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六十章 領養遺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 領養遺孤

第六十章 領養遺孤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3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玉云搖搖頭:“昨天才和娘一塊兒軋了面子和糝子。”

“你姥姥家離這里遠不遠?”梁曉樂猜測。

“遠著呢。娘都是上午去,下午回。她去不會不給我們說。”

玉云又跑到東鄰問了問,東鄰說沒見著。又問南鄰,南鄰也說沒見著。玉云把認為娘親有可能去的人家問了一個遍,都說沒見到。

一絲兒不詳的預感襲上梁曉樂的腦海。

梁曉樂趕緊拉著小蘿卜頭宏遠跑回家,找到宏遠爹,(她不愿對宏遠娘說起此事,怕刺激她),把賴子給玉云姐弟糖果,讓他們出來玩兒,現在玉云娘找不到的是事,原原本本對宏遠爹說了個遍,最后還著重說:“玉云姐姐急得哭哩,爹,你快叫村里人幫著找找吧。”

宏遠爹聽女兒說完,也感到事情的嚴重性。因為賴子的人性他了解,玉云娘一個婦女帶著兩個孩子,住在村西北角上,就很讓人擔心。馬上一拐一瘸地找村里和自己說得來的年輕小伙子們幫著去找。

到傍黑的時候,村里人都知道了玉云娘“失蹤”的消息。也都知道了賴子給玉云姐弟糖果,讓兩個小孩子外面玩兒的過程。這么說,賴子一定知道玉云娘“失蹤”的原因。最起碼,他是今天下午見過玉云娘的唯一一個成年人。

族長找來賴子了解情況。

“午飯后我是去過她家。就問了兩句話的事。”賴子說。(他不敢否認,玉云畢竟是個五歲的孩子,什么舌兒都能學清。)

“哦,她說她去……哦,對了。我知道她在哪里了!我給您們把她叫來去。”賴子說的真事似的,族長也信以為真,讓賴子趕緊把人叫出來。

原來這是賴子使的“金蟬脫殼”計。他見人們都在找玉云娘,也知道了他給玉云糖果,讓其外面玩兒的事情,深知自己罪責難逃。

中午,他軟硬兼施,玉云娘就是不從。怎奈他燥火攻心,最后還是強暴了她。他見她滿臉淚水癱軟在炕上,心想生米已經做成熟飯。今后你就是我的人了。這個家還不由我自由出入!也沒多想,帶著滿足離開后,回到家里美美地睡了一大覺。

直到傍黑,才知道玉云娘“失蹤”了。他知道“失蹤”意味著什么,正在驚慌失措之際,族長找他了解情況。

這事一旦要坐實了,無論玉云娘是死是活,他都會被浸豬籠的。好在人們還對玉云娘心存一絲兒僥幸。便謊稱自己知道玉云娘下落,聲言去“叫”,一離開大家的視線,便腳底抹油——跑了!

人們等了一會兒,不見賴子回來,也不見玉云娘蹤影。再尋辣子。也尋不著。這才知道上了賴子的當。同時也坐實了賴子的惡行,估計玉云娘兇多吉少。

村里村外都找了一個遍,連村西小河里都看了,沒有任何跡象。

有人忽然想起村南廢棄的那眼水井。

那是過去一個大戶的菜園子。后來不種菜了。井也就不用了。井口破損成一個土炕,但井里仍然還有水。

幾個年輕人舉著火把趕到那里。往井下一照,見有塊頭巾漂在水面上。

“這里一定有情況。”一個年輕小伙子說:“快回村告訴人們去。再拿兩根粗井繩來。”

不大一會兒,井繩拿來了,一個水性好的男青年腰里系著一根,下到井里,撈起了玉云娘的尸體。

人命關天,族長只好報官。仵作驗尸后,定了個溺水而亡。原因則根據村民反映,定了個被強暴后羞憤自殺。罪魁禍首賴子被通緝捉拿,歸監問斬。

玉云娘橫死,對梁曉樂震驚很大。也懊悔萬分。當初聽了玉云說出糖果來歷以后,就應該立即去玉云家阻止事態發展;或者再用異能嚇退賴子,也不至發生此事。都怪自己優柔寡斷,拿前世現代的男女情愛觀念,衡量這個時空。

要知道,這個時空的女子根本沒有婚姻自主和感情自由,都是從一而終,根本沒有再嫁這一說。丈夫死了以后,妻子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未亡人”。稍有點越軌行為,就被處以死刑。就是被侮辱,也會被視作不潔之人,為眾人所不齒,吐沫星子滿天飛。意志稍微弱一點兒的女人,都承受不了這種壓力。要么尋短見,要么被逼瘋。宏遠娘就是后一種情況。好在有宏遠爹知冷知熱地關心、愛護,才堅持了下來,不過還是落了個抑郁癥。

梁曉樂懷著自責的心情,總認為玉云娘的死是自己失算造成的。一心在小姐弟倆身上補償。哭著叫著,非讓小姐弟倆在自己家里住。

小姐弟倆母親去世,也不敢在自己家里,又不會做飯。梁曉樂苦留,宏遠爹娘也不嫌棄,孤苦伶仃的小姐弟正需要家庭的溫暖,哪里還有推脫的理兒。

宏遠娘可憐兩個小孤兒,每天調著樣兒地做給他們吃,問寒問暖,小姐弟倆在這里感到了家的溫暖,誰叫也不走。真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

