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蓮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蓮草

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蓮草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西廂房是兩間,外面放著雜物135章節。里面有兩張單人床,一張單人床頭上放著件成人的衣服,看來,這里很有可能是啞巴和他的表哥——那個稱呼金安母親“二姑”的店里的小伙子住的。

啞巴竇金平十分好客。見梁曉樂她們進來了,把墻上掛著的一個提兜摘下來,往床上一傾,倒出了一堆草編玩具。竇金平“嘿嘿”地笑著望著梁曉樂,用手指著草編玩具,看意思是讓梁曉樂挑自己喜歡的拿。

草編玩具有和梁曉樂手里一模一樣的草編塔,有圓形和方形的蟈蟈籠子,有草編蜻蜓、草編螞蚱,還有很多梁曉樂叫不上名字來的草編貨。有用馬蓮草(注1)編的,有用圓草梗編的,也有用三棱草梗編的。有的粗糙,也有的致。

“這些都是你自己編的?”梁曉樂問。

竇金平仍然“嘿嘿”地笑。

竇金喜沖著梁曉樂點點頭:“全是我哥哥在放羊的時候編的。”

看來這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啞巴,一邊放羊,一邊編草編玩具。

讓梁曉樂更感興趣的,卻是盛玩具的那個提兜。

提兜整個是用馬蓮草(蒲草)編成的,編織很簡單:經緯線交叉組織,織成一個長片后對折,然后再把對折后相對應的兩根緯線捆起來——這就是兜子。提手兒(也叫提系兒)則是把經線平均分成四束,每束都辮成蒜瓣,然后每片上的兩束互相捆在一起。正好兩個對稱的提手兒。

由于馬蓮草有韌和油,風干后也不斷裂。拿在手里。還有種輕軟的感覺。

這是梁曉樂穿越一來,見到的第一個除了棉質以外的,能以裝東西的袋子。

梁曉樂忽然想起了自己前世那些五八的紙質和塑料的包裝盒、包裝袋、塑料食品袋;想起了穿越后第一次在王軍集糧油店買糧食,因為沒有帶家什而遭店老板娘白眼的情景;想到了養老院里的老人們,向宏遠娘要求工作時那迫切的愿望;而且,還想到了空間里那茂盛的如同馬蓮草一樣的植物……

“如果讓老人們編織這個,把草編藝術在這個時空里發揚光大,豈不是一項為民眾謀福利的事業?!說不定自己還能收獲利潤呢?!”

梁曉樂心里想著,不由問道:“這里的馬蓮草很多嗎?”

空間里有的是馬蓮草(如果是的話。現在還不確定),而且還能分層。要薄要厚都可以。但是她不能冒然往外拿!如果這里有的話,她想讓這里的馬蓮草給應個名兒。

“多。西邊葫蘆溝里就有。”竇金喜搶著說。

“遠嗎?”

“不挺遠,哥哥放羊好去那里。”

“我也想學這個,”梁曉樂指了指草編玩具,“吃了飯,咱去砍,行嗎?”

“嗯,和哥哥一塊兒去。”

竇金平“嘻嘻”地笑著望著她倆。好像聽懂了她們的對話。

吃過午飯。趁著大人們喝飯后茶的功夫,竇金平領著竇金喜、梁曉樂就要出發。他身上背著一個紅荊條編的小筐,小筐里放著一把鐮刀。

“三個孩子。行了嗎?”金安奶奶有些不放心。

“沒事。”金安父親竇建德說:“啞子整天在那里放羊,一天打好幾個來回。”

金安母親左囑咐右叮嚀,讓他們一定要北路,快去快回。

宏遠娘嗔怪地白了梁曉樂一眼,嫌她多事。因為這次出行的目的很明確:為梁曉樂去砍馬蓮草,她要帶回家去學草編。

梁曉樂吐一下小舌頭,顛兒顛兒地頭里跑下去了。

野雀林村和梁家屯村幾乎一個樣,村附近的土地都荒蕪著,坑坑洼洼的,長滿了野草和雜棵樹、紅荊、蒿子之類。

在去西葫蘆溝路的南面,是一大方收獲了農作物的農田。里面散落著幾處小松樹林,每處三、五棵,七、八棵,估計是墳地。

有的地塊已經耕了,犁兒呈魚鱗狀排列著。有的地塊里的玉米秸稈或高粱秸稈還沒刨。玉米秸稈也就一米來高,比梁曉樂的大拇指粗不了多少。秸稈如此,那玉米穗兒還會大了?

梁曉樂又為這個時空里農業生產的落后感慨了一番。

西葫蘆溝離村有七、八百米遠。溝一人多深,兩旁長滿了紅荊、蒼耳和老杠草(注2)。馬蓮草就夾雜在這些雜棵里面,只要找到了一墩,就能砍一大把。不過找起來并不是很容易,因為馬蓮草的形狀和老杠草的形狀差不多。又是在深秋,葉子基本都變成了土黃或金黃,不到跟前是分辨不出來的。

馬蓮草最長的葉片有五十公分135章節。最寬的也就零點五、六厘米。而空間里的少說也有一米七、八高,寬度與成年人的大拇指差不多。這里的全是土黃或金黃,而那里的全部都是濃綠。

像這樣,如何能給空間里的馬蓮草應名兒呢?

