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醫道第426章 十五之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亦舊>> 嫡女醫道 >>嫡女醫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6章 十五之日

第426章 十五之日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11日  作者:亦舊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亦舊 | 嫡女醫道 

董妙文回到屋里,頭有些昏昏沉沉的,頭有些發脹,放好手里的衣物,便倒在床上,眼睛直直地看著床頂,心想,自己現在被人監視著,什么事也做不了,一切都只能倚仗尹清卓來幫自己,想到這里,董妙文拉了下被子,把身子縮了起來,心里莫名地空落落,不久,便沉沉睡去。

可第二天便不妙了,由于董妙文頭天晚上從溫泉里出來,頭上吹了風,寒氣入體,又加上她因被誣陷殺人性命,便心有了內火,內外交織,便病倒在床了。

董妙文頭疼欲裂,嗓子腫了起來,說不出來話了,長平侯夫人從丫鬟那里得知了董妙文的病情,便派人去請了一個郎中,給董妙文看診,董妙文此時有氣無力,知道自己也算不得什么大病,也就連方子也沒看,直接吃大夫開的湯藥,就這樣,幾天以后,她的病情才好轉過來。

在董妙文養病期間,長平侯夫人幾次派丫鬟繡煙過來看她,董妙文自然甚是禮讓,每次都請進來,對繡煙甚是客氣,畢竟自來了霖泉寺后,隨著長平侯夫人身體的好轉,繡煙也把董妙文當成了自己人,倒也愿意多說說話。

丫鬟繡煙還帶來了京城里的消息,除了事先在刑部打了招呼,還把董妙文的這事告之了宮中的湯皇后,而湯皇后知道了之后,也是吃了一驚,董妙文的醫術雖然不俗,但她如今惹上了這樣的官司,便不能暫時回宮中了,湯皇后把這也向太后稟報了此事,最后,從宮里傳出的消息是:董妙文因涉及到兇案之中,便要等刑部審結這樁官司,再做定奪。

董妙文知道這件事之后,自然沒覺得有什么不好。宮里本來就是非地,若是留在宮外,雖然長平侯夫人脾氣有些古怪易怒,但總的來說,只要自己不得罪于她,她倒是一個很護短的人,自己雖說現在的身份很敏感,但呆在這別院里,倒也可以清凈地呆一段時間。

只是,不知道熙王妃。若是得知董妙文現在的近況,會做何感情,原本是讓董妙文入宮追查水銀之毒的。如今卻被遣出了宮外,至于何時再能進宮,只怕也不是能由得了別人作主的。

董妙文此時什么也不想,只是按時吃藥,再就是仔細保養休息。幾日沒有出房門,至于在她屋外一直守著的衙役李忠,反倒是省了許多事兒,兩名衙役輪流守在董妙文的房門口,到于他們的吃食,董妙文也不想多過問。不過是別人吃什么,他就也吃什么。

等董妙文已經開見好的時候,已經過了四日,在第五天的早上。董妙文被長平侯夫人指派來照顧她的丫鬟扶起來,幾天內第一次走出房門。

看著院中飄散的落葉,董妙文有些感慨了起來,想到自已從來到這里之后,四處奔波勞累。為了開醫館而自己努力,后來又遇到了種種的事。雖然也有開心的事兒,但大都不順遂心意,就算是上次去鎮江王府的別院,她也是跟著淑寧郡主和高潔婷一起去的,處處小心行事盡量周全,雖說是避暑,但也并不輕松。

而現在,董妙文憑著自己是殺人嫌犯的身份,反倒可以借著生病,什么事情也不做,就這么清凈地呆上幾天,腦子里也無事可想,只靜靜地呆著,反而輕松了許多。

正在董妙文看著滿地的落葉發呆的時候,便聽到后面傳來腳步聲。

“繡煙姐姐,你來了……”

董妙文在這里幾天,經常能看到的人,便是繡煙了,聽丫鬟說是繡煙來了,便馬上從座位上起身,轉身迎接繡煙。

“董大夫,快坐下吧,你如今這身子才好,可是不能再病了。”繡煙遠遠地見董妙文起身,便忙趕上前,伸手阻止了她起身,然后說道。

“這幾天勞繡煙姐姐關心,我這身子已經好多了……”董妙文也面帶笑容招呼繡煙,并馬上叫小丫鬟,忙去給繡煙也搬把椅子來,然后招呼繡煙坐下。

繡煙笑著謝過坐之后,便與董妙文一共坐下來說起話來。

“我們夫人這幾日身子好多了,若是往年這時,正是換季的時候,我們夫人都會病上一場,今年卻一點生病的跡像也沒有,不僅如此,最近夫人的飲食也好多了,氣色也不像之前那么蒼白,這都是董大夫的功勞。”