玉云娘無兄弟姐妹,父母也都年過半百,無力撫養一雙外孫外孫女。玉云爹從小父母雙亡,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結婚前,爺爺奶奶就相繼去世,也沒近門當家。

為了安排一雙孤兒的生存,喪禮過后,族長召集全村梁姓村民,看誰家愿意收養,就把她家的四畝半地、一處宅院和一處空閑宅基地劃歸誰家,由村里免去地畝稅賦。

四畝半地雖然是個誘惑,但因為孩子太小,吃喝拉撒穿衣都得接濟,不是個小負擔。何況成年后還得給他們成家,費用不小,沒一個人愿意報名。

梁曉樂知道這些情況后,一心想把這小姐弟倆收養過來。就對宏遠娘說:“娘,把云云姐姐和宏根弟弟留咱家吧。我不叫他們上別處去。”

“樂樂,這不是小事。不能憑一時感情沖動。”宏遠娘耐心地說。

“不嘛,咱家有糧食,有水果,有老天爺爺(人家誰家沒老天爺啊!這是她故意裝嫩,故意說得幼稚一些,),我就要姐姐和弟弟在咱家。”說著小嘴兒一撇,掉起眼淚兒來。

宏遠爹一聽梁曉樂說出“有老天爺爺”,心里猛一驚:這孩子怎么說出這話來了?

又想到家里出現這些異端,都是在樂樂被摔昏以后。說不定家里的這些福氣,還是樂樂帶來的呢。要不怎么樂樂學認字教一遍就會,說唱兒聽一遍就能背過。這么聰明的孩子,連村里年齡最大的吳奶奶都說從來沒聽說過,更甭說親眼見過了!難道這不是老天爺爺特意賜給她聰明的嗎?

既然是老天爺爺所賜,這孩子的話,她的主意,就有些說道。何況自己家里確實有吃不完的糧食和菜蔬果品。用不完的布匹,這些都是老天爺爺給的。用老天爺爺給的東西行好事,說不定老天爺爺更高興,給的東西更多、更長遠呢!

宏遠爹本就有一顆善良的心,如此一想,一個讓梁曉樂高興的決定便做了出來:

“慧敏。老天爺爺賜福咱家,說不定就是為了讓咱們救助那些生活不如咱們的人呢。這倆孩子也怪可憐的,又和咱兩個孩子合得來,要不。咱就依了樂樂,收留他們吧。”

“也好。”宏遠娘說:“咱用老天爺爺給的東西救人。說不定老天爺爺更高興,給咱的東西更多。更長久呢。”

“這事咱倆想的一模一樣。你說,這是不是天意?!”宏遠爹摸著腦袋,“嘿嘿”笑著說。

本是村里的決定,有人認領,自是好事。可對于梁德福這樣的家庭,族長還是表現出極大的不放心。

“你……能行嗎?”

“沒事,只要有我吃的,就有這兩個孩子吃的。保證與我那兩個孩子一樣待承。”

“我不擔心這個,我是說,你種地……”

“我知道族長擔心我腿腳不好,地種不過來,我會想辦法的,雇人,或者租出去,辦法總是有的。”

“你家屬……”

“她也同意!”

“我是說她……精神上……”

“沒問題,自從撿了魚、布、麥子后,她光念叨老天爺爺睜開眼了,看到她受的冤屈,用東西來補償她哩。心里高興的了不得。精神上一點兒事也沒有了。”

“那就好。不過,像這種玄乎事,不是光能遇見。孩子每天可是要吃喝拉撒的,你還是三思而行。考慮周全一些。我不是不想讓你們認領,只是考慮你的身體,你自己有幾畝地呀?”

“五畝半。”

“你自己五畝半,他家四畝半,這就是十畝了,你能種過來?”

“我會想辦法的。”

見梁德福意志堅決,又沒有第二家領養,族長也只好同意,給他辦理了領養手續。

宏遠娘把西里間屋里的布挪到東里間屋里,讓四個孩子睡一條炕。

按梁曉樂的意思,她和梁玉云睡一頭,梁宏遠和梁宏根睡一頭。怎奈梁宏根太小,梁玉云半宿里得喊他起夜,否則尿炕。也只好改為梁曉樂和梁宏遠在一頭睡里外鋪;梁玉云和梁宏根在一頭睡里外鋪。

自從跟王奶奶學會了說唱兒,跟宏遠娘學會了寫字,梁曉樂就成了孩子們的頭。只要湊在一起,梁曉樂就給他們說唱兒(兒歌),教給他們認字,有時還搞點兒小比賽活動。

家里一下多了兩個孩子,梁曉樂更是人來瘋似的,晚上在燈影兒下比賽背唱兒,白天逼著小姐弟倆和小蘿卜頭宏遠學寫字。

小姐弟倆日子過得充實,一天到晚活蹦亂跳的,一點兒也不像沒有爹娘的孩子。()

(第三中文)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