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房門,“請進”,屋里傳出趙林昌的聲音。
推門進入,辦公桌后趙林昌正望向二人,“總長,李元豪來了。”李德銘稟報道。
“好,你忙你的事兒去吧。”點了點頭,趙林昌吩咐道。
李德銘離開,屋里只剩下趙林昌和局促不安的李元豪。
“呵呵,坐。”重新打量了一遍這位自已此時唯一可以指望的年輕人,趙林昌從桌后走出笑著招呼著對方——說實話,對這位韓國棋院的院生第一名他之前沒有太深的印象,身為事務局的總長,雖稱不上日理萬機卻也是差不到哪兒去,每天睜開眼來就有數不完的事情在等著自已去解決。在天才棋手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韓國棋壇,李元豪身上的星光并非是那么的耀眼,要知道李昌鎬,李世石十三四歲時就已得到國內冠軍頭銜,與職業一流棋手們同場較技,更不要說被稱為棋中神話的王鵬飛在那個年紀已經奪得了世界冠軍,相比之下,十六歲的李元豪的這個院生第一完全是不值一提,根本不可能引起趙林昌特別的關注,但正所謂病急死投醫,死馬當活馬治,這個時候,也只能靠這位年輕人了。
李元豪不安的坐下,心中忐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趙林昌也在對面坐了下來,“呵,不要緊張,找你來,就是隨便聊聊。嗯......,三星杯預選賽賽程過半,你有什么感想?”他溫和的笑著問道。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太多了。”李元豪想了想后答道——三星杯預選賽,中、日、韓三國參賽的職業一流棋手加起來少說也在四十名以上,他一個院生,平時哪兒有這樣的機會。今天趁著輪空的機會只是全場轉轉,就見識到不少新奇的招法,讓自已大開眼界。
“呵呵,當然,世界比賽嘛,比賽到現在,感覺還順利嗎?”笑了笑。趙林昌問道。
“噢,還好。”李元豪答道——第一輪輕松過關,第二輪對手官子戰時出現低級失誤,第三輪輪空,這樣的過程,除了稱之為順利外還能是什么?
“呵。好呀。不過話說回來,比賽過半,能進入第四輪的棋手實力比前三輪不可同日而語,你有沒有面對苦戰的心理準備?”趙林昌笑著問道。
“嗯,我有。”李元豪認真地點頭答道。
“呵呵,好,那有沒有取勝的信心呢?”趙林昌再問。
“這個......。”李元豪猶豫了。
想贏棋是一回事兒,能贏棋是另外一回事兒,雖然韓國棋院院生的實力之強人所共知,雖然院生前五名的實力完全能夠與大多數的職業棋手相抗衡,但李元豪很清楚,樸泰衡并非是普通的職業棋手,那是能夠躋身于一流職業棋手行列的人物,自已再怎么有自信。也不敢說自已的實力能強過樸泰衡,而樸泰衡也輸在王仲明的手下,自已憑什么說有戰勝對方的自信呢?
“......呃......怎么?......沒有信心?”趙林昌眉頭皺了皺,有些不滿地問道。
“是的,不過,我會盡全力去爭取的。”情緒是可以感染的,趙林昌的不滿馬上便被李元豪感覺到了。他知道肯定是自已的態度不符合對方的期望,趕忙補充說道,希望能讓趙林昌滿意。
“僅僅是爭取就夠了嗎?”趙林昌對這樣的回答還是難以滿意,他追問道。雙眼炯炯有神地盯著對方。
“呃......”在趙林昌目光的盯視下,李元豪下意識的低下了頭,他不知道對方需要得到的是什么答案,也不知道自已該怎么回答——說到底,他也只是一位十六歲的少年,而且每天近一半的時間都花在圍棋上的普通少年,他怎么可能搞得懂一個身居高位的成年人的內心想法呢?
“知道韓國圍棋什么時候才成為韓國的驕傲,成為可以在世界上代表韓國的一張名片嗎?”趙林昌松緩了一點語氣問道。
“嗯......,應該是首屆應氏杯上曹熏鉉先生的奪冠吧?”李元豪有些遲疑的答道,他不明白趙林昌為什么扯到這個話題。
“對,說的不錯。在那之前,韓國圍棋是什么樣子呢?”趙林昌問道。
“呃......,應該是不太好吧......?”李元豪更心虛了,那個時候不要說是他,連他爸在哪里還不知道呢,現在的他哪兒有心思去想那些呢?
