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為后第二百五十七章 異心必誅 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盛世為后 >>盛世為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 異心必誅 下

第二百五十七章 異心必誅 下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5日  作者:就愛嗑瓜子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就愛嗑瓜子 | 盛世為后 
先皇第八子永干,歷史上是個早夭的,沒娶上媳婦兒,被赫舍里這只蝴蝶扇了扇翅膀,活是活下來了,可是卻是體弱多病,更要命的是,他患有癲癇的毛病,這種毛病,現代都有遺傳,古代更是不宜有子嗣的。因此,永干就有很多次表示這輩子獨身。

也幸好他是老末,沒有后邊兒追上來的壓力,就算真不結婚其實也沒什么。只不過礙于皇室的顏面,赫舍里覺得玄燁頂多就多養他幾年,獨身應該機會不大。

因此嘆了一聲之后也沒再說什么,只是玄燁說起費揚古被圍困的事情,讓赫舍里莫名地覺得有些違和,董鄂氏的這個費揚古,的確是清前期玄燁手中一枚重要的棋子。他戰功彪斌,威名赫赫。

可是,再怎么樣,他也只是一個外將,何以讓玄燁說出親征這么嚴重的話?再者,滿蒙聯姻乃是國策,清皇室和內蒙古諸王之間,用句不恰當的比喻,那是情比金堅。大清嫁了無計其數的公主和宗女如蒙古。就算察哈爾部真的反叛,他也不至于把這股子氣撒在內蒙古諸王的頭上。

這回是怎么了?仿佛失去理智一般。赫舍里忽然有些不安起來,翻了個身,想和他說什么,卻見他已經閉上了眼睛,一副安睡的摸樣。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發的不安呢?赫舍里百思不得其解。不過,還沒等她想出什么所以然來,遠在暢春園養胎的惠嬪替玄燁生了個兒子。因為天寒地凍,玄燁沒有命人把孩子抱回來,而是送了奶娘嬤嬤過去就地照顧。

赫舍里千叮嚀萬囑咐,三阿哥的死,能瞞多久瞞多久,誰要是不小心透露了哪怕一字半句,絕不輕饒。雖然她知道紙是包不住火的,再加上納喇氏產前已經知道兒子病重。性命堪憂,憂思之下生的這個六阿哥,體質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態度還是要擺正的,庶出皇子安康與否。直接影響到皇后的聲譽。大夫人說女兒這個皇后,才當了沒幾年,轉而再想想的確如此。以前哪兒會想這么多呀,他和誰生孩子,那是他的事情,孩子是生是死,是老天的事情。她只要保證自己的孩子不早夭就沒事。

一轉眼,承琬都過了三歲生日,開過年就四歲了,時間過得真是飛快。現在自己身邊二子二女。長子承瑞拜得名師,又有欽天監正使教授自然科學知識,和歷史上那個兩三歲就早夭的娃娃不可相提并論。

兩個雙胞胎女兒出落得粉妝玉琢,兩人的性子也是古靈精怪活潑好動。健康什么的更是不用擔心了。小兒子承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長大,一天天朝著小帥哥的標準邁進。自己的日子。真是美得不行。

知足吧,赫舍里決定不再自尋煩惱,不管玄燁是為什么討厭蒙古人。總比喜歡蒙古人好。討厭就不會把女兒嫁到蒙古去了,自己也不用擔心上有蒙古太后和太皇太后,下面再有個蒙古屬下什么的。

但愿玄燁能夠如愿,把諾敏塞給隆僖,這樣皆大歡喜。赫舍里在這里想得挺美,慈寧宮里,蘇嘛拉姑奉太皇太后的命令,親自教導諾敏皇室的規矩。小姑娘自然是吃足了苦頭。

不過這一次,淑慧公主都不站在她那一邊了。太皇太后的話是對的,如果諾敏不收斂草原上的脾氣。因此被玄燁厭棄了,那慈寧宮可是有很多一輩子守活寡的太妃們做榜樣的。

只是,讓太皇太后無奈的是,太醫一直在勸她靜養,有幾次玄燁來請安,她跟他說起諾敏的事情。他表面上恭恭敬敬的。說出來的話無比冠冕:“既然是姑姑的親眷,又和祖母有親緣,下人們自然不敢虧待了她。”

