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零九章 改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九章 改革

第一百零九章 改革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31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sodu,,返回首頁

sodu

宏遠爹知道自己家有老天爺爺保佑囤里糧食取不敗地里成倍增收一律有求必應有出租的照單全收一個秋季就租賃了八十多畝糧田這其中有梁龍勤老哥四個及其兒子們的有王長柱王奶奶家的牛桂芬、吳巧改和盧金平也都向宏遠爹出租了部分土地

由于有村民搶著拾棉花掙錢的經歷宏遠爹在和租地戶簽訂租賃合同時又附加了一條規定:凡是梁德福家需要雇工的時候無論長工還是短工一律先緊著租地戶雇用工錢保持在市場價格的上等水平

有租糧還能出臨時工掙錢出租戶更是喜上加喜把今后的希望全寄托在梁德福家里了

地多了種植改革是必須的了梁曉樂計劃留出十畝春地其余的一律種上小麥而且要用前世現代的一尺二寸三角樓實行密植種植

梁曉樂和宏遠娘一起到工匠鋪里定做了五張一尺二村三角樓雇了十幾個短工在人們的驚訝和不理解的目光中播種了九十多畝密植小麥

播這么密麥苗會長得起來呀還不收一地草

一扎寬的小背兒連鋤都下不去怎么鋤地呀

這家人家我們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村里的人們議論紛紛

梁龍勤本來對二兒子梁德福充滿信心覺得他是干大事業的人聽到人們的議論心里也動搖起來

德福你把小麥播這么密能行嗎老輩兒里可從來沒這樣種過

慧敏要這樣就依著她吧

她一個婦道人家種地又不內行也不能處處光依著她人耽誤地一時地耽誤人一年要改也應該先在小塊兒地里試驗一下怎么一下全都種成密植的了

家里的這一切變化還不都是她帶來的她要怎樣就讓她怎樣吧咱坐享其成好了爹

真要絕收了這可是三萬多斤租糧呢你上哪里弄去梁龍勤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我想她既然要這樣做肯定有把握我也觀察她這多半年了所說的一切經過實踐驗證都是對的我看她不是沒有準頭的人

我過去也這么想不過這事太玄乎八、九個月才看出效果來往后的勸著她點兒不能太離譜了

經過父親這一提醒宏遠爹也有些擔心起來

慧敏怎么好好地想起用一尺二寸三角樓來了宏遠爹還是沒能忍住心中的疑惑問道

也不知道怎么了頭腦里忽然浮現出一片麥田麥田里壟與壟之間的背兒很小麥壟里的麥穗兒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宏遠娘邊回憶邊說:我看那麥壟之間兩個小背兒隔著一個大背兒都很整齊一看就是三角樓耩的地小背兒也就一扎來寬大的也不過七寸一扎不是六寸嗎就產生了改用一尺二寸三角樓的想法怎么你對這個有懷疑

不是我是人們就連父親也說太密長不起來

我覺得這是老天爺爺在指點我呢讓我多播種多收獲你想老天爺爺給了咱多少東西呀光這麥子自從開了門市就一天一車地往外拉還有這么多人吃一點兒也不見少咱要不多收點兒對不起老天爺爺啊地是有數的不在咱手里就在別人的手里要是畝產量提不上去在老天爺爺看來等于沒多收所以腦海里一出現這個影像我就牢牢地抓住了

你說的在理兒也許真是老天爺爺在指點咱不過最好是先種一小塊兒等試驗成功了確實能多收再大面積種人們就能接受了

那又得耽誤一年的收成宏遠娘說著似乎想起了什么哎德福你知道‘神麥’是從什么時候叫起來的嗎

還不是自從你在老和尚的褡褳里倒出來以后叫起來的嘛

不是人們把咱從褡褳里倒出來的麥子叫‘神麥’指的是‘神仙給的麥子’其實麥子本來就叫‘神麥’

