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升級改版成功,請書友們多多支持,發現BUG也請及時告知,我們好及時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節也請告知,我們盡量給予熱門書籍文字,當然因為書籍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沒有的請多多諒解


梁世榮的老伴兒真的去了。..對宏遠娘說:“他們(指低齡老人們)的時間還長著呢,掙積分的時間多的是。應該把活兒先讓給我們這些歲數大的,讓我們也掙一些積分。要不就沒機會了。這活兒得你來分配,我們是搶不過他們的。”

這可愁壞了宏遠娘和梁曉樂:有點兒活,低齡老人都搶破腦袋,哪里還用得著高齡老人。

宏遠娘心里說:“就你們這年齡,到食堂里擇菜,人家都嫌礙事!”不過精神可嘉!就委婉地對她說:“世榮大娘,往后天涼了,你們首先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等有了適合你們做的事情,我一定通知你。”

世榮奶奶尷尬地笑了笑:“你這媳婦,還是不大相信我們上歲數的。”

為這事,梁曉樂愁的一晚上沒睡好。

不過,還真讓她想到了辦法。

梁曉樂想到了成衣鋪里的那些做衣服剩下的下腳料、碎布頭。通過靈魂對接,讓宏遠娘把下腳料全部收集起來,放在一個閑屋里。會針線活的老人們可以隨便去挑選,然后隨心所欲,自己會做什么就作什么。如,大塊兒的可以做成布娃娃,不小老虎,布熊什么的。小塊兒的可以做頭飾。

做頭飾簡單易學,就是把碎布做成一朵小花,然后固定在鐵絲上,就像現代的發卡。不會的老人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做出的布娃娃、布老虎什么的,可以送給孤兒院里的孤兒們,多了還可以由養老院組織人去集市賣錢。

頭飾也如此,除了老人們佩戴以外,富余的也可已拿出去賣。

不為賺錢,就為了老人們能夠發揮余熱有個事做,廢物也利用起來了。

誰知,這個辦法并沒有讓梁曉樂高興多久。..因為老人們的積極性越調動越高,而成衣鋪里的下腳料越用越少,根本滿足不了老人們的用料需求。做衣服和下腳料是有比例的。梁曉樂也不好用異能。

梁曉樂只好繼續尋找著適合老人發揮余熱的工作。

二奶奶梁錢氏真的被關了一個禮拜的緊閉。這對一向無拘無束,光占便宜不吃虧的她來說,確實是很重的懲罰。尤其又是被自己的侄媳婦所處置,心里更是不服氣。

不服氣的還有養老院里的改革。她認為這是宏遠娘想出法子來懲治她的。宏遠爹辭職,也是沖著她。畢竟梁德福是她的親侄子。親侄子管束親大娘。親情在那里,有顧慮,那天他撤后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侄媳婦李慧敏則不然,又拍桌子又瞪眼,還口口聲聲要開除自己。是被自己大鬧了一通,并指責她不是院長沒權管理,才沒得逞(哼,你也忒小瞧我這有名的“老尖兒”了吧)。也許就是基于這個原因,這才編造出老天爺爺擔任養老院院長。自己走馬上任了。

這個侄媳婦(宏遠娘)有“神氣兒”,她承認。那神布、神麥子、神餃子,不是虛的。可誰又知道不是某個狐老仙兒給鼓搗了來的呢?!

人在干,天在看,祖祖輩輩都這樣說。沒見過哪個應驗的。你個小媳婦子有了點兒“神氣兒”,就尾巴翹到到天上去了,拿著老天爺爺說起事來了!

有“神氣兒”怎么啦?!說到大天邊,你也是小輩兒!我是你的二大娘。你是我的侄媳婦,你還能奈我何?!!!

說什么積分能買壽限?!存粹扯淡!!!人們誰也不知道誰什么時候死,拿什么來證明,年齡大的壽限是后來加上的?!!!

什么愛心積分卡?!什么做好事、做壞事?!什么正數、負數?!你還能摁著我的筷子不讓我夾菜?!捂著我的碗不讓我盛飯?!

我拿著房子和地進老養老院,就是享福來了,!就是沾你的“神氣兒”來了。()說到底,就是沾光來了。

梁錢氏心里這么一想,就把養老院看成了自己的“沾光”院,“揩油”院。以長輩自居。倚老賣老,圓乎臉兒一抹變長乎臉兒,在養老院里恣意妄為起來。

一天三頓飯,頓頓都把十幾樣菜、飯嘗一個遍,吃個頂嗓子飽——解饞!

身上的衣服一天換幾次,光揀著鮮亮的、新的穿——過癮!

吃飽了喝足了,愿意歇著,就躺一會兒;愿意活動活動,就到處溜溜逛逛——自在!

人活著為了什么?不就為了住好、吃好、穿好,自由自在地玩兒好嘛?!