“豈止是不太好,根本就是差!”趙林昌的情緒變得激動起來,“那個時候日本六大超一流正值全盛期,中國聶馬兩大超一流棋手異常活躍,而韓國呢?除了曹熏鉉九段外,其他人在世界棋壇上根本是毫無名氣,所謂圍棋三強,當時不過是一種面子上的說法,實際上就是中日爭霸,哪里有韓國棋手立腳的地方?!”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氏杯開戰了,經過重重阻礙,曹九段終于闖進了決賽,而他的對手聶衛平正處于他個人職業生涯的最高峰,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創下十一連勝的壯舉,其中包括五次是與超一流棋手的對決,甚至有傳言,應昌期之所以會出資舉辦應氏杯,就是為了聶衛平而設立,在決賽五番棋開始前,輿論幾乎是一邊倒,認為聶衛平可以輕松取得比賽的勝利,而前三盤的比賽中,聶衛平也的確以二比一的優勢領先,只要再勝一局就可以將比賽結束。”
“.......,論實力,并不占優,論氣勢,也不占優,這種時候曹九段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盡人事,聽天命’,只要自已盡力了,就可以無愧于心,輸就輸了嗎?沒有,因為他知道他是當時韓國唯一的超一流棋手,他就是韓國圍棋的象征,他的輸贏不是他自已的事兒,而是韓國圍棋的榮譽,所以,他不能輸,他只能去拼!狹路相逢勇者勝,形勢不利,更需要拿出勇氣去與對手戰斗!正是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持下,他沒有放棄,他沒有聽天由命,他知道韓國圍棋需要的是頑強的斗士,而不是溫文爾雅的大師!就這樣,在后兩盤的比賽中,他以命相博,力挽狂瀾,終于創造了奇跡,連勝兩局,奪得了應氏杯賽的首屆冠軍,而正是因為他的勝利,韓國國內才掀起了圍棋熱,無數少年以他為偶像才投入到學習圍棋的熱潮中,從而為日后韓國圍棋的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涌現出李昌鎬,劉昌赫,李世石等一位又一位天才棋手。聽了這些,你有沒有什么感悟?”講完了過去的典故,趙林昌向李元豪問道。
“......您的意思,是不是要求我在以后的比賽中立足于一個字‘拼’?”沉吟半天,李元豪不太有信心的問道。
“......怎么是我的要求呢?你的想法就是你的想法!”趙林昌糾正道。
“......”李元豪又一次陷入沉默——趙林昌此時的教導和方才崔實源講的完全是對立的嘛,一個是主張給自已加壓,一個則是主張要自我減負,一個強調的是勝利是唯一,一個講的則是不論勝負結果如何,只要有收獲就是成功,那么兩個人到底誰說的才是正確的呢?
“......你知道明天你和王仲明的比賽有怎樣的意義嗎?”見李元豪默不作聲,趙林昌換了個角度繼續問道。
“......輸了,就被淘汰出局。”李元豪答道。
“......呵呵,到底是年輕人,想的太簡單了,你這樣回答,就說明還一直將這盤棋視為你自已與王仲明之間的事情。”聽了對方的回答,趙林昌笑著說道。
“呃......不是嗎?”李元豪一愣——不過是預選賽中的一盤棋,不是兩位棋手之間的事情,難道還有別的隱情?再怎么樣,這盤棋的性質也不可能去和首屆應氏杯的曹聶爭霸比吧?
“當然。你應該知道王仲明是業余棋手吧?”趙林昌問道。
“......,對,知道。”李元豪點頭道。
“你也應該知道他的實力很強,對吧?”趙林昌再問。
“......,對。”李元豪繼續點頭,心想,如果不強,恐怕你也不會特意找我吧?
“他如果進入本賽,會取得什么樣的成績呢?”趙林昌再問。
“這個......不知道。”仔細想了想,李元豪搖了搖頭,他只是一個還沒拿到職業證書的棋院院生,能夠打進三星杯的本賽就已經是此刻最大的夢想,哪里敢在這種問題上隨便亂講呢?要知道那可是贏過樸泰衡,吳燦宇的人啊!
“我可以跟你講,他要是真的打入本賽,以他的實力,進入第二階段的比賽也絕非沒有可能。你知道那意味著什么嗎?”趙林昌給出一個結論,再提出一個問題——他并不認為前面的那個結論是對的,但為了激發李元豪的斗志,把問題說的嚴重些也沒什么關系,不過是一種領導的藝術罷了。
“......意味著什么?”李元豪下意識地問道。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這本書暫時看完了,還想看什么書呢?試試自己的手氣吧,點下面鏈接,隨機出現一本書,看是否是你喜歡的!每次都有不一樣的結果哦!!!!
萬書樓
萬書樓文學網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