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為后第二百二十七章 滿漢關系促進會 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盛世為后 >>盛世為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滿漢關系促進會 下

第二百二十七章 滿漢關系促進會 下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4日  作者:就愛嗑瓜子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就愛嗑瓜子 | 盛世為后 
就愛嗑瓜子

收費章節(12點)

“琪琪格,你自幼長在草原,嫁到京里的不長,還不能體會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等日子久了,你就明白了。這普洱可是云南一寶啊!”赫舍里端起碗來喝了一小口。

沒有現代包裝飲料的味道,純天然無污染無添加,多么美好。小廚房的廚子們還不檸檬作為調味品的用法。這茶,是她教了好久,他們才領悟出來的。現在他們會弄了,赫舍里不但喝到了美味,還喝到了成就感,那種滿足的表情,大家都看到了。

其實,赫舍里很無奈,本質上,她是個漢人。如今卻要代表滿人貴族來招待漢人王妃。既不能表現得太過疏離,也不能太過掉價。這讓她覺得有些別扭。

這就好像她前世代表公司和大陸方面談合作,同樣的矛盾。不是臺灣人,卻要為了保證臺灣人的利益而和的家鄉父老談條件講利益。

那個時候,她還能用專業的意識來束縛,作為公司員工,就要保證公司利益,不能被個人因素束縛住。

但是現在不同,她是漢人,兩輩子接受的都是漢文化的正統教育,滿語只是輔助工具。所以已開口,自然而然地就往三藩王那邊倒了。滿族,蒙古,都是少數民族。既然是少數,她們的風俗習慣又能掩蓋漢民族的精華呢?

只不過,赫舍里忘記了,她現在是根正苗紅的滿人,而且還是滿人中的貴族,嫁的又是皇族,也就是說,她就是少數民族婦女啊!

因此,她駁斥簡親王妃的話讓其他人感覺是如骨鯁在喉的別扭。幸虧她是皇后,場面上沒人敢反駁她,但當朝皇后親漢的形象卻在滿蒙女眷的心中落下了不好的影響。

只不過眼下,三位漢妃眼見皇后為她們,自然是滿臉笑容。談話間也放松了許多。與赫舍里講一些西南邊陲的風土人情,赫舍里聽得興起。

云南,廣西,廣東,這三個地方碰巧前世她旅游的時候都去過。相較于現代旅游風景區的人工圈景。實際上她更向往現在三地原生態的風景。

心里因為路況等一系列的原因,可能這輩子也不能到這些地方去走訪。但是現在聽當地人講講故事解解渴也好。

令三妃覺得好奇的是,皇后娘娘對漢文化以及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的風俗很是捻熟。基本上她們說,她都能插上話。

一點都不像她們之前擔心的,對方只知野蠻落后的草原部落,而不知中原真正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締造者是目前人口分布最廣的漢人。

皇后對漢文化如此了解,想必皇上也查不到哪里去。看起來,民族矛盾真的要退居二線了。她們三家的王爺可以世代鎮守封地,沒有后顧之憂了。

可以說,這場懇談會非常的成功,從早上一直聊到中午吃飯,赫舍里別出心裁地請她們吃了一頓結合了粵菜,淮揚菜,魯菜以及湘菜的混合席面。為此,御膳房還專門研究了突擊籌備了整整一個月。

就連赫舍里也感嘆,果然潛力的,都是靠挖的,在吃這頓之前,她都不原來御膳房能做出這么地道的地方菜。

在缺少咖喱,番茄沙司,洋蔥等辛香料的情況下,中國菜最原始的味道讓赫舍里覺得以前吃了那么久的宮廷菜,果然還都只是家常菜,沒有到宴會級別。

中國人的傳統,好只會特殊的時候拿出來給別人享用,日常吃用都是稀松平常。就連御膳房的廚子都是一樣。要不是她開了菜單特別要求,他們才不會拿出看家本事。

客人們很滿意,赫舍里自然很高興,她也過了一把癮。飯后,還有茶,茶之后,是互贈禮物。

三位漢妃進貢給皇后的,當然是西南的特產,而赫舍里賞給她們的,除了身上穿的這套行頭之外,還有一人一支滿族式的花簪。

一天的應酬下來,她非但沒覺得累,還很舒適。這么長,在滿蒙之間周旋,聽著她們說蒙古草原說滿族傳統。心里即便不屑也不能表露出來。

今天不一樣,表面上是為了安撫三藩,可是實際上,她并不是曲意討好適應,而是重溫舊夢,漢民族在清軍入關之后,遭到了幾乎變態的打擊。

僅僅是剃發易服一項,就使得漢服在后世被旗袍取代,以至于現代大多數人都認為旗袍才是代表中國的傳統服飾。而辮子頭的出現,更是把漢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傳統思想徹底顛覆了。

理發行業空前興盛,就是從清軍入關開始的。雖然赫舍里對男人全都留長頭發,搞得和雌雄同體一樣很不感冒。但清朝人這樣留一根鞭子更讓人覺得別扭。要剪就索性剪成齊耳短發,干凈利落。

至于衣服,漢服雖然繁瑣不便于穿戴,但貌似長袍馬褂也是一樣,所以有錢人家的都有丫鬟伺候,實在是身上的衣服,她一個熱穿不了啊!