既然你們創造出了這么好的條件。我又是按正當手續進來的,不好好享受,不沾沾你們的光,那就太傻b了不是?!!!

然而,時間不長,梁錢氏就不滿足了:一天三頓飯,吃的再好,也只是一個肚子;衣服換來換去,自己不還是穿著一身衣裳?!

飯是不能積攢的,那衣服呢……

這天,梁錢氏溜溜達達來到洗衣房,見只有過繼的大兒媳婦寇大影值班,就換了一身新衣服,又把另一套新衣服疊巴疊巴,夾到胳肢窩里,對寇大影說:“要是有人問,你就說我是拿著穿過的衣服來換的。”

“這……不大好吧,娘。”寇大影說。她雖然是過繼出去的兒媳婦,但梁錢氏畢竟是丈夫的親娘,見了面也和丈夫梁德旺一樣稱呼:“我們這里有規定,衣服弄丟了,是要處罰我們的。”

“有什么不好的。這里的衣裳又沒數,查不出來。”梁錢氏自作聰明:“再說,又不是你一個人在這里。”

“不是說老天爺爺能看的見嗎?還有積分……”

“這些狗屁話你也信?!這是他們編造出來嚇唬人哩。今天我就試試,看他們能怎么著我?!”梁錢氏見寇大影一臉迷惘,知道她被這里的“神氣兒”“老天爺爺”迷惑住了,眼珠子一轉,又道:“我們和他們是一家子,還能像外人?!就是那個小媳婦子(指宏遠娘)真拿老天爺爺來說事,我就去找梁德福。實在不行,就讓你公公(指梁龍發)去找她公公(指梁龍勤),他們可是一根腸子里爬出來的親兄弟!”

“可是,你拿回去也穿不著哇?在那里放著也是放著,在這里掛著也是掛著。還不一個樣!”寇大影仍然有所顧慮。

“傻呀你,只要出了這個門,就是我自己的了。哪天我回家的時候,拿回去放起來。”梁錢氏往寇大影跟前湊湊,神神秘秘的又說:“別看這會兒紅紅火火,保不住哪會兒‘神氣兒’沒有了,養老院就得散攤子。有光不沾白不沾!我先留個后手,到時候有的穿。”

寇大影點點頭,沒再說什么,也沒阻攔。等梁錢氏走了以后,心里可就泛開了花:

對呀,這里的衣服還真的沒有數。說是一人三套在這里周轉,但哪件好看了,受到人們喜歡了,就會無緣無故地增加很多。說是老天爺爺見人們喜歡,贈與大家的。誰知道又是從哪里弄來的呢?

養老院是梁德福一家子開的。梁德旺和梁德福是一爺之孫,一大家子。這個洗衣房里,也只有自己和梁德福家的關系近。

何不利用這個有利條件,給自己的娘家娘也弄出兩身去,讓她老人家也沾沾“神氣兒”,沾沾閨女的光。或者是自己放起來,等老了,養老院也沒了的時候,再拿出來穿。正像梁錢氏婆婆說的那樣:“有光不沾白不沾。”趁工作之便,為自己多撈些東西,日后用著方便!

寇大影本是個愛沾小便宜,看東西真的人。經梁錢氏這么一做一說,正好觸動了她心底的私念,撥開了她貪欲的大門,哪里還考慮很多!見洗衣房里沒人,揀著一身自己喜歡的,質地薄的衣服,疊巴疊巴,揣進自己的上衣口袋里。雖然有些鼓鼓囊囊,誰還敢給掏出來看看不成?!

在空間“氣泡”里的梁曉樂,把這婆媳倆的舉動,談話,看了個真真切切,聽了個清清楚楚。

原來,自養老院改名陽光養老院,頒布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以后,梁曉樂一刻也沒閑著。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完以后,便閃進空間,駕著空間“氣泡”飄飛在老人們中間,傾聽人們對改革的反應。

讓梁曉樂高興的是,人們的反應都很好。尤其對愛心積分卡,幾乎都是贊美的口語。人們一致反應:愛心積分卡不僅僅體現的是愛心,還體現了多勞多得。而得到的,卻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生命。

人們對老天爺爺的許諾,沒有一點兒懷疑。因為每一個老年人,都親身感受了老天爺爺的存在:食物味美多樣,衣服長穿常新,按照老天爺爺的吩咐,每天多喝水,身體素質一天比一天好——這可都是土埋到脖子里的垂暮老人啊!竟然越活越年輕起來——要不是老天爺爺在關懷,還有哪方神仙能做到這些?!!!

唯獨二奶奶梁錢氏,對改革十分抵觸。解除緊閉以后,仍然我行我素,全不把規章制度當回事。

梁曉樂知道她還在記恨對她的處罰,又怕她再找大奶奶的麻煩,制造事端,影響剛剛涌現的大好局面。便有意識地跟隨她,多觀察她。

不承想竟然看了她和寇大影偷衣服的全過程。()來自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