擴大了的現實版呢?

而那些自己所不及的,比如:養老院里的老人光進不出,不死不滅,二十畝地上的九層高樓,收了幾百年的老人,到如今還沒有飽和。如果全出來的話,站二十畝地,人摞人能摞九層樓房高!那他們如何住?!如何活動的呢?!在密封的養老院里和外面的千畝農場里,也沒見有很多的人啊?!

再就是土地公有,按需供給,沒有小偷,路不拾遺——這不就是自己前世現代人們幻想的共產主義社會嘛?!

生活中,自己并沒有產生過這樣的幻想,怎么會做了這么個夢呢?!

梁曉樂百思不得其解,總覺得這個夢很不一般,好像是在點化她什么。

點化什么呢?

梁曉樂想得腦仁兒痛,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便把小玉麒麟喚出來,對它述說了那個夢境。

“呵呵呵,這有何難理解的?!”小玉麒麟依然一副調皮相:“夢是心頭想。你一天到晚,想的是事業,發展的是規模。自然就會做這樣的夢了。”

“關鍵是夢里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各種規章制度也很健全,而且面面俱到,好多我都做不來,有的連想都沒想過。”梁曉樂一臉愁云地說。

“做不來就努力拼搏爭取唄!有了目標,總比你自己瞎闖好的多吧?!”

“你也是這樣認為的?!”梁曉樂吃驚地說:“你也認為這個夢是在點化我?!”

“不,不,不是這個意思。”小玉麒麟頭搖得像個撥郎鼓:“你不是說夢里有一套管理措施嗎?!還有規章制度什么的,又是你事業的擴大版。我是說,既然這樣,你就照著做不就行了。”

“事實并不像你想象的這么簡單。有好多事情我根本做不來。比如:日不上鎖,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是整個社會風氣問題,一村一鎮是辦不到的。”

“社會風氣?什么是社會風氣呀?”小玉麒麟不解地問道。

“社會風氣是指社會上或某個群體內,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相仿效和傳播流行的觀念、愛好、習慣、傳統和行為。它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狀況的綜合反映,同時也表現出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風俗習慣與精神面貌。

“從微觀角度考察,實際上這是群體中人際關系的一種氛圍,是影響群體意識、群體凝聚力和群體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社會風氣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人們的言論和活動中,對人們的思想、心理和情感常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其中如何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及國家的關系,則是社會風氣好壞的最重要的指標。”

“嘿,真不愧是大學畢業生,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小玉麒麟揶揄道:“不過,你越說我越糊涂。”

“咳,對牛彈琴!”梁曉樂小嘴兒一撇,生氣地扭向一邊,不再看小玉麒麟。

“嘿嘿,對牛彈琴固然是在貶低牛。彈琴者就聰明了?!明知道人家不懂,還說這些大道理?!”

梁曉樂聞聽一笑,轉過臉來又說:“哦,這樣對你說吧:社會風氣,就是人們在一個階段內所呈現的習尚、風貌,也就是在人們之間流行的風氣和習慣,聽懂了吧?!”

“嗯,這還錯不多。”小玉麒麟一臉釋然:“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這個社會風氣,是眾多人共同營造出來的。就拿‘日不鎖門,夜不閉戶’來說,現在人們不鎖門,不閉戶,就會有小偷來偷東西。如果沒小偷了,也就可以不鎖門,不閉戶了。一家一戶不足為道,大家都這樣了,才顯出風氣好來。”

“對,就是這樣。所以說,這是眾多人的事,我一個人是辦不到的。”

“也確實是個問題。”受梁曉樂感染,小玉麒麟也皺起了眉頭:“這個不像救一個人,餓了給一頓飯,渴了給一碗水那么容易。比你買地擴大規模,建養老院收留老人,建孤兒院收養孤兒也難得多。”

“你剛才提到了養老院,這也是我把你喚出來的主要目的。”梁曉樂一聽小玉麒麟說出養老院來,不失時機地說:“夢中的養老院里幾百年光進不出,不死不滅。現實中,你能辦得到嗎?!”

“這個……這個可有難度。”小玉麒麟眉頭緊蹙:“我可以保證讓養老院里的老人們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卻不能保證不讓他們壽終正寢。你想啊,人的壽限是一定的,要是不死不滅,豈不是違了天意?!”

“可夢里就是這樣。四個耄耋老人,祖孫四代,老爺爺和爺爺對弈,兒子、孫子觀棋,你說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