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姨家的丑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姨家的丑史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姨家的丑史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辛屯鎮是個大集鎮,今天又正好是集日,街上人很多,叫賣叫賣的,熙熙攘攘,十分熱鬧。

李慧玲的日雜市就在街面上。喜子的馬車趕到時,李慧玲正在市里。雖然是集日,市里卻沒有人,冷冷清清。

姊妹相見,自是一番抱頭痛哭。彼此說了一些思念的話。也就略過不提。

李慧玲關了市前,領著宏遠娘一行四人,從后來到一處宅院里。

這是一個寬敞的院落。五間北房,東西廂房,與南面的市連在一起,是一出十分氣派的四合院。但由于修正不及時,庭院里放了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顯得有些頹廢。

“我和孩子住西里間屋,老人住東里間屋。”李慧玲牽著宏遠娘的手,指著北房說道。隨即又沖北屋喊:“娘,我娘家三妹來了。”

北屋簾一挑,一個老婆婆和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兒了出來。小孩兒手里拿著繡撐子,看來正在學繡。

“蘭蘭,快喊三姨。”李慧玲又說。

“三姨。”叫蘭蘭的小孩兒脆生生地喊了一聲。

“這是你表妹,叫樂樂。”李慧玲指著梁曉樂介紹。

蘭蘭沖梁曉樂笑了笑。

在大人們的寒暄聲中,梁曉樂大方地過去,看她繡的。

“你繡的真好。”梁曉樂夸獎道。

“不好。都學了快半年了,才繡成這樣。”蘭蘭不好意思起來。

“我一點兒也不會。”

“你還小哇。”

“我五歲。”

“我七歲。”蘭蘭說著,小大人似的又對梁曉樂說:“快屋里坐吧。”

兩個小姑娘這邊說著話兒。宏遠娘和李崇林,已經由老婆婆陪著去了東里間屋。

梁曉樂想看看這個橫遭厄運、由富變窮的何老爺子,離開蘭蘭,像個怕母親失的小孩子一樣。忙到宏遠娘跟前,拽住了她的一只手。

何老爺子一臉病容。穿著上衣圍著被窩在床上坐著,身后依著被卷。看來體力不支。

宏遠娘和李崇林問候了一番。本打算出來的時候,宏遠娘卻被何老爺子留下了,對她指了指床沿兒,示意她坐下。

宏遠娘大大方方地坐在何老爺子對面。

李崇林因為斷不了來,也就隨便了一些。見何老爺子有意留宏遠娘,便出來和大姐李惠玲說起話來。

何老爺子又看了看自己的老伴兒,說:“我有個事想和蘭蘭她三姨說說。你也到外面去吧。”

梁曉樂扎在宏遠娘懷里,看也不看何老爺子一眼,給人一個不曉世事的樣子。

“你的情況我聽你姐說過。你是個有福的人。”當屋里只剩下何老爺子和宏遠娘(當然還有梁曉樂這個“跟屁蟲”)的時候,何老爺子對宏遠娘說。聲音雖然不大,但吐字十分清晰。

“大家都一樣。只要肯努力,會苦盡甜來的。”宏遠娘說。

何老爺子搖搖頭:“咳,人啊,還得說心正。心正消百禍,一點兒也不假。你就是個心正的人,才能得到老天爺爺的保佑。我今天想給你說個事,也是看重的你這方面。我相信你不會拿著我的事到處當故兒說去。”

宏遠娘不知所措地點點頭:“大爺請放心,話到了我嘴里,也就算到了頭了。”

何老爺子也點了點頭:“我相信。心正的人是不會拿著別人的短處說笑的。”

何老爺子又嘆了一口氣:“咳。這個事在我心里壓了快四十年了,從來沒給人叨叨過。就是我的老婆子,我都沒說過。

“我已經是一個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的人了。再不說,恐怕就帶進棺材里了。那樣,就是我的靈,也是不得安寧的。

“謝天謝地。這個時候你來了。讓我找到了一個傾訴對象。

“我之所以選擇你,是因為你能夠與老天爺爺溝通。我對你訴說的同時,也是在向你懺悔——向老天爺爺懺悔。我希望通過你,讓老天爺爺聽到我的聲音,了我為此付出的代價,下輩子我做牛做馬,也要還清人家的債務。懇求老天爺爺,不要再把災難降到我唯一的孫——也是你的親外甥身上了。我已經為此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和兩個親孫子。也請你替我對老天爺爺求求情,給我留下這一點兒骨血。雖然是個孩兒,可她是我何家唯一的骨血啊。”

