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四十八章 要飯兒老人與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八章 要飯兒老人與布

第四十八章 要飯兒老人與布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3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宏遠娘也是流著眼淚回家的。自己受了這么多年的委屈也倒罷了,還牽連到自己的女兒。女兒現在還小,不懂事,要是大了也這樣被人說,自己如何面對女兒?女兒的名聲豈不是也被人們的吐沫星子給毀了?!

宏遠娘越想越氣憤,越想越后怕。一回到家,把梁曉樂放在堂屋里,一個人坐到東里間屋里的炕上哭泣起來。

梁曉樂跟進屋來,見此心里很是慌亂。說又不能說,勸也不敢勸,緊緊抱住宏遠娘的腿陪著掉眼淚兒。

“大娘大奶奶,給口吃的吧!可憐可憐我這個老婆子吧!”

柴門口傳來一聲聲微弱的討要聲。

梁曉樂擦了擦眼淚跑出去一看,原來是一個要飯兒的老奶奶,渾身臟兮兮的,頭發灰白,估計在六十歲靠上。不知是穿的單薄還是肚里沒有食兒,身子微微發抖。

“娘,來人了。”梁曉樂沖著北屋使勁兒喊。

聽到喊聲的宏遠娘也擦干眼淚出來了。看到老太太可能想到了自己要飯兒的過去,又在情緒特別低落的時候,臉色變得煞白,身子搖晃了幾下,要不是扶住了東廈子的西南角,說不定就摔倒了。

宏遠娘扶著廈子角定了定神,有氣無力地對梁曉樂說:“你快給老奶奶拿兩個發面窩窩(頭)去。”

梁曉樂沒有動,對宏遠娘說:“娘,讓老奶奶進屋里吃吧,這里冷,你看她凍得發抖呢。”

其實梁曉樂是想讓要飯兒的老奶奶多在家里待一會兒,沖淡一下宏遠娘的悲痛情緒。宏遠爹和小蘿卜頭宏遠都沒在家,她真怕宏遠娘想不開再出點兒什么事。有個外人在家。分散一下宏遠娘的注意力。

宏遠娘點點頭,對要飯兒的老太太說:“老人家,屋里暖和暖和去吧!”

要飯兒的老太太自是千恩萬謝,嘴里不住氣兒地說:“好人啊,菩薩保佑你家大富大貴,保佑這個孩子長命百歲。真是天底下難找的好人家。”

梁曉樂忙跑到屋里,把自己坐的四條腿小板凳放在堂屋門口里邊,又示意宏遠娘放上吃飯桌,自己拿了一個碗放在老太太面前,讓宏遠娘給倒上熱水。

宏遠娘則拿出兩個發面窩窩頭(宏遠爹說這樣蒸著比饅頭還好吃。宏遠娘就經常這樣做),放在老太太面前的桌子上。

要飯兒的老太太有些受寵若驚,怕給人送膈應,忙把熱水倒進自己隨身帶的豁子碗里。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兩個大發面窩窩很快吃下肚去,一碗水也喝得干干凈凈。邊吃還邊說:“真好吃。從來沒吃過這么好吃的窩頭。”

宏遠娘又拿出兩個來,對老太太說:“老人家,別一次吃得太飽。這兩個您留著下頓吃。有口袋嗎?我給您裝進去。”

“有,有。有,”老太太一疊連聲地說著,從褲腰帶上解下一個一尺來長、七寸來寬、臟兮兮的小布口袋。口袋邊上的鞘里穿著一條細繩,一抽,口袋口就撮在一起,里頭什么東西也掉不出來。

老太太松了松口袋口上的細繩。打開,讓宏遠娘把窩窩頭放進去。

兩個窩窩頭在小布口袋里很不顯堆囊,口袋仍然癟癟的。梁曉樂見狀,對宏觀娘說:

“娘。再給老奶奶幾個水果吧。”

“行。”

“我拿去。”見宏遠娘同意,梁曉樂跑進西里間屋。用一個葫蘆瓢盛了兩個蘋果、兩個梨、一捧紫棗和一捧無花果,端了出來。

“好人家。好人家,真是好人家呀!我老婆子今天遇見觀音菩薩了!”說著雙手合攏,沖著宏遠娘點頭又作揖。

梁曉樂心里一動,一個念頭升上來。

老太太收好東西,便千恩萬謝、“神仙”“菩薩”地念叨著,走出門去。

梁曉樂拉著宏遠娘的手,也執意跟出來。直送到老太太走出過道拐進胡同看不見了,才牽著宏遠娘的手往回走。

宏遠娘去了廁所,梁曉樂正好抓住這個空擋,把空間里的布拽出一個角,用小板凳腿壓住。

原來梁曉樂見要飯兒的老奶奶雙手合攏念“觀音菩薩”,忽然來了靈感:何不借這個老名義,從空間里弄出一些布來,一來哄宏遠娘高興,二來也為這個家庭創些收益。何況宏遠娘正要宏遠爹趕集買布呢。