丫鬟繡煙一坐下,便開始匯報長平侯夫人最近的身體情況,雖然董妙文病了,但她還是個醫者,湯皇后派她來給長平侯夫人診癥的差事,她自然是不敢馬虎,而且,長平侯夫人也是特地關照過她的人,她也定當盡心盡力。

“不敢,我也只是盡了微薄之力,繡煙姐姐照顧長平侯夫人,也是有功勞的。”董妙文聽完丫鬟繡煙對自己的稱贊,便也謙虛了起來,順道也不忘了對她奉承幾句。

丫鬟繡煙自然也掩口笑了起來,扯了幾句閑話之后,繡煙突然正色起來:“昨日,我們夫人得了官府傳過來的消息,說是那個案子皇上已經派了御史來平德縣,可能不日便要開審了,那報信兒來的人還說,之前董大夫要找的那個人,一直沒有找到……”。

說到這里時,繡煙有些擔心地看了看董妙文,而董妙文早已經預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這件事她是被有人刻意設計了,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圈套,自己一點警醒也沒有,并且,她沒來沒想到,自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權如此,她也想過,就算是躲得了一時,也躲不了一世,與其時常防備,不如事情發生了,這才有機會看清,到底是誰想到陷害她。

“可能這也是老天的安排吧,若是將來有什么不測,也是我命中注定的……”董妙文經過幾天在病榻上的思索,已經開始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而且,她也完全能預想到,若真是判定自己是兇手。她這條命定然會賠進去的,雖說生命可貴,但董妙文卻并不害怕死亡了,她還想過,若是自己死后,是不是又會像之前那樣,靈魂又重新開始,過著另外的一種生活呢?

“董大夫,莫要這么說,也許這事到最后變成了柳暗花明呢?”

繡煙只笑了一下,心想董妙文自那天從霖泉寺回來之后。似乎轉變了不少,越來越覺得,董妙文的心思并不是尋常人能猜透的。就算是她這個長平侯夫人的貼身丫鬟,伺候長平侯夫人這樣脾氣古怪的主子,都可以應付得不錯,也看不穿董妙文在想些什么,當然。董妙文頭腦中所想的一切,繡煙就是再聰明十倍,也不可能完全能猜透一個異世靈魂的心思。

說了幾句之后,丫鬟繡煙便起身告辭,董妙文原本想送她出去,可被她執意拒絕了。董妙文只能讓身邊的小丫鬟代她送繡煙出去。

繡煙她們才走,董妙文原本想再清凈一會兒再回房,才一抬眼。便看到李忠和另一名衙役從院外面走進來,董妙文之前原本談然的心情,像是被破壞了一樣,就在昨天,她從小丫鬟的嘴里聽說。那個平德縣來的那個衙役,叫李忠的人。在報怨完飯食之后,便離開了別院,等到晚上時,身上私藏著酒和肉回來了,與另一名差役一起,偷偷趁晚上吃喝了起來,后來被長平侯夫人身邊的一位媽媽發現,訓斥了一通,最后不歡而散。

腳步聲越來越近,聽到身后腳步聲停了下來,董妙文這后回頭看了一眼,突然發現李忠像是有些行動不利索,走起路來有些跛腳,走起路來甚是滑稽,便讓她啞色失笑了起來。

“怎么,昨天吃過酒肉之后,佛祖便給了你們教訓了么?”

面對董妙文對他們的揶揄,李忠只撇了撇嘴,才張嘴要說話,因為動作有些過大,嘴里咝咝地吸起氣來,然后,一臉不憤道:“我兄弟二人這是倒了什么霉,得了這樣的差事,以后再也不能干了。”

董妙文見他沒頭沒腦地抱怨著,看樣子,他們是遇到了什么很令人郁悶的事兒,便問道:“你們有什么可倒霉的,在這里又不用你們做什么,不過就是盯住了我,莫叫我走脫了,你們不好交差,如今我這里好好的呆著,你們也差事也很是輕松,昨天還出去打酒買肉的回來,依我看,就算你們回了平德縣衙門,也不會比這里好。”

李忠聽董妙文這么一說,馬上急道:“還說不是什么倒霉事兒,正是昨我去打酒賣肉的事兒,被長平侯夫人身邊的一個婆子碰到了,不僅斥責了我兄弟二人,還把此事告訴了長平侯夫人。”

