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七十六章 設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設想

第七十六章 設想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這個時空里的族長,雖然掌管著村里的大權,并不像現代的村主任,村中諸事都管(76章節全文字)。.(.)第)(一)(中)(文)\s族長的職責就是給村民們開個證明,立個文書,調節一些生死存亡的大事。對于村里打架斗毆或是民事糾紛,則采取“民不告,官不究”策略,村民們有事,都是上家找他。所以,村里人很少有人被傳喚。

有什么重要事情呢?

宏遠爹懷著踹踹不安的心情來到族長家。

族長表現出少有的熱情,把他讓到椅子上坐下。

“把你叫來,是想給你們商量一件事。”族長和藹地說。

“什么事啊?族長,你盡管說。”宏遠爹見族長很客氣,心情也放松下來。

“是這么回事。有人在野外撿了個小孩兒,小小子兒,六、七歲光景。發現時他母親已經死在他身邊。小孩兒發著燒。”

“別再是……”宏遠爹心有余悸(內容)。

“讓李郎中看過了,說是一般感冒。只是孩子身子虛弱,需要調養。考慮到你的家庭條件還好,就把你叫來了。”

“你的意思是……讓我們收留?”宏遠爹看出了組長的用意。

“有這個想法。不過,這事得你們同意。按說呢,你們沒有這個義務,不收留也在情理之中。我已問了咱村條件好的幾戶人家了,他們誰也不愿意收留。條件不好的又養不起。只好把你叫來。這也是積德行善的事,全憑自愿。”

原來,在這個時空里,如果有小孩子路了,或是被拋棄。或是像今天這樣,大人了逃荒的路上,有愿意領養的村民,到族長那里說明情況,族長給開個證明,孩子就算正式落戶了。

如果沒人領養,族長就給村民做工作。工作做不通,就由族長把孩子送到和尚廟(孩兒送到姑子庵)里。不過,作為一村族長,還是希望孩子留在村里。因為這是“積德”。的事。

“我這也是例行公事。”族長繼續做工作:“之所以想起你們來,是因為你們上次收留了那一家三口,據說,你們家還真有些說道,能把一個傷寒病人治好了,還散發了很多神餃子,避免了梁家屯里一場災難。積德行善啊!他一個病孩子,保不準到了你們那里就好了。”

“族長。我回家和家屬商量商量去吧。畢竟是添人進口的事,我不好一個人做主。”

宏遠爹見族長說出這話,釋不是,不釋也不是,家里還有三個人等著做決定,一口回絕又說不出口。只好往后推托。

“也好。希望你們盡快做出決定。用老天爺給你們的東西積德行善,比從土坷垃里刨出來的靈驗。希望你們好好利用。”

宏遠爹本就是個熱血漢字,哪里受得了這樣的將軍(76章節全文字)。一回到家,就把族長的話原原本本地說給了宏遠娘。

“這可怎么辦???”宏遠娘滿臉憂愁地說:“只要收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天下沒爹沒娘的孤兒有的是。傳嚷出去,還不都趕著往這里擠啊;咱收的過來嗎?”

“這有什么法子?!咱現在名聲在外。族長就是沖著咱家的‘神氣兒’。才傳喚的咱。”宏遠爹也一臉愁云:“早知這樣,咱真不該收留他們。”

“你是說那一家三口?”

“嗯,還有誰?!”

“你后悔了”

“不是后悔,是難住了!”

在一旁撿耳朵的梁曉樂,心情也不輕松。看來,自己用的幾次異能,已經在村民中間造成很大反響。而且,人們把梁德福一家給“神化”了,這是她始料不及的。

要利用異能,就必定出現異端。

難道說是自己邁的步子太大了,讓周圍群眾和宏遠爹娘無法接受?!

想想自己穿越兩個多月來,只是改變了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救治了宏遠娘的抑郁癥。而且,每一步的邁出,都是被出來的。自己還從來沒有采取過主動呢。

可是,空間規模那么龐大,而自己只有二十二年半時間,到時候超不過去,異能和空間就得收回,不只爭朝夕行嗎?如果自己首先對這些畏首畏尾,還能干成什么事情?!。

再說,奇典大神借給自己異能和空間時,曾經明確地說過:“在收回異能和空間之前,你如果借助異能和空間把事業發展的夠大夠強,普濟眾生,造福于人類,我可以考慮延緩收回時間;假如你的業績大過我的萬有空間規模,受萬民擁戴,我將萬有空間無條件奉送,伴隨你一生(76章節全文字)。”

“夠大夠強”、“普濟眾生”——這就是奇典大神給自己定的奮斗目標!也是對于自己寄予的厚望!

