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五十章 推銷(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章 推銷(一)

第一百五十章 推銷(一)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宏遠娘(梁曉樂):“其實,我也不會編章節。也是頭一次見到,是老天爺爺讓孩子們在野雀林里砍回一捆馬蓮草來,我才興的這個心。咱大家集思廣益,想編什么樣的,就編什么樣的。哪個好,咱普及哪個。剛才說的也是個大概,大家盡量創新,編織出各種各樣的來。當我們確定了規格以后,再大批編織。”

“編多少算一天呢?”又有人問。

宏遠娘(梁曉樂):“因為這個在我們這里是新鮮事,不實行計件,你只要參與,就按時間記積分。如果編的好,創出了新樣,或者把質量提高上去了,就是兩天編一個,照樣按編制時間記積分,同時還享受十個積分的獎勵。”

“這么寬松啊?”

“要這樣,就全憑自覺了!”

“你們沒看出來呀,這是院長怕咱們寂寞,在千方百計打發咱的功夫呢。”

“就是。手頭沒個活干,總感覺沒意思。不能掙積分啊!”

人們又紛紛議論起來。

“就這一捆馬蓮草,雖然能分層,也擱不住這些人抓拿呀?”梁錢氏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宏遠娘(梁曉樂):“這方面大家盡管放心。老院長既然給了我們一捆,就會有第二捆、第三捆。只要我們編織起來了,這分層馬蓮草還會有斷的時候?!”

大家想想也是:養老院里的院長是誰呀?老天爺爺呀!老天爺爺既然興心辦草編公司,還會能斷了材料?!

老人們的積極被調動起來了。一個個熱情都很高漲。人們集思廣益,互相商量著,不斷推出新樣式。還根據材料的薄厚來安排尺寸。如:一層的就編六、七寸的,兩層的編八、九寸的,三層的就編一尺的。(這完全是老人們創作出來的,梁曉樂的自我保護意識那是沒得說。)

讓梁曉樂沒有想到的是老人們的耐心。

把分層馬蓮草葉片縱向里分成三份進行編制,梁曉樂已經盡了最大的耐心。

有一個老奶奶卻把一個三層的葉片豎著分成八份,把緯線拴在竹片的一端。用竹片的另一端去挑經線,隔一根挑一根,挑到頭后,把緯線拉過去。用另一個竹片摁摁實,然后再拐回來……來回拐著編。

等長度編好以后,用針線把兩邊縫起來。然后在底部的兩個角上又縫了幾針,就變成了一個可撐開的有底部的袋子。

之后把留出來的經線辮成蒜瓣狀,對應著捆起來。那樣式,與梁曉樂前世現代的單個的塑料袋絲毫不差。由于線條細,編的密實。盛米成面都沒問題。

老太太的這個產品得到了表揚,獲得了十個獎勵積分。并在全體養老院里推廣編織。

很快,這種樣式這種質量的編織包裝袋,便有了六寸到一尺的五個尺寸。而且人人都參與編織。

因為都是經緯交叉編織,技法很簡單,一學就會。老人們熟練了以后,便三一伙,五一群。互相找自己說得來的伙伴兒湊在一起編,邊編邊拉呱兒,說著心里話。正像宏遠娘(梁曉樂)說的那樣。編織成了老人們的一項娛樂活動。

老人們的熱情高漲起來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是院長老天爺爺給安排的工作,用的是老天爺爺給準備的“神草”——活了一輩子了,誰見過馬蓮草還能分層?!生活中,除了大蔥可以一層一層地往下剝,還沒見過別的呢?而且,大蔥是圓柱形的,剝下來的也放不平。

一輩子也沒見過馬蓮草在大冬天里也綠油油的。都揭成棉紙一樣薄了,還扯不斷。

就憑這些,人們確信這是老天爺爺給的“神草”。

在老天爺爺的陽光養老院里沐浴著“神氣”。一天到晚接觸“神草”,正所謂“近朱者赤”,那身上的“神氣”還不越來越濃?!

何況,這還是一項積功德的事情:把草編的袋子用于市場,當包裝袋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為子孫后代謀福利啊!

“往后出買東西,忘了帶家什也不用發愁了。店家免費提供草編袋,賣多少也能拿回家來。”

“就是。又一次,我出忘了帶家什,老遠了,又回去拿150章節。不拿不行啊,買了東西,總不能光在手里攥著不是?!”

“少了攥得過來,多了呢?”