董妙文聽到此處,便張了張嘴,然后面帶著笑意地看著他二人,心里暗想,照他剛才的話來講,遇到這樣的事兒,長平侯夫人知道后,定然不會輕饒面前的這兩名衙役。

“那長平侯夫人是如何處置的?”想到長平侯夫人的平時行事的氣派和性格古怪的秉性,董妙文早就明白了,許是他們受了皮肉之苦,所以才會有此報怨。

確實如董妙文心里所想,李忠和另一個衙役,因為破了霖泉寺別院不帶葷食的戒條,在長平侯夫人得知此事之后,自然很是不高興,她是一個虔誠的教徒,如今她所住的別院里,豈能讓這兩個小小的衙役,從中做亂?最后,李忠和另一名衙役被叫了過去,分別被人打了板子,兩名衙役根本沒想到,平日里,都是他們在縣衙門里打人的人,而今天卻要被人打,不僅如此,他們想反抗都不太可,長平侯夫人是得罪不起的,最后,只有生生受了二十板子,好在打板子的人,并沒有使盡全力,所以最后雖然兩名衙役挨了打,也只得收斂起自己的行

“不過是二十幾板子,將養幾日便會好了……”董妙文原本想笑,但若是真笑起了聲,只怕這二面上掛不住,她便忍住了笑意,接著說道:“你們也莫要擔心,我一會兒給你們開些金創藥,只要是用過藥之后,兩天便沒有事了。”

“那就謝謝您了。”李忠和身邊的那名衙役,馬上向董妙文道謝。

說完這事之后,李忠便說起了關于平德縣衙門里傳來的消息,除了那些董妙文已經知道的事兒,還透露了刑部的御史要來平德縣,而潘知縣早已經曉此事。正準備迎接。

董妙文坐在那里聽他們,一邊占頭,當他們說到,關于京城里來的尹大人,像是已經離開平德縣兩日了,一直也沒有消息,不知道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皇命,派他去做別的差事了。

“這位京城里來的尹大人,可還知道他什么時候回來么?”董妙文想到尹清卓離開,說不定是為自己的事去追查那個男孩了。她現在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只能等枯坐著,所以很想知道。

李忠扁了一下嘴。想了想說道:“那位尹大人離開的時候沒有說,而且,他也是只身一人離開的,之前一直和他一起的那位什么世子,卻是沒有跟著一起走。還繼續住在我們縣太老爺安排的會館里”。

董妙文深思了起來,對李忠二人是再也不理了,心里一直在盤算著,尹清卓若真是能找到那個男孩才好,只有找到了他,自己才有說明洗刷自己的冤枉。

還有一點。董妙文一直心里還有一分愧疚,就是關于唐參將的死。

董妙文雖然和唐參將并不算是熟識,但也能感得出,唐參將對自己心存好感。但董妙文對他卻是并不那么上心,雖然這中間張媽和厲娘子一再的撮合著兩人的關系,想到,若是厲娘子知道了唐參將的事兒,不知道會如何表現,畢竟她夫君與唐參將相識多年。只怕會傷心吧?

因為唐參將的死,董妙文倒也希望能夠在證實自己清白的情況下。抓到幕后的真兇。

就這樣,董妙文便叫那兩位挨了二十板子的衙役,回房里休息,并且向他們保證,自己這病才剛剛好轉,沒有體力脫跑,就這樣勸服了兩人回房休息,董妙文因白天睡得過多,所以晚上也一直不困,便坐到桌子前面,寫起了最近長平侯夫人的藥方單子,列好了之后,再從中選擇,下次一湯藥的劑量。

董妙文正在專注地寫藥單,就聽到外面傳來一聲清脆的響聲的,像是有什么東西打到了窗戶上一般,董妙文便走到了窗前,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輕輕地推開了窗戶,想看看外在,到底是什么異動。

才推開了窗子,董妙文便看到了不遠處,一個人和身影,見董妙文開窗,便來到了近前,董妙文自上次之后,在晚上的時候,也都是特別小心謹慎,也曾暗想到,尹清卓會不會再來找自己,雖然上一次,他們之間到最后有些不歡而散,但董妙文的心里,還是隱隱地希望能再見到他,尹清卓。

“進來說話……”

董妙文的預料沒有錯,這半夜里來的人,確實就是尹清卓,只是比起上一次,尹清卓像是瘦了一些,面容上帶著些許疲倦的模樣,董妙文借著房內的燭光,看著尹清卓又清瘦了幾分,心里有些心痛。