這不是廢話嗎?只是之前已經有過一個烏雅氏,她要是明刀明槍地把諾敏塞給玄燁,他心里肯定不爽。同樣是暗示,烏雅氏可以直接往玄燁的房間里一送,大家心知肚明。

可是諾敏作為“血統純正”的蒙古王族,怎么能這么名不正言不順地倒貼呢?太皇太后心里不樂意,玄燁也算準了她要面子,不肯委屈了自己的族人。這就給了他裝傻充愣的契機。

跟諾敏相處的時間越長,太皇太后對她的未來就越表示擔憂,這個孩子,這脾氣,和當年順治的廢后靜妃,多么的相似啊!脾氣大,花銷大,愛享受,認為所有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脾氣生在草原上,襯托她成為眾星捧月的公主。就算嫁了蒙古王族,男人也會捧著她走。可是杯具的是,這孩子被送進了皇宮。

太皇太后歷經三朝,丈夫,兒子,孫子。三代皇帝都是她的至親,三人的脾氣秉性,加上皇帝的身份。太皇太后只能搖頭嘆氣,這丫頭,現在不讓她吃苦頭,將來她就要一輩子吃苦頭了。

郡主很苦逼,赫舍里卻是很輕松,離年三十越來越近了,她只需在宮中坐著,聽著含煙匯報今兒哪位福晉送年禮來了,是什么什么。明天預計誰誰會送禮來,昨天誰誰送來的什么什么已經收到了庫里。諸如此類的事情。

她很喜歡聽這些匯報,讓她感受到做皇后的福利真是不錯,人在宮中坐,送禮的人拍著隊上門來。而自己幾乎沒有什么花銷,平時從不發賞錢,一般要賞給屬下什么東西都是直接開單子給內務府,讓他們準備好了送過來,花的都是老公錢。

本來嘛,你養的小老婆,憑什么要我花錢去討好?完全沒道理嘛!本著沒人嫌錢多的宗旨,這幾年赫舍里一直都很“節約”。一年中,她最喜歡的就是十二月,既是她的千秋節,又逢著過年。一年中就這一個月是她的“豐收”月。她自然是眉開眼笑的了。

她心情好,自然就大方了許多,太皇太后找她去喝茶,暗示她明年三月選秀中要保證這樣那樣,她全部點頭答應了下來。連帶對淑慧公主以及諾敏郡主的無禮都能笑臉以對了。

雖然太皇太后沒什么表示,也不需要什么表示,赫舍里在陽光燦爛之下,還是覺得老人家比以前慈祥了。小大一大清早。赫舍里帶著宮妃去給老太太請安,面帶笑容:“祖母的氣色越發的好了。”

太皇太后聞言,抬眼看向她笑吟吟的臉,心說不就過個生日么。你這臉上都能開出花來了。牽了牽嘴角:“皇后有心了。”

得知老太太得了老年哮喘之后,赫舍里吩咐內務府把太皇太后茶室里那些開花植物全都換掉了。不但如此,連帶那些鐵樹,富貴樹等盆非常大的,容易產生揚塵的植物一并搬走了,換了好些水養植物。剛開始的時候,她還不信沒有土。那些東西能養活。

但赫舍里卻是這方面的行家,就連專業的花匠有時候都不如她。她有的是辦法讓太皇太后既享受到綠色植物帶來的身心愉悅,又不受揚塵和花粉的困擾。

所以,太皇太后這句“有心了”聽在她耳朵里只換來一絲淺笑。我所做的所有的事,都不是為你做的,只是做給別人看的罷了。要不然,也不會什么事都通知內務府了。

你懂的,我也懂的。我們心知肚明就好了。你不為難我,我就繼續這樣對你好,你若為難我。你過意的去嗎?你對得起我這么細心貼心的服務?

赫舍里淡定的表情讓太皇太后一陣無力,她什么時候嘗過被一個晚輩牽著鼻子走?偏偏這個赫舍里氏就是那么明目張膽地牽著她的鼻子走。

她一點兒都不懷疑太醫院幾次三番勸她修養是出自赫舍里的主意,更不懷疑玄燁在她面前裝傻是這個丫頭的點子。玄燁討厭端敏是因為她,玄燁討厭阿圖,討厭諾敏,現在這種討厭有擴大打擊面的趨勢,這一次切,難說不是她從中作梗。

可惜,她掩飾得太好了,抓不到把柄。太皇太后心里越琢磨越覺得就是這么一回事。因此開口道:“六阿哥和惠嬪什么時候回宮?”