梁曉樂心里想著,順著葫蘆溝向南跑。她想發現一個奇跡:在紅荊或者蒿子棵的下面,能以找到一墩還帶有綠的馬蓮草,證明這個季節里,確實還有沒有完全變黃的馬蓮草。只要發現一墩,她就能制造出十墩、八墩。

她不想在外面留下一點兒異能的痕跡。任何超出大自然規律的事,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去做。

她人小個矮,看著遠處的紅荊很密,等進了,依然是稀稀拉拉,和過來的一個樣。

后面的竇金平竇金喜兄妹二人,見梁曉樂往前跑,也只好跟著跑。竇金平邊跑,發現馬蓮草就順便砍著。等在下一個路口追上梁曉樂的時候,已經砍了少半筐。

沒有發現綠的,梁曉樂多少有些失望。不過也不要緊,用異能把空間里的變成黃的不就行了嘛!今年冬天先用這個,等明年馬蓮草再長起來了,就可以直接取用了。

看看已經砍的不少,梁曉樂意猶未盡地說:“不少了,咱回去吧。”

那兄妹倆因為是為梁曉樂砍的馬蓮草,見梁曉樂要回去,也就沒再堅持。三個人轉身往回。

葫蘆溝呈東北西南向。他們離村子已經很遠了。通到這個路口的也是一條田間小路,并且也是東北西南向。葫蘆溝上面坑坑洼洼,上面長滿野草和雜棵。比起這條田間小路來,可就難多了。

“咱這條小路回不了村嗎?”梁曉樂問道。

“回是回去了,就是大人不讓。”竇金喜說。

“為什么?”梁曉樂覺得奇怪:路就是人出來的,怎么還有讓不讓這一說?

“不知道。可能是怕路。”

“路?”梁曉樂心里有了底:村莊就在前面,看的清清楚楚。三個大活人,還能不回家去?

“咱就這里吧。”梁曉樂指著面前的田間小路說。

竇金平卻直搖頭。

“這里近,也好。”梁曉樂堅持自己的觀點。

“嗯,吧。”竇金喜說著,也沒等啞巴竇金平表態,率先起來。

竇金平“呀呀”了幾句,擰了擰眉頭,也跟著起來。

三個孩子,啞巴竇金平背著草筐在后面跟著,竇金喜和梁曉樂蹦蹦跳跳,在前面跑。依依呀呀嘻嘻哈哈的,有說有笑。

這條路與梁曉樂他們來時的路呈平行狀,中間就是梁曉樂看到的那方收獲了農作物的農田。

而在路的南面,是一片東、西望不到頭,南、北望不到邊的大樹林。

樹林里長著一棵棵參天大樹,樹上纏繞著藤蘿。盡管是在深秋,藤蘿的葉子大部分還是綠的。樹木的葉子也沒有完全枯黃,樹枝恣意伸展著,既張狂又自然。遠處濃密的黃綠相間的野草,足有半米多高,微風吹過,輕輕搖擺,發出沙沙的聲音。

樹林的氣候仿佛和外面差著一個節氣。

梁曉樂覺得奇怪,兩只眼睛不住地掃視著里面。

忽然,在一大蓬藤蘿的旁邊,一墩高大的馬蓮草映入梁曉樂眼里。馬蓮草足有多半米高,叢生的葉片半垂著,泛著瑩瑩的綠。

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馬蓮草嗎?

“馬蓮草。”梁曉樂指著樹林里大聲說。

竇金平又搖頭又擺手,“呀呀”叫著,意思是不進去砍。

“你們在這里等著,我去砍。”梁曉樂邊說邊奪過啞巴手里的鐮刀,一個人向著樹林里跑去。

啞巴竇金平急得又跺腳,又“哇哇”大叫。放下背上的草筐,也隨即追了過來。

梁曉樂一心要砍回帶綠的馬蓮草,哪里還顧得了這些,拿著鐮刀,飛快地朝馬蓮草跑去。

在外面看著,馬蓮草離著樹林邊沿也就十幾米遠。誰知,當梁曉樂跑起來后,那蓬藤蘿和馬蓮草,以及所有的樹木,就像被梁曉樂帶著似的,也隨著她的奔跑向后退卻。馬蓮草和梁曉樂之間的距離,永遠都是十幾米遠。

梁曉樂跑了一會兒,感覺不對勁兒,趕緊停住腳步。

這時,啞巴竇金平也追到跟前,從后面抱住她,轉身往回跑。一邊跑還一邊“呀呀”地對后面跟上來的竇金喜做著手勢,讓她也趕緊回去。

可是,已經晚了,他們怎么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注1:即馬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條形,富于韌,可以用來捆東西,又可以造紙。)

(注2:俗名。即荻子。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葉子長形。)()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