何老爺子說著,眼里竟涌上一層淚水。

“大爺,你如果愿意傾訴,就對我傾訴吧。我不會對任何人說的。我雖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看你如此痛苦,說出來或許好些。”宏遠娘勸道。

何老爺子又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咳,常言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能要。誰要是昧著良心巧取別人的財物,那就是欠下了別人的一筆債。今個欠下的,明個是要還的。我今天給你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也是我的親身經歷。”

于是,何老爺子慢慢講出了下面這個故事:

四十多年前,辛屯鎮還很小,只有一條東西街道,兩旁開滿了店鋪。其中有個從南方過來打油的,姓江,名耿直,人們都叫他江老板。

這江老板好手藝,他打的香油,一是清亮,二是純香,夏天澆在小菜上,光聞那香味,就能增加食。

他在鎮上干了近二十年了,人緣好,生意做得也,方圓十多里的人們都認準他家的油,所以生意十分火紅。

就在他家一墻之隔,有個做雜貨生意的店鋪,老板姓何,名更運,是辛屯鎮上的坐地戶。這何老板仗著自己是本鎮人,講話有點沖,好抬死杠子,人緣也不太好,生意做得也小,家境不算寬裕。

因和江老板是近鄰,兩家相處的也還算好。江老板便供著何老板香油吃。何老板也偶然回敬一些針頭線腦的常用東西給江老板。

1111何老板有一個三歲的兒,長得很是乖巧伶俐。江老板很喜歡,便認做干兒,扯了兩丈布給干兒做了春、夏、秋、冬四套衣服,何老板也回敬了四壇酒。兩家就“干親家”的你來我往了。

這年冬天,江老板老家送來信,說是老太太不行了。江老板臨行前,要把二十壇香油暫時放在何老板家,說是等老太太過世后過了“五七”再回來。

因每個壇子都是封了口的,也不怕風吹雨淋,就放在何老板家后院,順墻根擺著。何老板還了兩樣小菜請江老板喝了兩杯,算是送行。兩個干親家就此道了別,江老板第二天一早就了。

1111話說這天,何老板在后院鋪了兩張席子曬豆子,不知是誰家幾只雞從墻里鉆進來了,連吃帶刨,豆子滾的到處都是。何老板看見了,氣得抓起一只小板凳就砸,這一板凳飛出去卻砸在了江蠻子的香油壇上。

何老板不由得叫了聲“不好”,心想這下要賠人家一壇香油了。豈料壇子砸碎后,卻不見一滴香油流出。而是壇底有兩錠銀子,在太陽光下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甚是耀眼。

何老板急忙跑過去,一手抓起一只銀錠掂了掂:“乖乖,都是二十兩的銀元寶”。

何老板又打開其它壇子,每壇都有兩錠二十兩重的銀錠子。二十壇一共有四十錠——八百兩。

何老板驚得目瞪口呆。心想:這么多銀子,別說有了,連看也沒看見過。乖乖,這江老板還真能攢,平日還說打油利小,真是的,利小能攢下這么多銀子?

又一想: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肚里不藏著鬼的。去他媽的,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發”,也該我何老板粗幾天腰了。

這何老板在八百兩銀子面前系起了腸子。一不做,二不休,把銀了全取出收藏起來,把二十只空壇都裝上了油。然后沿墻擺好。

1111再說江老板奔到家后,老太太看了最后一眼就歸天了,一家人忙完了喪事。江老板過了“五七”三十五天,就匆匆趕回到辛屯鎮。

何老板見干親家回來了,裝著無事似的和江老板一起把油壇搬回江家。

當江老板打開封口一看,個個壇子都滿滿地裝上了香油,不見了銀子。頓時傻了眼,氣得要過去和何老板理論。但一想臨時明明說是二十壇香油,現在這二十壇香油擺在面前,你要說壇里裝有銀子,到哪去說呢?

江老板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一口氣阻在心口窩,病倒了。

何老板一看干親家病了,一邊忙著請大夫,一邊一日三餐的送吃捧喝。辛屯鎮上下都夸何老板是個大好人。

沒兩天江老板死了。何老板親自給他買了套妝奩衣裳穿上,然后錢雇人去江家報喪。江家兄弟姐妹來了好幾個,聽何老板說干親家回來后還念叨著老太太,可能是傷心過度而亡。

滿鎮子人都何老板夠義氣,江家人又見何家幾歲的兒披麻戴孝,甚是感激。江家的人提出要將江老板靈柩抬回去安葬。但所帶銀兩不充足,又托何老板把油坊無論幾個銀子變賣了。

何老板把脯拍得“咚咚”響,說:“一定把這事做好。”于是,請人盤了價,連油帶店鋪帶東西,一共作價四十兩銀子。()()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