“回皇祖母的話,皇上的意思是,明兒一早就讓她們母女回宮,正好給祖母賀喜,”赫舍里恭恭敬敬地回答。太皇太后斜蔑了她一眼:“我沒見過,皇帝也還沒見過的。”“是啊。昨兒晚上,皇上還和臣妾說叨這事兒,皇上擔心惠嬪,畢竟三阿哥的事兒,她還蒙在鼓里呢!回了宮,可就瞞不住了。”

“那怎么著,難道就讓她在宮外住一輩子不成?”太皇太后氣了,她想到了一種可能性。明天是年三十的好日子,惠嬪回來,知道兒子沒了,必定情緒不穩,搞不好還會出現大鬧什么的,這個年就別想過好了。

“皇祖母息怒,皇上當然不會讓六阿哥和惠嬪單獨在宮外居住,這不合規矩,再說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靠隱瞞,是瞞不了一輩子的。”赫舍里欠身道:“所以,皇上和孫媳婦兒私下里商議,是不是給惠嬪一個特別恩典。”

“嗯?皇帝想升她為妃?長春宮里那個也一起升了?”太皇太后一愣,沒想到赫舍里會那么直白地說出給惠嬪一個特殊恩典,她能想到的就只有這個了。

“惠嬪和昭嬪剛剛晉升不久,若短時間內再晉升,后,宮又將出現權力斷層了。皇上的意思是,是不是請皇額娘收養六阿哥,這樣的話,也好讓惠嬪心里有些寬慰。”赫舍里說出了玄燁的想法。

當然,這個想法是赫舍里誘導他想出來的。歷史上孝惠章皇后的確是領養了一個阿哥的。是宜妃的五阿哥祺。既然歷史上發生過這件事,那領養誰不是領養,就是扔給她一個孩子嘛!

有太后領養六阿哥,這孩子可能就會像歷史上玄燁的五阿哥一樣,活到乾隆年間,不至于早夭。對孩子好,對惠嬪好,對太后也好。畢竟做隱形人是很寂寞的,身邊有個娃娃,對于這個年輕的高輩分寡婦來說,也是個安慰。

至于對赫舍里自己,那就更好了。她還記得,玄燁當時感激的表情,她要的,只有這些而已。母親說的話,在那一刻,讓她明白了。紫禁城里東西十二宮妃子也好,三千佳麗也罷。

這里只有一對夫妻。只有她和他是夫妻。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只有她會站在他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替他著急,替他高興。

別人沒有這個權利,自然也就沒有這個覺悟了。這是她的權利。也是她的義務。因為,這個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人,會全心全意只為他好了。

昨晚,赫舍里想了很多,想起爺爺臨終前說的話,想起額娘說的話。想起太皇太后在她新婚后第一次請她喝茶時說的話。這些話總結出了一個意思。

你,赫舍里尼楚克,是唯一全心全意愛他的人,是唯一可以毫無壓力享受他給你的一切特權的人。你們之間的付出和接受,都是理所當然的。

有了這一層覺悟,赫舍里不能不感嘆,古代的正妻真是心理價位太低了。只是這樣就自我感覺良好了。這不是典型的阿Q精神嗎?守著這種自我感覺,就能對老公左一個右一個收妹紙無動于衷了嗎?

完全不可能啊!不過。赫舍里只是糾結了一小下,很快就把這心思丟開了。她其實已經達成了心理預期。之前的不安,是因為諾敏的出現。她擔心玄燁會收下這個不好管教的妹紙。

現在看來這個可能性降到了最低點,她應該放下心事了才對。想太多沒用,玄燁不可能不選秀。至少近期不可能。福臨定的制度還在那里,八旗秀女們還指著選秀過后嫁人呢!不經歷選秀不能嫁人這么坑爹的事情,真是太坑爹了。

等吧,等有機會,把這規矩給滅了。祖宗規矩什么的,遲早讓它們跟著祖宗下地獄!赫舍里心里有這樣的“雄心壯志”自然也就不去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

現在已經很好了,雖然比不得現代一夫一妻,但比起其他封建皇后。赫舍里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幸福的。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她才二十出頭,年輕得很。有的是時間。

她的心理建設做得很好,可是讓太后收養六阿哥的建議聽在太皇太后耳朵里就完全不受那么一回事了。這對惠嬪來說,的確是個巨大的恩典。

只不過,這樣的話,惠嬪的地位不是隱隱地提高了嗎。升妃只是時間問題,而且這比直接升她做妃子的恩典還要大。畢竟昭嬪連著死了三個孩子。玄燁都沒什么表示呢!

太皇太后不知道的是,玄燁早就想好怎么表示了。烏拉那拉氏臨盆在即,生下來不管男女,都抱給昭嬪撫養。而且,剩下這兩個孕婦的預產期相近估摸著明年正月里,兩個孩子就將前后降生,到時候,就是雙喜臨門。這個時候宣布將孩子抱給馬佳氏撫育,給她的安慰才是最大的。

玄燁自負什么事兒都想好了,只差孩子生下來就能進行分贓了,太皇太后卻有些生氣。你既然想好了要這么做,為什么不自己直接來找我說呢?為什么要找你老婆代言呢?

難道你老婆來說了,我原本不想同意的就會同意了嗎?還是說,你已經不再親近我?你覺得我這個祖母妨礙到你了?我生病這段期間,你對蒙古用兵,我發表過意見嗎?