“那天你跟我說的事兒,好像是有些眉目了,只是還需要找到那個孩子。”尹清卓才進到屋內,便把他這幾天追查的情況,和董妙文說了一個大概。

原來,尹清卓自回到平德縣的縣衙之后,便寫了封急信,交給人,連夜送到了熙王府,他這是想搬救兵過來相助,雖然尹清卓手下也有兵卒,但這些人都是兵部的人,若真是有什么事,指揮他們去做,很有可能人多眼雜,若真是一個不小心,還像上次一般,取吸了唐參將的教訓,尹清卓決定還是不用那些兵部的兵卒,用熙王府里的那些人會更可靠些。

董妙文見尹清卓來給自己通傳近日的消息,心里便已經安慰了許多,又聽到他說那事有些眉目,這就是說明,這邊的希望,比平德縣官差和捕快們去找婆婆的希望大很多。自己是否會被認定為兇手,關鍵便是找到這個證人。

“如今那孩子在哪里?”董妙文請尹清卓坐下之后,便開門見山道。

“我派出去的人回傳我說,似乎霖泉寺在每次初一十五,人最多的時候,便會有些孩子過來,或乞討或來等寺院里的布施,但在平日里,霖泉寺里的香火并不旺盛的時候,才會極少過來……”尹清卓馬上把自己所知道的情況,董妙文講道。

“那就是說,若是想找到這個孩子,還要等到霖泉寺的初一十五不成?”董妙文想到之前的事情,便算起了日子,上次應該是月初之時,如今已經過了五六天,那就是說,若是想找到那個孩子,就得再等七八天的時間。

“正是,而且,這些孩子里面,也許會有你認識的那個孩子,但也許不是,若真不是那幾個孩子之中的一人,這事便不容易追查下去了……”

見尹清卓像是有些難言之患,董妙文便想知道詳情:“這可是為何?”

尹清卓猶豫了一下,在想過之后,這才對董妙文說道:“若是到了那一天,這個孩子再沒有出現,那只有兩種可能性,第一點就是這個孩子已經死了,或許那在背后操縱的人,已經先下了手,這事兒不好說。第二個可能便是,那個孩子也許跟別人去了異地,再也不回霖泉寺來了。”

董妙文雖然不想面對,有找尋男孩失敗的可能性,但她也只能正視現實,世事一直是很難預料的,自己若真的運氣這樣差,那她也只能最后被人設計陷害,很有可能丟了自己的小命。

董妙文臉上的表情嚴肅,想了一下,無奈的點了點頭道:“看樣子,我也只能是聽天由命了,今天我已經聽說了,京城已經派了御史來平德縣,因為唐參將被害的案子而來,還不知道,最后能不能趕得及……”。

關于找那個男孩兒的事兒很重要,但這京城里來的御史大人,也不能忽視,看樣子,這位御史大人定然會趕在十五之前到達平德縣,而董妙文因為這個案子,自然也要去平德縣,若是那御史大人很想盡快結案,那在沒找到那名男孩的情況下,根本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到時她的境況便會很難辦,想到這里,董妙文想到那衙門里的私刑,若是自己拖著一直不承認是自己干的,那平德縣監牢里的刑具,可能自己就會被一一嘗試。

董妙文不是個英雄,她也有膽怯的時候,若真是被人用了私刑,就算不是她做的事兒,也可能屈打成招,這可是她不想預見到的事。

“這事兒,你先不用擔心,上次我寫信去了熙王府,也同時讓人帶了封信給恩師,讓他在朝中,為此事從中暗中相助,我已經收到了消息,此次來平德縣的御史大人,姓康,原本也是恩師的學生。”

尹清卓之前寫信的時候,確實還多寫了一封,是交給高太傅的,如今高太傅在朝中的勢力,已經開始能與孔家抗衡了,又因此而搜羅了一些朝中的才俊,如果皇帝要派御史大人來平德縣,而這名御史的名額,最好是由高太傅的學生來擔任,尹清卓同樣是高太傅的關門弟子,以輩份上論,那是師兄和師弟的關系,想到就算是真的來了,也能讓尹清卓說得上話。

原來是這樣,董妙文原本今天聽了御史大人要來的消息,心里懸著了一大半,現在聽到尹清卓說,這位御史大人與他有些淵源,那就是說,這位御史大人比想平德縣的潘知縣,更能夠聽從尹清卓的勸導?

“如果是這樣,那是甚好,那就只有等到十五,霖泉寺布施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找到那個男孩。”董妙文思來想去,還想回憶起,這前她遇到這個小男孩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夠想到更加的細節,好提供尹清卓去找到這個有力的證人。


上一章  |  嫡女醫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