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理這時也豁出去了,他唉嘆道:“我們縣收稅是定了指標的,完不成稅收任務,來年就要評定為不稱職,連續兩年不稱職就要免去職務但向農民收稅已經不可能了,朝廷免了農業稅,于是便只能向商人收取但商人現在卻是可以自由流動的,我們這里如果收得重了,查稅狠了,他們便會跑到鄰縣去,成了別人的稅源逼得我們不得不出臺一些優惠政策,拉攏商人您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還敢去得罪那些本土大商人啊?”
王圭也叫苦道:“是啊!漢王,我們也知道官商勾結是大忌,可現在的情形,早已不是商人討好我們的時候了,是我們需要討好商人的時代了就象今天這件事,如果您不來,我們恐怕多半會作出偏向楊全的判決一來他準備的證據充分,證人都收買好了,二來他是本地的海商大戶,納稅額占本縣的四分之一,我們根本得罪不起,倒也不全是畏懼您是他的堂妹夫之故”
岳云顯然沒想到這里面還有如此復雜的原因并不單純是這兩人想趨炎附勢,畏懼權勢
他于是沉思了片刻,方問道:“那對此情形,你們可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嗎?”
“這如果朝廷不下稅收任務,那我們就不用如此害怕商人了”白理望了岳云一眼,小心翼翼地說道
岳云一聽,愣了一下方笑罵道:“你們竟然會給自己卸擔子,稅收如果不按預算收上來,財政立刻便會出現赤字,到時不要說北伐,就連你們的工資都發不起了腦筋再怎么動也不能動到那上面去!”
白理也知道自己出了個餿主意,連連稱自己糊涂了
就在眾人有些愁眉不展之時,黃秀麗卻柔聲道:“岳大哥其實,我覺得如果這件事能讓全余杭城的人都知道,想必就好處理了!”
“哦?秀麗此話怎講?”岳云心中好奇道
黃秀麗抿著嘴兒一笑道:“岳大哥,你忘了你八年前搞的那個什么‘中原民眾請愿團了?’當時弄得全臨安,甚至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原本想置百姓于不顧,驀然撤軍的也因此有所顧忌,被迫同意緩期撤退,并讓岳元帥帶著中原百姓南返荊襄
頓了一下后,她俏臉露出一絲嫵媚之色道:“如果這件事也是全城百姓都知道,必然就會十分同情辛公子和曹姑娘,說不定臨安府也會關注此案在這種情況下,楊全也不敢再強迫兩位大人違背事實,作出有利于他的叛決畢竟在眾目睽睽之下搞冤假錯案,可是會引來公憤的這樣一來白大人和王大人身上的壓力小了,楊全也不敢再驕橫跋扈了老鴇和那兩個楊全的狐朋狗友也要考慮一下,作這種大案偽證的后果屆時,恐怕不用上級出面,此案就會水落石出了!”
眾人一聽均眼睛一亮岳云亦是一拍腦袋道:“對啊!這不就是輿論監督嗎?我怎么給忘了!”
“輿論監督?什么意思?”眾人聽見這個新名詞,均有些詫異
“秀麗!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就是辦一份報紙,向全臨安不,全天下定期發布,介紹朝廷的重大決策和公告、社會要聞、熱點事件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等等大家感興趣的內容象辛政和曹倩遇到的這件事,完全就可以寫進熱點事件去,引起大家關注,這樣一來,案子審理的公正性就得到了保證而不論是官員還是商人,也會因擔心自己胡作非為而上報,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而有所收斂!”岳云一臉興奮地輕拍黃秀麗的香肩說道
黃秀麗正眉頭微蹙,仔細回味他說的一大堆新名詞時,白理和王圭聽聞之后,卻已經頗有興趣地討論起來
“聽漢王說的,這種報紙似乎類似于朝廷原來的詔告和檄文!”白理自言自語道
王圭卻立刻反駁道:“這可不一樣!要定期發布的話,就和詔告不相同了,詔告和檄文都是發了一次就沒了!”
“秀麗,這事就交給你辦了!”岳云微笑著說道
“我?”黃秀麗用那嫩蔥般的玉手指著自己驚訝地說道
“是啊!我看身邊的人中,就只有你能領會到這個意思!換其他人去搞,我怕又搞成個定期詔告了!”岳云嘿嘿一笑道
黃秀麗見心上人如此器重自己,芳心也是暗喜,不過一想到這工作的難度,不禁就柳眉微蹙道:“岳大哥,可這什么‘報紙’如何搞法,我完全一點頭緒也沒有啊!再說我也只擅長寫詩詞作畫,要我寫什么‘社會要聞’、‘朝廷公告’、‘熱點事件’,我哪懂啊!”
“這個簡單,連詩詞都寫得出來的人,哪有寫不來新聞稿的?”岳云胸有成竹道:“報紙上的文章,除了連載小說和一些短篇笑話之外,基本上都可歸于新聞稿這個類別它要求語言簡潔直白,讓讀者一看就懂,盡量少寫環境場景的描寫,只需將整個事件用白話文的方式敘述清楚即可重點就是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發生了什么事如果需要評論的話,再在最后加一句:‘編者按’,寫出對此事的一些期望或者評價讓讀者自己去揣摩就行了!”
想了一會兒,他又補充道:“另外報紙上的文章大多是新聞,要注意時效性和真實性,近量刊載近期的事情,而且尤其注意不能把虛假的事情登出來!以免對民眾造成誤導!”
黃秀麗饒是這個時代,思想最接近于現代人的杰出女性,也被岳云這天馬行空般的方法搞得暈頭轉向,就更不用說白理和王圭了
“這個岳大哥,你要我搞這個什么報紙,我搞就是了可是找人寫文章要錢吧?不可能讓我一個人寫整張報紙的所有文章吧還有那些什么‘熱點事件’、‘社會要聞’,我從哪里才能打聽到呢?難道又要象現在這樣:微服私訪?”黃秀麗柳眉一蹙問道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