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璇266章 入京(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臻璇>> 臻璇 >>臻璇最新章節列表 >> 266章 入京(一)

266章 入京(一)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玖拾陸  分類: 古代言情 | 家宅情仇 | 玖拾陸 | 臻璇 
266章入京一

266章入京一

錢溢鳴底子不錯?

轉過頭睨了夏頤卿一眼,道:“二爺,底子好我是信的,只是,錢家里頭不好,我也是知道的。”

本就是在說幾個大丫鬟的事,夏頤卿隨口提了一句,也不是要與爭一個錢溢鳴是否是良配,知道對桃綾幾個格外看重,他挑眉道:“這些事你自己拿主意,若要打聽什么就與我說。”

也覺得這么一來妥當,點頭應了。

正月十七下了小雨,濕漉漉的拖慢了做事的速度。

紹州城里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郁均媳婦生了一個姐兒。

鄭老太太聽了笑著與鄭氏道:“季家哥兒模樣好,想來這姐兒也會是好樣貌呢!他媳婦受苦沒有?”

來報喜的婆子笑瞇瞇道:“奶奶沒吃什么苦,順順利利生的姐兒。”

鄭氏聞言也笑了:“那是最好不過的。”

親自送了婆子出去,問道:“媽媽是從裴府里過來的吧?”

婆子是個通透的,笑著道:“姑太太也挺高興的,雖說不是個哥兒她有些遺憾,但姑太太也說了,我們奶奶生得順利,月子坐好一些,過兩年再生一日,也是不急的。”

點了點頭。

季家男丁不興,季氏格外牽掛著,要能一舉奪男,季家香火有繼,季氏也就松一口氣了。

只是這生男生女,都是天命,強求不得。

不過就如季氏說的。身子好。過幾年再生一胎。就像孫氏一樣,兒女雙全。

回到天一院,執棋正在收拾東西,道:“最好是到傍晚就能停了,要是下到了明天,出行就不方便了。”

好在,這雨雖然下到了夜里,但半夜就停了。

第二天起來就是一個好天。

起得很早。因著要趕路,夫妻二人昨日就給老祖宗與鄭老太太、大老爺、鄭氏磕了頭,今天不用四處問安,盡量早些出門。

可早歸早,依舊早不過街上的生意人。

夏家與裴家約在了城門口會合。

夏家到得早一些,便在城外停了車馬候著。

不遠處,是幾個賣早點的生意人,一面同趕早進出城門的百姓做著買賣,一面說著近幾日城中的大小事體。

有一樣,便是裴家再一次送四小姐進京。

臻琳的婚事雖然坎坷有故事。但尋常百姓只敢稍提,不敢說道。略一點就拐到臻律身上去了。

人人都當裴家是書生,偏生出了個武生,平日瞧著文弱,上陣還真能殺敵。

甬州百姓最最信服傅家,對有拳頭有本事的人就特別佩服,與傅家兄弟一塊從軍去的臻律也成了他們喜歡說的人物。

晝錦聽了回來,站在車外說與里頭的夏頤卿和聽,聽完倒是笑了:“六哥哥竟然這么厲害?”

雖然知道別人說的故事里總歸有些夸大,但到底有出息的是自家兄弟,聽著也高興。

沒有等多久,裴家的車隊也就到了。

總共十個主子,隨行的下人卻不少,再加上各種行李,隊伍就愈發長了。

去碼頭的這段路曉得,當年他們走了兩日,這一回因為趕時間,路上都沒有怎么歇,到了后半夜就已經到了碼頭。

碼頭邊燈火通明,不少船只在忙著裝卸貨物,腳夫的吆喝聲遠遠就能聽見。

夏頤卿早就包下了附近的一家客棧,人在這里休息到天亮,先把大件的行李連夜送上船。

進了房間就累得躺在了床上,馬車坐久了到底不舒服,只是這會兒不是挑剔的時候。

夏頤卿去了碼頭查看,趁機瞇了一會,緩過來一些之后,便估摸了時間,叫店家備好了早點。

天未亮時,所有人都起來了,略用了些早點,等前頭來通知能上船了,便齊齊出了客棧。

渡口上的人比夜里多了許多,渡口人滿為患,河面上大小船只滿滿的,岸上送行的、遠行的,少不得相送相勸一番。

這渡口的北面另有一個停官船的碼頭,夏家行皇家生意,這一回的貨物之中有大半是要送進宮里去的,又是與裴家同行,船舶自然就穩穩停在了這里。

這次出行,夏家備了一艘大客船,兩艘中等客船,并四個貨船。

貨船不住客人,大件的行李已經運上了船,其中兩艘裝的是夏家的貨物。

中等客船以甲板為界,上下各兩層,一艘分給了隨行的不在主子跟前伺候的丫鬟婆子,另一艘住了小廝下仆。

大客船上頭還是兩層,下頭卻是三層,最底下那一層是土石壓倉,再上來一層收放一些隨身的器皿玩意,最頂層是觀江景的廳堂,能住人的也就甲板的上下兩層。雖說只有兩層,也是房間多,布置好,連在一塊的臥房小廳,倒是與家中無二似的。

