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促進發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促進發展

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促進發展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31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sodu,,返回首頁

sodu

正說著梁龍勤進了門他也是在養老院里忙了一下午傍晚才聽說的不放心趕過來看看

三大爺梁龍才又把情況給他說了一遍

這確實是個問題梁龍勤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讓大哥大嫂帶地入院破壞了規矩;帶地入院小輩兒們又不高興你們可以想個別的辦法來補救一下嘛

經梁龍勤一提醒在一旁撿耳朵的梁曉樂忽然想起自己前世現代曾風靡一時的接班制:老人到了退休的年齡就由還沒有工作的子女接替老人的指標到老人原單位上班

在這里也依葫蘆畫瓢來個接班制于是和宏遠娘對接上靈魂:

宏遠娘(梁曉樂):要不咱實行接班制:有子女的老人在養老院過世后他的子女年齡到了六十歲可以頂替老人的指標入住養老院不再讓他們帶地和房子

倒是個辦法梁龍勤說:不過這對孤寡老人不公平有可能引起為了繼承指標親戚或進門當家的孩子爭著要求過繼給老人

哼這條我不同意梁龍年氣呼呼地說:把好處撂給沒有感情的人心里憋屈再說了你們養老院里不就吃虧了合著入進二畝地吃幾輩子你們傻呀

看來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經梁龍年這么一說梁曉樂也覺得有一定的道理

梁曉樂腦筋飛快地轉著回想著自己前世現代可以利用的模式想著想著想起了前世二十世紀末的農轉非長期工他們離開了土地靠工資養活自己和家人這些人雖然出身農家土地對他們已經沒了聯系

在前世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非農業人員的工作比種地清閑收入也比當時的農民高人們可是到處走門子鉆窗戶擠破了腦袋地要求農轉非夢寐以求地想成為一名正式職工(或工人)

又聯想到自己的設想百業待興需要很多完全脫離農業生產的工作人員而這些工作人員讓他們像前世的正式工一樣按月發放工資老了享受退休金這樣豈不解決了因老人入養老院引起的土地減少問題

梁曉樂已經看出來金錢和工作對這個時空里的人們同樣有著很大的誘惑讓梁德貴接管門市、梁龍才一家送貨、梁艷秋到孤兒院上班……還有人們出門去打工都已得到證明

對這個辦法比接班制實用多了最起碼土地指標不被反復利用

梁曉樂懷著興奮的心情又說出了自己的一番計劃

宏遠娘(梁曉樂):要不凡是進入養老院的有子女的老人咱們給他家里安排一個孩子到我們所成立的單位里工作如:孤兒院、養老院、食堂等以后所有我們需要雇人的地方都緊著入院老人的子女安排按現在在外打工的行情每月工資二百四十到三百之間這樣也能解決了因老人入養老院家中土地減少的問題

梁龍勤想了想說:一個老人安排一個還是兩個老人安排一個呢

宏遠娘(梁曉樂):兩個老人安排一個的話只有一個老人的人家就吃虧了干脆一個老人安排一個算了

宏遠爹有些發愁地說:我們用了這么多人了嗎

遠娘(梁曉樂):因為這些人多數有小孩子需要照顧不能吃住在外面咱可以規定每天工作四個時辰實行三班倒吃住在自己家里如家里離得開而工作崗位離不開的才可以吃住在單位這樣需要的人不是就多了再說了入住養老院的老人越多各方面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需要的人也多起來這是一個水漲船高的事

我看這個辦法可以梁龍勤對宏遠爹說:既解決了你們的用人問題還解決了他們擔心地少的顧慮

于是在養老院的規章制度里又添了一條:

有老人進入養老院的家庭優先在梁德福、李慧敏手下的單位安排工作并規定:梁德福、李慧敏所創事業在養老院里的老人有子女等待安排的情況下一律不外聘職工

為了落實這項制度首先辭退了梁錢氏的喂豬工作由她過繼出去的大兒子梁德旺接替寇大影則被安排在養老院因為她家里還有未成年孩子需要照顧不能住宿在外實行三班倒

梁龍年老兩口順順當當住進了養老院

梁德旺、寇大影兩口子一個月有六百文錢的進項高興的了不得

梁錢氏則后悔的心里打撲拉:好好的罵什么街呀這倒好工作飛了錢沒了雖然是自己的親兒子接替了自己但畢竟是過繼出去了人家對自己已經沒有了贍養義務自己怎好伸手向人家要咳兒有女有不如自己有老頭子還隔著一層手一個月三百文錢在手里那是什么勁頭