可惜,現在是少數民族婦女,不能對這項坑人的國策發表修改意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眼前這件大事一了,赫舍里放下一樁心事。只等中秋節的時候,玄燁和太皇太后回京,讓太皇太后出面再請她們吃飯。

也不太皇太后是不是真的能夠洞察世事,早早地就預判到清朝的歷史即將進入新的一頁,所以突然之間把三藩王找來,打預防針。

八月初,康熙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回京。赫舍里帶著懿妃謹妃到西華門接駕。左看右看不見玄燁身邊有蒙古出現,小松一口氣。看起來某人還算識相,沒像上回一樣,太皇太后一開口,就服了。

安頓好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赫舍里首先向太皇太后匯報了宮里這一個多月的動向。以及招待三位漢人王妃的過程。

圣駕后沒幾天,八月初十,昭嬪馬佳氏再傳喜訊,她竟三度懷孕。赫舍里因此找玄燁商量,景陽宮的張佳氏七月里病卒,她的意思是,把原來住在長春宮的易常在,董答應遷入景陽宮。長春宮只留下馬佳氏和一位答應烏拉那拉氏。

玄燁想都沒想就同意了,至此內廷的格局初定,具體安排如下:

東六宮:

鐘粹宮:惠嬪,和常在

景仁宮:懿妃

景陽宮:易常在,董答應

承乾,永和,延禧三宮暫時空置。

西六宮:

啟祥宮:李常在,王常在

咸福宮:謹妃,烏常在,陳答應,伊答應

長春宮:昭嬪,那答應

儲秀,翊坤,永壽三宮暫時空置。

翊坤宮和承乾宮,由于名字中帶著“乾坤”二字,不能隨便安排人。永壽宮離養心殿最近,赫舍里猜太皇太后會把它留給某個特定的人。至于永和宮嘛,不烏常在是不是還有這個福氣入住呢?

隨著馬佳氏的三度懷孕,赫舍里開始,歷史自動修復了,因為惠嬪生了三阿哥,反倒讓玄燁想起了二阿哥的生母,這不能不說是馬佳氏真的得了玄燁的心。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居然是。

眼見得馬佳氏這塊擋箭牌越來越給力,赫舍里卻不是該哭還是該笑。真的要看著他和別的生出五十幾個子女嗎?她問。

然而,想來想去,糾結來糾結去,答案都是那么的蒼白無力。這事兒,她做不了主。就連和玄燁最沒距離感的懿妃,都不能留玄燁在景仁宮四天以上,都不可能。更何況是?

皇后固寵是一回事,皇后獨寵也許可行。但若后宮只有皇后一個人生孩子,絕無可能。福臨算上早夭的孩子,一共八個六個女兒。

這十四個孩子中,除了榮親王是孝獻章皇后所生,福全和玄燁是妃子所生。其他的女兒都是庶妃所生。所謂庶妃,既不是答應也不是常在,沒有封號,還生卒年不詳。

可見得皇帝愛一個,最重要的表達方式只不過是讓這個生的孩子得到最好的待遇,讓其他統統都默默無聞而已。

先皇的那些庶妃們,待遇還不如張佳氏,她至少是個答應,他日玉牒上,會有景陽宮張佳氏的字樣。

赫舍里只能這么安慰,目前玄燁內廷的這些,都是可追溯源頭的,他沒有招惹來路不明的共女子。這說明他沒有到處拈花惹草。至于現在的這些,都是合法的,有頭有臉。

她,現在真是越來越淡定了,只需一番心理建設就能讓安于現狀,不去想這是和許多個分享一個。

前世死活不能接受的出軌,在這里居然合法化了。而且還必須做出求之不得的樣子。老天,你這是在諷刺我以前心眼兒太小了嗎?

赫舍里把六宮的安置情況和太皇太后一說,老太太眼睛一瞇,笑了出來這樣很好,空著的就讓它空著吧,如今你當家,我是越來越放心了。”

“全憑皇祖母的教誨,孫半點不敢擅專的。”赫舍里老老實實地低頭,意思是你還有中意的姑娘想要弄進來的,盡管都弄進來吧。

我把地方都給你留好了,足夠安置一二十人,您來一個我收,哦不,玄燁收一個。您來一打,他也照收不誤,有的是地方。

重點推薦

是由無錯會員,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盛世為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