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南宋第四百一十七章 開 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狙擊南宋 >>狙擊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七章 開 戰

第四百一十七章 開 戰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18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寇十五郎 | 狙擊南宋 
(大盟重賞,十五郎叩謝!)

五月十八,辰時初刻,最后期限,即將來臨鴻蒙煉神道。

在東起涿州,西至武州,長達六百余里的戰線上,集結了超過六萬大軍,兩萬后勤人員。可支持大軍連續作戰五個月的槍支彈藥、兵器鎧甲、糧秣牲畜。后續物資與兵力支援,也在源源不斷運輸途中。

五個師(軍)長,十一個旅長,全身甲胄,手持令旗,分處東線、北(中)線、西線三大主戰場。諸將相隔天南地北,但在這一刻,他們的舉動卻出奇地一致,俱將目光齊齊盯住同樣物事——銅刻沙漏。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

東線,涿州主戰場,第一整編師三個旅,渤海師兩個旅,共計一萬八千兵馬。旌旗招展,方陣如陌,鐵騎如流,戰車成城,沿盧溝河自東而西一字排開,兵臨燕京城下。

狄烈立于中軍望樓之上,透過瞄準鏡望著河對岸十里外的燕京城。距離太遠,縱使有先進的光學儀器,也沒法看清南門的動靜。但狄烈相信,此刻燕京門樓之上,那兩位宋國叛將,想必也帶著復雜難言的心情,默然望著對面本是同一陣營,此刻卻兵戎相見的大軍吧。

辰時末,即是最后時刻,若金國方面再無答復,戰爭即爆發。此時距辰時末還有一刻時。到了這個時候,縱是大羅金仙降臨,也不能阻止戰爭的爆發。不過狄烈并不著急,說一個月就是一個月,差一刻都不行,準時準點,是個好習慣。

當。清脆的鐘聲敲響,辰時末刻已至。

狄烈從臺前抓起一桿令旗,緩緩舉起,正待下令,忽見陣前方的瞭望哨打出藍旗旗語:暫停攻擊。

楊再興本已做好接令旗的準備了。眼見這個節骨眼又橫生枝節,眉頭一皺,正待說話。狄烈豎掌示意噤言,然后緩緩放下令旗,靜觀其變。

約莫過了半刻,一騎穿過軍陣。飛奔而至,是一名天誅軍硬探,仰首稟報:“有自稱大金使者。求見軍主。”

楊再興、張銳、關勝等面面相覷。這個時候,居然還有金使?

狄烈不動聲色,抬手:“宣。”

車城大門開啟,遠處奔來五騎。前兩騎為天誅騎兵前導,后三騎為持節金使,最前面那人,居然是老熟人。

望樓之上,狄烈忍不住笑道:“怎么又是你?烏陵思謀。”

烏陵思謀一臉疲憊,費力地從馬背下來,雙手高舉國書:“為國奔走。何惜此軀。”

狄烈點點頭,問道:“吾使可安好?”

“大金國皇帝正善待之,兩位貴使亦希望華王謹慎行事。大金國皇帝請華王念及兩國和議方訂、太平初至,萬勿逞一時之氣,妄動干戈,以免傷兩國和氣。”

狄烈憑欄俯身,語氣森然:“屠戮一國之君,手段令人發指,這還不叫傷兩國和氣么?”

烏陵思謀痛心疾首:“此事實屬意外,罪魁禍首乃四名護衛,現已被拿下,打入死牢……”

狄烈抬手制止烏陵思謀的辯解,搖了搖手指:“本王不管真兇是小卒還是國相,總之,能平天下怒氣者,唯一國之相首級耳。將完顏宗翰械送,再賠款割地,方可再談和議……你帶來的國書,可有此三項內容?”

烏陵思謀敬呈道:“請華王一覽便知。”

一名衛士接過國書,疾奔上樓,呈送狄烈田園小當家。

狄烈將國書抖開,隨意一瞥,遽然怔住——金國,居然全答應了!

縛國相、賠億錢、割州府——這等堪比南宋的龜孫子之屈辱條件,居然全答應了!

金國怎么啦?吳乞買、完顏宗翰怎么啦,全改吃素啦?

狗能改得了吃屎?狼能改得了吃肉?

狄烈目光越過國書,投向烏陵思謀,只見此君一臉漠然,無悲無喜。狄烈心下漸漸明悟,還真讓自己料中了,金國這是忍一時之辱,免百日之憂,行緩兵之計,最重要的是打亂天誅軍北伐布署——此時罷兵,士氣必墜,許多布置也得重來,再想這樣集結出兵,恐怕非兩三月不行。如此,則寶貴時間白白流逝,夏去秋至,作戰周期遽然縮短。若秋盡冬至尚未能攻至上京城下,則必定要等來年……

金人打的好算盤啊!

烏陵思謀拱手道:“如何?華王殿下可還滿意?”

狄烈抬手一指銅漏,似笑非笑:“烏陵思謀,現在是什么時辰?”

烏陵思謀微愕,認真看了一眼銅漏,道:“巳時二刻……”

“我的最后通牒你看過吧?上面標定出最后截止時間,你可還記得?”

烏陵思謀頓覺不妙,驚道:“華王之最后通牒,不是說五月十八之前……”

“五月十八,辰時末刻之前——我是這么寫的吧。”

烏陵思謀大驚失色:“只過了兩刻而已,華王……”

狄烈將金國國書一合,劈手扔到烏陵思謀腳下,殺氣畢露:“時辰已過!就算是在法場,時辰到了也得斬人,更何況是兩國開戰之大事——我軍已殺牲祭旗,此戰勢在必打!”