梁錢氏見大妯娌兩口子在養老院里吃香的喝辣的美得不行和老伴兒梁龍發一商量帶著自己住的這處宅院和二畝破地也進了養老院

老兩口子進來了按規定自是要給她家安排兩個人的工作征得他們一家的同意把老二梁德凱媳婦張新穩、老三梁德軒媳婦葉蘭雙安排到了養老院三妯娌正好三班倒

宏遠娘(梁曉樂)又建議宏遠爹把梁趙氏提升為副院長統領三房侄媳婦

沒有辦法事業剛剛起步梁曉樂又不了解別人只好近水樓臺先得月——把一家子人先利用起來

養老院規章制度的改革很快在梁家屯里引起轟動

最先找上門來的是賣房給宏遠爹的老光棍梁龍貞

梁龍貞今年剛滿六十歲把房子賣給宏遠爹后房錢給了弟弟梁龍奎一半便搬進了梁龍奎家的兩間小南屋但仍然個人起火做飯

梁龍奎有一個兒子老哥倆說好一子兩不絕都指望這個兒子養老送終

養老院成立以后梁龍貞多方打聽覺得住養老院比在弟弟家還實惠最起碼一天三頓飯不用自己做老了還管發送(埋葬)可房子已經賣了沒有了本錢心里那個后悔

后來見梁龍年老兩口不帶房子住進去了還以為人家是親叔伯侄子額外照顧呢當聽說不是這么回事后立馬和弟弟梁龍奎商量想帶著二畝地住進養老院去

弟弟梁龍奎說:你賣給他房子的時候咱就說好了一子兩不絕如今我兒子也是你的兒子了你問問梁德福能不能給孩子安排個工作

梁龍貞找到宏遠爹說出了老哥倆的意思

當時梁曉樂也在場——養老院一成立就一波三折她怕宏遠爹娘不能按自己的設想發展所以一直跟在宏遠娘身邊玩兒好見機行事——見宏遠爹一時拿不出主意便與宏遠娘對接了靈魂:

宏遠娘(梁曉樂):行貞伯當初你賣給我們房子的時候就奔著一子兩不絕過去的這是養老院成立以前的事我們就按你的兒子對待安排一個人的工作

梁龍貞老哥倆都很高興:梁龍貞老有所養還能安排一個孩子的工作這真是天上掉餡餅一下落到自己家里了呀

殘疾人梁德西今年三十歲因幼年時得小兒麻痹癥右手和右腿都落下了殘疾一拐一拐的走路都費勁兒

梁德西父母雙亡后哥哥梁德東在一處閑宅上給他蓋了兩間棚子每年給他二、三百斤糧食饑一頓飽一頓地湊合著活著

梁德東領著弟弟找了宏遠爹問像他這樣情況的養老院里收不收留如果收的話讓他帶著一畝地和兩間棚子(一處院)進來

宏遠娘(梁曉樂):收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我們都收不過得等他六十歲以后才能安排你家里人的工作

這也是梁曉樂臨時決定的因為他才三十歲不可能有成年后代留出更多的空間招收老人的子女這樣才能吸收更多的老人進養老院

行只要收留他就省了我很多心思梁德東雖然遺憾還是遵守了這條規定

果然這條規定極大地促進了有子女的老人入住養老院;有住房緊張的有子女愿意出來工作的在老人同意的情況下都愿意把老人送進來

宏遠娘(梁曉樂)不但招收本村的還招收外村的各方面的待遇一個樣吸引的外村的孤寡老人也都愿意上養老院里來

這一來養老院人滿為患宏遠爹趕緊催促梁德順又招了一個建筑隊加快建房進度

在新房子不能搬入之前又把村里已經搬進養老院的老人的房子揀著離食堂近的能住人的房子拾掇拾掇讓后來的外村老人臨時居住

sodu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