你別忘了,費揚古的正妻,是蒙古人,是我娘家的族人。你用他做將領在外藩蒙古站穩腳跟不難,但要血洗蒙古叛軍卻很難。這次被圍困,他自己能逃出來已經很不錯了。別指望大軍都能脫困,這一仗你注定要先嘗到失敗的滋味。

你以為你不跟我說,我就不知道了嗎?事實剛好是反過來的,我不找你,不是我不知道,就是因為這可以預見的未來,所以才假裝不知道的啊!你以為這個新年,我這心里好受嗎?

心里埋怨孫子,臉上自然就不活絡了:“這是皇帝的意思?他想得倒挺好的,主意都打到自己嫡額娘身上了?知道自己不能說服我,就找你來當說客?你讓他自己來和我說!”

“皇祖母息怒,這么大的事情,皇上當然會親自來跟您說,請您出面請動皇額娘玉成此事。孫媳婦兒只是提前給您透了個實底兒。您要生氣,就生我的氣吧!”

赫舍里很是給面子地主動請罪,更是把玄燁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誰說他不跟你說的,只是現在孩子都沒到眼前,他覺得還早嘛,你急什么,會跟你說的。到時候你再端出祖母的架勢也不遲啊!

太皇太后落下去的表情沒有因為赫舍里的認錯而有絲毫松動:“皇帝現在是越發糊涂了,你也不勸著他。這么大的事情,還沒個影兒就隨隨便便地說了。他這是把他的皇額娘當成是臣子了嗎?”

“祖母息怒,皇上絕沒有這個意思的,他只是私下里和孫媳婦兒說起這個事,我保證,沒有第三個人知道這件事。請祖母體諒皇上的愛子之心,不要怪罪他!”赫舍里裝作誠心誠意地朝她彎下了腰。

邊上一直看著的蘇嘛拉姑暗暗點頭,皇后當到像眼前這位這樣,算是爐火純青了。太皇太后心里的想法,全被這位摸透了。太皇太后要端架子,她就又是自己認錯又替皇上認錯,給足太皇太后面子。使得太皇太后有火氣也沒處發。

最后的最后,只要皇上親自來跟太皇太后提起,相信她一定會同意的。畢竟前面的架子已經擺足,狠話也說過了,態度也擺正了。皇后照單全收了,她還有什么話講呢?只能同意了啊!

不能不說,皇后是真的修煉到位了,知道怎么替皇上在太皇太后面前討便宜了。這可真是不容易,至少以前,還沒有人做到過呢!

果然,事情正如蘇嘛拉姑所料。除夕這天,六阿哥被接近了皇宮,惠嬪最終因為月子期間不宜搬動而留在了暢春園里。玄燁親自帶著孩子去給太皇太后請安。然后提出了要讓寧壽宮太后收養六阿哥的請求。

面對孫兒的請求,太皇太后沉吟了半天:“你皇額娘身邊,的確是需要有個人陪著,以前有端敏,現在端敏嫁了,她也寂寞。原先我也有讓她抱養孫輩的想法,只是我想的是女娃娃。可你偏偏把雙胞胎公主護得緊緊的。”

“祖母明鑒,那兩個丫頭占了雙生女的便宜,心有靈犀。不是一般的鬧騰,若養在皇額娘身邊,只怕會給皇額娘惹來許多麻煩。而且,祖母領養了承瑞,若是皇額娘再領養了那兩個丫頭,只怕是……”玄燁欲言又止。

太皇太后哼了一聲:“只怕什么?只怕你媳婦兒會不高興?”“回祖母的話,孫兒沒有這種想法,赫舍里她,她也不會不高興,只是孫兒私下里想著,祖母當不會做出如此決斷……”

“哼……你是我一手帶大的,你腦子里有幾根筋,我會不清楚?我之前和你媳婦兒說的話,想必她都與你說了吧?既然這樣,你還來說什么呢?”太皇太后哼了一聲,語氣是刻意的生硬。

“回祖母的話,赫舍里她……她什么都沒和孫兒說啊?孫兒……昨天到現在,孫兒都沒見過她呢!她已經和祖母提了這事兒?那祖母是應了她了?”玄燁試探著說。

這下,換太皇太后語塞。昨天玄燁竟沒去坤寧宮嗎?哎,是她想當然了嗎?嘆了一聲,太皇太后收起了繼續端架子的心思。

原來是自己想多了,思維慣性,覺得自己埋汰了皇后一通,皇后就肯定會去和孫子學舌,沒想到孫子來了一句昨天沒去坤寧宮。直接就把她的思路給攪亂了。


上一章  |  盛世為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