自己絕不能對不起奇典大神對自己的厚望,不能浪費自己這逆天的本事。

“夠大夠強”:就是讓自己在現實中建造一個比萬有空間還要龐大的綠莊園!

二十二年半,——不,確切地說已經剩了二十二年零三個月多一點兒——在這二十二年零三個月的時間里,自己一定要建起一個比萬有空間還要龐大的綠莊園。在這個莊園里,把前世現代的一切便民設施都建起來。

于是,腦海里出現了前世的大商場、超市、米面加工、服裝店、飯店、洗衣店、理發店、學校、養老院、社會兒童福利院……

這是一個浩瀚的工程,而且還不能用異能,房屋要一間間建,土地要一畝畝擴充,各種設備要一點點積累,這要多少人力來完成?!

海納百川,才能洶涌澎湃;

地承萬物,方可廣袤無垠。

要實現自己的宏偉目標,一定要有大海的容量,大地的懷!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人才要一個個集聚。

自己身板小,條件受限制,何不抓住辛慶同一家三口的求留,邁出奔向目標的第一步,然后逐步發展,在發展中逐步壯大,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宏偉藍圖!

對呀!怎么以前就沒想起這些來呢(76章節全文字)!

梁曉樂很為自己的突然想象高興的手舞足蹈。

等等,剛才想什么來著?

養老院!

社會兒童福利院!

是的,剛才是想這個了。

養老院和社會兒童福利院,是法制社會設立的保護老人和兒童的一種制度,是人道主義的具體體現。

但這個時空不是法治社會,能行嗎?

可這是為民眾謀福利的事,奇典大神不是也讓自己普及眾生嘛!

“普濟眾生”:就是讓自己濟貧扶困。

什么是“普濟眾生”?佛家認為,大眾瑩瑩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為懷,施宏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

現在,那個剛剛沒了母親孤身一人的弱小生命,不就是在水深火熱中掙扎嘛!自己雖然不是佛,不是神,但奇典大神是,自己既然接受了他的饋贈,就應該為他辦事情,完成他的心愿。

自己的前世雖然不是做行政工作的,說不出什么大道理。但那個時代里,孤寡老人有養老院;被遺棄沒人管的孩子有兒童福利院。經費國家負擔。這點兒自己是清楚的。

這個時空里沒有!就拿對自己最好的王奶奶和她的老伴兒王長柱爺爺來說,不就是在時時為自己的晚年而憂心忡忡嗎?

聽王長柱爺爺說,對于沒子老人的送老,這里的鄉俗是誰給發送(埋葬)誰受宅院。

如果自己建一個養老院,把沒兒沒的老人接收過來,同時接受他們的房屋和土地(內容)。對老人實行五保: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讓他們安度晚年。

空間里東西有的是,老人想吃什么飯菜就吃什么飯菜,想穿什么衣服穿什么衣服。行動不方便了,派專人照顧。何況,空間里的食物營養豐富,還能延年益壽。

這樣一來,對老人來說老有所養,對自己來說,可以擴充自己的房產、土地,擴大事業規模。

還有宏遠娘的擔心:一旦打開了收留孤兒這扇,就不知有多少沒爹沒娘的孩子往里擠!可見有此命運的少兒不在少數!

再建一個孤兒院,收留沒有父母或是被遺棄的孤兒,讓他們在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的環境中長大成人。

當然,自己與他們非親非故,沒有義務撫養他們;異能和空間,是奇典大神借給自己的,不是與人共享,自己也不能白付出。等他們長大以后,能掙錢養活自己了,讓他們適當回報。自己再把他們回報的錢財(包括人力),用于擴大再建設。這樣,讓收養、回報、再建設,形成一個良循環,加速事業發展。

這樣一來,就把“義務”變成了“互惠”:既能救助了這些老弱孤寡,還能讓自己的事業借力發展,豈不是一個兩全其的大好事!

梁曉樂呀梁曉樂,你可是一個受了十六年教育、又在職場打拼了五年的現代青年。由于穿越,壽命又疊加了二十二年半。你有充足的時間、充足的能力、充足的理由,去創建和實現你所想象的這一切!!!

前后左右這么一想,梁曉樂心里忽然亮堂起來:

既來之,則安之;既安之,則戰之;既戰之,則勝之——在異世他鄉,轟轟烈烈大干一場!

梁曉樂心里鼓滿了春風。()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