與段氏商量了,底下一層住臻琳、臻琪、臻環三個未出嫁的小姐,段氏與李姨娘與她們一道,也有個方便。

五老爺與曹氏帶著臻律,與夏頤卿住上頭,各占首尾,倒也不妨礙。

隨身行李不多,整理起來方便,按著分好的船室,丫鬟們一收拾倒也便捷。

原以為冬日里行船會寒冷,可實際入了艙室,雖不像家中地火龍燒著一般暖和,卻也說不上冷。

這幾日起了風,船速也快。

不似頭一回坐船時暈眩,還能在姐妹處走動,幾日下來,倒是愜意。

這日船只夜泊宿州城外。

一艘小舟靠了過來,拱手遞了一封信,留著的紅印是宿州知府。

信由婆子交給了執棋,執棋呈給了夏頤卿。

夏頤卿打開看了幾眼,眉頭微微皺了。

正坐在他邊上抿茶,見此湊過去看了一眼,見那信上提到了裴家,她的眉也擰了。

裴家與夏家一同出行,一來是因為夏頤卿熟悉冬季行船,二來也是為了省些麻煩事。

臻琳接了圣旨,裴家一下子就不同了起來,想巴結的人自然也不少。

官場之事,段氏只知一二,也不想給裴大老爺惹什么麻煩,能不見的人自然都是不見的,最好是他們都不知道,就從地界上過去,省得那些人又是送禮又是賀喜的。

這一船隊,所有的名號都打著一個“夏”字,全然沒有一個“裴”字,出了甬州,有幾個知道裴侍郎的家眷是與姻親夏家一道進京的,也就不會來打攪了。

這宿州知府是從哪里曉得了這個消息?

船家是要守“不問客家也不和外頭人說道客家事”的規矩的,況且這船隊還是夏家自己的。是夜里靠岸有下人下船時說漏了嘴,還是這宿州知府早就知道了?

再看那信中內容,旁的都是廢話,重點只有一樣,怕他們出行短了伺候,送幾個伺候的人來。

這伺候的人,不用說也明白,是想放到臻琳身邊去的。

夏頤卿抬眼看向,會意,接了信過去:“我去大伯母說一聲,收或是不收,總歸要她拿主意。”

段氏拿到了信就皺了眉頭:“這樣的人,四丫頭一個也不想收。”

了然,這個問題臻琳與她說過,那些曉得來路的小官庶女她都未收到,這會兒怎么會收這“來路不明”的呢。

回了夏頤卿。

夏頤卿頷首,道:“既如此,執棋,你使人去回了吧,就說只夏家出行,知府的人送錯地方了。”

執棋應聲去了,過了兩刻鐘才回來,面無笑意:“二爺,二奶奶,云在與那管事說了許久,對方說,既然送錯了就將錯就錯,沒有收回去的道理。說是給二奶奶添幾個伺候的人手。”說完,她瞧瞧抬眼看了一眼。

不由撇撇嘴,強送是個什么道理?

“二爺知道這宿州知府的來歷嗎?”問道。

夏頤卿微微搖頭,道:“我只曉得他姓張,多余的不太清楚。”

這個張知府的事,剛才也問過段氏,段氏也沒有什么印象。

不知他的來歷,也不好得罪狠了,便與執棋道:“叫她們幾個去后頭船上,你也去一趟,告訴后頭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

執棋明白的意思,是讓她囑咐后頭裴家的丫鬟婆子不要露出身份來,不要讓人套了話去。

等執棋出去了,親自與夏頤卿添了茶水:“先就這樣吧,等進了京里,打聽一下這個張知府,再看看這幾個的來歷,再定是發賣了還是留下。”

夏頤卿挑了挑眉,問:“留下來做什么?”

轉了轉眼珠子,笑道:“留下來扔去后院種花劈柴。”

夏頤卿忍俊不禁:“這主意不錯。”

執棋安排好了才回來,手上拿著兩張賣身契,她拿給看了:“奶奶,就這兩個,奴婢叫高媽媽盯著她們。”

粗粗看了兩眼,寫著是四年前賣進張知府府里的,可那紙還嶄新,一點也不像收了四年的,怕是做了個假的。

看完就交給了執棋收了起來。

越往北邊行,這天氣越冷,南方水面基本無冰,到了這里,時不時能見到幾塊浮冰。

站在甲板上看了一會,到底吹得冷,不敢再待著,回了艙室取暖。

看這模樣,倒是和他們之前預料的一樣,會遇上河水結冰封了水道,要換走陸路。(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blossom100的粉紅票


上一章  |  臻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