“出一身輕,回來大包小包,關鍵是看見什么想買什么,就不用考慮盛了盛不了了。”

老人們一邊編織著,一邊議論著。由于不計件,也就沒了緊迫感,老人們編的十分隨心所,新樣層出不窮。

漸漸地,庫房里堆積起了一摞一摞的各種樣式各種規格的草編包裝袋。

梁曉樂要的就是這樣。數量對她來說并不重要。她在乎的是形式,是樣式,是質量;是老人們有了活干,有了奔頭,“愛心積分”可以在這里發揚光大!

梁曉樂把編的好的,密實的,拿到空間里去復制。一瞬間,成千上萬的一模一樣的就被復制出來了。這樣,這個型號的草編包裝袋,在庫房里就取之不盡了。

宏遠娘對這個并不奇怪。因為家里各種東西都是如此。何況這還是老天爺爺讓發展的產品,老天爺爺自然加倍關注了。

草編包裝袋開發出來了,怎樣才能讓人們,尤其是商家認可,在市場上流通起來呢?

梁曉樂又動開了腦筋。

讓總店的六個分店免費試用,進行宣傳?!自己的商店用自己的包裝袋,不能引起別家商店的重視,人家還認為這是你們的便利呢!

于是,梁曉樂決定和宏遠娘一起,親自到集市上去推銷。

王軍大集日,宏遠娘讓長工辛慶同套著小驢車,拉著她和梁曉樂,去推銷草編包裝袋。

哦,這里交代幾句:不是梁曉樂不想把交通工具換成大馬車,而是換不成。

從野雀林、留路回來以后,梁曉樂感受到出行對她的事業很有幫助,便決定向四外發展。要出得有交通工具,而家里的這輛小驢車,“咯嘣咯嘣”的實在不趕路。于是,便與宏遠娘對接了靈,和宏遠爹商量買掛馬車。

宏遠爹卻嘬著牙子說:“我看馬車還是往后打打吧。六個分店的進項,剛滿足了基建工程款。還要買地,到時候別再入不敷出。”

宏遠娘(梁曉樂):“有了馬車,我們可以多往那五個分店送貨呀,一天兩趟。”

“小驢車送已經夠賣的了,送的再多,也是在那里放著啊。”宏遠爹皺皺眉說。

梁曉樂這才知道家里的確“羅鍋子上山——前(錢)緊”了,便打消了買大馬車的念頭。同時也開始琢磨起另外的賺錢路來。

既然去集市,梁曉樂又順便捎上了兩口袋無果,兩口袋風干紫棗。她對去年買自己貨的那個果品店老板印象很好,打算先從他這里開始推銷。

梁曉樂還用草編包裝袋裝了一袋蘋果,一袋梨,兩袋干果。一到了集上,就和宏遠娘下了車,手牽著手,在人群中提著,做廣告給人們看。

辛慶同則牽著小驢車在后面跟著。兩邊的車卒(注1)上各掛著一個裝著東西的草編包裝袋。

在當時,人們趕集都是拎著籃子、簍子,或是布口袋,笨了吧唧的。宏遠娘和梁曉樂提的草編包裝袋,既小巧,又玲瓏,還是手工編織的。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由于看不清質地,有那好奇心重的人,便截住宏遠娘,問她手里的袋子是用什么編的。

宏遠娘(梁曉樂)大聲說道:“用分層馬蓮草編的。”

“馬蓮草也能分層?會結實?”

宏遠娘(梁曉樂):“結實著呢,不信,你拽拽,斷不了。”

那人真的就扯起宏遠娘手里的包裝袋來:“這么薄呀?嘿,還真是的,拽不壞。”

宏遠娘和梁曉樂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她們就這樣在人群中停停,了四百多米,才來到果品點前。

宏遠娘(梁曉樂):“封老板,今年又給你送貨來了。還記得我們嗎?”

店老板姓封。是宏遠娘后來來趕集買別的貨物時,從別人口中知道的。因為打過交道,也就記住了。

“記得,記得!梁家屯里靠‘神氣兒’富裕起來的大財主,十里八鄉,哪個不曉得?!”店老板十分熱情地迎接了她們:“我有幸賣你的‘神果’,真是天大的福氣啊。當時不知道,后來聽說了,后悔的我沒法!”

宏遠娘(梁曉樂):“哦,你后悔了?”

“咳,你看我這嘴!一見了你這有‘神氣兒’的財主,連話也不會說了。”封老板“嘿嘿”地笑了兩聲:“我是想說,你的貨好,不長時間就賣完了。等聽說了以后,后悔沒多留一些自己吃。神果呀,上哪里去進這貨去?!”()

(注1:車轅前面朝上的小木橛兒,一邊一根,用來拴牲口,或是人拉車時當扶手。)()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