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黑暗時代【評論】走出黑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星際>> 生活在黑暗時代 >>生活在黑暗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評論】走出黑暗

【評論】走出黑暗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9日  作者:刺嫩芽  分類: 星際科幻 | 末日幻想 | 刺嫩芽 | 生活在黑暗時代 
評論走出黑暗

評論走出黑暗

——默向高原

小說的一大價值,在于反映作者所生存時代,也許作者并不自覺。

科幻、玄幻小說也不能免于此。比照克羅齊的名言,我們也可以說一切小說都是作者所生存時代的反映,盡管有時反映得很曲折。

人類歷史上經歷過許許多多“黑暗時代”。這些時代,極少是因為外部的天災,倒大多是人禍,比如中國歷史上許多“易子而食”、“率‘獸’食‘人”、“文’字‘獄”等等時代。

是什么讓人類堅強地度過這些“黑暗時代”,生存下來,讓人類文明得以延續,這是我閱讀歷史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

是主流們標榜的道’德嗎?還是精‘英們的“普‘世大愛”?還是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似乎都不是,道’德和“普’世大愛”往往恰恰是讓人類進入“黑暗時代”的直接原因;而在傳統歷史書寫中缺位,如螻蟻般生存的草民,想來也不會有對未來的什么堅定信念。

近年來的一些文藝作品,似乎在不自覺的給出新的答案——從張楚的《上蒼保佑吃完了飯的中國人民》,到中國科幻小說的顛峰之作《三體》,以及起點中的許多優秀歷史穿越、架空、YY、玄幻小說(如酒徒的《家園》、《開國功賊》)等等。

這些作品共同的特點,就是關注了草民們的生存——對于他們,生存就是一切。

面對一切“黑暗時代”,生存下去,并守護自己力所能及的一方家園,一方凈土,這才是人類能夠延續至今的真正原因吧。

從這個角度去看《生存在黑暗時代》,十分欣慰地看到這種真實的人性光輝在小說中處處閃爍。

小說中的天災,只是為了設定一個特定的背景,用以襯托出一個普通人及其家庭在面對超乎人類承受能力的災難面前的勇氣和抗‘爭。所以我們不必苛求作者許多細節上考慮不盡周詳,也不必苛責張一凡放手不管學生而對其作出像對“范跑’跑”似的譴責。

這種在絕境中求生存的人類本能,以及在這種環境中對家人的“小愛”,幾乎從來就不容于我國歷史各個朝代的主流。他們一直在鼓吹人人皆可堯舜,“存天理,滅人欲”,“斗‘私’批‘修”等等,總而言之,只存“大愛”,滅絕“小愛”,“大’公‘無’私”。這樣的結果,就沒有一個現實的人能夠符合天‘朝模范子民的標準,必然導致從上至下的人人作偽。嚴復慨嘆:“華風之弊,始于作偽,終于無恥”。

“黑暗時代”并不僅僅出現在嚴重天災的時代啊。

今天的我們,對未來的焦慮,幾乎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內心。這種無處可逃、幾近絕望的心境如何得以救贖?

象《生存在黑暗時代》一類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的期冀,雖然如暗夜中的點點星光,或如豆火種,尚有薪火相傳的希望。

祈禱上蒼保佑吃完了飯的中國人民。


上一章  |  生活在黑暗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