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騎士第二十二章 韓國?美國?(2/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韓娛騎士 >>韓娛騎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韓國?美國?(2/3)

第二十二章 韓國?美國?(2/3)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5日  作者:未知區域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未知區域 | 韓娛騎士 
書名:

姜虎東拿著金賢俊的成績單,難以置信的吼著:“噢!!!噢!!!不敢相信,完全是天才啊天才!竟然幾乎都是滿分,首爾大學完全沒問題啊!這個成績,不當科學家真的是可惜了呀。”

這個成績確實幾乎可以做到所有最頂尖的大學任何一個專業都能夠進入的程度了。

在韓國,藝人的地位并不高,這個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憑著他這個成績,進入一個最頂尖的大學的最好的專業,畢業以后順勢進入該領域最頂尖的企業或者組織,很快就能夠嶄露頭角,獲得很高的社會地位。

而金賢俊偏偏沒有這樣做,雖然選擇的是音樂專業,可是顯然他對歌手的身份也非常看重,依舊全身心的投入在藝人事業當中,也難怪他的導師李明哲為他不值了。

很多見到他這份成績的人都會為他不值,似乎做藝人完全是屈才了,這就是社會價值觀的問題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真要說到收入,韓國藝人雖然不低,可也并不算高,除了頂尖的明星,大多數藝人的收入也就是中產以上,雖然很富裕,可是要說豪車洋房之類的,他們也消費不起。他們賺的那些錢,大部分都進了經紀公司的腰包。

反而如果能夠做到大企業中高管理層,無論社會地位還是收入,都完全高過普通藝人,而付出的辛苦,卻要比藝人少得多。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演藝圈或者說文化產業的權力結構差異。

韓國演藝圈的主要權力都掌握在電視臺和經紀公司手中,整體結構屬于二元化,藝人并不能在其中占據主導地位。雖然他們的收入越來越高,可是比起他們創造的價值,就完全是小兒科了。

相比之下,在美國這個基本上是商業化最發達的文化市場,則是渠道商(電視臺唱片公司網絡運營商)經紀公司(包括唱片廠牌)藝人的三元市場。這無疑更加合理和穩定,而藝人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能夠為自己贏得的利益,并獲得與之相應的話語權。

所以韓國以外的明星,才是真正的大牌明星,利益得到保障,個人的和權利也不會受到太多的侵害,這在韓國是完全見不到的。

那按道理說,金賢俊完全沒必要跑來韓國遭罪,靠著系統在美國混,一樣能夠混出名堂,何必在這個池子又淺待遇還不好的韓國娛樂圈苦熬呢。

這其中自有一番道理,美國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只是看起來很美而已。

美國市場大,來錢快,藝人話語權大,這些都是事實,可這個事實是建立在你已經是大明星的基礎上的。

美國的市場巨大,相對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都涌向這里,在激烈競爭中找尋自己的機會。

人們只看到了韓國練習生艱辛的練習生涯和苛刻的選拔環節,幾乎每一個順利出道藝人都是千里挑一優秀人才,而事實上在美國,這個比例更加恐怖。

只不過美國嚴苛的篩選環境不是在經紀公司的前期培訓環節,而是在出道后的市場運作環節中體現的。

美國的演員工會注冊人數就有12萬人,這個數字只是指演員,并不包括歌手主持人等其他職業。著12萬人分布在整個美國的電影電視行業,機會最開始都會從龍套做起。

雖然此時他們已經是演員了,可他們的演員收入都未必能夠養活的了自己。

他們從龍套到有幾句臺詞的配角,從小配角到主要配角,再到小成本的主角,這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順利地走完這條路,才能夠算作是一名在業界站穩腳跟的主流演員。

而這個過程中的意外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幸運的也許三五年就脫穎而出,不走運的甚至要花費十幾二十年,也未必能有所成就。

而這之后,如果不能夠參與到出色的作品當中,或者大公司的大制作,擁有的知名度也不過爾爾,隨時可能繼續蹉跎下去。像娜塔莉波特曼、安妮海瑟薇那種,年紀輕輕就可以擔當主角,參與大制作,并且一炮而紅的,在這12萬人當中僅僅是少數。

長期活躍在美國影視圈的明星,數來數去,上千人就算頂天了,而這些人,才是12萬人中的成功者,才能夠掌握屬于他們的那份話語權。人們只看到了那些成功的閃耀的名字,卻不知道,又更多沒有名字的人,以夢想的名義,默默的奮斗在這片土地上,然后再默默的消失。