烏陵思謀急怒攻心,口不擇言:“豈有此理!延誤二刻便掀起國戰,古未有聞!”

衛士無不怒目而視,按刀欲動。

狄烈卻不動氣,做勢止住衛士舉動,淡淡道:“貴使可在燕京停留?”

“不曾停留。”烏陵思謀冷靜下來,也知態度過火,不是一個使節應有之儀,致歉道,“適才烏陵思謀失態。望華王宥恕,請華王三思,此事……”

狄烈截斷道:“可惜,你不在燕京,否則你就不是使者,而是俘虜了。”

言罷,再不理會面如死灰的烏陵思謀。抓起令旗,振聲道:“楊再興何在!”

“末將在!”

“接令,開戰!”

令旗脫手擲出,自半空一劃而過,仿佛將天邊的紅日。一切兩半。

滅金之戰,就此開始!

燕京之戰,為滅金之首戰,首戰必勝。因此,狄烈派出天誅軍最強之第一整編師第一混成旅。

第一旅,即楊再興旅。所面臨的第一戰,就是奪橋。

盧溝河上,有一座殘破的石橋。但不是后世那座著名的石拱橋,那座橋,在這個時空還沒出現。眼下這座殘破石橋,長約七十丈。寬兩丈,橋面多處破損,兩側欄桿損壞殆盡。或許后世那座著名獅子橋,即是在此基礎上修建。

近三個月來,天誅軍東線大軍與燕京金軍的軍事分界線,就是以這條自西而東、綿亙千里的盧溝河為基準網游之王者無敵。河南為天誅軍,河北為金軍。兩軍隔河對峙。這種對峙局面,終將在今日打破。

五月的盧溝河,水勢大漲,水流湍急,此橋雖破,卻是唯一能快速過河的通道。

為了卡住這通往燕京城的第一道關口,金軍同樣也派出了精兵強將,務必令天誅軍首戰鎩羽。

首戰必勝!這是任何一支軍隊都致力追求的目標。

天誅軍要勝,金國也想贏,誰能勝出?

奪橋之戰,天誅軍的車城戰法是不能用了。而且由于距離太遠,地勢受限,飛彈器也無法提供火力支援。唯一能使用的戰法,就是步兵組成錐形陣突破。

第一混成旅接受了這個奪橋任務。

從兩個戰車營一千戰車兵中,勾抽出重甲長槍兵、火槍兵、刀牌兵、擲彈兵二百五十人,組成混合步戰營,是為奪橋攻堅力量。

混合步戰營分五個梯隊,每個梯隊五十人。受橋面狹窄地形擠壓,分五列十排,編制如下:第一、二排為刀牌兵;三、四排為重甲長槍兵;五、六、七排為火槍兵;第八排為擲彈兵;最后兩排為候補及輔兵,候補可補戰損,輔兵則是運輸傷員及補充彈藥。

這是天誅軍的最新編制,在這個時代的戰場,已經算是很完善了。

對手又如何呢?

金軍方面,也意識到首戰的重要意義——對守方而言,首戰關乎士氣與堅守決心,比攻方更為重視。故此同樣派出強兵,刀槍牌手俱備,鎧甲也極為精良,尤其有大量的弓弩手,對天誅軍的攻擊部隊,威脅不小。

若以車城戰法,這些弓弩再多,也不過在鐵板上多留幾個凹陷而已,但以常規步戰對攻,這弓弩可就是不能忽視的巨大威脅。

金軍同樣也是派出一隊,橫五豎十,相抵而進,其后有五隊緊隨。

兩軍都派出了五六隊精銳,但受限于地形,真正能夠面對面交鋒的,只有第一隊。第一隊勝,則后續梯隊壓上,驅趕殘敵,一鼓作氣,破敵奪橋。第一隊敗,則氣餒動搖,為敵所驅,別提奪橋了,連士氣都會受影響。

混成營指揮使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安排第一隊前四排近戰兵,全是膀大腰圓的百戰勁卒。正待下令出擊,卻見第二隊隊末的候補士兵中,奔出一健壯少年,頭盔半遮,腰間無刃,皮甲束身,背插雙槍,英氣勃勃。

少年軍士嘭地行了個軍禮:“指揮使,讓俺到第一隊吧。”

混成營指揮使上下打量少年軍士一眼,道:“哪里候補不一樣?況且未必輪得到你上陣。”

少年軍士揚了揚頭:“指揮使,俺要求是到第一隊第一排。”

混成營指揮使臉色一沉:“戰事將起,豈容爾輩討價還價!歸隊!”

“是!”少年軍士雖滿面不甘之色,但軍令已下,再不敢多說半句,只得敬禮垂首退下。

混成營指揮使令旗一揮,氣沉丹田,舌綻春雷:“奪橋!必勝!”

“奪橋!必勝!”

三軍盡呼,響徹云霄。

同一時刻,長空之下,大地無垠,長達六百余里的戰線上,千軍齊發,萬馬奔騰,如滾滾洪流,漫向幽云諸州……

qududuc高速,本章節是地址為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去讀讀www.qududu.cm)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TXT全文下載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請進入《》發表您對該作品的建議或者感想。

字母索引:

去讀讀、、、、、等類型的下載!


上一章  |  狙擊南宋目錄  |  下一章