半晌不乏放個吃飯桌也不是個事,一會兒做飯也礙事。宏遠娘進屋就收拾桌子。梁曉樂裝作幫忙的樣子,去搬小板凳。

“娘,布。”梁曉樂驚呼道。

“可不!準是那個老奶奶落下的,拾起來給人家送去。”宏遠娘表情木木的,一臉認真。

梁曉樂伸手去抓那布,一抻,抻出老長一大截子。再抻,還有。

宏遠娘見狀,也過來幫著往外抻。無論抻的快與慢,那布總也抻不斷,越抻越長,越抻越多。而且各種顏色、各種花樣兒、各種質地的都有。

母女倆一會兒你抻,一會兒我抻,身邊堆不下了,宏遠娘就往遠處里抱抱。一直抻到晌午,那布也沒抻斷。

隨著布不斷地抻出,宏遠娘的面色也慢慢地轉變過來,又恢復了之前的平靜。

從地里砍柴回來的宏遠爹見狀,驚奇地說:“這是哪來的布呀,這么多。還沒完了呢?”

一個“完”字剛出口,布“噗”的一聲,沒了!

“必須借他們的口語增加神秘色彩(注1)!”梁曉樂心里想。臉上的表情卻表現的十分吃驚。

這時堂屋里的布,已經堆到半門口高了。

“你看你個烏鴉嘴,好好地說‘完’干什么?要不,還得往外抻老些個。”宏遠娘不無埋怨地說。

“我知道怎么回事呀?”宏遠爹一臉茫然。

于是,宏遠娘把要飯兒的老太太如何來,如何坐在這個小板凳上吃喝,送給她什么東西,她說了什么話等等,都學說給宏遠爹。

卻沒提在街上受的委屈。

宏遠爹聽完宏遠娘的訴說,愣了一下神,猛然醒悟地說:“宏遠娘,還不趕快給灶王爺燒三炷香,給老天爺爺磕幾個頭!”

可是,堂屋里的布堆得都高過灶王爺的神龕了,根本無法燒香。

“那就等到把布收拾了再燒香,咱先給老天爺爺磕幾個頭,告知一聲。”宏遠爹說著,拉起宏遠娘的手,夫妻二人雙雙跪倒在庭院里,對著天上的太陽,“咚——咚——咚——”,每個人都磕了三個響頭。

堂屋里堆滿了布無法做飯,一家人誰餓了就吃窩頭喝白開水,或是吃水果。宏遠娘和宏遠爹則忙著整理那布,一匹匹卷起來,并根據布的顏色、質地、花樣兒,分放到西里間屋宏遠和梁曉樂睡覺的兩頭,排了半人高,中間僅能容下兩個孩子的小身子。

打井的事全靠梁龍勤操心,梁德福和父親的感情增進不少。如今家里一下子有了這么多的布,宏遠爹覺得應該先給老人說一聲,讓老人也高興高興。然后商量怎么賣掉這些布。

宏遠娘揀了兩匹顏色老成些的,讓宏遠爹給老人帶過去。大娘梁薛氏的話她已經記在心里了。再怎么說梁龍勤也是梁德福的生身父親,這個孝心還是要有的。

梁龍勤聽完事情經過,又見二兒子拿來了兩匹布,自是信以為真。豎著大拇指沖宏遠爹說:“你小子真有福氣,千年不遇的新鮮事全叫你趕上了。這日子要是再過不好,就是你忒沒能耐了。”

“是的,爹。不過,這事得歸功于李慧敏,是她和樂樂二人在家時,招待的要飯的——哦,不是,是——老神仙。”

“我就說嘛,你媳婦這個人大有來頭。你想,她一個年輕姑娘家,肯挺身站出來為你辯護,還不顧一切地跟了你來,這份膽量,不是一般女孩子都有的。”說著看了一眼低頭看布的梁趙氏,“往后對這個兒媳婦好一點兒,別人們說個什么你也跟著說個什么,進了這個家,就是咱的孩子。什么亂七八糟的,不要去理他們。”

“嗬,這會兒你神氣起來了。當初你不也埋怨她連累了德福,毀了德福一輩子嗎?”梁趙氏不服氣地搶白了老頭子一眼。她仗著自己比梁龍年小幾歲,在家里處處占上風慣了,哪里會忍得下梁龍勤說她。

“當初是當初,現在是現在。人家孩子有了果子給你送果子,有了布給你送布,這說明人家孩子心里有老人,孝順。”梁龍勤有些帶氣。聲音高了些。

“我也沒說他們不孝順啊。”梁趙氏白了梁龍勤一眼,沒在言語。她雖然強上,梁龍勤要發起火來,她還是有些收斂的。

“你打算怎么處理這些布?”梁龍勤裝了一鍋子旱煙,點燃,抽了一口,又問宏遠爹。

“這不來跟你商量哩嘛。”宏遠爹說著擓了擓頭皮,因為自己的事讓兩個老人絆了幾句嘴,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打算賣了。這么多布放在家里,也不安全。留的夠用的就行了。”

“好!咱爺兒倆想到一塊兒去了。哪天去賣言語一聲,我趕小驢車去,省得你推著紅車下步攆兒,腿腳又不好。

“嗯,那就累著爹了。”

(注1:迷信說法:大年三十、初一,或是重大喜慶日子(事件),忌諱說“完”“了”二字。如果說出口,就破了喜慶。)()

(第三中文)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