而歌手的情況也是類似的,更多的大多數,都是默默無聞的從業者,一步一步的積累著自己的實力,同時等待著那茫茫的機會光顧自己。

從這一點上來看,韓國的演藝圈還算是寬容的了。起碼在練習生時期,就把大多數不適合這個行業的人排除在外,那些被淘汰者,并不等于失敗者,只是可能他們并不適合這個職業而已,他們還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道路,找尋自己的夢想。

而在美國,沒有機遇卻又不肯放棄的話,一輩子都毀在這份對夢想的執著上,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韓國,25歲似乎都已經快到偶像生涯的末期了,而在美國,這個歲數往往才是很多人事業的剛剛開始。

美國的池子更深,水更渾,大鱷也更多,在種地方,成功對于機遇的要求往往要大于能力,有太多的天賦和能力都十分出色的人沒有獲得屬于他的機會了。

而且文化市場也是商業市場,市場行為的深層本質就是資本運作。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在世界上所有角落的演藝圈,都是資本占著主導地位的。

所有圈子中說的算的,決定規則的,永遠都是有錢有勢的大公司,而這引申出來的潛規則,更是哪里都少不了的。

很多人說韓國的娛樂圈黑暗,可是放眼望去,沒有哪個娛樂圈敢說自己是干凈的,中國日本先且不說,潛規則都不是“潛”著的,就說美國吧,這個似乎規則最“完善”的地方。

在美國的娛樂圈中,權色交易都披著“你情我愿”的外衣,各種潛規則都是在“規則”的允許下進行的。想要潔身自好,可以,先找一個足夠支撐你的靠山再說吧,無權無勢的小明星,進入這個圈子,就是要從底層做起的。

而且美國的大鱷勢力更加龐大,也更加的根深蒂固,他們建立的規則,無論是明的還是“潛”的,都讓人連挑戰的勇氣都無法生出,唯一能做的就是沿著上面留給下面的那一條窄窄的上升通道,爭搶那唯一的出路。

金賢俊選擇韓國作為起步,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首先有韓勝浩這個做著經紀公司的叔叔,其次自己用父母留下的遺產,買下了20公司的股份,擁有了這些,他在韓國的娛樂圈中,就不是一窮二白的白丁了,而是屬于“上面有人”的既得利益者。那些或明或暗的很多的麻煩,已經在這層關系的保護下,傷害不了他了。

如果放在美國,他真的是一文不值,那點遺產扔在池子里連個水花都濺不出來,必須老老實實的從頭做起。

他在韓國可以接受到公司系統而完整的培養,利用亞洲喜歡年輕偶像的傳統,很早出道,靠著系統和各方面因素,給他個五年八年的,成為韓國甚至亞洲的一流偶像并不是妄想,而是完全切實可行的。

那時候,攜帶著亞洲的人氣和地位,以25歲左右的正當年,再考慮進軍美國的事情,則明智而且穩妥許多。隨著亞洲地位的升高和市場的不斷擴大,亞洲明星在美國獲得認可的難度也在不斷的降低。

即便進軍美國失敗,靠著亞洲穩固的后方,他也算是成功的藝人了,怎么說也比直接一頭扎在美國要穩妥和可操作的多。

至于他為何選擇韓國,則主要是亞洲娛樂市場的大環境決定的。

大陸的文化市場完全是一灘渾水,成功與否更依賴權利和資本的運作,而不是作品本身,偶然性比美國還要大。況且市場狀況也并不好,除了人多錢多之外,沒有什么其他優勢,上面還總有個“有關部門”限制著,做的最好也就是個窩里橫,想要開拓海外市場,可能性幾乎為零。

日本雖然時商業化最發達的,也是亞洲最大的娛樂市場,可惜正因為它太大了,日本的公司和藝人更喜歡自己跟自己玩,對于海外市場的關注和投入都不大,和海峽對面自娛自樂的大陸有一拼。

香港自從回歸之后,文化產業一年不如一年,昔日縱橫亞洲的氣勢早就沒有了;臺灣也是地方太小又顧慮重重,完全依附華語市場,很多時候靠著去大陸圈錢過日子。

至于泰國等東南亞市場,完全沒發展起來。印度電影倒是不錯,在西方頗有市場,可是能去么?


上一章  |  韓娛騎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