噢你快說說怎么個‘神麥’宏遠爹來了興趣

小時候聽我奶奶說很早很早的時候人們種麥子就像現在種谷子一個樣老遠一棵苗由于打不了多少糧食人們吃不飽常常有人被餓死

上帝知道后就發下一道神旨讓小麥一棵上長十個麥穗并讓神仙下來指導人們成壟種植不必間苗

這樣一來小麥大豐收了人們糧食吃不完誰也就不愛惜了有的婦女還拿白面餅給小孩子擦屁股

上帝聽說以后十分生氣于是又下了一道神旨把多長的九個麥穗給收回去了從那以后小麥就只長一個穗兒了

因為上帝三番兩次給小麥下神旨所以人們就稱小麥叫‘神麥’——神仙的麥子

哦原來還有這么個傳說宏遠爹驚喜地說

這個傳說說明小麥能密植你想啊小麥一棵上長十個麥穗都能獲得大豐收咱不能讓麥棵上多長出麥穗來卻可以增加株數讓原來的一棵變成現在的四棵、五棵、六棵不一樣能增產嗎

嗯一樣所以你就想到了密植

嗯哎德福你說上帝是誰

你說呢

我覺得上帝就是老天爺爺老天爺爺準是嫌這里的小麥種的太稀才給我發影像讓我對小麥播種進行改革搞密植哩這多半年來老天爺爺對咱是有求必應如今指派我這么一回事你說我能不全力以赴嗎

對是得全力以赴慧敏你做的對我支持你往后啊咱光按老天爺爺的指令辦事老天爺爺叫咱怎樣咱就怎樣你能與老天爺爺溝通是咱家里的最大福氣往后你警覺著點兒只要撲捉到老天爺爺的一點兒信息咱就不遺余力的去執行

行我聽你的宏遠娘高興地說

在一旁玩耍的梁曉樂聽到二位便宜爹娘的對話在心里高興地說:老天爺爺這個便宜可真撿大發了

整個秋天梁曉樂一直沉浸在收獲的喜悅中

糧食作物和棉花豐收了棉花賣掉換成銀子用來搞建筑糧食則全部裝麻袋放在新建的房子里自己地里產的糧食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梁曉樂打算一粒也不賣全收藏起來以防萬一有什么不測好償還地租養活這一大家子人家

那六個分店也都賣得很火爆白花花的銀子不斷流進來開店的掙了個缽滿盆流送貨的也心滿意足:一天一趟十五文錢有的分店半天就能打個來回地里的活耽誤不了多少莊稼日子添上一點兒就顯寬綽梁龍才家的小日子眼看著富裕起來

梁德順管的建筑也大有收獲:建成了十間一排的四排房子學堂搬進了明亮的教室宏遠和他的八個盟兄弟也搬進了學生宿舍一人一張單人床、一個床頭柜四個孩子睡一條炕已成為歷史;

六個祭天男童的父母來看兒子或者別的客人來了一律住客房客房里被褥洗漱用具等一應齊全

由于房間大部分都閑著宏遠娘(梁曉樂)怕建多了讓人說閑話又在房子的西邊修建起糧倉來對這大家沒有異議因為今年的糧食都還沒地方盛明年一百多畝地的糧食收獲了總得有地方放不是

再說房子不是一天蓋起來的銀子放在屋里什么作用也起不了把它們用到該用的地方才能物有所值

謝老先生的侄子解立君秋試考上了秀才按照宏遠娘(梁曉樂)的意思想資助他去縣學堂念書求取功名解立君不同意執意要自謀生路找個學堂教書養活自己

解立君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父母雙亡一切都得倚靠伯父又寄人籬下沒能力養活自己的時候沒有辦法如今有能力了在依靠別人施舍去求取自己的功名良心上過不去

宏遠爹娘了解了他的想法后便聘他在自己的學堂里教書頭二年里每年二兩銀子第三年就與老先生相等

師資力量加強了學堂開始面向社會招收學生學費低于當時的一般私塾所收學費東家和先生七、三開:東家收七成給先生三成作為獎勵把謝老先生和解立君高興的不得了積極性全調動起來了

梁家屯的人們一聽說學堂面向社會招收學生都把自己的適齡孩子送來了附近村莊的人們也托人說清要把孩子送過來宏遠爹娘一律應承

學堂里一下新增了二十多名學生加上原來的十大幾名一共有了四十來名宏遠娘(梁曉樂)和宏遠爹商量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在謝老先生的推薦下又雇了一名先生由謝老先生任學長(校長)全面管理學堂里的一應諸事

sodu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